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價格的加權平均怎麼算
『壹』 期貨中的加權平均價是什麼意思
加權平均價是指用數量作為權數進行平均計算的價格。加權平均就是,每個數乘以自己所佔的份額(%),然後加起來的和。
加權平均是統計學的一個概念,一組數據中某一個數的頻數稱為權重,簡單說就是,數值乘以頻數再除以總數據個數 就是加權平均了。
比如:一種物品,它有A、B、C、D四種報價,各自的份額為20%,15%,30%,35%則加權平均數(價)就是(A*20+B*15+C*30+D*35)/100
例如,石油輸出國組織官方出售的原油加權平均價,就是按石油輸出國組織13個成員國政府直接出售的原油的價格(船上交貨價)和各成員國的原油出口量在整個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原油出口中所佔的比重,作為權數來計算的。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石油產量的90%用於出口,因此計算時,有時亦用產量來代替出口量。
『貳』 怎樣算加權平均價
加權平均法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但對於我們在財會人員來說,這可是每月都要進行一次的操作。因為在會計工作中,加權平均法一般會被用來計算月末的成本結算。
加權平均法就是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對於貿易型公司來說,最普遍的應用就是將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用公式來表示就是
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
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或
=期初存貨成本+本期收入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我們舉個例子來學習一下:
A企業的商品成本是30元,購買了10個,B企業商品的成本是20元,購買了20個,那我們買A企業商品和B企業商品的平均價格是多少呢?
普通人可能會直接用(30+20)/30,但這種方法其實是不對的,因為數量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而加權平均法裡面涉及到的「權」,其實就是指數據出現的次數,在這個例子中,就是指購買的數量了。只有當各項數據一致的時候,他們的權重一樣,則加權平均數就等於算術平均數,但在這個例子里顯然不是,所以我們要用加權平均法來算,用所買的數量作為權數,進行加權平均,具體的計算方法是:
(30*10+20*20)/(10+20)≈23元/個
『叄』 加權平均價格是什麼意思它是如何計算的謝謝
加權平均價格是相對於簡單平均價格。比如,我買同樣一隻股,以10元買了100股,以20元買了300股,以30元買了500股。那麼我買的這個股的平均股價是多少呢?簡單平均,就是按三次平均計算,(10+20+30)/3=20元,簡單平均價格就是20元。加權平均應該是(10*100+20*300+30*500)/(100+200+500)=27.5元,也就是你買的這只股的真正的平均價格是27.5
『肆』 加權平均單價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月末平均單價=(月初庫存材料金額+本月購進各批材料金額)/(月出庫存材料數量+本月購進各批材料數量)
發出材料成本=發出材料數量×月末平均單價
優點:計算手續簡便。
缺點是:
1.採用這種方法,必須要到月末才能計算出全月的加權平均單價,這顯然不利於核算的及時性;
2.按照月末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的期末庫存材料價值,與現行成本相比,有比較大的差異。當物價呈現上升趨勢時,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將低於現行成本;反之,當物價呈現下降趨時,那麼,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又將高於現行。
『伍』 期貨均價怎麼算
商品期貨是全天成交價格的加權平均,即每次成交的價格乘以手數,全天的這個值相加。得到的和除以成交量。就是商品期貨的均價。。。股指是最後兩小時的加權平均
『陸』 求期貨平倉後加權平均價怎麼算
多頭實際盈虧的計算方法是:
盈/虧=(平倉價-買入價)X持倉量X合約單位-手續費
空頭盈虧的計算方法是:
盈/虧=(賣出價-平倉份)X待倉量X合約單位-手續費
樓主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到中證網詳細了解一下
『柒』 期貨指數的加權計算到底是怎麼進行的
期貨指數加權平均法,即將各期貨品種數值乘以相應的權重單位數,然後加總求和得到總體值,再除以總的單位數。
平均數的大小不僅取決於總體中各單位的標志值(變數值)的大小,而且取決於各標志值出現的次數(頻數),由於各標志值出現的次數對其在平均數中的影響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權數。
舉例說明,下面是一個同學的某一科的考試成績:
平時測驗 80, 期中 90, 期末 95
學校規定的科目成績的計算方式是:
平時測驗占 20%;
期中成績占 30%;
期末成績占 50%;
這里,每個成績所佔的比重叫做權數或權重。那麼,
加權平均值 = 80*20% + 90*30% + 95*50% = 90.5
算數平均值 = (80 + 90 + 95)/3 = 88.3
上面的例子是已知權重的情況。下面的例子是未知權重的情況:
股票A,1000股,價格10;
股票B,2000股,價格15;
算數平均 = (10 + 15) / 2 = 12.5;
加權平均 = (10 x 1000 + 15 x 2000) / (1000 + 2000) = 13.33
其實,在每一個數的權數相同的情況下,加權平均值就等於算數平均值。
道理是一樣
『捌』 加權平均價怎麼算
1、一次加權平均價是指一個月只計算一個加權價,公式:(庫存商品期初余額+本月購入庫存商品金額)/(期初庫存商品數量+本月購入庫存商品數量)2、移動加權平均價是指每購入一次庫存商品就計算一個新的加權平均價加權價與原價有著不同的含義:加權價分為一次加權平均價與移動加權平均價,也就是會計實務中的加權平均法與移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1,加權平均法公式:(本月全部進貨成本+月初存貨成本)/(本月全部進貨數量+月初存貨數量)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2.移動平均法:(每次進貨的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成本)/(每次進貨數量+原有庫存存貨數量)
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採用加權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計算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有利於簡化成本計算工作,但由於平時無法從賬上提供發出與結存貨的單價及金額,因此不利於存貨成本的日常管理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