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豆油期貨行情
A. 為什麼我的軟體只能看到豆油期貨2008年開始的走勢圖
因為豆油就是2008年才上市的,之前沒有的
B. 如何看豆油期貨 Y1103 這個合約時指什麼什麼軟體看豆油期貨行情
期貨行情軟體(博弈大師
文華財經
富遠)都可以看的。Y1103是豆油2011年3月份合約,這個不是主力合約,Y1101現在是主力合約。Y是豆油的代碼。
C. 豆油期貨價格行情受什麼影響最大
(一)豆油的供應情況
1、大豆供應量:豆油作為大豆加工的下游產品,大豆供應量的多寡直接決定著豆油的供應量,正常的情況下,大豆供應量的增加必然導致豆油供應量的增加。大豆的來源主要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國產大豆,另一部分是進口大豆。
(1)國產大豆供應情況。我國的東北及黃淮地區是大豆的主產區,收獲季節一般在每年9-10月份,收獲後的幾個月是大豆供應的集中期。近年來我國大豆產量維持在1600萬噸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數的大豆用於壓榨。
(2)國際市場供應情況。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近年來我國每年從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進口的大豆都超過2,000萬噸。
2、豆油產量:豆油當期產量是一個變數,它受制於大豆供應量、大豆壓榨收益、生產成本等因素。一般來講,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豆油的產量與價格之間存在明顯的反向關系,豆油產量增加,價格相對較低;豆油產量減少,價格相對較高。
3、豆油進出口量: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豆油的消費量逐年增加,其進口數量也逐年抬高,豆油進口量的變化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強。2006年以後,隨著進口豆油配額的取消,國內外豆油市場將融為一體。這樣,豆油進口數量的多少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將進一步增強。
4、豆油庫存:豆油庫存是構成供給量的重要部分,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在多數情況下,庫存短缺則價格上漲,庫存充裕則價格下降。由於豆油具有不易長期保存的特點,一旦豆油庫存增加,豆油價格往往會走低。
(二)豆油的消費情況
1、國內需求狀況:我國是一個豆油消費大國。近年來,國內豆油消費高速增長,保持了12%以上的年增長速度。
2、餐飲行業景氣狀況:目前,我國植物油生產和消費位居全球前列。近年來,隨著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的人數不斷增加,餐飲行業的景氣狀況對豆油需求的影響非常明顯。
(三)相關商品、替代商品的價格
1、大豆價格:大豆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豆油的生產成本。近年來,我國許多大型壓榨企業選擇進口大豆作為加工原料,使得進口大豆的壓榨數量遠遠超過國產大豆的壓榨數量。從而使豆油價格越來越多地受到進口大豆價格的影響。大豆壓榨效益是決定豆油供應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大豆加工廠的壓榨效益一直低迷,那麼,一些廠家將會停產,從而減少豆油的市場供應量。
2、豆油與豆粕的比價關系:豆油是大豆的下游產品,每噸大豆可以壓榨出大約0.18噸的豆油和0.8噸的豆粕。豆油與豆粕的價格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根據多年的經驗,多數情況下豆粕價格高漲的時候,豆油價格會出現下跌;豆粕出現滯銷的時候,大豆加工廠會降低開工率,豆油產量就會減少,豆油價格往往會上漲。
3、豆油替代品的價格:豆油價格除了與大豆和豆粕價格具有高度相關性之外,菜籽油、棕櫚油、花生油、棉籽油等豆油替代品對豆油價格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豆油價格過高,精煉油廠或者用油企業往往會使用其他植物油替代,從而導致豆油需求量降低,促使豆油價格回落。
(四)農業、貿易和食品政策的影響
1、農業政策:國家的農業政策往往會影響到農民對種植品種的選擇。如近年來國家通過調整相關產業政策引導農民增加大豆播種面積,從而直接增加了國產大豆產量。2004年5月1日以後,我國實行了新的植物油標准,提高了對植物油的產品質量和衛生安全要求,新增了過氧化值和溶劑殘留指標檢驗。這些政策對豆油價格都構成了一定的影響。
2、進出口貿易政策:從歷年的情況看,國家進出口貿易政策的改變對於我國豆油進出口總量有著較大的影響。例如:1994年國家稅務總局對進口豆油關稅稅率進行調整,關稅稅率從20%調減至13%,同時花生油、棕櫚油等其他植物油的關稅稅率也出現不同程度下調,導致了豆油等植物油進口量大增,豆油的供應量快速增加。
3、食品政策:近幾年,隨著禽流感、瘋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繼發生以及考慮到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了新的食品政策。這些新的食品政策通過對食品、餐飲行業的影響進而影響了豆油的消費需求。
D. 豆油期貨歷史最高是多少
2008年3月3日 豆油最高點15409元/噸
E. 2007年國際原油市場行情走勢以及中國市場行情分析
2006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油價瘋漲暴跌,極大拓展人們的想像空間,也顛覆了傳統的思維理念。自2003 年6 月以來的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超級大牛市在2006 年上半年仍得以維系。資金龐大的國際商品指數基金通過買入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期貨來對沖通貨膨脹風險的投資策略在上半年仍然主導了商品價格的走勢。當美聯儲在六月底進行了第17 次加息後,NYMEX 原油在美國夏季自駕高峰期、颶風預期、以黎沖突升級等眾多利多因素的推動下於7 月14 日沖刺到歷史高位。
隨著此輪加息周期的結束,全球通貨膨脹預期逐漸減弱,以原油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的大牛市暫告段落。全球經濟在持續加息的背景下,增長速度逐漸放緩。世界商品熱潮開始降溫,基金開始撤離商品市場。這使原油在八月初未能借沸揚揚的伊朗核問題及颶風襲擊海灣等一系列短多題材突破80 美元,反而走上了漫漫熊途,進入到一輪中期大幅度的回調。至十月原油價格已跌至60 美元下方。油價的持續下跌引起OPEC 各產油國恐慌。OPEC 於10 月19 日晚間就減產護價達成一致意見,決議在其約2,750萬桶的原油日產量基礎上下調120 萬桶。
此次減產給市場增加了一些利多因素,但未能有效推動油價反彈。市場圍繞石油輸出國減產及石油消費國不斷調低需求而展開拉鋸戰。原油在經過一個多月的區間整理後,終在OPEC 於12 月進一步減產及取暖油需求的帶動下展開反彈。
由於國內外市場背景存在差異,今年原油與燃料油走勢出現一些較為明顯的偏離:
(A)進入到2 月份,國際油價因IEA 公布庫存大幅上升及調低需求預期持續下跌。國內燃料油則因為資金對原油預期向多,使得價格出現偏離,在春節後的交易中基本上以陽線報收,在國際原油和新加坡燃料油雙雙回落的情況下,走出抵抗性下跌走勢。
(B)6 月下旬原油因伊朗與西方國家難以就核問題談判達到一致,原油在前期的底部得到支撐。而上海燃料油則因新加坡燃料油市場走疲及國內到貨充裕下破前期底部支撐位,進一步走低。
(C)7 月中旬以黎沖突升級,伊核問題和朝鮮導彈發射再起風雲,印度孟買連環爆炸案,原油市場一時利多因素雲集,並於 7 月14 日創下歷史新高。而國內燃料油各地煉廠則因成本大幅增加,幾乎無利可圖。需求大量減少拖累燃料油表現,滬油未能突破前期高點。
(D)在經歷一輪大級別的調整後,燃料油與原油的走勢開始分化,燃料油走勢盡顯疲態,日內波幅窄小,成交量、持倉量明顯萎縮。
第二部分 2007 原油市場分析
一、 世界經濟增長步伐放慢
2006 年美國GDP 增長率出現了明顯地下滑,投資者開始懷疑美國經濟出現拐點。從而引發了市場對原油需求減少的憂慮,為06 年油價的回調墊定了基調。
同時美國經濟的放緩意味著加息將告一段落。美國最後的一次加息是在6 月底,至此,自2004 年6 月以來的連續17 次幅度均為25 個基點的加息步伐終於停歇。
此輪美國GDP 增長率的下降主要由房地產降溫引起,而房地產主要通過投資、消費和就業來影響美國經濟,對經濟實際的沖擊不會太大,調整期也不會太長。2006 年油價與房價的雙雙回落亦緩解美國通脹壓力。美國的宏觀調控能力較強。美國的目的也非常明確就是海外擴張,另外世界其他地區經濟的良性發展,也拉動了美國的貿易出口,促進美國經濟,因此美國經濟的發展存在趨緩的跡象,但不可能衰退。
雖然明年全球經濟成長預計會放慢腳步,但僅是微幅放緩。
二、世界石油供需關系改善
近年來原油供給擔憂一直助推著油價走向新高。在油價不斷走高的同時,高油價也導致了全球石油消費增長趨勢減弱和產量的擴大。而由此引發的原油供需關系的變化將有可能使原油結束數年的牛市。
國際能源署在2006 年10 月將 06、07 兩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率均調低0.1%,其中2006 年需求增長率由1.2%下調至1.1%, 2007 年石油需求增長率由1.8%下調至1.7%,即8590 萬桶/天。
其中來自中國的需求仍然強勁。2006 中國石油需求增長已佔到全球增長的30%以上。另外中國在今年正式進入儲油時代,在建立儲備的初期將吞噬更多的石油供給。今年8 月,鎮海石油戰略儲備基地正式建成,10 月宣布啟用,接受原油注入。目前,其餘三個也正在有序建設中,根據計劃,它們將在2008 年前陸續投產,屆時中國將有1 億桶原油的儲備規模。
同時隨著石油投資項目的逐漸投產,OPEC 及非OPEC 的原油產能都有明顯增長。其中OPEC 作為世界主要產油地區,石油供給佔世界石油總供給量的40.5%。
近年來OPEC 石油供給穩步增加,從03 年的3080 萬桶/天增至目前的3470 萬桶/天,增幅達12.7%。剩餘產能自04 年10 月以來也不斷提高,由當時的58 萬桶/天,增至目前的338 萬桶/天。
非OPEC 國家近年來的石油產量增長更為迅速。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2006年非OPEC 國家原油產量增幅達到110 萬桶/日,預計明年增幅可達到170 萬桶/日,石油總供應量將上升至5270 萬桶/天。
增長部分主要來自俄羅斯石油供給的大幅增長。石油工業作為俄羅斯的支柱產業在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過去10 年裡俄羅斯石油供應量增加了近60%,達到970 萬桶/天。預計07 年俄羅斯石油供給可以達到1000 萬桶/天以上。
這些均預示著世界石油供需狀況在逐步改善。
三、EIA、OPEC 誰主油市沉浮?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通過公布石油庫存及需求數據往往可以影響原油市場。近期EIA 公布的原油庫存自歷史高位有所下滑,但仍遠高於一年前的庫存水平。高位盤踞的原油庫存及EIA 對2006、2007 全球石油需求下調帶動國際原油向下波動。
兵來將當,水來土掩。在原價下跌過程中,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往往通過改變減產政策來提前干預以阻止價格下挫,從而保護產油國的利益。而這種政策性的改變並非每次都十分有效。近幾年OPEC 經常在原油價格處於55-60 美元/桶間達到限價減產的內部一致意見,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減產方式來提升油價以保護各產油國利益。但從93 年以來OPEC 的減產情況看,由於OPEC 決議減產時通常也為原油市場利空雲集的時候,市場轉勢需要一個過程,因此OPEC 達成減產決議往往不能即時推動原油價格有效回升。結果通常是在減產數月之後油價方才回暖,即減產被反映到原油市場上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
2007 年,代表著進口國利益的EIA 和代表著輸出國利益的OPEC 之間的政策博弈仍將延續。而由於原油價格正落在OPEC 的敏感區間, OPEC 在07 年將飾演到更突出的角色。
四、季節性因素影響力增強
在地緣政治逐步被淡化的情況下。美國夏季的汽油消費、颶風、冬季取暖油消費等季節性題材將更受市場關注。其中汽油消費及取暖油消費通過上下游產品的關聯性促升原油價格,颶風則直接通過影響墨西哥灣等重要產、煉油海灣的石油設施及開工率促升原油價格。實際上,每一年季節性因素都為原油市場的炒作提供了契機。
近年來全球厄爾尼諾現象愈發嚴重,而美國由於其工業發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佔到全球的近三分之一,美國氣候不斷升溫。06 年的暖冬氣候就制約了原油的反彈高度。季節性的影響因素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且其對市場的影響往往是循序漸進的,通常可以延續很長的一段時間。
五、地緣政治因素仍未消除
國際油價走勢受諸多因素影響,尤其在近幾年,原油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不但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並日益成為政治角力的籌碼。
從經濟利益和能源戰略考慮,美國必須贏得與伊朗的博弈才能保證油價的穩定。之前美國一直通過外交手段暫時或永久性凍結伊濃縮鈾活動,推遲伊發展核武時間。而在12 月23 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對伊朗實行一系列與其核計劃和彈道導彈項目有關的禁運、凍結資產和監督相關人員出國旅行等制裁措施。至此美國已順利通過外交手段推動伊核問題國際化,並為對伊採取進一步行動贏取國際支持。伊朗的產油國地位及戰略地理位置決定,如果伊朗繼續堅持發展核武器,將必然導致問題進一步惡化,也將再次推動國際油價飆升。玄而未決的伊朗核問題再度浮上水面。原油市場同時也是政治博弈的舞台。地緣政治問題再次浮上水面,可能會引發基金的再度熱炒。
第三部分 燃料油(2737,-12,-0.44%)市場分析
盡管今年國內燃料油與原油走勢出現了一些偏離,但仍然保持著高度的相關性。燃料油自身的基本面使其較原油更容易走弱。
一、燃料油現貨市場結構生變
燃料油前期漲幅過高過快,國內終端用戶難以適應成本不斷增高的市場環境是導致燃料油市場結構變化的主要原因。
前期在原油的帶動下,燃油價格也一路高企,致使燃油發電成本遠遠高於電價,燃油電廠虧損嚴重。雖然各地方政府給予適當的補貼,燃油發電廠獲利空間仍然極其可微,甚至虧損。企業運行不堪重負,被迫停機或以最低負荷運行,直接導致對燃料油需求的大幅下降。而燃料油價格從高位回落後,企業重新啟動需要更多人力、物力、財力,因此需求一時難以恢復。
燃料油用於發電的需求量減少還受到電力供需形勢緩解的影響。今年我國電力供需形勢較去年明顯緩解。電力供應緊張局面很顯的改善。在我國目前的電源結構中,火力發電佔到75.6%,水電佔到22.6%,風電等新能源比例更小,這樣的電源結構既不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不利於環境保護。從宏觀調控的角度出發,華南地區的這些高污染、高耗能的燃油機組將逐步減少和淘汰。
總體而言傳統的燃料油消費行業如印染行業在燃料油市場上已完全消匿;陶瓷產業用油比例下降到燃料油消耗量的30%以下;燃油發電廠需求大幅縮水,電力行業在市場中比重降低;船工用油穩定增長,同時燃料油加工企業已成為進口燃料油的消費主體。
二、替代能源發展空間擴大
由於前期燃料油價格不斷走高導致成本增加,並且使用燃料油容易帶來環保問題,替代能源的開發便得到了發展的空間。
在我國替代燃料油的主要燃料是煤、天然氣和奧里乳化油等。短期內燃料油替代雖難以大規模展開,但發展前景良好。目前煤市出現供給緊張的態勢,並造成煤價上漲。另外以煤替油還受到環境以及技術等方面的限制,煤替代燃料油的規模將受到影響;但隨著西氣東輸、廣東LNG 項目以及與委內瑞拉奧里乳化油項目的逐步建成投產,燃料油替代規模會逐步擴大,特別是在發電領域。根據有關部門的計劃和一些部門的預測,今後國內發電領域燃料油需求將有所下降,但占我國燃料油需求近1/4 的交通運輸領域燃料油需求會因水上運輸業的發展而有所增長;化工、建材以及鋼鐵等領域因其快速發展、替代燃料增長的局限性等方面的原因,燃料油需求在短期內仍將保持穩定。西氣東輸工程使部分電廠的燃料改為清潔性能較好的天然氣。此外,進口LNG 項目的投產,也將進一步減少發電 方面的燃料油需求。
三、燃料油市場規模有所萎縮
中國今年的石油需求量佔到世界需求總量的46%左右,增幅達到6.1%。但其中燃料油由於現行的價格機制以及替代能源的發展,需求有所下降。
現貨市場規模的縮小傳導至上海燃料油期貨市場上,使得成交量及持倉量出現一定的下滑跡象。 造成成交量及持倉量下降的原因還有:2006 年上半年曾出現幾次滬燃油價沖高、成交放大的行情,但是每次都遭遇了現貨商保值拋盤的狙擊,投機戶在油價回撤時損失較為嚴重,信心受到很大影響。實盤的打壓影響了投機力量的熱情度。不過上海燃料油作為國內唯一的石油期貨品種,同時伴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仍有望吸引到更多的資金進入,繼續尋求發展。
第四部分 2007 年後市展望
綜上所述,2007 年世界經濟基本向好,仍將保持平穩增長,但增長有所放緩,主要受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疲軟、消費和住宅投資增長進一步走弱、及美元下跌等影響。在全球經濟放緩和世界石油供需均衡的前提下,油價再次沖擊前提歷史高點的可能性極小,階段性回調格局已經形成。同時受國際局勢,季節性因素等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2007 年將延續振盪調整。預計2007 年原油價格總體將維持在55-68 美元/桶的區間內波動。
而滬燃料油的運行區間在2007 年則將更趨於穩定,受國內現貨基本面影響的程度將高於2006 年。
F. 大豆油期貨行情主要看哪只
看持倉量和交易量,主要看數量最大的那隻。
G. 中國豆油期貨是哪年上市的
2006年獲批的第二個商品期貨品種——豆油期貨2006年1月9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
H. 2007年黑龍江省黃豆價格走勢
一、大豆近期走勢簡述
國內外大豆價格從2006年10月脫離底部區域以來,一直處於持續上漲的狀態。期間,雖然CBOT大豆在今年2月26至3月5日發生了大幅度的回調,但國內大豆卻表現出很強的抗跌性。目前,這一市場狀況又發生了較大變化。首先是4月3日至18日,國內大豆在CBOT大豆未見顯著波動的幾根大陰線的技術背景下,展開了一輪200元/噸左右的大回調,經過半個月左右的短暫調整後,又隨著CBOT大豆的上漲迅速啟動,遠期月份直接沖破近幾個月以來的最高價。但是在5月29日和30日這兩個交易日,CBOT大豆似乎略有調整跡象苗頭時,上漲又一次遭遇寒流,兩個交易日內迅速下挫100元/噸左右。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近期大豆價格波動如此劇烈?
二、具體影響因素分析
大豆作為農產品主力軍的特性決定了其基本面直接影響著價格走勢的變化。其中宏觀基本面框定了它的未來主要方向,而具體的細節又導致了每一個波動的時機以及幅度。在近期走勢中,最大的矛盾來源於遠期國際大豆供應和庫存預期緊張而消費趨好與目前現貨相對充裕的碰撞上。
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一下這兩個觀點的支撐點:
(一)遠期利多因素
1.種植面積和預期天氣影響
目前關於種植面積的權威數據還是來自美農業部3月份種植意向報告。當時報告稱美國2007年大豆種植面積預估為6714萬英畝,較去年下降838.2萬英畝,低於市場先前預測的6916.7萬英畝平均值。從報告結果看,大豆數據體現明顯利多的色彩,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來自於玉米種植面積擴張,從而直接導致大豆面積的減少。
同時天氣的不確定性讓目前大豆價格的反應異常敏感,因為一旦美國中部和中西部大豆主產區天氣出現問題,那麼CBOT大豆有可能直接面臨天氣升水,並且這升水幅度無法預計。這種不確性讓國內大豆的期貨價格也敏感起來。一旦發生,那麼國內豆油價格的上漲將會更加迅猛,再加上國內飼料消費趨旺的勢頭,大豆價格將會得到下游產品價格的整體支持。
2.庫存方面
美國農業部5月份報告首次公布了2007/2008年度美國新作物供需數據,預計美新豆結轉庫存3.2億蒲式耳,低於市場預測的3.37億蒲式耳平均值(預測區間為2.55億-4.63億蒲式耳)。這是無法迴避的敏感數據,結合預期的供應短缺以及消費旺盛,所造成的不僅僅是實際供需中體現的利多刺激,更多的體現在市場心理上的促漲作用。
3.宏觀經濟政策預期
整個商品經濟格局中,工業品處於歷史高價位區,農業品處於歷史低價位區,對解決美國農產品價格長期低迷和農民補貼問題以及中國的「三農」問題十分不利。從國內情況來看,政府的態度應是積極的期望農產品走高,以減輕壓力,解決包括農民收入、農業補貼、農業進出口收入以及社會穩定等問題。同時判斷在農產品價格上漲中,政府不會頻繁的使用「拍賣方式」來打壓農產品價格。
(二)近期利空因素
1.現貨壓力
隨著大豆的價格不斷上漲,豆油價格也在上漲,但是華北地區的養殖業一直不景氣,而養殖業的低迷造成了近期的豬肉價格大漲。另一方面,由於疫情的影響,前期國內生豬養殖多以觀望為主,因此存欄下降,這直接抑制了飼料的需求,從而導致豆粕消費低迷,而豆粕價格的遲遲不啟動拖累著大豆價格進一步走高。
2.庫存方面
美國農業部5月份報告預計美國2006/2007年度陳大豆結轉庫存為6.10億蒲式耳,較上月報告下調500萬蒲式耳,略高於市場預測的6.07億蒲式耳平均值(預測區間為5.77億-6.20億蒲式耳)。從這個數據上來說,對目前的大豆價格上漲產生了很大的現實壓力。同時國內2005年以來積壓的將近百萬噸陳豆也成了國內大豆價格進一步上漲的重大阻力。
3.進出口方面
據中國海關總署周四公布的大豆2007年4月進口統計數據:4月大豆進口2652143噸,同比增長3.2%,1-4月進口8370599噸,同比增長4.9%。前期大量進口對目前的大豆價格形成一定的壓力。
三、總結
多空雙方在對抗中不斷的碰撞,矛盾目前具體表現在農產品近期月份價格低迷,形態偏空。而遠期月份呈現顯著的多頭形態,強勢振盪,但是一旦回調,幅度會很大。相信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遠期預期的不斷兌現和現貨壓力逐漸被市場消化,形勢也會逐漸明朗起來,大豆市場一輪超級大牛市行情也許會呼之欲出。
I. 豆油價格行情最新價格
2020年8月3日,最新豆油期貨價格行情如下:
1、豆油主力:開盤價6278元/噸,昨收價6252元/噸;
2、豆油2009:開盤價6278元/噸,昨收價6252元/噸;
3、豆油2011:開盤價6286元/噸,昨收價6266元/噸;
4、豆油2012:開盤價6302元/噸,昨收價6260元/噸。
溫馨提示:
1、由於市場行情實時變動,此數據僅供參考,具體以您交易時實際的行情價格為准。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0-08-0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J. 2008年3月豆油價格猛漲是什麼原因
一是國際市場價格的帶動,特別是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上漲的影響較大。
二是國內農產品的恢復性、補償性上漲。
三是成本推動價格上漲。
還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