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期貨市場累計成交
⑴ 在哪裡能查到期貨市場歷年來每年的累計成交量和成交額數據
可以嘗試去交易所網站看看。
⑵ 商品期貨的成交量
繼2009年和2010年中國商品期貨成交量奪得全球首位後,2011年期貨市場成交總量同比下降逾三成,未能連續三連冠。不過,截至11月份,國內商品期貨成交總量已高達12.08億手(不含股指期貨成交量),與2009年(10.785億手)、2010年(15.66億手)和2011年(10.54億手)相比較,已取得不錯成績。
業內人士表示,2011年7、8月份豆粕期貨的巨量成交為其增添不少籌碼,而上市的兩個新品種也表現相當,尤其是玻璃期貨的上市,更是躋身於商品期貨成交的前三名,預期國內商品期貨總成交占據全球首位。
中期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以單邊計算,1-11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1,299,038,119手,累計成交額為1,519,770.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53%和19.69%。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325,626,877手,同比增長15.49%,佔全國市場的25.07%,鄭州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304,286,692手,同比下降21.46%,佔全國市場的23.42%,大連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578,915,674手,同比增長117.03%,佔全國市場的44.56%。
2011年7月16日當周,豆粕期貨一周成交2333萬手,持倉量198萬手,創造期貨市場新的歷史紀錄,但隨著基本面趨於穩定,豆粕期貨又漸歸常態、仍然保持穩健運行狀態。在1207合約至1301合約共五個合約中,1208合約在期貨價格由漲轉跌中成交量放大到1186.8萬手,創單個合約成交紀錄,當日減倉15.45萬手至188.26萬手,隨後行情有所降溫。
此外,玻璃期貨上市兩日總成交量創出138.7萬余手的天量,成為僅次於豆粕期貨的195.8萬余手、螺紋鋼期貨的158.9萬余手,上市第二日即成為國內期市第3大交易品種,這在新品種上市後較為罕見。業內人士表示,總成交量(138.7萬余手)與總持倉量(17.2萬余手)之比達到8.06倍,說明市場資金流動性較強,玻璃期貨未來有望成為國內期市中成交量較大的主力品種之一。
數據顯示,中國期貨市場2009年共成交21.6億手(按雙邊計算),成交金額約130.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2%和81.5%。該年商品期貨成交總量已躍居全球第一,佔全球的43%。傳統商品期貨品種白糖、螺紋鋼、天然橡膠 、鋅、豆粕在所有期貨品種中居前五位,分別占市場份額的19%、14%、11%、9%和8%,這五個品種成交量占整個市場的61%。
其實早在2008年,中國農產品期貨已躍居全球農產品期貨成交量第一大國,但由於原油期貨、鋼材期貨的缺失,仍只能在商品期貨成交總量排名上屈居美國。且由於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成交量所佔比重近九成,中國期貨市場總成交量的全球排名長期居落後地位,但隨著股指期貨春節後上市國內的指日可待,該年期貨成交量排名有所提升。
2010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增長逾45%,達到15.21億手,佔全球商品期貨與期權成交總量的50.95%,連續兩年躍居全球第一。
不過,2011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卻同比下降逾三成。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10.54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375134.2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2.72%和11.03%。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全球經濟形勢較為動盪,而國內經濟結構面臨轉型且增速放緩,期貨市場量價齊跌,進入調整期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2010年四季度,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採取的取消手續費優惠制度、限制開倉手數制度、提高保證金比例等措施抑制過度投機,對成交規模也有所抑制。
此外,2010年全球寬松的貨幣環境和部分商品供需缺口的炒作等因素提振期市量價齊升,造成基數較高,2011年的同比下跌也是合理的事情。
⑶ 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市場功能
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加快發展農產品期貨市場,逐步拓展交易品種,鼓勵生產經營者運用期貨交易機制規避市場風險。對此大商所有關負責人表示連續七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對農產品期貨市場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體現了國家對農產品期貨市場發展的重視和對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作用的肯定。
這位負責人說,經過20年的發展,目前國內農產品期貨品種已經達到13個,2009年全國農產品期貨市場成交量達到12.35億手,佔全國成交量的57.23%;成交額達到62.17萬億元,佔全國市場份額的47.64%。農產品期貨市場具備了為農業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這位負責人認為,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將「加快發展農產品期貨市場」的著眼點落在了「逐步拓展交易品種」和「鼓勵生產經營者運用期貨交易機制規避市場風險」,抓住了「品種」和「市場參與主體」這一國內期貨市場發展的關鍵點。在品種方面,盡管我們已經上市了13個農產品品種,但品種集中在種植和加工領域的糧食、軟商品和油脂油料等品種上,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產品期貨品種開發還有很大的開發潛力,需要按照一號文件的要求逐步上市更多農產品品種,需要進一步引導相關主體積極利用期貨市場,同時也需要國家對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利用期貨市場給予鼓勵和支持。
大商所表示,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交易所將進一步完善現有農產品期貨合約和規則制度,完善市場機制,在保證市場安全運行前提下提高市場效率,同時,將進一步深化「千村萬戶」和「千廠萬企」市場服務工程,吸引產業企業用好期貨市場,做精做細現有品種;交易所將繼續結合自身市場優勢,加大力度研究開發新的涉農期貨品種,同時在現有品種健康運行基礎上,開發相關指數品種和期權品種,深化市場功能,完善避險體系,使大連期貨市場對產業和經濟的服務能力與水平躍升至新的層次。
⑷ 農產品期貨的期貨價值
期貨市場對國內商品價格指數產品的研究不斷深入,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是其中一個重要部分。
我國編制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的條件
當前我國的農產品期貨,無論是從品種數量、交易規模上還是對市場的影響上,都已經具備了編制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的基本條件。
我國期貨市場已經上市的農產品期貨有早秈稻、強麥、硬(普)麥、玉米、棉花、黃大豆一號、黃大豆二號、豆粕、豆油、菜籽油、棕櫚油、白糖和天然橡膠 等13個品種,占上市期貨品種數量的近一半,覆蓋了糧棉油等農產品系列。
2011年,我國農產品期貨共成交5.73億手,成交金額55.28萬億元,分別占期貨市場總成交量和總成交金額的54%和40%。根據美國期貨業協會(FIA)統計,2011年我國農產品期貨成交量佔全球農產品期市成交量的58%。隨著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農產品期貨投資者參與度不斷提高,在引導種植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規避市場風險、保護農民利益等方面發揮了明顯作用,涌現出「白銀模式」、「奧星模式」、「延津模式」等一系列利用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典型案例。
全球商品期貨的發展路徑,基本遵循著「商品——商品期貨——金融化商品期貨」的發展規律,對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的研究或將帶來金融化商品期貨的理論創新,引領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編制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的意義
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是商品期貨價格指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核心農產品期貨價格為基礎編制的用來反映「一攬子」農產品期貨價格變動情況的綜合指數。編制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無論對宏觀層面的國民經濟還是微觀層面的期貨市場來說,都有重大的意義。
從宏觀層面講,編制農產品期貨指數有利於從系統性角度反映宏觀經濟走勢並對可能出現的危機產生預警。農產品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價格的上漲必然導致大眾消費支出增加,並通過價格傳導機制引發社會性的通貨膨脹。在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構成中,食品價格權重約為1/3,農產品作為食品工業最重要的原料,其價格的變動對CPI走勢較為關鍵。另外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功能,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由於涵蓋了主要農產品期貨品種,能夠較為全面客觀地反映農產品市場的整體供求形勢情況,克服單一農產品期貨品種無法反映市場整體供求關系變化的局限性,具有共同性、綜合性和預期性的特點。研究表明,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能提前3—6個月反映CPI的即時走勢,因而可以為政府進行經濟預測和宏觀調控提供重要的參考工具。
不過,目前我國進入應用層面的農產品價格指數體系並不完整,以農產品現貨價格指數為主,例如全國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全國糧油批發價格指數、中國棉花價格指數等等,反映農產品期貨價格的指數則相對匱乏,因此,編制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是十分必要的。
從微觀層面講,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作為反映農產品期貨市場總體走勢的「農產品期貨大盤指數」,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更快地研判市場,及時把握市場動向,為投資者進行具體農產品期貨交易,開展指數和具體品種的套利交易提供工具。通過分析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結合商品周期、股市周期以及經濟周期,可以讓投資者認清經濟周期拐點,從而進行相應的行業資產配置,把握投資機會。此外,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期貨、期權等衍生產品具有交易成本低、雙向交易、現金結算等獨特優勢。推出這類衍生產品的交易,一方面可以貼近「三農」,研究開發更多宜農惠農的期貨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對具體農產品品種交易興趣不大,但希望利用期貨市場規避通脹風險、進行資產組合投資的金融以及非金融機構參與進來,壯大機構投資者的力量,優化投資者結構。
我國的期貨市場發端於農產品,鄭州商品交易所既是我國最早設立的期貨市場,也是農產品上市品種最豐富的市場之一,其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的編制工作將推動國內商品期貨價格指數的研發,對豐富國內期貨市場的創新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⑸ 中國農產品期貨包括哪些
在農產品經營過程中,適合於期貨交易的產品有:
(1)品質易於標准化。在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往往已經轉手多次才最後進入實物交割,不可能期貨合約每轉手一次,買賣雙方都依在現貨交易中一樣對商品檢驗一次。所以,為了保證到期交割的實物商品符合合約中所列明的質量等級標准,就要求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的商品必須是容易劃分質量等級的。
(2)能夠長期貯藏而且適宜於運輸。
(3)期貨商品的現貨市場應容量大且價格波動劇烈頻繁。
(4)期貨商品的現貨市場應較為發達,不存在壟斷行為。
一般來講,只有具備以上特徵的商品才能夠進行期貨交易。
(5)目前的期貨商品分為農林產品、金屬、能源、金融產品四大類,根據其自然屬性的不同又可具體分為10個小類,即:穀物、油籽及其產品、畜產品、食品和飲料、纖維、林產品、金屬、能源、外匯與利率產品等、指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期貨商品也會不斷地推陳出新。
⑹ 如何查的到安徽省農產品期貨市場05年至今成交額年度數據,求連接或數據,謝謝
這個隨便一個交易軟體都可以查詢的呀,博易文華之類的都可以
不過這都是總的交易數據,如果你要單單一個省的數據,我估計是沒有的,現在都是網路交易了,不會單獨去統計地域數據
⑺ 目前我國期貨市場上市交易的品種有多少農產品期貨佔有多少個
上海 鋁 (AL)
黃金 (AU)
陰極銅 (CU)
燃料油 (FU)
鉛 (PB)
螺紋鋼 (RB)
天然橡膠(RU)
線材 (WR)
鋅 (ZN)
白銀
大連 大豆1號 (A)
大豆2號 (B)
玉米 (C)
焦炭 (J)
乙烯 (L)
豆粕 (M)
棕櫚油 (P)
PVC (V)
豆油 (Y)
鄭州 棉花 (CF)
早秈稻 (ER)
菜籽油 (RO)
白糖 (SR)
PTA (TA)
強麥 (WS)
硬麥 (WT)
普麥
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