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價格與即期匯率到期趨同
Ⅰ 為什麼期貨和現貨價格會有趨同性
期貨價格(F) = 現貨價格(S) + 持有成本(CC)-持有收益(CR)
持有成本是指在現貨市場購買標的資產並且持有到未來產生的利息成本。持有收益是標的資產在持有期內產生的收益。因此,期貨價格應等於現貨價格加持有成本減去持有收益。如果不這樣定價,交易期貨就會產生套利機會了。
某一特定商品或金融工具的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受相同經濟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從而它們的變動趨勢大致相同;而且,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在走勢上具有收斂性,即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將逐漸趨同。
Ⅱ 什麼叫即期匯率、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和市場匯率,三者的區別是
即期匯率也稱現匯率,是指某貨幣目前在現貨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價格。通常指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當日人民幣外匯牌價的中間價。企業發生的外幣兌換業務或涉及外幣兌換的交易事項,應當按照交易實際採用的匯率(即銀行買入價或賣出價)折算。
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是指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通常採用當期平均匯率或加權平均匯率等。
市場匯率是外匯管制較松的國家自由外匯市場上進行外匯交易的匯率。
三者區別是概念不一樣。
Ⅲ 為什麼期貨價與現貨價隨著合約到期日的來臨而趨向一致
期貨到期便需要進行交割,即以現貨與現金進行交易,所以隨著到期日的到來期貨價應與現貨價趨向一致。
期貨價格是指交易成立後,買賣雙方約定在一定日期實行交割的價格。期貨交易是按契約中時間,地點和數量對特定商品進行遠期(三個月、半年、一年等)交割的交易方式。其最大特點為成交與交割不同步,是在成交的一定時期後再進行交割。
期貨交易的誕生是以1898年美國成立芝加哥奶油和蛋商會為標志,當時進行期貨交易的商品基本是農產品。以後商會改名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進行期貨交易的商品越來越多,一些國家股票、債券、外匯等金融產品也加入期貨交易行列。在價格趨漲時,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在價格趨跌時,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
若兩者不趨向一致,則會有投機者進行套利,最終價格依然會趨向一致。
(3)期貨價格與即期匯率到期趨同擴展閱讀
期貨的價格形成機制:
期貨市場的公開競價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電腦自動撮合成交方式,另一種是公開喊價方式。在中國的期貨交易所中,全部採用電腦自動撮合成交方式,在這種方式下,期貨價格的形成必須遵循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
1、所謂價格優先原則,是指交易指令在進入交易所主機後,最優價格最先成交,即最高的買價與最低的賣價報單首先成交。
2、時間優先原則,是指在價格一致的情況下,先進入交易系統的交易指令先成交。交易所主機按上面兩個原則對進入主機的指令進行自動配對,找出買賣雙方都可接受的價格,最後達成交易,反饋給成交的會員。
期貨價格中有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結算價等概念。在中國交易所中,開盤價是指交易開始後的第一個成交價;收盤價是指交易收市時的最後一個成交價;最高價和最低價分別指當日交易中最高的成交價和最低的成交價;結算價是指全日交易加權平均價。
Ⅳ 股指期貨價格在到期日必須和現貨指數價格趨同一致為什麼
期貨是未來事物的價格,等到交割日的時候價格不就確定了,肯定趨同一致了``你想,如果不一樣了,就存在無風險的套利空間
Ⅳ 外匯期貨價格與外匯即期匯率的變動方向( ) A基本一致 B完全一致 C基本相反 D完全相反
A基本一致
期貨價格實際上是對遠期價格的一種預期,是貨幣時間價值的體現,時間越短,兩者之間的差距越小。
Ⅵ 期貨價格與即期價格區別
期貨價格包括即期價格和遠期價格。 即期價格是指 當前的價格, 遠期價格是指 即期價格+持有成本的價格。 例子:3月1日rb1405目前價格3400.這個價格就是即期價格,也屬於期貨價格;如果持有成本是100元每個月,那麼在5月份的時候他的遠期價格就是3400+100*2=3600.
Ⅶ 一般情況下,隨著期貨合約到期日的臨近,同種商品的期貨價格和現貨價...
因為有交割
Ⅷ 要做的論文題為美元匯率與商品期貨價格的相關性研究。對該實證論文的題目有些許疑問
首先這個論文的題目意義不大,這個問題已經被N多人去討論過,沒有新意。其次不同經濟時期美元與商品期貨價格不一定是反比例關系。同漲同跌的時候也經常出現。如果一定要去討論,最好註明在特定的時間內。
要選美元指數,一般做期貨或者外匯的都是看美元指數來參考
要選取與美元相關性強的大宗商品,比例原油,貴金屬(黃金,白銀),還有一個就是金屬性和金融性都很強的銅。這幾個品種與美元的相關性相對來說比較強。其它的農產品,化工品與美元的相關性很弱。按我的理解,只有貴金屬與美元的相關性最強,特別是黃金。原油和銅價格受最重要受基本面的影響較大
商品期貨主力合約經常要換月,要選取當然是用指數形式了,連續選主力連續也可以。
Ⅸ 即期匯率跟遠期匯率的關系,是不是類似期貨一樣 國內外利差是指什麼 即期和遠期跟國內外利差有什麼關
即期匯率(spot rate)和遠期匯率(forward exchange rate)的關系和期貨(future)的概念是類似的,但是也不完全一致,解釋如下:
1.相似之處:
即期匯率表示當前時點的實時匯率,例如2018年1月29日人民幣兌美元xxx,遠期匯率表示未來某一時點的匯率,例如約定3個月後,即2018年4月29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zzz。和期貨類似,遠期匯率也表示著未來的一個價格。均是約定未來某個時點交易一定量標的物的合約,這個問題可以將遠期匯率理解成雙方約定好未來某個時間以一個確定的價格兌換貨幣。按照期貨的發展來說,遠期可以說是期貨的基礎。
2.不同之處
但是不同點也比較多。首先遠期合約屬於場外交易,僅僅是買賣雙方經過協商後確定交易時間、交易金額、交易標的和交易量大小,除了合約外,還需要協商如何履約等相關事宜。由於遠期合約是買賣雙方商定的,所以合約不是標准化的,具有獨特性,合約不容易轉讓。同時因為缺乏第三方監管,到期能否履約還需看雙方信用。而期貨合約是在交易所內交易的,而且合約由交易所定製,屬於標准化合約。因此期貨合約也更具流動性。且交易所設置的保證金交易等制度有效的防止客戶違約。
國內外利差就是我國貨幣(RMB)與其他國家貨幣利率的差價。國家貨幣的強弱導致了匯率的波動,同時資金會流向高利率的國家以便獲取高的利息收益。因此通過改變貨幣供給量,改變遠期的利率。
由於我國存在外匯管制,國內暫時還沒有匯率期貨,但是想做匯率期貨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國內某些正規的期貨公司在香港的子公司那裡開立外盤賬戶做交易。如果是外匯的遠期、掉期等可在國內的銀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