期貨市場指數期貨
Ⅰ 股指期貨和商品期貨的區別
(一)標的物不同股指期貨是以標的物為特定股價指數,不是真實的標的資產;而商品期貨交易的對象是具有實物形態的商品。(二)交割方式不同股指期貨採用現金交割,在交割日通過結算差價用現金來結清頭寸;而商品期貨則運用實物交割,在交割日通過實物所有權的轉讓加以清算。(三)合約到期日的標准化程度不同股指期貨合約到期日都是標准化的,一般到期日在三月、陸月、9月、一二月等;而商品期貨合約的到期日根據商品特性的不同而不同。(四)持有成本不同股指期貨的持有成本主要是融資成本,不存在實物貯存費用,有時所持有的股票還有股利,如果股利超過融資成本,還會產生持有收益;而商品期貨的持有成本包括貯存成本、運輸成本、融資成本。股指期貨的持有成本低於商品期貨。(5)投機性能不同股指期貨對外部因素的反應比商品期貨更為敏感,價格的波動更加頻繁和劇烈,因此股指期貨比商品期貨具有更強的投機性
Ⅱ 什麼是指數期貨交易怎樣進行指數期貨交易
股票指數期貨交易以股票價格指數為對象的期貨交易,其目的在於減少股票投資的風險,增加股票投資的吸引力。
交易內容:
利用股票指數和期貨合約來進行。指數種類很多,以美國為例主要有標准·普爾混合指數、道—瓊斯平均指數、紐約證券交易所混合指數等。它們分別以不同的樣本為基礎計算而成,數值都不一樣,故各交易所都必須明確規定交易使用指數的種類。每份合約都是標准化的,其價格都是按照一個基數乘以指數來計算。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為例,每份合約價格基數規定為500美元,如成交的指數期貨價格是240美元,那麼,一份指數期貨合約的價格就是240×500=120000美元。按規定,價格的升降按照指數變動「點」來計算,指數每升降一個點,合約的價格就相應升降500美元。指數最小的波動為0.05點,即25美元。每份指數期貨合約成交後,一般都要按合約價格交10%的保證金。當天交易完成後,客戶在期貨交易所內的戶頭都要按股票指數實際核算一次。任何收益和虧損都能在當天的投資者戶頭上得到反映,有盈則取,有虧則補,投資者隨時可以知道其每天的損益情況。
Ⅲ 期貨指數是什麼來的
主連和指數合約是有區別的:
期貨指數是以每個合約的成交量做權重算出的該商品的指數,在商品里邊一般會記做指數,而在中金所則直接記做加權合約,比如IF加權。
主連是主力合約的連續,也就是說,主連合約是所有主力合約的機械聯系,形成了一個日交易量和持倉量都最大的合約的連續合約,這會形成一個比較連續的K線圖。也就是主連合約。
主連合約是是不同時段主力合約的連接,指數是所有合約按照成交量加權而形成的。很顯然,主連合約因為有換月的狀況所以有跳空情況,而指數是全部合約的加權,所以會有很優秀的連續性。
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宗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
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
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大部分人認為對期貨的不恰當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以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這是不正確的看法,可以同時做空做多,才是健康正常的交易市場。
Ⅳ 股指期貨具體是什麼意思啊
股票指數期貨是指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在具體交易時,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價值是用指數的點數乘以事先規定的單位金額來加以計算的,如標准·普爾指數規定每點代表500美元,香港恆生指數每點為50港元等。
股票指數合約交易一般以3月、6月、9月、12月為循環月份,也有全年各月都進行交易的,通常以最後交易日的收盤指數為准進行結算。
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實質是投資者將其對整個股票市場價格指數的預期風險轉移至期貨市場的過程,其風險是通過對股市走勢持不同判斷的投資者的買賣操作來相互抵銷的。
它與股票期貨交易一樣都屬於期貨交易,只是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對象是股票指數,是以股票指數的變動為標准,以現金結算,交易雙方都沒有現實的股票,買賣的只是股票指數期貨合約,而且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買進賣出。
(4)期貨市場指數期貨擴展閱讀:
期貨交易歷史上是在交易大廳通過交易員的口頭喊價進行的。目前大多數期貨交易是通過電子化交易完成的,交易時,投資者通過期貨公司的電腦系統輸入買賣指令,由交易所的撮合系統進行撮合成交。
買賣期貨合約的時候,雙方都需要向結算所繳納一小筆資金作為履約擔保,這筆錢叫做保證金。首次買入合約叫建立多頭頭寸,首次賣出合約叫建立空頭頭寸。然後,手頭的合約要進行每日結算,即逐日盯市。
建立買賣頭寸(術語叫開倉)後不必一直持有到期,在股指期貨合約到期前任何時候都可以做一筆反向交易,沖銷原來的頭寸,這筆交易叫平倉。如第一天賣出10手股指期貨合約,第二天又買回10手合約。那麼第一筆是開倉10手股指期貨空頭,第二筆是平倉10手股指期貨空頭。
第二天當天又買入20手股指期貨合約,這時變成開倉20手股指期貨多頭。然後再賣出其中的10手,這時叫平倉10手股指期貨多頭,還剩10手股指期貨多頭。
一天交易結束後手頭沒有平倉的合約叫持倉。這個例子里,第一天交易後持倉是10手股指期貨空頭,第二天交易後持倉是10手股指期貨多頭。
Ⅳ 期貨指數是什麼
一、定義不同
1、期貨指數:指以指數作為基礎資產的期貨合約,如股指期貨。以每個合約的成交量做權重算出的該商品的指數,在商品里邊一般會記做指數,而在中金所則直接記做加權合約,比如IF加權。
2、主連:主力合約的連續,也就是說,主連合約是所有主力合約的機械聯系,形成了一個日交易量和持倉量都最大的合約的連續合約,這會形成一個比較連續的K線圖。也就是主連合約。
二、標識物不同
1、期貨指數:是一種以股票價格指數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即以股票市場的股價指數為交易標的物,由交易雙方訂立的、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按約定價格進行股價指數交易的一種標准化合約。
2、主連:主連合約是是不同時段主力合約的連接,指數是所有合約按照成交量加權而形成的。很顯然,主連合約因為有換月的狀況所以有跳空情況,而指數是全部合約的加權,所以會有很優秀的連續性。
三、交割日期不同
1、期貨指數:價格日期由買賣雙方自行約定時間。交割日期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2、主連:交割日期必須在完成協議後的三個月以內完成。
Ⅵ 指數期貨
股票指數期貨(以下簡稱股指期貨〕是一種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股中投資者在股票中場上面臨的風險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股市的整體風險,又稱為系統風險,即所有或大多數股票的價格一起波動的風險。另一種是個股風險,又稱為非系統風險,即持有單個股票所面臨的市場價格波動風險。通過投資組合,即同時購買多種風險不同的股票,可以較好地規避非系統風險,但不能有效地規避整個股市下跌所帶來的系統風險。進入本世紀70年代以後,西方國家股票市場波動日益加劇,投資者規避股市系統風險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由於股票指數基本上能代表整個中場股票價格變動的趨勢和幅度。人們開始嘗試著將股票指數改造成一種可交易的期貨合約並利用它對所有股票進行套期保值,規避系統風險,於是股指期貨應運而生。 利用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的原理是根據股票指數和股票價格變動的同方向趨勢,在股票的現貨幣場和股票指數的期貨幣場上作相反的操作來抵消股價變動的風險。股指期貨合約的價格等於某種股票指數的點數乘以規定的每點價格。各種股指期貨合約每點的價格不盡相同,比如,恆生指數每點價格為50港元,即恆生指數每降低一個點、則該期貨合約的買者(多頭)每份合約就虧50港元,賣者每份合約則賺50港元。 比如,某投資者在香港股市持有總市值為200萬港元的10種上市股票。該投資者預計東南亞金融危機可能會引發香港股市的整體下跌,為規避風險,進行套期保值,在13 000點的價位上賣出3份3個月到期的恆生指數期貨。隨後的兩個月,股市果然大幅下跌,該投資者持有股票的市值由200萬港元貶值為155萬港元,股票現貨市場損失45萬港元,這時恆生指數期貨亦下跌至10 000點,於是該投資者在期貨中場上以平倉方式買進原有的3 份合約,實現期貨市場的平倉盈利45萬港元〔(13 000-10 000)x50x3〕,期貨市場的盈利恰好抵消了現貨市場的虧損,較好地實現了套期保值。同樣,股指期貨也像其他期貨品種一樣,可以利用買進賣出的差價進行投機交易。 股指期貨除具有金融期貨的一般特點外,還具有~些自身的特點。股指期貨合約的交易對象既不是具體的實物商品,也不是具體的金融工具。而是衡量各種股票平均價格變動水平的無形的指數;一般商品和其他金融期貨合約的價格是以合約自身價值為基礎形成的,而股指期貨合約的價格是股指點數乘以人為規定的每點價格形成的:股指期貨合約到期後,合約持有人只需交付或收取到期日股票指數與合約成交指數差額所對應的現金、即可了結交易。比如投資者在9000點的位爸買入1份恆生指數期貨合約後,一直將其持有到期,假設到期日恆生揩數為10 000點。則投資者無須進行與股票相關的實物交割.內是採用收取5萬元現金〔(10000一9000)x50〕的方式了結交易。這種現金交割人式也是股指期貨合約的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