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期貨價格下跌
Ⅰ 豬肉價格下跌,在期貨市場中說明什麼信息
與豬肉價格相關最強的是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豆粕合約,現在豆粕主力合約是豆粕1009,豬肉價格下跌會影響生豬的生養數量,隨之對豆粕的需求降低,壓制豆粕價格上揚,期貨本質講究供求關系。
不過豬肉現價很低了,可能已經低過成本了,這樣豬肉價格會反彈,在期貨中豆粕的進場時機也就快來了吧。
Ⅱ 國家為什麼不關注豬價下跌
為什麼這么說?市場本身有他自我調節的能力。
一般而言,「豬周期」運行軌跡是: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這個周期通常會在2-3年循環一次。
由於豬肉等畜產品養殖周期長、不易儲存,價格漲跌趨勢延續的周期也比較長,這是「豬周期」形成的一個主要原因。
目前,中國證監會已正式批復大連商品交易所的生豬期貨立項申請。在破解生豬的價格怪圈方面,除了寄希望於生豬期貨等衍生品工具,還應該鼓勵生豬養殖規模化發展。有業內人士建議,或許此輪豬價大跌才剛剛開始,加上環保稅的徵收,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的漲價,未來可能會淘汰掉一大批散養戶,這將倒逼部分散養戶和中小豬場向家庭農場、規模化豬場發展方向轉型。
所以說,不是不關注,只是政策、措施等等需要一步步實施。
Ⅲ 生豬期貨交易已於1月5號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對於豬肉市場會帶來哪些影響
1月8日,我國首個活體交割的期貨品種——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作為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生豬期貨上市後備受市場關注。
決定豬肉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供需,生豬期貨上市並不會直接影響生豬供需基本面。目前,我國豬肉需求相對穩定,但供給受新冠肺炎疫情、養殖利潤、政策導向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會發生變化,從而改變國內豬肉供需基本面,最終決定豬肉價格走向。
那麼,當前國內豬肉供給和價格情況怎樣呢?目前我國生豬生產明顯恢復,但總體仍處於供給偏緊的狀態。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8月份至11月份,全國生豬出欄環比、同比均有所增長。但是,2020年1月份至11月份,定點屠宰企業累計屠宰生豬14198萬頭,同比下降了19.6%。雖然供給尚未完全恢復到常年水平,但中央儲備肉投放力度顯著加大。2020年僅10月份和11月份沒有投放凍豬肉,全年累計投放凍豬肉38次,合計67萬噸。其中,12月30日投放20066噸,成交11241噸。2021年1月7日又投放了2萬噸凍豬肉。(數據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期受消費季節性回升、凍品流通受阻等因素影響,全國豬肉價格明顯上漲。從周價看,生豬和豬肉集貿市場價格分別從2020年11月份第4周和12月份第1周開始回升,已經分別連續上漲6周和5周。2020年12月份最後一周,全國生豬每公斤均價為34.8元,累計上漲17.8%,同比上漲3%;豬肉價格為每公斤51.65元,累計上漲12.8%,同比微漲0.8%。
對1月8日生豬期貨正式掛牌交易以後全國豬價的走勢,可從供需兩方面進行分析。從消費看,春節是傳統消費旺季,但2020年12月份以來豬價上漲抑制了部分消費需求。從供給看,截至2020年11月份,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已連續6個月增長,生豬存欄同比已連續5個月增長。春節是出欄高峰,預計隨著前期補欄生豬的陸續出欄,供給將有明顯改善。綜合判斷,預計2021年春節豬價接近上年春節水平,上漲空間有限。
生豬期貨上市雖然不會直接影響國內生豬供需基本面,但期貨套期保值為養殖、屠宰、貿易等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了規避價格風險、保值增值的渠道。所謂期貨套期保值,就是經營者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提前進行買賣操作,預先鎖定價格,以規避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因此生豬現貨企業為了防止現貨價格下跌帶來風險,所以會在期貨市場做空生豬期貨鎖定利潤,這也是連續幾天生豬期貨下跌的一個因素。有消息稱國內生豬養殖龍頭企業牧原、溫氏、正邦科技、新希望、正大都將進場參與生豬期貨交割業務
生豬養殖周期比較長,從母豬受孕到仔豬長大出欄,一般需要10個月左右時間。在漫長的養殖周期內,疫病、供需、飼料價格等諸多方面都充滿著不確定性,導致未來生豬出欄時價格可能大幅偏離預期
Ⅳ 生豬價格跌破一斤10元,養一頭豬會虧多少
生豬價格跌破一斤10元,養一頭豬會虧50元。
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處於下降態勢,並在11日降到最低點,為18.54元/公斤。截至5月17日,全國外三元豬價為18.82元/公斤,相比昨天回落0.04元。而進入5月以來,國內生豬均價已累計下降15.28%。
據了解,對於自繁自養的養殖企業而言,當前的盈利空間雖然較前期大幅縮水,但仍處於小幅盈利的狀態。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生豬自繁自養盈利在570元/頭左右,較年初高點下滑80.59%。而仔豬育肥盈利壓力更大,虧損值已達到49.95元/頭,而年初盈利最高點則在1803.56元/頭。
專家分析:
金元證券首席投資顧問 徐傳豹表示:對於養殖戶而言,如果要避免豬周期的價格波動,帶來的這個損失,可以採取一些方式來應對這些,一方麵包括就是科學的預測未來豬肉價格的一個走勢,來進行一個生產的布局,另外還有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就是通過生豬期貨對沖未來價格波動的風險。
以上內容參考 北晚新視覺-創新低!生豬價格跌破一斤10元,養殖戶:養一頭豬虧50元
Ⅳ 生豬期貨連續大跌,是在傳達什麼信號
自上周五上市首日收跌後,生豬期貨在本周一繼續延續跌勢。截至昨日收盤,生豬期貨主力2109合約與遠月2201合約雙雙跌停,跌幅均為7.99%,2111合約跌10.28%。
對於生豬期貨上市後第二個交易日的再次下跌,市場人士提示,昨日生豬期貨2109合約收盤價為26030元/噸,較8日結算價下跌7.99%,形成該合約跌停之勢。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國內期貨市場普遍以前一日結算價作為基準來計算第二日的漲跌停板幅度,而8日生豬期貨2109合約的結算價為28290元/噸,遠高於當日收盤價26810元/噸。因此,盡管昨日按結算價跌停,但按收盤價實際下跌780元/噸,跌幅只有2.9%。
Ⅵ 豬肉價格持續下跌,今年養豬還能掙錢嗎
不管豬期貨是否來襲,那些養豬企業都是一年多的豬和豬肉的高價混合在一起的。對於未來的豬肉價格優勢,也可以說不能比我們吃豬肉。只能隨時看到豬肉和豬價格上上下下的「果皮」。別人心裡有什麼「九九」,怎麼想,別人自己也很清楚,只是不告訴我們這些無關的人。也許人們在等春節前如何賺大錢。
這不是今後漲價反彈的能源。所以,你還是旁觀吧!以前有一家豬企業已經習慣賺錢了,不想讓別人賺錢怎麼辦?不用想,不用說,不賺錢的人養豬的理由是什麼?資本是為了利益而生的,理解這一點,1月8日生豬價格每天下跌1點,養豬也能賺錢,我們普通老百姓不要為別人擔心。
據預測,今天老闆投資巨資建豬場的人,明天就能變成血本無歸,變成現實的打工者。除非你的錢和你的腿堵得更多。現在已經連續7周下滑,這一變化還沒有。似乎離7月連續下跌的歲月不遠了。市長將盡快把兩位前輩變回原形,做成豬八戒。這在7月連續下跌時就在眼前。市長/市場上升和下降的規律是3年上升,3年下降,上升,下降,3年。正好今年冬天的明春是3年上升和3年下降的交接年。如果你不相信這句話,那就試試吧。
Ⅶ 豬肉價格跌跌不休,跌到「1字頭」,10元肉價是否會落空
豬肉價格跌跌不休,跌到“1字頭”,但是10元肉價應該會落空。雖然豬肉的價格一直在下跌,但是商品的價值是有一定的衡量的,雖然受到市場的影響,但是也有自身的價值決定。豬肉的價格,之前的偏高到現在的偏低,雖然降價比較多,降價幅度比較大,但是我覺得,應該不會落到十元以內的。
豬肉價格出現連續下降,和國家保障民生措施落到實處息息相關。就算是現在在下跌,國家也會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控措施,不會讓商家遭受因豬肉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
Ⅷ 採用期貨炒高豬肉的價值,肉價會上漲嗎
商品每經過一個關口,價格就要增加,也就是增加了中間環節,投入資金是要賺錢的,炒期貨的過程又沒有增加價值,而是增加一道中間環節,使豬肉價格又增加了,採用期貨只能炒高肉價值,不會平抑物價。
現在農村養殖的畜禽數量越來越少,養殖逐步轉到養殖企業,而有的養殖企業自己並沒有養殖圈舍,而是將生豬轉請養殖戶養殖,從中取得利潤,同時獲得政府的項目補助經費。
最後,各環節的豬販子和炒作豬肉期貨的人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一方面,生豬收購價格漲了,就會有大量豬販子低價收購豬肉,然後再把收來的豬肉放在冷庫中儲藏,一旦豬價漲上去了,這樣可以高位出貨。另一方面,隨著國內豬肉價格大漲,一些大資金可以投機炒作豬肉期貨。這次豬價大漲,做多豬肉期貨的投機者也可輕松賺到一筆錢。豬販子和豬肉期貨的炒家者是最大的受益者。
國內豬肉價格短期出現大漲,很多人問誰是最終的受益的?那肯定不是消費者,消費者深受其苦,快吃不起豬肉了。也不會是生豬養殖戶,因為前期養豬虧損慘重,現在賺錢正好彌補損。更不是屠宰公司,因為被宰生豬數量減少,屠宰公司也不會得到多大好處。而只有大大小小的豬販子以及投機豬肉期貨炒家,他們借著豬肉價格上漲而大賺特賺了一把。生豬價格上漲的利潤流向投機客的腰包。
Ⅸ 生豬期貨上市一段時間了,對市面的豬肉價格影響有多大呢
受消費季節性反彈和冷凍產品流通受阻等因素的影響,全國豬肉類價格大幅上漲。 隨著大連商品交易所原始豬期貨的正式上市,許多人擔心期貨會放大豬肉的價格波動。 對此,專家表示,決定豬肉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供求關系。 目前,我國對豬肉的需求相對穩定。 盡管供應仍然緊張,但未來價格上漲的空間有限。 我國第一個實時交割期貨品種盛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 原始豬期貨對國內豬肉類價格和豬周期的影響已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期貨會影響豬價格的方向嗎? 它將對整個行業產生什麼影響? 在相關熱點話題上,《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行業專家學者。
所謂期貨套期保值,是指經營者將期貨合約作為未來現貨市場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品。 他們提前進行買賣操作並提前鎖定價格,以避免市場價格出現較大波動的風險。 出生豬繁殖周期比較長。 從懷孕豬到嬰兒豬的成長,通常大約需要10個月的時間。 在漫長的繁殖周期中,疾病,供求關系,飼料價格等諸多方面充滿不確定性,導致未來產量的價格豬可能大大偏離預期。 使用盛豬期貨的工具,當盛豬期貨的價格適中時,育種公司可以在期貨市場上預售相同數量的盛豬期貨,以提前鎖定利潤。 同時,原始豬期貨還可以幫助屠宰和加工環節提前購買,以防止將來原始豬的價格非理性上漲。 記者從大連商品交易所獲悉,木園,溫氏,正邦科技,新希望,正大等國內領先的豬育種公司將全部進入市場,參與豬期貨交割業務。
Ⅹ 為什麼近段時間豬肉價格暴跌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全國生豬市場幾乎都呈現降價趨勢,大部分地區已跌破成本價,主要原因在於豬肉供應充足,但消費端需求不旺。2016年、2017年豬的價格很好,大型豬企的出欄量增加,導致了需求減少,價格也降下來了。節後降價,主要原因還是人們在春節的時候肉類食物攝入過多,春節後又開始了減肥生活,飲食上偏素食,口味清淡,豬肉需求減弱,其消費需求進入階段性疲軟期。
據雲南省商務廳對全省189家超市、農貿市場、屠宰企業監測數據顯示,上周毛豬平均收購價格為14.6元/千克,環比下跌1.6%;鮮豬肉市場平均批發價格為19.2元/千克,環比下跌1.7%;鮮豬肉市場平均零售價為26.9元/千克,環比下跌1.7%。
根據之前媒體報道稱,2017年豬肉價格對CPI的拖累超過0.2%。進入2018年,豬肉價格仍在下行,3月下旬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更是跌至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雖然此後幾天開始弱勢回升,但根據多位專家的判斷,今年豬肉價格或無明顯回暖可能。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胡冰川認為,這一輪豬價下跌最大的問題是養殖業或者說生豬養殖業在規模化的過程中處於大躍進狀態。政府鼓勵、資本進入、環保政策調整等因素疊加,使得這一輪豬肉價格是結構性下降,已經影響到了豬肉的價格中軸。
預計2018年生豬供應充足
2017年以來,生豬價格持續下跌,官方數據顯示生豬及能繁存欄持續下降,量價存在背離。那目前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情況如何?飼料銷售情況如何?
近日,中信期貨研究對河南地區養殖戶結構,散戶退出情況,大型養殖企業擴張等情況進行調研,其調研報告發現:
整體上,母豬規模平穩上升,生豬規模保持平穩,後期隨著規模企業產能釋放,疊加部分二次育肥等,預計2018年生豬、豬肉供應將比較充足,生豬及豬肉價格將長期看弱,雖後期存在季節周期性上升行情的可能,但幅度料將有限。同時,飼料需求將長期看好,其中,豆粕、玉米在需求端穩定看增預期下,其價格均存在下方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