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期貨市場現狀
Ⅰ 為什麼日本早期期貨市場消失了,美國則成為了現代期貨市場的發源地
期貨交易有利有弊,美國一直想主掌世界大權,金融市場蛋糕這么大,當然不能讓別的國家搶去,美國在金融經濟上一直
Ⅱ 誰有當年日本經濟危機後的期市表現資料!請提供過我!賞分!謝謝!
以下為日本經濟危機後的期市表現 為了防止泡沫的繼續擴大,日本開始提高利率,由2。5%提升到6%,收縮貸款。 1.1989年12月,東京交易所最後一次開市的日經平均股指高達38915點,在1990年10月份日經指數已跌破20000點,1992年4月1日東京證券市場的日經平均指數跌破了17000點,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點,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股票大跌 2.房地產開始大跌 3.企業因為下列原因,不停倒閉 (1)利率上升造成的企業成本提高 (2)股票和房地產,古董文物的大幅下跌,造成民眾資產大幅縮水引起消費下降。消費下降後---引起產能過剩---企業破產----企業破產後裁員引起消費繼續下降---產能繼續過剩引起企業繼續破產,進入惡性循環 (3)對賭造成的日本企業巨大虧損。 (4)泡沫經濟引起的人工工資上漲。 (5)貸款難度加大 4.銀行壞賬大量增加。銀行貸款意願下降----造成企業貸款困難---繼續倒閉---銀行壞賬繼續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從此日本進入長期的經濟低迷,消費直到今天也不振作。 外國金融機構在日本贏利的主要手段 1.日圓升值匯率差。在日圓升值以前用美圓兌換日圓,在日圓升值後用日圓兌換回美圓-----賺日圓升值的錢 2.在日本股票,房產泡沫形成過程中,低進高拋-----賺泡沫資產的錢 3.在日本匯率高漲後,借來日圓兌換成美圓,在日圓匯率下跌後,再用美圓兌換成日圓還以前的貸款---賺日圓貶值的錢 4.和日本企業對賭,因為在泡沫中的日本,狂熱的認為日本經濟很好,房屋和股票不可能下跌。所以外國資金就和日本對賭,外國資金卻都賭日本經濟會跌,房屋,古董文物,企業效益等所有日本狂熱的東西會下降。如果下跌,日本企業就虧錢,結果日本大虧------對賭日本泡沫破滅
Ⅲ 關於各國期貨市場交易量的問題
歐美期貨市場發展了一百多年,規模是越做越大。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為例,它一天的交易額就達5萬億美元;而我國,即使在最活躍的2003年,三個交易所全年交易額也不到11萬億元人民幣
期貨是10倍杠桿的投資工具,交易額高很正常.
Ⅳ 瘋狂期貨:日本經濟衰退後產生了哪些社會文化現象
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升值,熱錢流入,日本實業轉移,國內空心化,房地產泡沫嚴重,日本政府想干預,但是一旦日元貶值,就被歐美金融狙擊,熱錢快速流出。在升值也不回來了。其實還是生產相對過剩導致的資本主義危機,只不過是局限於日本。
人民幣如果現在貶值,估計熱錢也會流出,但是歐美日現在情況還不是很樂觀,所以中國還會『繁榮』一陣子。而且畢竟中國夠大,沿海空心化,還有內地,但是現在內地泡沫也多,所以一旦美國回暖或者中國遇見危機,不管是社會還是自然危機,中國基本也會遭受日本所遭受的,甚至更糟。
Ⅳ 外國期貨市場和中國期貨市場目前形勢是什麼樣的誰能分析一下
就整個經濟形勢而言,全世界在經濟危機後都還在休整過程中,預期該過程還需要一些時日。甚至不排除還需要數年。
期貨市場的情況是國內和國外大的趨勢沒有明顯差異。但從稍細一方面看差別就很大了。
首先,國外雖然也會通過貨幣等措施調整經濟的景氣情況,但是行政性的手段很少使用,基本主要都是靠市場來自身修復。國內在這方面要不就不管,等到沒法收場就各種手段都上來了。這是不規范的市場經濟。
其次,中國經濟景氣度要明顯好於其他經濟體,因為中國總的來看一直還處在經濟增長過程中,這次經濟危機後,也是中國等經濟體率先企穩,因此中國經濟相對要穩定一些。這在國內外期貨市場的表現就是國外常常把預期建立在中國需求變化的角度。而國內期貨市場則市場性不強,政府行政化手段過多,加上受國外影響,動輒就跳開,操作性也很差。
綜合而言:國外的期貨市場相對要規范很多,而且出現異常走勢的幾率遠少於國內期貨市場。從大形勢方面看:預期世界經濟還需要一個整合休整期,個人估計2012-2014年期間的某段時間很可能完成上一輪危機的最後的調整,真正到那個時候,下一輪經濟增長周期再次到來,那時候才是我們投資者的超級狂歡盛宴!
Ⅵ 世界各國期貨的市場發展對中國的期貨市場有什麼借鑒
1990年10月12日 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開業,中國期貨市場誕生。
1992年9月 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廣東萬通期貨經紀公司成立;同年底,中國國際期貨經紀公司開業。
1993年5月28日 鄭州商品交易所推出標准化期貨合約,實現由現貨到期貨過渡。
1993年11月4日 國務院發出《關於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的通知》
Ⅶ 日本OTC市場的產生與發展
早在1963年,日本便出現OTC市場,當時,現行的適合於全國的OTC市場登記制度開始生效,目的是為了使戰後股權繁榮的潮流得到順利發展和有效組織。這個時候日本證券市場正經歷著公司通過非正式掛牌的方式發行股票的階段,自此以後,日本金融市場的重構過程不斷做出有利於OTC市場成長的規定。
例如,公司融資的現代趨向以及傳統集資方式的變化都為公司融資提供廣闊的選擇。這些變化之中最突出的是:
(1)以市場價格公開發行股票而不以面值進行私募。
(2)從非直接投資轉向直接投資。
1969年開始按市價公開定購股票,這成為往後新企業上市多年的增長提供了動力。現在,大多數公司股權都是按市價發行的。
在70年代,另一重要的發展是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直接融資取代從銀行借貸。這一趨勢,包括公開發行一般和可轉換債券,對日本證券市場來說從兩方面顯示了其重要性:
(1)日本公司對長期資本的需求的增長;
(2)個人參與證券投資增加。
當東京證券交易所於1961年建立第二板塊時,原來在OTC市場交易的股票轉到TSE掛牌。這影響了在OTC市場交易的公司數量以及這一市場後來的發展。然而,1976年日本櫃台交易證券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一組織發展的必要性在於:
(1)為OTC股票的交易提供便利並加以組織;
(2)保證公平交易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日本證券法的自由化和金融系統的現代化進一步促進OTC市場的發展。這段時間,無論在技術上或法規上都有許多改進。
1983 年—1985年政府特別為加強一級股市制定了許多重要法規,允許沒有在交易所上市的中、小企業集資,這些措施包括:
(1)放寬在OTC市場上股票的發行和交易的限制;
(2)放寬OTC登記的要求並公布這些標准;
(3)修改關於報價(Market Making)的規定。
為了進一步規范市場,1983年組織了專為OTC股票使用的正式注冊經紀人系統。同時,日本財政部也對OTC市場的發展和整合不斷做出貢獻,鼓勵新股上市,以及可轉換債券的發行,1988年12月,財政部和日本證券經紀人協會修改了股份發行價格的決定方法並引進內定上市部份股票拍賣系統。這一「公開招標定價系統」的使用使新發行或現存股份定價規則得以施行,保證了公平交易和投資人的利益。
自1989年,政府還允許注冊的股份在股票、債券期貨交易中用作信用保證。
OTC二級市場技術上的改進,QUICK系統的使用是標志。這個系統於1984年開發出來是一個自動報價發布系統。QUICK系統允許所有OTC發行的股票和OTC信息系統一起實時報價。1989年,三個OTC市場中心,東京、大坂、名古屋、合並成一個單一報價系統。這樣一來,所有主要的OTC區域實現了連接,大大提高市場效率。
1992年,財政部和證券經紀人協會還提出進一步保證公平OTC市場交易的方法,這個建議把原來只用於證券交易所的內幕人的交易規則直接用於OTC市場。證券經紀人協會引入新的JASDAQ系統(日本證券經紀人自動報價系統),這是一個和美國NASDAQ相同的計算機交易系統。
Ⅷ 中國有哪些期貨市場以及發展現狀
狹義上的期貨市場主要指的是期貨交易所。目前中國的期貨市場主要構成部分 分為以下幾類:
1.中國證監會以及各地派出機構(證監局)、中國期貨業協會、中國期貨市場保證金監控中心
2.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
3.期貨公司會員單位以及非期貨公司會員單位
4.投資者: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套保企業客戶
截至2020年9月24日,全市場資金總量近8000億元,較2019年年底增長超40%,較2017年年底增長超80%;期貨市場有效客戶數180.80萬個,較2017年年底增長41.6%;期貨市場結構逐步機構化,目前法人權益佔全市場比例超過六成,較2017年年底明顯上升。
溫馨提示:請遠離非法集資、違法配資、代客理財、虛假或誤導性宣傳/誘導交易、非法咨詢/喊單、提供交易軟體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期貨公司總部!開戶、原油/鐵礦/PTA/股指/手續費返還!追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