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倉單與行情走勢
㈠ 期貨標准倉單和現貨倉單的區別
一、期貨市場的是標准倉單,現貨市場則是普通倉單
標准倉單就是符合交易所事先規定的商品貨物標准及其規定格式的普通倉單。雖然大連、上海、鄭州三家商品交易所在有關倉庫及標准倉單的管理上存在些許差異,但存貨人與倉庫保管人之間的關系是一樣清楚的。標准倉單對應的物品,必須符合交易所期貨交割的需求。
二、兩種倉單的主要內容相同
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標准倉單僅僅因為在期貨交易中,客戶需要通過會員辦理,而增加了會員名稱欄目;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倉單內容則與現貨倉單基本相同。
三、兩種倉單的性質完全相同,倉單都是應存貨人的請求而簽發的一種有價證券。
倉單持有人,可以請求保管人將保管的貨物交付給持有人。倉單經背書並經保管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可以轉讓提取倉儲物的權利。
四、保管人責任相同
儲存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倉儲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倉儲物的性質、包裝不符合約定或者超過有效儲存期造成倉儲物變質、損壞的,保管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㈡ 商品期貨怎樣從倉單數量看逼倉行情
毫無疑問,這里的重點是控制現貨,以商品期貨來說,所有交易的品種都是產量巨大的品種,以狹小的期貨市場來說,供應量近乎無限,所以,逼空這事實際很難,需要很巧妙的利用時間、規則才有可能實現。 逼多反過來,但問題是,即便價格很低,多方仍然可以選擇交割接貨,這時多方雖然在價格上有損失,但這種損失無法變成空方的盈利,因此沒有這么做的理由。 從上面兩點你也能看到了,這些和倉單是沒關系的。所以,從倉單數沒法看出逼倉行情。 另外,關於更多時候,逼倉這詞只是在坊間巷議里流傳,畢竟這玩意說起來比較帶感,容易講故事,在商品期貨上真這么乾的已經很久很久沒見過了。 歷史上出名的逼倉,都發生在股票上,原因何在呢?結合我們上面說的,逼空最重要的是控制現貨,對於股票來說就是流通股,流通股數量是固定的且流動性好便於籌集,是非常合適的逼倉標的。(當然該市場必須有做空機制,有保證金制度則更好)
㈢ 期貨漲跌和持倉關系
1 成交量與持倉量關系的應用
在期貨圖形技術分析中,成交量和持倉量的相互配合十分重要。正確理解成交量和持倉量變化的關系,可以更准確的把握圖形K 線分析組合,有利於深入了解市場語言。下面就成交量和持倉量相配合的四種動態情況進行分析。
1 成交量逐步增加,持倉量也同步增加。
此種情況在期貨走勢中最常見,多發生在單邊行情開始時期,價位趨勢處於動盪之中。多空雙方對後市的嚴重分歧,形成市場中資金的比拼,但價格此時還未形成統一的整理區間,價格波動幅度快速而頻繁,使短線投資者有足夠的獲利空間。此時,成交量的擴張是由於短線資金的積極進出,而持倉量的擴張則顯示了多空能量的積蓄。在此情況下,可以從盤面上感到多空力量強弱的變化,同時結合前期行情的走勢,判斷行情的變化方向。
2 成交量逐步減小,持倉量逐步增加。
這種情況往往是大行情來臨的前兆,此時多空雙方的力量和市場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市場在動態中達到了一種平衡。成交的減少,是由於價格波動區間的逐步平衡,使短線資金無利可圖,但持倉量的增加,則意味著多空雙方看法分歧加大,資金對抗逐步升級。由於分歧結果並未明朗,因而多空互不讓步,紛紛加倉,無一方首先打破僵局,成交逐步減少,等待最後的突破。此情況後續的走勢十分兇猛,很少有假突破發生,一旦爆發,至少應有中級行情出現,因而投資者應作好資金管理工作。
3 成交量逐步增加,持倉量逐步減小。
此情況一般發生在一段行情中繼的過程中,並且伴有多殺多、空殺空的現象。由於行情有利於多空其中的一方,從而使相反一方紛紛出逃,持倉逐步減少。但價位的快速運動為短線炒作提供了良機,因而短線資金積極介入,成交並未減少,有時短線持倉的增加掩蓋了長線資金的出局,造成持倉量減少的趨勢並不明顯。這種情況下,可能會伴有中期反彈行情,由於反彈的劇烈,往往給人一種轉勢的感覺,但原趨勢仍將保持下去。
4 成交量逐步減少,持倉量逐步減少。
此種情況多發生在一波行情逐步結束時,成交量和持倉量的同步收縮,證明多空雙方或其中一方對後市失去信心,資金正逐步退場。這種情況如果持續發展,會為新資金介入提供有利的條件,成為變盤的前兆。由於成交量和持倉量都比較小,行情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價位波動隨意性很強,會給投資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成交量是推動行情發展的基本動力,成交量增加價位變化趨於活躍,成交量減少價位變化趨於緩和;持倉量是行情發展的內在動力,增倉是一段行情的開始,而減倉是一段行情的結束。
成交量與持倉量之間不同變化的結合,組合出多種富於變化的圖形形態,進而推動價格逐步變化。
為了更好地應用這分析方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這幾種情形的出現與一個獨立自發性的市場關系密切。
近兩年,由於國內市場逐步與國際接軌,個別期貨品種的走勢已經逐步失去了自身的獨立性,因而在應用中成交量與持倉量的關系不如早期市場明顯。但在我國期貨市場進一步開放後,自身獨立的交易體系逐步成熟時,品種自身的交易特性會更明顯,成交量與持倉量關系的可操作性也會越來越強。
2.此種分析適用於單個品種分析。
在單個品種中,基本可以清楚地看出成交量和持倉量的組合變化規律,但對於利用期貨品種構造的長期段代圖卻不太適用。
3.進入交割月的品種。
在進入交割期時,由於交易品種與現貨價格的聯系更加密切,再加上有關制度的約束,期貨品種會走出一些極端的變化,無法用成交量和持倉量的關系來解釋。
4.主力的主動鎖倉。
這種情況已經在市場的逐步完善中漸漸消失。
以上情形雖然會使成交量和持倉量的分析方法受到一定限制,但在准確理解了基本的分析原理後,投資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創造出新的分析方法,來解讀市場語言。
㈣ 怎樣看懂期貨的行情走勢
期貨可進行日內交易,所以成交量指標和股票會不同,一般採用價格類型指標和K線圖結合進行分析比較合理。
不同期貨品種或合約,因成交活躍度的不同,操作要有所選擇。期貨走勢圖選擇還要依據自己操作的時間長短,進行合理周期圖形的選擇。
㈤ 期貨倉單價格確定
首先要弄清期貨倉單是什麼?
期貨標准倉單是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在完成交貨商品驗收,確認合格後發貨給貨主的實物提貨憑證。期貨標准倉單可以作為一種流通工具,可以用作借款的質押品或用於期貨合約的交割。
為什麼現貨商會來注冊倉單?
(1) 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而且價差要達到一定程度;
(2) 現貨商並不看好後市,認為後市的價格會下跌。
總言之,現貨商想在期貨市場把現貨賣掉,完成了倉單注冊,等到期貨的交割月到來,持有期貨空單的現貨商通知交易所交割。
期貨倉單與現貨庫存關系
注冊倉單的數量,部分反映了貨物市場供應的情況,倉單數量巨大意味著供應的充足,倉單數量比較小也作為供應偏緊的一種佐證,但是一般不能僅僅根據這個來做出供應偏緊的結論。因為已經注冊的倉單同樣可以辦理注銷手續,但此時倉單所標示的貨物未必就已經被出庫了,可能還在交割庫存放著。
有時候參與期貨交易的莊家(或持有倉單的主力)為了影響價格,會通過注冊、注銷倉單來改變交易所公布的庫存數量。比如當主力希望價格上漲時,就把持有的注冊倉單大量地注銷,造成可交割貨物不足的表象,從而引發交易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而實際上可交割的貨物並沒有減少,還在倉庫裡面存放著。當主力希望價格下跌的時候,可以再次注冊倉單造成供應充足的局面打壓價格。要通過注冊倉單來改變市場供應情況的前提是手中有足夠的貨物。
同花順推出了專業的期貨投資平台——同花順期貨通。為您的期貨交易助力。目前各大應用商店皆可搜索下載。
㈥ 倉單到底是什麼啊對期貨價格有什麼影響
期貨中的倉單是只對商品期貨而言的,下面把以前的帖子再發一遍:
http://..com/question/49238812.html?si=2
當現貨商把符合交割標準的貨物交到交易所的交割倉庫,交割庫檢驗合格後,給貨物持有人開具標准倉單,貨物持有人可以拿著標准倉單到交易所的交割部辦理注冊手續。經過注冊的倉單才可以進行交割,其總數也就是交易所公布的庫存數量。
已經注冊的倉單同樣可以辦理注銷手續,但此時倉單所標示的貨物未必就已經被出庫了,可能還在交割庫存放著。
當某個月份的合約履行交割手續後,會有部分倉單辦理注銷和出庫手續,因為每次交割都會有部分倉單進入現貨市場流通的。
但有時候參與期貨交易的莊家(或持有倉單的主力)為了影響價格,會通過注冊、注銷倉單來改變交易所公布的庫存數量。
比如當主力希望價格上漲時,就把持有的注冊倉單大量地注銷,造成可交割貨物不足的表象,從而引發交易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而實際上可交割的貨物並沒有減少,還在倉庫裡面存放著。
當主力希望價格下跌時,他們又會把倉單再次注冊,造成貨物增多的現象,使得期貨價格受此影響而下跌。
㈦ 倉單的多少與期貨合約以後的走勢有什麼關系
倉單多(或者增多),說明現貨儲備充足,現貨消費水平比較低。價格將走低
反之,價格走高
一般情況下,倉單是研究期貨走勢的一個關鍵依據
當然,倉單僅僅是研究走勢中的一個要素而已,大勢還受到經濟、政策、資金方向的綜合影響
㈧ 倉單日報如何看 如何根據倉單日報判斷期貨未來的漲跌趨勢
看會員的持倉比例 排次
㈨ 期貨的行情走勢是怎麼出來的
這個行情的走勢啥的一般都是操盤手來決定的,一般的期貨基本都是有操盤手,的的,我們這個人散戶雖然也在買賣但是根本控制不了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