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期貨市場分析論文
1. 我國期貨市場的規范與發展
哈,是寫論文用吧,這種題目你怎麼能指望在這里得到詳細答案。
大體給你一個思路吧:投資者結構不合理,期貨公司規模普遍偏小,業務單一,服務結構雷同。
以日本為例,期貨經紀數量嚴格控制,形成良性競爭,產生規模化相應,而諸多國內期貨公司的存在導致中國期貨在國際話語權的不足
國外期貨經紀大多採用多層次多樣化結構,也就是分工細化,發達國家期貨市場已經形成豐富的三級監管體系,而在國內目前實質上是證監會的一級監理
業務上中國期貨業務單一,禁止自營,國外期貨公司大多是全能型金融公司,包括經紀,結算,基金管理,顧問,場內交易等,這導致國內期貨公司收入來源窄小,不利於快速發展
大致先這些吧,自己展開描述吧,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2. 求一篇關於「我國能源期貨市場的現狀與問題解析」論文,最好能是今年的吧!謝謝了!
這么牛的東東,俺不會
3. 高分求有關期貨方面的論文一篇,選修課作業交的。謝謝了
淺析股指期貨在開放式基金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摘 要:近年來,開放式基金在我國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但與此同時,我國的證券市場尚缺乏股指期貨等常用避險工具,這使得我國開放式基金的風險規避存在很大的缺陷。隨著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的正式成立, 股指期貨也即將推出。本文分析了開放式基金的特點及風險、股指期貨的功能,在此基礎上闡述了股指期貨在開放式基金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關鍵詞:開放式基金;股指期貨;風險管理
199O年代以來,基金行業出現快速增長。在中國加入WTO的背景下,開放式基金也成為中國基金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截至2006年11月,我國已有開放式基金249 只,遠遠超出了封閉式基金54隻的數量,以開放式基金為主要代表的規范化的機構投資者對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個金融創新品種,開放式基金會對中國證券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和與國際資本市場的接軌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但隨著開放式基金在我國的深入發展,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國際經驗和中國封閉式管理基金公司運作的實踐證明:基金是高風險行業,如果沒有嚴謹、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開放式基金的發展面臨很大風險。隨著2006 年9月8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的正式成立,股指期貨也將推出。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研究股指期貨來防範開放式基金的風險,在我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開放式基金的特點及風險
開放式基金是指基金發行總額不固定,基金單位總數隨時增減,投資者可以按基金的報價在國家規定的營業場所申購或者贖回基金單位的一種基金,購買或贖回基金單位的價格按基金資產凈值計算。
(一)開放式基金的特點
開放式基金是與封閉式基金相對的一種基金類型,其特點是相對於封閉式基金而言的。
1. 基金規模的不固定性。封閉式基金有一個封閉期,封閉期內基金份額固定不變,即使運作成功也無法擴大基金份額。開放式基金的份額是變動的,一般在基金設立三個月或半年後,投資人隨時可以申購新的基金單位,也可以隨時向基金管理公司贖回自己的投資。因而,管理好的開放式基金,規模會越滾越大;而業績差的開放式基金,規模會逐漸萎縮,直到規模小於某一標准時被清盤為止。
2. 基金期限的不預定性。封閉式基金通常有固定的存續期,當期滿時,經基金持有人大會通過並經監管機關同意可以延長存續期。而開放式基金沒有固定的存續期,如果基金的運作得到基金持有人的認可,就可以一直運作下去。
3. 交易價格依基金單位資產凈值而定。封閉式基金的買賣發生在證券二級市場上,其轉讓價格在交易市場隨行就市,受股市行情、基金供求關系及其他基金價格拉動的共同影響。而開放式基金的交易價格由基金管理者依據基金單位資產凈值確定,每個交易日公布一次。投資者不論申購還是贖回基金單位,都以當日公布的基金單位資產凈值成交。這一價格不受證券市場波動及基金市場供求的影響。
4. 交易方式的特殊性。封閉式基金一般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或以櫃台方式轉讓,交易在基金投資者之間進行,只是在基金發起接受認購時和基金封閉期滿清盤時交易才在基金投資者和基金經理人或其代理人之間進行。而開放式基金的交易則一直在基金投資者和基金經理人或其代理人(如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的營業網點)之間進行,基金投資者之間不發生交易行為。
5. 凈資產的信息披露更公開化。封閉式基金不需要按日公布資產凈值,一般隔一定時間(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是每一周)公布一次,基金管理公司不直接受理基金的申購與贖回。而開放式基金應由基金管理公司每日公布資產凈值,並按資產凈值為基礎確定的交易價格每日受理基金的申購與贖回業務。
(二)開放式基金的風險
開放式基金雖然有專家理財、分散風險的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開放式基金毫無風險。開放式基金主要面臨以下風險:
1. 流動性風險。開放式基金流動性風險是指基金資產不能迅速轉變成現金,因而不能應付可能出現的投資者贖回需求的風險,具體表現為三種形式:一是資產流動性不足,不能及時滿足投資者的贖回要求而導致的支付風險;二是不能按正常價格吸納資金而導致的經營風險;三是所持資產的變現過程中由於價格的不確定性而可能遭受的損失。
2. 申購、贖回價格未知的風險。開放式基金的申購數量、贖回金額以基金交易日的單位資產凈值加減有關費用計算。投資人在當日進行申購、贖回基金單位時,所參考的單位資產凈值是上一個基金交易日的數據,而對於基金單位資產凈值在自上一交易日至交易當日所發生的變化,投資人無法預知,因此投資人在申購、贖回時無法知道會以什麼價格成交,這種風險就是開放式基金的申購、贖回價格未知的風險。
3. 系統性風險。基金投資具有分散風險的功能,但由於股票、債券市場等存在固有的風險,開放式基金也難免出現虧損。如當開放式基金投資於股市時,上市公司的股價不但受其自身業績、所屬行業的影響,更會受到政府經濟政策、經濟周期、利率水平等宏觀因素的影響,從而使股票的價格表現出一種不確定性。特別是當基金所投資的市場出現突發事件時,無論是一般投資者還是基金管理公司,都可能面臨較大的風險。
4. 非系統性風險。開放式基金面臨的非系統性風險包括許多方面,主要有市場風險、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管理風險以及經營風險等。
5. 不可抗力風險。即戰爭、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發生時給基金投資人帶來的風險。
二、股指期貨的功能
股指期貨是指在交易所進行的以某一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標的物,由交易雙方訂立的,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以約定價格進行股價指數交割結算的標准化合約的交易。股指期貨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規避系統性風險
股票市場的風險可以分為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非系統性風險可以通過股票投資組合來分散和抵消,而整個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則是無法用投資組合迴避的。特別是我國股票市場發展尚不成熟,系統性風險在全部風險中占的比重很高,因此迫切需要股指期貨這種避險工具與持有的股票倉位進行套期保值交易,以消除股票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保持穩定的收益率。
(二)價格發現功能
由於股指期貨合約交易頻繁、市場流動性很高、交易成本低、買賣差價小,瞬時信息的價值會較快地在期貨價格上得到反映。從市場整體看,股指期貨比股票現貨更接近於完全競爭的有效市場,股指期貨價格的變化往往領先於股票價格的變化,並預示著股票價格的發展趨勢。當股指期貨價格與股票價格發生偏離時,或者不同期限的股指期貨價格發生偏離時,投資者可以計算出錯誤定價的程度,在鎖定價差的情況下套取低風險收益。大量的套利交易將使市場的錯誤定價迅速得到糾正,從而使股指期貨具有價格發現功能。
(三)提高資金利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股指期貨的雙向交易機制使機構投資者無論在股價上漲還是下跌時均可進行交易,以避免資金在股價下跌時的閑置;股指期貨的杠桿效應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股指期貨的高流動性,使得在股指期貨市場建立相應金額的頭寸要比在股票市場簡單快捷得多,而且可避免由於大量資金進出引起股價大幅波動而增加交易的執行成本。
(四)進行組合投資,分散投資風險
國外的機構投資者常常在股票、債券與期貨間進行有效投資組合,以分散風險,提高投資收益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股指期貨常被作為基金構造指數化投資組合的重要工具。基金可以藉助一個股指期貨合約和國庫券多頭頭寸的投資組合,來實現對股價指數的捆綁,取得與股價指數一致的收益率。實證分析表明在原有的股票、債券組合中加入部分期貨,能在同樣的期望回報率水平上有效降低風險。
三、股指期貨在我國開放式基金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股指期貨交易的實質,是投資者將其對整個股票市場價格指數的預期風險轉移至期貨市場的過程。在開放式基金的風險管理中,股指期貨的主要作用表現如下:
(一)規避開放式基金的系統性風險
開放式基金理想的運作環境是規模大、流動性強、成熟度高、投資者理性的證券市場。我國證券市場發展不足20年,市場投機性強、波動頻繁,給開放式基金帶來了巨大的系統性風險。另外,我國的股市沒有賣空機制,基金管理者無法進行反向操作,一旦進入熊市,基金將面臨更大的系統性風險。股指期貨可以作雙向交易,是規避系統性風險比較有效的工具。當股市上漲到一定幅度而出現掉頭向下的跡象時,或者基金管理人想暫時鎖定已有的收益時,他們可以不必拋售股票,只要在股指期貨市場賣出一定數量的期貨合約。如果股市果真下跌,其所持有的股票會有損失,但所持有的股指期貨合約可以盈利。等到股市跌勢比較穩定時,平掉股指期貨空單,以股指期貨做空的盈利抵補股票的損失;同樣在股市跌勢將止轉向上升時,開放式基金可以先在股指期貨市場建適量多倉,然後可以在股票市場穩步選股購入,這時即使購股成本會有所上升,也可以用股指期貨多單的盈利來彌補,最終達到低成本建倉的目的。上述操作方法可以使開放式基金有效地規避系統性風險,保持收益的穩定性。
(二)控制流動性風險,應付兌付壓力
開放式基金購贖自由的特性,要求基金資產保持充分的流動性:有足夠的現金流,滿足支付需要;或保證資產及時變現彌補資金之不足。但流動性和盈利性往往是對立的,如果基金管理人僅僅考慮流動性風險,保證了資金的安全,而使其收益率下降,那麼開放式基金依然會面對贖回的壓力。流動性與盈利性是開放式基金管理人面臨的一個「兩難選擇」,基金管理人偏顧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引發危機。股指期貨在緩解這一矛盾中起到了獨特的作用。面對兌付壓力時,基金管理人可以先在股指期貨市場上賣出期貨合約作為股票現貨的替代品,當股票現貨賣出後,再將股指期貨空頭合約平倉。
(三)優化投資組合,提高投資收益率
我國目前的投資基金一般只局限於股票市場,投資品種單一。股指期貨可以豐富開放式基金的投資品種,從而優化資產組合,提高收益率。
(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股指期貨的雙向交易機制使基金無論在股價上漲還是下跌時均可進行交易,以避免資金在股價下跌時的閑置;股指期貨的高流動性,可避免大資金進出對股價的沖擊;股指期貨的杠桿效應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股指期貨市場建立相應金額頭寸的速度要比股票市場快得多。
(五)與國際市場接軌,提高競爭力
股指期貨作為金融創新工具,在國際資本投資中得到了廣泛運用。特別是進入1990年代以後,隨著全球證券市場的迅猛發展,國際投資日益廣泛,機構投資者對於套期保值工具的需求猛增,這使得近10年來股指期貨的數量增長很快,己經成為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場中最具活力的金融工具。我國開放式基金如果能運用股指期貨等各種衍生工具,一方面可以提高資金運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參與全球衍生品市場的競爭。
參考文獻:
[1]王春峰:《金融市場風險管理》,天津大學出版社 2001年版。
[2]劉煒:《證券投資基金的系統性風險和股指期貨的發展》,《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年第9期。
4. 我要寫一篇股指期貨推出對我國股票市場影響分析的論文,希望專業人士提點意見, 應該從哪些地方開始入手
按照股指期貨上市的上市、投資者結構的變化、其中有農行的上市,工行的復牌 等重要事項對市場的影響。
5月合約---7月合約的時候,A股出現系統性風險,投機者比較多,多數是來自以前A股市場炒作權證或期貨市場的投機分子,自然人比較多
8月--9月 震盪期,築底階段,證監會允許部分機構進行股指期貨的
10月上揚階段,市場連續逼空行情 權證板塊集體反彈,可從現貨市場藍籌板塊的低估值分析
11月震盪期 套利機會比較豐富 ETF等基金的成交量比較大 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也比較活躍
然後你可以參照其他國家對股指期貨的研究,當中應用什麼理論和模型分析,你也可以去找找看。
股指期貨的行情數據、持倉量變化(投資者結構發生改變,逐漸豐富)、套利(期現套利,跨期套利者的增加,A股市場11月CPI數據超4%,引發通脹壓力,出現劇烈變化而導致一些套利機會的出現,還有交割日,股指期貨合約為了平穩交割,一般在最後2個小時持倉大概在1000多手以內,沒有產生交割日套利,不過在最後一周可能會有移倉現象的出現,可以出現明顯的跨期套利機會)
首先你從中金所找到股指期貨的行情數據;證監會政策;
其次,按照月為階段,分析每個階段的行情走勢,結合日K線圖;說明參與人群的結構性變化,ETF成交量,期現套利和跨期套利,產生的原因分析,滬深300指數成分股變化----農行上市
最後,國家政策的轉變,引進境外投資者比例,熱錢流入,CPI超4%,通脹壓力,重點事件的專題報道,滬深300指數和股指期貨有沒有產生劇烈波動
初步階段:投機 發展階段:隨著交易方式的豐富如套利和機構投資者的加入,逐步成熟和穩定市場。
5. 對目前期貨市場的思考論文。。
你可以直接到網上找。找些相關的書籍看看也行。
6. 論文題目:我國的期貨市場現狀與改革
1.規范期貨經紀公司,
2.增強期貨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3.正確人們對期貨市場的認識
期貨市場為什麼會成為投機者的地獄,正是因為某些期貨公司的不負責任,沒有給投資人一個正確的指導,只是想到個人或公司的利益,這不也正是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么 ,只考慮到私人的利益,無休止的發展金融衍生品,加大資金杠桿。
中國正處在發展的好時候,穩定發展才是硬道理
期貨市場作為套期保值的工具並沒有很好的發展它的功能。
期貨市場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7. 金融危機對我國期貨市場的影響
美國的金融危機,這個話題幾乎家喻戶曉。但是,如何去認識這一演變過程,防患於其然,這雖然不是你我考慮的問題,而是中國管理層,央行研究的大事,也是全球各國政府反思的大事。但其中的道理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這有利於正確認識個人和單位今後的投資方向。
美國次級債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別設立於1938年和1970年,屬於由私人投資者控股但受到美國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機構。兩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從抵押貸款公司、銀行和其他放貸機構購買住房抵押貸款,並將部分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後打包出售給其他投資者)其對象就是信用等級較差的美國公民,由於美國過渡消費習慣,這種只需付息就能住房的美國人群在房產形勢好的情況下很受青睞,規模相當大,而且次級債公司的債券和股票向全球開放,可以說是很多國家都多少有點。但是07年起,美國房市開始出問題了,次級債也隨之大幅縮水並逐漸演變成所謂的金融危機。 美國幾大投資銀行提供大量融資政府背景的房利美,房地美因此造成巨大壞帳。而次級債公司及幾大投行的股票應聲下跌,這樣一連串的問題馬上影響到全球。與此同時,國際投機資金又興風作浪先是惡炒有色,後又惡炒石油期貨(08年7月曾接近150美元/桶)等資源類期貨,最終又大肆做空(08年12月初不到35美元/桶),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也就一發不可收拾。金融危機的根本性的標志是創立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銀行在08年9月宣布破產,全球金融股集體跳水,世界一片驚慌。我們看到俄羅斯股票單日跌幅19%而表示擔憂時,沒幾天冰島股指單日跌幅高達75%,創造了世界歷史記錄,國家信譽也受到嚴重的打擊。回顧這一切的同時,我們中國也出現了中國平安投資歐洲富通集團238億人民幣造成巨虧,風趣的網民稱6000萬年薪的馬明哲投資水平比一般股民還要臭,當時投資損失高達95%;中信集團設在香港的中信泰富受澳元大幅貶值而在澳洲鐵礦石外匯合約上造成155億港幣巨大虧損(最近報導實虧99億港幣),國內的中國遠洋(浮虧53.8億),中國鋁業(140億美元對外股權投資力拓英國損失80%)、江西銅業等等一批上司公司在期貨市場和外匯市場上翻船,美國雷曼兄弟銀行破產後,我國上市銀行08年9月披露的信息有:建行19140萬美元、工行15180萬美元、中行7562萬美元、交通銀行7002萬美元、招行7000萬美元…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債券,中行還貸款給美國雷曼兄弟控股公司5320萬美元,我看形成的虧損將是很大的。另外,中國政府在美國的6200多億美元的國債似乎也成為美國人要挾中國政府的「銀質」,因此金融危機下,我國也不會獨善其身,直接損失會相當大,簡接影響還難以預測。
如今各國紛紛出台了以降息、減稅、增加投資,擴大內需等救市政策,似乎金融風波暫告段落。其實我認為本次金融危機其實還未結束,前階段的國際匯率又開始燥動了,各國政府在這個復雜的政治、經濟利益中會運用貨幣杠桿來達到自身利益,一場沒有硝煙的貨幣大戰必定會爆發,我看這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金融貨幣政策研究較深的朋友來說,又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目前我國政府通過大幅降息倒逼20多萬億元城鄉居民銀行存款余額進入消費和投資領域來緩解危機,其實危機的深化與否,看保障。如果居民沒有後顧之憂,沒有活下去的擔憂,沒有結婚的擔憂,沒有生孩子的擔憂,沒有教育的擔憂,沒有養老的擔憂,那麼,消費就不會萎縮得很厲害。相反,如果生老病死、教育和養育都要擔心,居民的消費水平一定是低下的,消費的萎縮就會更加嚴重。如果靠政府投資和消費來刺激,也只有短線之功,卻能引發更多社會矛盾。所以,發達國家面臨危機,首先一定要解決的就是保障問題。這也是二戰前的危機中發達國家國內相對穩定的原因。相反,那些缺乏保障的國家,卻更容易亂,經濟更容易有危機感。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8. 跪求!!!我國期貨市場應對金融危機影響的策略分析 論文的大標題小標題 或是資料 謝謝了
資料我給你。。免費
9. 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簡史(分為哪幾個階段)
由中國期貨協會編制的09年新版期貨市場教程中,將我國期貨市場20年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
1、理論准備與試辦(1987-1993)
介紹此階段,必須介紹期貨市場發展的原因,即中國期貨市場建立的背景——產生的原因是,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沿著兩條主線展開,即價格改革和企業改革。
農產品價格的搞活,使得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此時,政府需要一個市場手段來防範農產品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因此一批學者提出了簡歷農產品期貨市場的設想。
1988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體改委、商業部等部門根據中央領導的只是,組織力量開始對期貨市場的研究,並成立了期貨市場研究小組,系統的研究了國外期貨市場的現狀和歷史。組織人員到國外期貨市場進行考察研究,積累了大量的期貨市場理論知識。
1990年10月12日,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准,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進期貨交易機制,作為我國第一個商品期貨市場正式開業,賣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1991年6月10日,深證有色金屬交易所宣告成立,並於1992年1月18日正式營業,同年5月28日傷害金屬交易所成立,1992年我國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成立。
2、中國期貨市場的清理整頓時期(1993-2000)
93年國務院發表了《關於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的通知》,開始了第一次整頓。最終確定15家交易所為試點交易所。1998年,國務院又開始了第二次整頓,將15家交易所合並壓縮為3家。
此次整頓,使得我國期貨市場監管架構基本確立。使得我國期貨交易所得到治理。使得期貨經紀公司得到治理。對違規事件進行了處理。
3、中國期貨市場的規范發展(2000-今),表現有以下幾點,你可參考:
01年,全國人大批準的十五規劃,第一次提出了「穩步發展期貨市場」,為我國期貨市場長達七年的清理整頓畫上了句號。
03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十六屆三中全會,將關於期貨市場的發展方針寫入了黨的會議決議。
規范發展期貨市場的法律法規相機出台.《期貨從業人員管理辦法》、《期貨經紀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辦法》《期貨從業人員職業行為准則》.....
我國期貨交易量呈現恢復性增長並連創新高,相關數據,你可查閱相關資料。
我國期貨市場,不斷有新產品推出
鋼材、早秈稻、PVC.....是近期推出或將要推出了
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成立(2006年5月18日)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成立(2006年9月8日0
相關資料,你可以在查查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