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場行情 » 中國期貨市場的風險測度

中國期貨市場的風險測度

發布時間: 2021-05-22 03:19:42

期貨市場風險高嗎

在投資界有這么一句話,『股票是小學,期貨期貨是中學,外匯是大學,,所以期貨產品是自帶杠桿品種,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投資經驗和高超的投資手法,建議你不要盲目進場。

Ⅱ 期貨交易的風險分析

1、經紀委託風險。客戶在選擇和期貨經紀公司確立委託的過程中所產生的風險。2、流動性風險。由於市場的流動性較差,期貨投資很難迅速、及時的成交所產生的風險。這樣的風險通常會在投資者建倉和平倉過程中表現最為明顯。3、強制平倉風險。期貨投資的執行是由期貨交易所和期貨經紀公司分級進行的每日結算制度。在結算過程中,由於公司依照交易所提供的結算結果每天都得面對投資者的盈虧情況做出結算,因此當期貨價格波動很大、保證金未能在規定期限補足的時候,交易者就有可能面臨強制平倉的風險。4、交割風險。期貨合約都是有期限的,當合約到期之時,全部尚未平倉合約都要進行實物交割。所以說,不準備進行交割的投資者要在合約到期之前把手中尚未平倉合約及時的平倉,以免承擔交割責任。5、市場風險。投資者在期貨投資當中,最大的風險來自市場價格的波動。這樣的價格波動給客戶帶來交易的盈利或者是損失的風險。由於杠桿原理的作用,此風險是放大了的,投資者要注意隨時防範。

Ⅲ 期貨市場風險巨大,一般個人投資者慎入,那麼期貨市場的風險表現為哪些方面

你好
所謂的期貨風險大,真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誤解。期貨的杠桿並不是風險大的原因。不會用杠桿,濫用杠桿,過度使用杠桿才是風險大的真正原因。對於不善於控制風險的人來說,別說期貨了,股票風險也很大,p2p風險也很大,甚至買房都有風險。
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Ⅳ 期貨市場的風險有哪些特徵

期貨市場風險的特徵:
1.風險存在的客觀性
這種客觀性一方面體現了市場風險的共性,就是說,在任何市場中,都存在由於不確定性因素而導致損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期貨市場風險的客觀性也來自期貨交易內在機制的特殊性。
2.風險因素的放大性

期貨市場的風險與現貨市場的風險相比具有放大性的特徵,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

(1)相比現貨價格,期貨價格波動較大、更為頻繁。

(2)期貨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徵,投機性較強,增加風險產生的可能性。

(3)期貨交易是連續性的合約買賣活動,風險易於延伸,引發連鎖反應。

(4)期貨交易量大,風險集中,盈虧幅度大。

(5)期貨交易具有遠期性,未來不確定因素多,預測難度大。

3.風險與機會的共生性

期貨交易存在著獲取高額利潤的可能,即高收益與高風險並存。

4.風險評估的相對性

實際收益是一種客觀存在,而預期收益的評估則根據不同的交易主體、不同的交易成本、不同的客觀條件而有所不同,因此,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發生偏離的風險具有一定的主觀意識,具有相對性。

5.風險損失的均等性

對於所有參與期貨交易的雙方來說,期貨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都是客觀存在的、均等的。

6.風險的可防範性

期貨市場風險的產生與發展存在著自身的運行規律,根據歷史資料、統計數據對期貨市場變化過程進行預先測定,對期貨市場風險進行防範,達到規避、分散、減弱風險的目的。

Ⅳ 期貨市場的風險

風險管理與控制是交易所的首要任務
縱觀國際期貨市場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風險管理是期市組織者和管理者不可迴避的問題,期市不同發展階段都面臨著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的艱巨任務。震驚國際金融界和期貨界的英國巴林銀行破產案、日本大和銀行國債案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
1.風險管理的成因與表現
風險管理是包括交易所、經紀公司等社會方方面面極為關注的一個話題。風險來自於市場的不確定性。總的來講,可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系統風險是指同期貨市場正常運作過程中一般情況相聯系的那些風險,其集中表現為價格波動的風險。價格波動是市場經濟最基本而又重要的一種風險。從期貨市場風險產生的直接原因來看,又可分為管理風險、操作風險、代理風險、技術風險和政策風險。
2.風險控制系統的設計
風險控制系統的設計應堅持一般原則與具體情況相結合這里所說的一般原則是指國際期貨行業在長期實踐中已經摸索出來的一些穩定成型的東西,比如保證金制度、逐日盯市、漲跌停板制度和頭寸限制制度等。在中國期貨市場及交易所的建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具體情況是採用計算機集中動競價交易。
交易系統的風險管理
1.資金風險管理
從交易所實行的結算制度來看,鄭交所會員的資金進入市場後分成兩塊,一塊是必須存放在交通銀行鄭商所支行作為會員的自有帳戶;另一塊劃入交易所在交通銀行鄭商所支行的結算準備金帳戶,這部分資金決定了會員當日交易可開倉的數量,是交易所給予會員頭寸的依據。交易所對會員保證金帳戶的資金進行控制,同時對會員自有帳戶上的資金變動進行及時的了解和掌握。
2.漲跌停板制
指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中的成交價格不能高於或低於以該合約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為基準的某一漲跌幅度,超過該范圍的報價將視為無效,不能成交。在漲跌停板制度下,前交易日結算價加上允許的最大漲幅構成當日價格上漲的上限。稱為漲停板;前一交易日結算價減去允許的最大跌幅構成價格下跌的下限、稱為跌停板。因此,漲跌停板又叫每日價格最大波動幅度限制。
3.強制平倉制
當會員單位因不能如期追加保證金,持倉量超過最高允許持倉數或發生其他違反交易所規定的行為,對市場安全運行構成威脅,交易所將以市場價格強制平倉。
結算系統的風險管理
1.保證金制度
所謂保證金制度,就是按期貨交易所規定,期貨交易的參與者在進行期貨交易時必須存入一定數額的履約保證金。履約保證金是用來作為確保買賣雙方履約的一種財力擔保,其額度通常為合約總值的5-10%。保證金水平隨市場交易風險大小而調整,在價格波動較大要求較高的保證金水平,而在價格波動較小時要求的保證金水平較低。
2.每日結算制度
所謂每日結算制度,亦即每日無負債制度,逐日盯市制度,是指在每個交易日結束之後,交易所結算部門先計算出當日各期貨合約結算價格,核算出每個會員每筆交易的盈虧數額,藉以調整會員的保證金帳戶,將盈利作記入帳戶的貸方,將虧損記入帳戶的借方。若出現保證金帳戶上貸方金額低於維護保證金水平,交易所就通知該會員在限期內繳納追加保證金。以達到初始保證金水平,否則,就不能參加下一交易日的交易。這種結算方式又稱為逐日盯市。

Ⅵ 期貨市場有哪些風險

你好,期貨交易的風險:
(1)市場風險。由於保證金交易具有杠桿性,當出現不利行情時,股價指數的微小變動就可能會使投資者遭受較大損失。價格波動劇烈的時候甚至會因為資金不足而被強行平倉,遭受重大損失。
(2)操作風險。由於交易系統出現技術故障或投資者出現操作失誤,都可能造成損失。
(3)強行平倉風險。期貨交易實行由期貨交易所和期貨經紀公司分級進行的每日結算制度。在結算環節,由於公司根據交易所提供的結算結果每天都要對交易者的盈虧狀況進行結算,所以當期貨價格波動較大、保證金不能在規定時間內補足的話,交易者可能面臨強行平倉風險。
(4)交割風險。期貨合約都有期限,當合約到期時,所有未平倉合約都必須進行實物交割。不準備進行交割的客戶應在合約到期之前將持有的未平倉合約及時平倉,以免於承擔交割責任。

Ⅶ 期貨的風險到底有多大

小老頭羅傑斯同志曾在他的《熱門商品投資》裡面提到過大家對期貨風險的認知問題。他的書中寫到,為什麼我們經常聽到諸如誰誰的小舅子做期貨把本金虧光,或者誰誰的大姨投資商品暴賺多少的故事呢? 是,期貨的高杠桿特點,決定了商品的價格波動會給我們的投資帶來巨大波動,這也是期貨市場獨有的魅力。但問題是,我們必須用這樣巨大的杠桿來操作嗎?是誰用槍指著我們的頭說,你非得用1萬元的本金來做10萬元的生意嗎?我認為,沒有。這顯然是一個資金管理的問題。我們完全可以用2萬、5萬,甚至足額的保證金來進行商品投資,當然,這樣就意味著資金的利用效率會大幅降低。這裡面的尺度,實際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我們在商品投資上的成敗。 看到過那麼多投資者在期貨市場上的風雲變遷,也曾經和一些成功、失敗者交流過,慢慢發現,在期貨市場,判斷,只是成功的一個要素,雖然是很重要的要素,但決不是唯一的。如果我們能對商品運行趨勢做出一個相對准確的判斷,那也只能是把我們往通向成功的道路上狠狠推了一把,至於能否走好,還需要其他要素的助力。那麼,決定能否從商品投資中盈利的要素還有哪些呢?個人認為,資金的管理以及及時的止損、對自己狀態(也就是所謂運氣)的清醒認識,都是取得盈利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資金管理,直接決定了我們能夠承受風險的能力。對於我來說,如果充分利用期貨的杠桿,是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可能我只會選擇做1比5的杠桿甚至更低。以個人而言,我覺得輕倉去投資的好處是,可以忽略掉很多短線的波動風險。對價格的中期判斷,相對短線的波動規律來說,更容易把握一些。那麼,如果說我使用的杠桿過大,既便判斷准確了中期的走勢,也很可能在短線的波動中被消滅。而如果輕倉去把握自己相對確定的中期機會,則可以不用太過於去理會短線的波動,以時間去驗證自己判斷的准確。 但也有很多投資者不認同,他們認為,進入這個市場,就要做好承受這個風險的准備,否則,根本就沒必要做期貨投資。另外,他們覺得,進行高杠桿交易的時候,在做好承受風險准備的同時,隨時准備在判斷出問題的時候進行止損以控制風險。應該說,這也是期貨投資中控制風險的一個必要手段。對於資金的管理,每個人的看法都不會一樣,這不重要,關鍵是我們在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就是自己准備投入多少、能夠承擔多大的風險,這樣,可能自己的心理會更穩定一些。 止損的重要性,對股票來說,可能遠沒有在期貨投資中那麼重要。期貨這個投資品種,出現之本源,就是生產商或者貿易商為了迴避遠期價格波動所進行的對沖。也就是說,既便是直接掌握著商品基本信息的生產商、貿易商,也對商品的價格波動心裡沒底。那麼,我們這些普通投資者,憑什麼就能自信的認為自己掌握著價格波動的密鑰呢?當然,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就此認為價格波動是神秘到無法掌握的地步,只是,我們的判斷,是不是也需要隨時根據市場的情況進行修正呢?當市場走勢已經證明自己的判斷出現了問題,或者說起碼是階段性與市場走勢不吻合的時候,是不是需要為了控制更大的風險而止損一下呢?即便後來的事實證明可能不止損更好,但我總覺得,不讓風險擴大到影響你繼續在這個市場做游戲的籌碼,保證本金安全,始終應該是投資的要務。 對自己狀態的清醒認識,更是我覺得能夠在這個市場立足的關鍵。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有段時間,自己的運氣特別好、判斷特別准,但也總會有段時間,不論如何努力,自己的判斷總是會出問題。這或許就是我們常說的運氣問題。對於運氣,自己無法去把握,但可以把握的是對自己的認識。當發現自己處於階段性低迷的時候,似乎不進行操作是更好的辦法。 進行商品投資,確實與證券投資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但是不是真的就「動物兇猛」到我們普通人「生人勿近」的地步呢?我認為好像不是這樣。在有了對自己承受風險能力的清醒認識後,把握好投資的頭寸,為什麼不可以去驗證一下自己對商品價格的判斷力呢?(秦風)

Ⅷ 期貨市場風險的預測和度量.VAR方法

一、VaR風險測量方法 風險測量的模型主要有兩大類:參數模型和非參數模型。參數模型包括分析法的各類模型,利用了靈敏度和統計分布特性簡化了VaR,但由於對分布形式的假定和靈敏度的局部特徵,分析法很難有效處理實際金融市場的厚尾性和大幅度波動的非線性問題,因而會產生測量誤差以及模型風險。非參數法包括歷史模擬法和Monte Carlo模擬法,相對分析法來說,模擬法可以較好地處理非正態問題,是一種完全估計,可有效處理非線性問題。 1.參數法 分析法是VaR計算中最為常用的方法,它利用證券組合的價值函數與市場因子間的近似關系、市場因子的統計分布(方差-協方差矩陣)簡化VaR的計算。分析法根據證券組合價值函數形式的不同,可分為兩大類:Delta-類模型和Gamma-類模型。其中,Delta-類模型識別的是線性風險,Gamma-類模型可識別凸性風險,例如組合中含有期權類的衍生品。本文將採用Delta-類模型中的Delta-正態模型與Delta-GARCH模型進行分析。 2.非參數法 (1)歷史模擬法 最簡單而又直觀的方法就是歷史模擬法,其核心就是根據市場因子的歷史樣本變化模擬證券組合的未來損益分布,用給定歷史時期上所觀測到的市場因子的變化,來表示市場因子的未來變化。然後,根據市場因子的未來價格水平對頭寸進行重新估值,計算出頭寸的價值損益變化。最後,在歷史模擬法中將組合的損益從小到大進行排序,得到損益分布,通過給定置信度下的分位數求出VaR。 (2)Monte Carlo模擬法 由於分析利用了統計分布特徵,如果市場存在厚尾性和大幅度波動的非線性問題,則風險測量偏差會比較大。Monte Carlo模擬是反復模擬決定金融工具價格的隨機過程,每次模擬都可以得到組合在持有期末的一個可能值,然後進行大量的模擬,那麼組合價值的模擬分布將收斂於組合的真實分布,然後根據置信度得到VaR。

Ⅸ 期貨市場風險的特徵有哪些

1.風險存在的客觀性

這種客觀性一方面體現了市場風險的共性,就是說,在任何市場中,都存在由於不確定性因素而導致損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期貨市場風險的客觀性也來自期貨交易內在機制的特殊性。

2.風險因素的放大性

期貨市場的風險與現貨市場的風險相比具有放大性的特徵,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

(1)相比現貨價格,期貨價格波動較大、更為頻繁。

(2)期貨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徵,投機性較強,增加風險產生的可能性。

(3)期貨交易是連續性的合約買賣活動,風險易於延伸,引發連鎖反應。

(4)期貨交易量大,風險集中,盈虧幅度大。

(5)期貨交易具有遠期性,未來不確定因素多,預測難度大。

3.風險與機會的共生性 期貨微操盤

期貨交易存在著獲取高額利潤的可能,即高收益與高風險並存。

4.風險評估的相對性

實際收益是一種客觀存在,而預期收益的評估則根據不同的交易主體、不同的交易成本、不同的客觀條件而有所不同,因此,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發生偏離的風險具有一定的主觀意識,具有相對性。

5.風險損失的均等性

對於所有參與期貨交易的雙方來說,期貨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都是客觀存在的、均等的。

6.風險的可防範性

期貨市場風險的產生與發展存在著自身的運行規律,根據歷史資料、統計數據對期貨市場變化過程進行預先測定,對期貨市場風險進行防範,達到規避、分散、減弱風險的目的。

Ⅹ 期貨投資風險的兩個指標

在期貨交易中,我們都需要了解一定的期貨知識,同時也要了解它所具有的風險,測度期貨投資風險的兩個指標如下:
一是測度預期風險的指標,稱為預期風險率(或稱預期收益率);二是測度圍繞預期風險值的離差的指標。

1、預期風險率的計算
將風險與價格波動聯系起來看,它可能產生兩個方向的變動,即上升或下降。因此,漲與跌兩個方向的波動程度,是判斷合約風險程度的最主要和最簡單的指標。預期風險率一般按以往的統計資料進行計算。
設某一合約每年(或每月)交易的最高價和最低價分別為S1,So,其每年(或每月)的風險率(也可稱為價差比率)為Ri,有:Ri=[2(S1-So)/(S1+So)]*100%
投資者還可以通過統計資料算出每一個風險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或概率,由此算出該股指期貨合約交易的預期風險率。預期風險率計算公式可以有兩種方式。
(1)如果每一種風險發生的概率是相等的,那麼,預期的風險率就等於全部風險率之和除以風險種數
(2)如果已經知道某一合約交易的各種風險出現的概率,那麼無論其結果發生的概率是否相等,預期風險率就等於全部風險率之和與其發生概率的乘積
預期風險率的計算結果為衡量期貨交易的風險性提供了公平的指標。用價差比率來衡量期貨投資風險,強調了一點,即風險是期貨合約價格上下波動的程度。正因為其價格能夠上下波動,因此其風險的另一面也就是利潤。
2.離差的計算
在具有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僅僅靠預期風險率一個指標來衡量期貨交易的風險大小並進行投資決策是不夠的,投資者還必須考慮實際情況偏離預期情況的風險,即不能實現預期收益的風險。實際風險率可能高於、低於或等於預期風險率。實際風險率高於或低於預期風險率的現象被稱為圍繞預期風險率的波動。這種波動程度越大,投資者的風險也就越大。因此,合約的實際風險率圍繞預期風險率的波動程度實際上成為衡量期貨交易的第二個風險指標。
一般用方差或標准差來測度這種波動程度大小。方差和標准差的意義本質上是相同的。若某項投資的風險方差或標准差越大,說明實際風險率圍繞預期風險率波動的程度越大,投資者按預期風險率進行投資決策的風險越大。
由於准確的實際風險率很難得到,實際中常採用較短時期的價差比率如每周價格變動比率或3日價格變動比率來代替實際風險比率。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