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價格誰來定
① 商品期貨的交割價格如何確定
期貨交割價格即交割結算價,是指在進行交割時用於商品交收時所依據的基準價格。
不同的交易所,以及不同的實物交割方式,交割結算價的選取也不盡相同。集中交割最後交易日交割結算價一般採用該期貨合約自交割月第一個交易日起至最後交易日所有成交價格的加權平均價。
鄭州商品交易所的PTA、白糖和棉花期貨採取集中交割方式,期貨交割價格是期貨合約交割月第一個交易日起至最後交易日所有結算價格的加權平均價。
上海期貨交易所均採用集中交割方式,但其交割結算價是該期貨合約最後交易日的結算價。
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所有品種均可採用滾動交割方式,滾動交割結算價為期貨合約配對日結算價;若在最後交易日之後進行的交割,期貨交割價格是期貨合約自交割月第一個交易日起至最後交易日所有結算價格的加權平均價。
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麥期貨可採取滾動交割方式,但對於滾動交割和最後交易日之後進行交割,期貨價格價格均為配對日結算價。交割商品計價以交割結算價為基礎,再加上不同等級商品質量升貼水,以及異地交割倉庫與基準交割倉庫的升貼水。
期貨交割價格的計算方式:
1、滾動交割配對日交割結算價採用該期貨合約配對日的當日結算價;
2、大連商品交易所滾動交割的交割結算價為配對日結算價;集中交割最後交易日交割結算價採用該期貨合約自交割月第一個交易日起至最後交易日所有成交價格的加權平均價;
3、上海期貨交易所採用集中交割方式,其交割結算價為期貨合約最後交易日的結算價,但黃金期貨的交割結算價為該合約最後5個有成交價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燃料油期貨的交割結算價為該合約最後10個交易日按照時間的加權平均價。
3、期轉現結算價採用買賣雙方協議價格。
② 期貨價格如何制定出來的
如果你知道商品的價格是如何定製 就知道期貨的價格也是一樣的
你現實中的商品,就是成本,和加工費用的 和供需變化的
期貨呢,也算是的,期貨表的物是商品,自然成本就在裡面的
然後就是大家在做期貨中的供需 導致的 ,要知道,就是先有個規定的,然後就是認為的選擇來形成的,你想知道規定,有的時候,規定就是 就這樣形成的
是參照形成的
③ 商品期貨是按照市場商品的價格來決定價格的我真的一點都不懂,請庸俗點說吧!
這只是理論而已,實際中投機因素影響很大,大多數波動都是由於投機引起的。
④ 期貨成交價格怎樣確定
期貨價格是未來交易中商品的成交價格。其實質是對未來現貨市場價格的預估值。
決定期貨價格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供求關系。
市場供求關系一般包括商品近期、遠期的供給和市場需求情況,替代商品的供求和價格情況。 具體包括:上年可結算的庫存量、當年產量的預測值、替代產品供求、國外的產量與需求等。
(2)市場間的運輸成本,亦稱空間成本。
現貨商品要交運到期貨市場指定的交割倉庫需要運輸支出,運輸成本越大對期貨價格影響也就越大。
(3)持有成本,亦稱時間成本。它反映持有或儲存某一商品由某一時間到另一時間的成本,包括貯藏費用、利息費用、保險費和損耗費。
其中利息費用是資金佔用的成本,受利率變動的影響很大。
(4)季節性價格波動以及國家政策變化等因素。
上述幾個方面是構成期貨價格變化的基本因素。實際上,期貨市場上期貨價格的具體形成是由許許多多的買方與賣方根據當前現有的各種信息,公開競價決定買進或賣出所產生的結果。
從理論上說,由於期貨市場具有公開性、透明性、信息深入性與廣泛性,期貨價格一般可以反映未來現貨市場的供求關系。但也不排除期貨市場中價格受到操縱市場行為的影響,出現期貨價格帶動現貨價格暴漲暴跌,沖擊現貨市場正常價格水平的情況。
⑤ 商品期貨買價和賣價有什麼區別系統是按哪個成交的
在期貨的交易中,買入與賣出當然可以有不一樣。因為那不是已經成交的價格,只是等待成交的委託單,只有價格變化到該委託價格時,該價格才成為實際成交價格。價格的變動取決於買方的委託單和賣方的委託單哪個更多。投資者報單委託價格,電腦按照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所以由於委託價格的疊加加之市場價格的變動,買賣價格不一是常有的。
系統是按賣價成交的
⑥ 期貨商品的即時價格是根據什麼變化的
期貨商品的即時價格是根據眾多買者和賣者公開的競爭變化的。
期貨商品必須是那些擁有眾多買者和賣者的商品。因為只有能通過該商品把眾多的買者和賣者集中於一個公開競爭的期貨市場上來,才能通過公開的競爭,把眾多的影響供給和需求的因素匯聚成一個權威性的即時期貨價格。相反,那些易受買方壟斷或賣方壟斷的商品,都不宜進入期貨市場。
⑦ 期貨合約是由誰來發出發出時由誰來初始定價的呢
交易所推出,最初價格也是交易所定的,
⑧ 商品的價格總是根據期貨市場而定的,為什麼不是現貨市場
大宗商品不可能現買現賣
否則有一方必定吃虧
現貨只有當前價格
幾個月以後的價格只能看期貨
⑨ 誰是期貨的買賣雙方
期貨的買賣雙方是舉行期貨交易的雙方。買方和賣方都有義務到期交割實物,買方必須承當購買現貨的義務,賣方必須承當出售現貨的義務(在交割時,現貨實際是指標准倉單)。
而為了規避交割義務,大部分期貨投資者在交割月之間就平倉,持有大量現金,並計劃將來通過期貨交易所進行交割的客戶或會員將買入大量合約持有或到期將持有大量現貨,並計劃通過期貨交易所進行交割的客戶或會員將賣出大量合約,也就期貨持有者。
和商業合同是一樣的,到了交割日手中有持倉的都要履行合同,也就是買方必須買,賣方必須賣,否則任何一方不履行都算是違約。但期貨市場中持有到交割的投資者不是多數,商品期貨中自然人投資者的持倉基本不能進入交割月,因為無法提供增值稅發票。
(9)商品期貨價格誰來定擴展閱讀:
期貨交易是以現貨交易為基礎,以遠期合同交易為雛形而發展起來的一種高級的交易方式。它是指為轉移市場價格波動風險,而對那些大批量均質商品所採取的,通過經紀人在商品交易所內,以公開競爭的形式進行期貨合約的買賣形式。
期貨交易歷史上是在交易大廳通過交易員的口頭喊價進行的。大多數期貨交易是通過電子化交易完成的,交易時,投資者通過期貨公司的電腦系統輸入買賣指令,由交易所的撮合系統進行撮合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