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下降期貨價格
㈠ 失業率高低,與物價上漲,有沒有關系
首先,簡單點理解~失業率低,那麼老百姓充分就業,大家都有錢,導致物價上升;反之,失業率高,那麼老百姓都沒工作,購買力大幅下降,導致物價不得不下降。
其次,歷史上的理論研究證明,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呈負相關,「物價水平」這個在經濟學中稱作為通貨膨脹率,即失業率與物價水平呈負相關。
再次,1958年,紐西蘭一位「經濟學家」W·菲利普斯(我記得當時丫只是個中學老師的樣子),將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的歷史數據進行了一次回歸分析,得到了一條神奇的曲線,該曲線斜率為負,且二階導數為正,因此經濟學界堅定了「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呈負相關」的結論,這條神奇的曲線也被後人稱為「菲利普斯曲線」。插個圖片試試~
最後,請用網路查找參考資料「菲利普斯曲線」,能夠找到很多關於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的論述。
㈡ 通貨膨脹為什麼引起失業率下降
菲利普斯曲線是表明失業與通貨膨脹存在一種交替關系的曲線,通貨膨脹率高時,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低時,失業率高。
菲利普斯曲線是用來表示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 這條曲線表明:當失業率較低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高;反之,當失業率較高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低,甚至是負數。根據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理論,貨幣工資可以表示通貨膨脹率。因此,這條曲線就可以表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交替關系。即失業率高表明經濟處於蕭條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都較低,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低;反之失業率低,表明經濟處於繁榮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平都較高,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高。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反方向變動的關系。
㈢ 通貨緊縮為什麼失業率會下降
通貨緊縮→信貸收緊→貸款利率高企→投資消費總量降低→企業生存壓力變大→失業率 升 高!!!
㈣ 請問為什麼失業率的下降會導致通貨膨脹率的
失業率下降則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人就業增加收入,這樣無疑會增加消費,那麼本身市場就處在供銷平衡的階段,一旦消費持續上漲就會造成供不應求導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而同樣的道理,當失業率升高就會抑制消費,導致供大於求,物價下跌,通貨緊縮,如果能幫到你望採納
㈤ 宏觀經濟學中的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失業率>自然失業率,價格水平下降;失業率<自然失業率,價格水平上升
失業率包括很多種,如摩擦性失業,季節性,周期性等等。自然失業是其中一種,如果失業率大於自然失業率說明經濟不景氣,所以物價就低;失業率小於自然失業率,說明經濟發展的很好,所以物價就高。
㈥ 美國失業率的問題對期貨有影響嗎
影響期貨價格的因素很多,如宏觀,產業,投機情緒,政策,資金等等,美國失業率的高低說明美國經濟的走勢,屬於宏觀因素,因此對期貨是有影響的。一般講,失業率降低是利多,增加是利空,這是單純考慮這個因素。不可一概而論。
㈦ 失業率下降利率怎樣變化
這個嚴格說相互關系不大。
如果非要說的話,應該是失業率下降說明就業形勢好,利率會提高。
㈧ 經濟蕭條是什麼意思啊
經濟蕭條是長時期的高失業率、低產出、低投資、企業信心降低、價格下跌和企業普遍破產。今天,衰退的精確定義是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至少連續兩個季度下降。
「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的區分:
那麼我們怎麼區分「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呢?一個比較慣常的方法是觀察國民生產總值的變化來確定「經濟蕭條」和「經濟衰退」的不同。任何經濟衰退期,真實國內生產總值下降超過10%,就可視為「經濟蕭條」。而「經濟衰退」中的經濟下跌卻不會那麼嚴重。
按照這一標准,1937年5月至1938年6月發生的美國最近一次經濟蕭條中,實際GDP下跌了18.2%。如果我們使用這種方法計算,那麼三十年代的大蕭條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衰退階段:第一階段,1929年8月至1933年3月經濟出現嚴重蕭條,實際GDP下跌了近33%,而後是一段恢復期,接下來第二階段1937年至1938年,經濟衰退的程度就相對較小。二戰之後,美國經濟就再沒有出現過近乎「經濟蕭條」的階段。過去60年中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出現在1973年11月至1975年3月,當時實際GDP下跌了4.9%。根據上述的區分定義,當時芬蘭、印尼等國經歷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