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價格的極端風險溢出
A. 如何在期貨極端行情中規避風險,追逐盈利
期貨極端行情中規避風險,可以按照最低的價格買入。
B. 什麼叫做 extreme risk spillover就是極端風險溢出,有沒有同志知道啊
風險溢出就是一種資產所含的風險,對其它資產風險的影響。極端風險溢出,就是極端風險對其它資產風險的影響。這個是可以根據不同資產之間的相關度定量計算的。
C. 哪些因素影響原油期貨價格
1、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成本
與其他商品一樣,原油生產中也要發生諸如設備費用、人員工資等成本,同時還要向所在地區政府部門繳納相關的稅金,這些支出構成了原油期貨價格的基礎部分。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原油生產尤其是原油生產中的成本與期貨價格的關系呈現兩個顯著特點。首先,原油生產的成本並不是直接,而是間接影響國際原油期貨的價格。原油資源全球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原油需求的剛性,使得原油生產中存在高額的級差地租。世界原油的價格一般向高成本原油和替代能源的價格看齊,實際上原油的生產成本遠低於它的售價,在原油生產領域,由於原油的埋藏條件、油品特性和開采技術方法的不同,生產成本有很大差別。其次,原油生產中前期用於勘探和開發的成本對價格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影響生產者的產量決策進而影響市場供應量,最後才間接影響市場價格。原油生產中,前期投資構成生產成本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原油生產中的成本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地質勘探費用、鑽井及油田地面建設費和開采操作費。因此,對原油成本的考察不能僅關注開采費用,更要重點考慮前期費用。
2、產品的利潤
企業的目的包括經濟目的、社會目的和其他目的,其中經濟目的是企業的本質特徵,而利潤就是經濟目的的核心。原油期貨價格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利潤,而且由於原油資源的壟斷性,該利潤比正常情況下的社會平均利潤高得多,具有超額壟斷利潤的特點。由於原油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質條件,世界原油資源的分布極為不均,這決定了原油市場具有壟斷性。按照經濟學原理,在壟斷條件下,產品的價格並不直接由生產成本決定,與它的自身價值也沒有直接的關系,而是由購買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決定。雖然原油市場並不是完全的壟斷市場,但由跨國大原油公司、OPEC國家和非OPEC產油國組成的供應者集團已經控制了絕大部分原油資源和產量,它們往往願意維持原油的相對高價,但也不希望太高,以獲得超額壟斷利潤,而這種利潤預期也反映在原油期貨的價格當中。由此我們也容易理解,雖然全球原油生產總成本相差甚大,但幾乎都投入生產,因為它們只是獲得的利潤稍低,卻不會被市場淘汰。
3、期貨交易中的費用
期貨交易費用是在期貨交易過程中發生和形成的交易者必須支付的費用,主要包括傭金、交易手續費和保證金利息。原油期貨交易中雙方需要相應人員和設備的參與,需要以保證金的形式佔用資金。在通常的情況下,保證金金額為期貨合約總值的10%左右。保證金是交易者躋身於期貨交易所必需的投資資金,但它並不是原油期貨價格的構成要素,構成商品期貨價格要素之一的是保證金利息。而且交易者要繳納相關的交易傭金,這些交易成本都是原油期貨價格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這些沉澱資金的成本和手續費最後都要反映到期貨價格當中。
4、期貨交易預期的利潤
期貨交易中的預期利潤既包括所佔用資金的社會平均投資盈利,也包括承擔交易風險的風險報酬。上文分析可知,原油期貨交易者可以分為兩類:套期保值者和投機者。套期保值者參與期貨交易的主要目的是鎖定交易風險,並沒有太高的利潤預期,但投機者之所以進入市場,就是為了在價格波動中尋找機會獲利。期貨交易中,投機者的參與是市場活躍的重要條件也是合約成功的重要基礎,因此原油期貨的價格反映著他們合理的利潤預期。
5、期貨產品流通費用
期貨商品流通費用包括期貨商品的運雜費、包裝費和保管費。期貨貿易以未來實際物品的可交割性為基礎,因此期貨合約都規定了交割地點,如NYMEX中交易的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的交割地定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的庫欣。由於大部分交易的原油不在交割地生產,因此生產者必須將它們運至交割地或者按照運輸距離給予購買者相應的補償,這些費用也是構成原油期貨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原油期貨價格的影響因素
期貨市場是在現貨市場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期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必然不能脫離現貨市場。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對新的市場信息的反應非常接近,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運動的方向基本一致,並且兩者的價格變動幅度也非常接近,即原油期貨價格與原油現貨價格之間相互引導,存在著長期的均衡關系。
國際原油市場的價格是由原油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價格共同決定的。因此,影響原油現貨價格的因素,即原油市場供需矛盾等因素也會影響原油期貨價格。然而,原油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也會出現短時間的偏離,因此還有一些特殊因素會影響原油期貨價格,如投資基金的炒作等金融因素。
除此之外,原油作為商品,與其他的商品一樣,其價格也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但是原油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對於國際原油價格影響因素很多,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國際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的影響。綜上所述,影響原油期貨價格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現貨市場因素;
2、投資基金炒作;
3、美元、匯率、利率及資金流動性;
4、突發事件和政治因素。
D. 什麼是風險溢出效應
是屬於一種外部效應,無意識影響的間接作用
打個比方:
上海舉辦世博會,對上海的經濟當然會有很大的促進,對其基本建設、會展、第三產業等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上海經濟發展越快,它的溢出效應就越大,對杭州等城市將帶來外部機會。這個叫效益溢出效應!反之,美國的金融危機導致的市場風險會給我國帶來市場風險!這叫風險溢出效應!
E. 實證研究結果討論
4.5.3.1 基本統計分析
令POt,PEt分別表示第t日WTI國際原油價格和歐元對美元匯率價格,其統計特徵如表4.23所示。不難發現,首先,兩個價格(匯率也可以看做一種相對價格)序列都是非正態分布的;其次,兩個價格序列都存在顯著的自相關性和異方差性,因此存在顯著的波動集聚性。還有,ADF檢驗結果表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兩個價格序列都是非平穩序列,但都是一階單整序列。從兩者的標准差也可以發現,總體而言油價波動的風險比匯率波動風險要大。
表4.23 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序列的基本統計特徵
4.5.3.2 均值溢出效應檢驗
(1)協整性分析
為了利用長期彈性的概念,我們先對兩個價格序列取自然對數,得到兩個新的變數1n_PO和1n_PE。由於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序列取自然對數後仍然均是一階單整序列 檢驗結果表明,取自然對數以後,兩個價格序列仍然是一階單整的,符合應用協整理論的基本要求。具體統計檢驗結果可向作者索要。
國外油氣與礦產資源利用風險評價與決策支持技術
式中:括弧內為相應變數的t統計量值;**表示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採用ADF方法檢驗回歸方程殘差項εt的平穩性,結果發現,殘差序列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是顯著平穩的。因此,我們認為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之間存在長期均衡的協整關系。而從協整回歸系數看到,兩者之間存在的均衡關系是正向的。並且,國際油價關於歐元對美元匯率的長期彈性系數為1.26,即美元匯率變動1%,國際油價長期來看平均變動1.2607%。可見,兩個市場之間的長期互動關系非常顯著,因此在分析和預測國際油價長期走勢時,美元匯率的變化必須考慮。
(2)跨期互相關檢驗
盡管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都不是平穩序列,但它們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因此符合建立VaR模型的先決條件。而為了確認是否需要採用VaR模型建模,我們先檢驗國際油價序列和美元匯率序列的跨期互相關性,滯後2階時,得到跨期互相關系數如表4.24所示。可見,油價和匯率序列之間滯後2期的互相關系數都較大,這說明兩個市場的條件均值之間存在顯著的引導和滯後關系。因此,建立VaR模型很有必要。
表4.24 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之間的跨期互相關系數
(3)均值溢出效應檢驗
通過對油價和匯率兩個序列建立VaR模型,根據模型的整體AIC值最小准則,求得Granger因果檢驗的最佳滯後階數為1,從而得到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如表4.25所示。從顯著性概率發現,歐元對美元匯率是國際油價波動的Granger原因。而國際油價變化並不是顯著引起美元匯率起伏的Granger原因。因此可以認為,存在從美元匯率到國際油價的單向均值溢出效應,即國際油價的變化受前期美元匯率變化的顯著影響。
表4.25 油價和匯率的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
自2002年起,美元持續貶值,原因非常復雜,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美國政府試圖有效拉動出口,縮減貿易赤字。另一方面,受到市場供需、地緣政治和金融市場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國際油價自2002年起也連創新高。通過上述均值溢出效應檢驗,我們可以認為,美元的貶值對國際油價上漲存在顯著的推動作用。這是由於原油期貨交易主要以美元計價,而美元貶值導致部分外國投資者大量買進原油期貨交易合約以獲取更高利潤,而原油期貨價格的走高勢必導致現貨價格的上揚。當然,這裡面也暗含一種長期影響的意義。
與前人採用實際油價和實際匯率計算得到的結果相比,採用名義價格得到的結果表明,盡管從長期而言油價和美元匯率之間仍然存在一種均衡的互動關系,但是相互影響的方向發生了變化。因此可以認為,物價水平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兩個市場之間的長期互動關系。
(4)脈沖響應函數結果分析
在VaR 模型中,脈沖響應函數可用於衡量來自隨機擾動項的一個標准差沖擊對變數當期和未來取值的影響。基於國際油價與美元匯率建立的脈沖響應函數如圖4.27所示。可見,美元匯率一個標准差(對數值為0.1463,對應原始匯率的0.1557)對國際油價的影響是緩慢增加的,在大約1年以後(具體結果為234天)達到最大程度0.00879美元/桶(此為對數值,轉換成國際油價為1.0088美元/桶),並趨於平穩減緩;而國際油價的一個標准差(對數值為0.2422美元/桶,對應原始油價為8.3743美元/桶)對美元匯率的影響較為微弱,接近於0。這種結果進一步驗證了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之間的單向均值溢出效應。
圖4.27 國際油價與美元匯率的脈沖響應函數
a—油價受到沖擊後的反應;b—美元匯率受到沖擊後的反應
4.5.3.3 波動溢出效應檢驗
(1)價格序列的GARCH效應分析
從表4.23中看到,兩個價格的平方序列均存在顯著的序列相關性,即原序列具有顯著的波動集聚性,因此我們引入ARCH 類模型刻畫這種性質。考慮到序列的自相關性,因此主體模型採用隨機遊走模型。通過檢驗殘差的ARCH 效應,我們發現,國際油價序列存在顯著的高階ARCH 效應,因此考慮採用GARCH 模型,然後按照AIC值最小的准則,多次嘗試,決定採用GARCH(1,1)模型來描述國際油價序列的波動集聚性。另外,考慮到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油價上漲和下跌帶來的價格波動並不對稱,因此考慮採用TGARCH 模型,通過模型的AIC 值發現,這樣的做法也是合理的。檢驗TGARCH模型殘差的ARCH 效應,發現ARCH 效應已經濾掉,而且,Q(10)和Q2(10)統計量的檢驗結果也表明模型殘差不再存在額外的序列相關性和波動集聚性,這說明TGARCH(1,1)模型對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特徵的擬合效果較好。同理,我們發現GARCH(1,1)模型能較好地刻畫歐元對美元匯率的波動集聚性。模型參數估計結果如表4.26所示。
表4.26 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的(T)GARCH模型參數估計結果
需要說明的是,考慮到模型的殘差都不服從正態分布,因此我們採用基於GED分布的(T)GARCH模型描述模型殘差的尖峰厚尾特徵。表4.23結果顯示,GED分布的參數均小於2,從而驗證了使用(T)GARCH模型對油價和美元匯率序列建模時所得殘差項的厚尾特徵。
波動模型的參數估計結果表明,國際油價的波動具有顯著的不對稱性,即杠桿效應。杠桿系數為負,表示相同幅度的油價上漲比油價下跌對以後油價的波動具有更大的影響。具體而言,油價下跌時,
從波動模型也可以發現,美元匯率的波動存在顯著的GARCH 效應。方差方程中
(2)波動溢出效應檢驗
按照前文的波動溢出效應檢驗模型,得到國際油價與美元匯率之間波動溢出效應估計結果,如表4.27所示。我們發現,從統計上講,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的y系數都不顯著。可見,盡管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之間存在長期均衡的協整關系,也有顯著的單向均值溢出效應;但是它們之間的波動溢出效應並不顯著,即雙方的價格波動信息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價格波動程度的大小不會顯著互相傳遞。這也表明,從價格波動態勢的角度講,美元匯率對國際油價的影響相當薄弱。
表4.27 國際油價與美元匯率的波動溢出效應檢驗結果
4.5.3.4 風險溢出效應檢驗
市場有波動不代表一定有風險,因此風險溢出效應是波動溢出效應的一種拓展。按照VaR的計算思路,本節採用國際油價分布函數的左分位數來度量油價下跌的風險,表示由於油價大幅度下跌而導致的原油生產者銷售收入的減少;而採用分布函數的右分位數來度量油價上漲的風險,表示油價大幅度上漲而導致的原油采購者的額外支出。這種全面考慮市場風險的思路同樣適用於美元匯率市場。就本節採用的歐元對美元匯率而言,匯率的漲跌將在多個方面給國際匯率市場的不同主體產生不同的風險。比如就發生在美國本土的國際進出口貿易而言,匯率下降表示美元升值,美國出口商和歐元區的進口商將面臨較大風險;匯率上升表示美元貶值,則美國進口商和歐元區的出口商就可能面臨明顯的市場風險;而就石油美元而言,美元升值,將額外增加石油進口國(如歐元區)的開銷;美元貶值,又會給主要石油出口國(如OPEC)的石油銷售收入形成阻礙。
綜上所述,石油市場和美元匯率市場都需要同時度量價格下跌和上漲的風險,從而為市場不同參與主體提供決策支持。本節將採用上述基於GED分布的TGARCH(1,1)模型和GARCH(1,1)模型,按照方差-協方差方法來分別度量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在價格上漲和下跌時的VaR 風險值,並檢驗兩個市場之間的風險溢出效應。
(1)GED分布的分位數確定
根據GED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使用MATLAB編程,經過多次數值測算,求出GED分布在本節所得自由度下的分位數(表4.28)。表中結果顯示,95%的分位數與正態分布的1.645基本相同,但99%的分位數卻明顯大於正態分布的2.326,這也表明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價格都具有嚴重的厚尾特徵。
表4.28 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價格的GED分布參數及分位數
(2)基於GED-(T)GARCH模型的VaR風險值計算
根據上述VaR 風險的含義,按照方差-協方差方法,我們得到以下兩個計算VaR風險的公式。價格上漲風險的VaR值計算公式為:
國外油氣與礦產資源利用風險評價與決策支持技術
式中:μm,t為第m個市場第t日價格的條件均值(即實際值與殘差的差),zm,a為第m個市場中(T)GARCH(1,1)模型的殘差所服從的GED分布的右分位數;hm,t為第m個市場價格的異方差。
同理,得到價格下跌風險的VaR值計算公式為
國外油氣與礦產資源利用風險評價與決策支持技術
基於上述計算公式,本節計算了在95%和99%的置信度下,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的上漲風險和下跌風險。經過LR檢驗(Kupiec,1995),我們發現VaR 風險的結果是可靠和可行的。
(3)風險溢出效應檢驗
得到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價格上漲和下跌時的VaR風險值之後,我們根據Hong(2003)提出的風險-Granger因果檢驗方法,構造相應的統計量Q1(M)和Q2(M),並通過M ATLA B編程求出統計量的值及其顯著性概率,從而檢驗石油市場和美元匯率市場之間的雙向和單向風險溢出效應。計算結果如表4.29所示,其中M分別取10,20和30。
從風險檢驗結果看到,從下跌風險角度(即油價下跌,美元升值)看,國際石油價格與美元匯率之間存在雙向風險溢出效應,進一步檢驗單向風險溢出效應,發現在95%的置信度下,存在從美元匯率市場到國際石油市場的風險溢出,而並不存在從國際石油市場到美元匯率市場的風險溢出效應。可見,美元匯率升值的風險對國際油價下跌的風險影響顯著。而在99%的置信度下,國際油價和美元匯率之間並不存在任何方向的風險溢出效應。因此可以認為,就下跌風險而言,兩個市場之間的風險溢出效應比較有限,當准確性要求提高到一定程度時,美元匯率升值對油價下跌的風險影響可以忽略。
表4.29 國際油價與美元匯率價格風險溢出效應檢驗結果
另一方面,從上漲風險角度(即油價上漲,美元貶值)看,不管是在95%還是99%的置信度下,兩個市場之間都不存在任何方向的風險溢出效應。可見,近些年來,雖然美元總體上持續貶值,但就市場風險而言,這種貶值並未給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風險帶來顯著的推動作用。換言之,盡管國際油價高企導致國際石油市場的主要采購者(如中國和印度)的購油額外支出明顯增加,但美元持續貶值並不是這些國家支出增加的顯著原因。
總體而言,我們需要特別關注美元升值對國際油價走低的風險作用,採取積極手段,有效規避市場風險。近些年來,盡管從每日交易的角度而言,美元匯率時有漲落。但總體而言,美元貶值是大趨勢,歐元對美元匯率連創歷史新高,這種趨勢並沒有給油價上漲風險產生顯著的影響。因此,在這種大環境下,對市場交易者而言,風險溢出效應的實證結果是一個滿意的信號。
F. 做期貨單不過夜能否避開極端行情
期貨是可以T+0操作的,對於日內操作的風險的話,相對隔夜單是比較安全,除了了技術,還有心態,祝您投資愉快。
G. 套期保值基差風險如何規避
如何規避套期保值風險:
利用期、現貨市場價格波動的一致性和臨近交割的收斂性,通過在期貨市場建立套期保值頭寸,為現頭寸構建保險,可以大大減少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使企業能夠獲得預期的穩定收益,這也正是套期保值為風險轉移機制的核心內容。
持有現貨多頭頭寸的企業,如果擔心未來現價格下跌可能給企業造成損失,可以通過期市進行賣出套期保值,以迴避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從而鎖定利潤。持有現
貨空頭頭寸的企業,如果擔心未來現貨價上漲可能給企業造成成本的增加,可以通過期市進行入套期保值,以迴避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從而鎖定成本。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期貨套期保值可以分為多頭套期保值和空頭套期保值。
H. 期貨市場交易中如何進行風險管理
(一)期貨市場風險管理的特點 如前所述,期貨市場中不同主體均面臨期貨價格波動所傳導的風險。但各利益主體面臨的風險又是不一樣的。因此,對各利益主體而言,風險管理的內容、重點以及風險管理的措施也不一樣。 1. 期貨交易者。對於期貨交易者來說,面臨著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可控風險中最主要的是對交易規則制度不熟悉所引發的,對機構投資者而言,還存在著內部管理不當引發的風險。另外,選擇合法合規的期貨公司也屬於可控風險。 期貨交易者面臨的不可控風險中最直接的就是價格波動風險。投機交易的目的是為了獲取風險報酬,對他們而言,不冒風險是不現實的。問題在於必須在風險與報酬之間取得平銜,不能只想著報酬而忽視風險。一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機者可能會選擇比較激進的投機方法,而另一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投機者會選擇風險較小的投機方法,比如進行套利交易。 對套期保值者而言,存在著導致套期保值失敗的風險或效果極差的風險,除了基差風險屬於不可控風險外,其餘的如頭寸、資金、交割、不熟悉交易規則等原因都可歸類於可控風險,如果強化風險管理,可以避免。 2. 期貨公司和期貨交易所。對於期貨公司和期貨交易所來說,所面臨的主要是管理風險。管理風險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期貨公司對客戶的管理和期貨交易所對會員的管理。盡管期貨價格的波動是不可控風險,但只有當期貨價格波動導致交易者的風險溢出之後(比如爆倉)才構成期貨公司的風險,同樣,只有當期貨公司的風險溢出之後才構成期貨交易所的風險。因而對期貨公司和期貨交易所而言,嚴格風控制度,防範溢出風險成為風險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管理風險的另一重要內容是防止自身管理不嚴導致對正常交易秩序的破壞,以致自身成為引發期貨行業的風險因素:比如,期貨公司或期貨交易所的機房出現嚴重問題,大面積影響客戶交易等。 (二)期貨市場監管的必要性 期貨市場是高風險市場,高風險不僅來自期貨價格的波動性上,期貨行業內各利益主體可能存在的不規范運作將加劇風險的程度。一般而言,期貨市場中各利益主體對期貨交易的高風險性都會有所認知。問題在於期貨交易涉及金額高,利益誘人。在不受制約的情況下,利益主體在成本收益的權衡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為追求收益而弱化風險管理的傾向,更為嚴重的是通過惡意違規違法來追求非法利益,從而引發更大的風險。 比如,在國內期貨市場清理整頓之前,一些期貨投機者,為追求超額利潤,承擔了遠超自身能力的風險,一旦出現巨虧或爆倉之後,為減少損失,置誠信於不顧,利用當時法律法規的疏漏,想方設法將責任推給期貨公司。還有,一些資金實力較大的投機者利用交易規則上的漏洞,鋌而走-險,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