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金屬鋅的發展
⑴ 上海期貨市場鋅錠價格歷史趨勢
1 一般情況下,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價格變動趨勢相同,並且隨著期貨合約臨近交割,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趨於一致
⑵ 2010年 期貨 國內關於鋅的一切資料。
鋅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Zn,它的原子序數是30,是一種淺灰色的過渡金屬。鋅(Zinc)是第四"常見"的金屬,僅次於鐵、鋁及銅,不過地殼含量最豐富的元素前幾名分別是氧、硅、鋁、鐵、鈣、鈉、鉀、鎂。外觀呈現銀白色,在現代工業中對於電池製造上有不可抹滅的地位,為一相當重要的金屬。
⑶ 影響期貨金屬銅鋅漲跌的因素
1. 銅鋅的供需關系
根據供需原理,當銅的供給大於需求時,其銅價下跌,反之則上漲。表現銅的供需關系的一個最重要指標就是銅的庫存,交易者不可不重視。一般來說,銅的庫存分為報告庫存和非報告庫存兩種。報告庫存是指交易所庫存,目前世界上較大的銅期貨交易所,有倫敦金屬交易所,紐約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三個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倉庫的庫存。而非報告庫存是指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商、貿易商和消費者手中持有的庫存。由於這些庫存不會定期對外公布,因此難以統計,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庫存來衡量銅的供需關系。
2. 全球經濟景氣
銅鋅是重要的原物料,其需求量與全球經濟情況相關。經濟景氣時,銅需求增加,從而帶動銅鋅價上升,經濟蕭條時,銅鋅需求萎縮,從而促使銅價下跌。因此投資人可觀察各項經濟指標,例如 GDP 增長率以及工業生產增長率,來了解全球景氣現況,藉以分析銅鋅價中長期的漲跌趨勢。
3. 主要產銅鋅國與消耗國的政策
智利和美國分居世界前兩大產國,總合佔世界銅鋅產量的 40% ,美國的銅鋅集中在西部,亞利桑那州就達全美產量的 65% 。美國是銅鋅的最大消耗國,接著是俄國和日本,這三個國家的消耗量就佔全球的 50% 左右,其它的消耗大國還有英、德、中國大陸。這些國家有關銅鋅的進出口或是關稅政策,也會影響國際銅價。
4. 用銅鋅產業發展趨勢的變化
銅的消費量是影響銅價的直接因素,而用銅行業的發展則是影響消費量的重要因素。 80 年代中期,美國、日本和西歐國家的銅消費中,電氣工業所佔比重最大,而進入 90 年代後,建築業中管道用銅大幅增加,成為銅消耗量最大的業別,因此美國的住屋開工率也就成了影響銅價的因素之一,投資人可注意這一項經濟指標。
5. 銅的生產成本
隨著煉銅發展,銅的生產成本不斷下降。目前國際上火法煉銅平均成本為 1400 - 1600 美元 / 噸,濕法煉銅成本為 800 - 900 美元 / 噸。預計將來使用濕法煉銅的總產量將會迅速增加,降低生產成本,壓低銅價。
6. 法人基金的操作方向
由於法人基金對於經濟面與產業面的研究,較一般投資人更為深入,其操作的方向不容易違背基本面,因此要預先判斷銅價的漲跌,可先觀察法人基金的留倉部位的多空方向,其相關數據,交易所會定期公布,通常兩者之間有非常好的相關性。
7. 原油的價格波動會對銅價產生影響
原油和銅都是國際重要原物料,它們需求的旺盛與否最能反映經濟的好壞,所以從長期看,油價和銅價的高低與經濟發展的快慢有密切的相關性。因此就出現了銅價與油價一定程度上的正相關性。銅的交易者可參考原油價格漲跌來掌握銅價。如果說油價合理的上漲,表現經濟緩步復甦,那麼油價的上揚會帶動銅價上漲。但如果油價上漲到合理的水平後仍持續飆升,投資人會轉而關心油價的飆升對未來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導致通貨膨脹經濟衰退,這時油價的上揚反而成了銅市場的利空因素。因此輕原油期貨與銅期貨也有連帶性的波動。
8. 匯率變化
國際上銅的交易一般以美元計價,以美元計價的國際銅價也會受到匯率的影響,不過決定銅價走勢的根本因素是銅的供求關系,匯率因素不能改變銅市場的基本格局,而只是在短線漲跌幅度上可能產生影響,對短線操作者而言,是可以注意分析的因素之一。
⑷ 為什麼期貨中鋅的報價要看銅的報價
銅是金屬期貨中的龍頭,他的走勢對其他金屬品種有一定的影響性。而且鋅期貨走勢特別跟隨銅 的走勢,所以看盤的時候會建議客戶也關注銅的走勢。當然你如果技術分析的號,操作很靈活,你也可以只看著鋅的走勢,靈活操作。
⑸ 影響鋅期貨價格變動的原因有哪些
鋅期貨價格變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1、國內外宏觀經濟
鋅是重要的工業基礎原材料,其需求變化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經濟增長時,鋅需求增加,從而帶動價格上升,經濟蕭條時,鋅需求萎縮,從而促使價格下跌。
通常情況下,市場會將經濟增長率和工業生產增長率、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作為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的重要分析依據。
2、供求關系
根據微觀經濟學原理,供求關系直接影響著商品的市場定價。當某一商品出現供大於求時,其價格下跌,反之則上揚。同時價格反過來又會影響供求,即當價格上漲時,供應會增加而需求減少,反之,就會出現需求上升而供給減少。這一基本原理充分反映了價格和供需之間的內在關系。
3、庫存
庫存指標是反映鋅供求關系的重要指標之一。庫存分為報告庫存和非報告庫存,報告庫存又稱「顯性庫存」,是期貨交易所定期公布的指定交割倉庫鋅的庫存數量。非報告庫存主要是指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商、貿易商和消費者手中持有的鋅的數量,由於這些庫存無專門機構進行統計和對外發布,所以非報告庫存又稱為 「隱性庫存」。目前,鋅庫存變化對市場較有影響力的期貨交易所主要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
4、進出口關稅
進出口政策,尤其是關稅政策是通過調整商品的進出口成本從而控制商品的進出口量來平衡國內供求狀況的重要手段。2003年10月鋅及鋅合金出口退稅從原來的15%下降到11%,2005年5月1日起進一步下降到8%,2006年1月1日所有精鋅出口退稅下降到5%,從2006年5月1日起,≧99.99%的精鋅保持5%的出口退稅,其他精鋅和鋅合金退稅取消,並加收5%的出口關稅,2011年7月1日我國鋅錠進口關稅由3%下降至1%。
5、精煉鋅用途的變化
目前中國鋼材的鍍鋅率只有2 0 % 左右, 與日本、美國等發展國家的55%~60%的比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近年來汽車、家電、高速公路等行業對鍍鋅板需求上升,使得國內鍍鋅行業的投資建設迅猛發展。未來隨著鋁加工技術的進一步升級,鋁對鋅也具有一定的替代性。
6、鋅冶煉成本
目前鋅的冶煉成本主要由鋅原輔材料費、燃料和動力費、人工成本、製造成本和其他費用組成。鋅精礦價格、燃料及電價的變化都會對鋅的冶煉成本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
⑹ 求助--對鋅期貨有見解的朋友進
從鋅加工費的下降可以看出,現在鋅精礦的供應比較充足,所以精鋅供應不成問題。那就再看消費,作為鋅主要用途之一的鍍鋅板在08年出現大好的可能性不大,故鋅消費明顯好轉的可能性亦不大。那08年鋅的總體走勢仍應呈現弱勢。但由於暴風雪的影響,年後短期內可能形成一波上漲行情,其持續性要看暴風雪對產能的影響及交通的恢復狀況。
⑺ 現實中金屬的現狀及前景..
有色金屬行業現狀與前景分析
有色金屬工業是國家政策長期支持、 發展的基礎原料工業。 國內有色金屬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競爭力,加上國內供需缺口較大, 部分金屬每年都需大量進口,外國產品對市場的沖擊, 該行業已在一定程度上提前消化。 同時有色金屬產品的內外價差不斷縮小, 使得該行業發展前景看好。
影響國內有色金屬企業盈利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兩個: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國際金屬價格的波動。 其次是企業生產規模、生產技術對成本影響較大。 企業生產規模越大,越有條件採用先進技術,其平均成本越低, 競爭力越強。
行業上市公司概況
在深、滬股市上市的有色金屬企業,從總體上而言,均是1996年3月以後上市,發行價較高,公積金較為充裕,除最後上市的鋅業股份外,流通盤均較小, 而且主營業務較為突出,除有色中金外, 主營利潤在利潤總額中的比重佔到94.32%,而投資收益的平均值僅占利潤總額的4.8%, 一方面說明有色金屬行業的主營業務較為突出,另一方面也說明該行業的綜合抗風險能力較差。
從上市公司中期業績看, 除內蒙宏峰和合金股份變化不大外, 其餘公司和去年同期相比變化較大, 銅都銅業和同仁鋁業較去年同期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分別增長48%和97%),有色鑫光也較去年增加了51%。相反,新疆眾和、 焦作萬方、有色中金則較去年大幅下降, 尤以新疆眾和為甚,降幅達95%。
國際金屬價格的影響
由於近兩年來國際市場有色金屬價格波動較大, 使得國內的有色金屬生產企業效益相應產生較大波動, 從而使一些企業效益大幅滑坡, 另一些企業的效益則增加較大。
以近兩年銅、鋁、鋅的走勢為例:去年6月以來, 國際有色金屬市場爆發「住友事件」,導致銅、 鋁價格大幅下跌,1996年下半年,銅價曾達到1745美元/噸的低位,鋁價則跌破了1300美元/噸,最低曾到1205美元/噸。 對應國內有色市場,銅價最低為18620元/噸, 鋁價最低為12800元/噸。 國內市場金屬價格總體圍繞國際市場走勢而動,具體范圍則在進口成本和出口成本之間波動。 相應地, 國內有色企業的效益也從1995年、1996 年上半年的高位大幅滑落。尤其以銅、 鋁等基本金屬生產為主的企業,其效益降低更為明顯。幾家以鋁生產為主的企業,1996年上半年平均為0.1445元,1997年上半年為0.128元。 多數企業的主營業務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而同期以鋅業生產為主的鋅業股份則因國際鋅價的大幅飈升而使中期業績大幅提高, 並未因上半年發行新股而使每股利潤下降。
展望1997年國際金屬走勢,賤金屬如銅、 鋁等已基本擺脫了「住友事件」以來的熊市陰影, 呈現出穩中趨升的格局。 據美林等國際著名咨詢機構的預測, 1998 年度銅價將達到2600美元/噸,鋁價將達到2200美元/ 噸。部分有色金屬的庫存暫時增加並不能影響整個世界范圍內消費增長大於產量增長的總體趨勢, 而我國又屬於基本有色金屬的短缺國,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 人均消費的增加,缺口將進一步擴大, 從而使有色金屬市場需求增大, 這也為有色金屬企業效益的提高創造了較為有利的宏觀環境。
關稅政策之影響
不同的有色金屬產品,其關稅差別較大。 但有色金屬產品的平均進口關稅,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自今年 10月起,我國的關稅平均稅率從23%降至17%, 而賤金屬及其產品為10.5%,較平均水平低38%。 從其關稅結構上看, 初級產品的稅率較低, 深加工產品的稅率較高;需求缺口較大的產品稅率較低, 而供過於求的產品稅率較高。 不同類產品的稅率差別雖然受各種產品國內供求關系的影響, 但這種差別在稅率上的反映並不明顯, 例如銅和鉛、錫等供過於求的資源相比, 稅率差別僅 3-5個百分點, 這大大低於同一金屬品種的初級產品和高級產品的稅率差額。
下表是部分有色金屬及各種製品10月1日前後關稅調整情況:
不同品種及製品 調整前 調整後 調幅
未精煉銅、電解精煉銅用銅陽極 3 2 -1
非工業用鑄造、沖壓、沖壓銅製品 25 20 -5
未鍛軋純鋁 9 9 0
鋁制門窗及其框架、門檻 40 30 -10
鉛 6 5 -1
錫 9 7 -2
銻 3 3 0
我國一向提倡不同產品之間的交換, 限制同類產品的雙向對流, 形成一套過度保護的貿易戰略, 這一貿易戰略必將隨我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的進一步靠近而逐步改變。具體到有色金屬產品, 在關稅結構上必然體現為初級產品和深加工產品的稅率差別逐步縮小, 而稅率減讓將主要向以下兩個方面發展, 其一是減讓的主要方向,是在普遍降稅的基礎上, 更多地削減高附加值產品的稅率;其二, 是減讓的幅度上, 有色產品低於其他商品關稅的平均減讓幅度。 以上兩點對於國內從事有色金屬生產的企業影響並不大, 但對一些從事有色金屬貿易的企業則有較大的影響, 國家允許一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保留現匯, 再加上進出口權的進一步下放, 使這些企業較以前擁有進出口特許權時的利潤水平降低很多。
對於多數生產企業來說, 關稅的降低必然會使企業所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不但要和國內同行企業競爭,還要應付來自其他國家同行企業的競爭, 因此必須從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上著手。首先, 從內部挖潛上著手, 從各方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技術含量, 比如焦作萬方逐步建設自備電廠的同時, 積極籌劃採用具有 90 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28萬安培超大型槽電解鋁技術。其次, 從擴大生產規模入手,突出主業的同時, 積極介入上下遊行業以及其他產業領域中, 以提高企業整體的抗風險能力, 並進而減少因貿易政策變化所導致的企業效益的大幅波動。 例如有色中金在保證有色金屬貿易的同時, 參股房地產業、珠寶業、 倉儲運輸業,較大地提高了該公司的風險承受能力,在這方面作出了較為有益的嘗試。
行業前景和發展機遇
國家經濟形勢的進一步好轉為有色金屬工業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有色工業作為以生產資料的生產為主的基礎工業部門,必然會成為國家優先發展的部分。從世界經濟發展的經驗來看,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 人均有色金屬的消費將呈不斷增加的趨勢。 這不僅體現在一些基礎工業,如建築業、汽車工業、 機械行業, 其他如電子電氣行業、包裝業、家電行業、 首飾業等對有色金屬的需求也呈不斷增長的勢頭。 而我國的基本有色金屬生產又大多呈現需求大於供給的局面。這對於該行業的中長期發展無疑是一個較為有利的因素。目前, 我國的人均有色金屬消費水平與國際水平相比, 仍有較大差距,發展潛力較大。 所以需求的發展和資源的短缺為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隨著我國與國際市場的接軌, 我國的一些供大於求的金屬如鎢、 銻等的出口狀況將得到改善。 在有色金屬市場日趨開放的情況下, 伴隨國內外有色金屬市場的逐步融合,尤其是我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的進一步靠攏, 貿易條件與環境將得到較大程度改善。目前, 中國有色金屬進出口總公司已同世界上8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 2000家公司建立了貿易合作關系,一些上市公司如鋅業股份、 銅都銅業的主要產品都在LME即倫敦金屬交易所成為注冊品牌, 鋅業股份所注冊的「葫鋅」牌鋅錠還享受10- 15美元的升水。 這充分說明國內企業只要在質量和規模上下功夫,就有可能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當然,國內有色金屬也面臨著一些困難。 有色金屬交易大多是以遠期合同的方式進行, 產品價格更多地受到國際生產成本與國際供求關系的影響, 相對地,國內生產成本和國內供求關系對價格形成的決定作用較小。另一方面, 由於能源在有色金屬生產成本中所佔比重較高,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 使得國內有色企業的成本居高不下。這種價格與成本的雙向變化, 使有色金屬的經營面臨較為嚴峻的形勢。在這種情況下, 企業只有利用自身的條件,通過產、供、 銷各種生產、經營渠道, 努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只有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 各項利潤指標才能得到切實可靠的基本保障。 上半年,同仁鋁業、焦作萬方、 合金股份、中色建設、 銅都銅業等上市公司針對國際有色市場不景氣的現實都提出了以成本管理為核心,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 努力控制原料成本, 抓好生產經營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部分企業還較去年有了較明顯的增長。
現階段我國有色行業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技術方面也相對比較落後, 不但無法與歐美企業相比,甚至趕不上一些拉美大型有色企業。 在目前情況下,必須一方面通過各種手段降低生產成本, 另一方面, 抓好技術改造,並適時地引進一些先進技術, 提高能效。 同時針對國際市場金屬價格波動較大的特點,做好套期保值。這方面,我國自1993 年以來有色金屬期貨市場的成功運作為廣大有色企業保值工作的展開提供了較為有利的市場環境,形成了以深圳金交所、 上海金交所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金屬期貨交易所。 有色企業通過對上述市場的積極參與, 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套期保值經驗, 部分企業進而參與到國際有色金屬市場的運作中。國際有色市場銅、鋁、 鋅價格的大幅波動, 在影響我國有色企業效益的同時也為有色企業的發展造就了新的契機。 如鋅業股份今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凈利潤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7.95%、31.9%、53 .69%, 一方面是由於嚴格控制生產成本和能耗的因素, 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國際鋅價自今年一季度起大幅上揚而使得鋅錠供不應求,大量銷往國際市場所致( 註:鋅價上半年由1996年底的1030美元左右漲至1700 美元以上)。
目前在深滬兩地上市的有色金融類上市公司中, 我們看好焦作萬方、 銅都銅業、鋅業股份、同仁鋁業等。
金屬
定義:具特有光澤而不透明(對可見光強烈反射的結果),富有展性、延性及導熱性、導電性的這一類物質。
擴展:
1、金屬中延展性最好的是Au,導電好的依次是Ag、Cu、Al;
2、金屬有幾種分類方法:如有色金屬-黑色金屬、重金屬-輕金屬等;
3、一種音樂風格,通常被成為重金屬。
金屬顏料的特性及其應用
常用的金屬粉有鋁粉、鋅粉、鉛粉,合金形式的金屬粉有銅鋅粉(俗稱金粉)、鋅鋁粉、不銹鋼粉等。
與其他顏料相比較,金屬顏料有它的特殊性。由於粉末狀的金屬顏料以金屬或合金組成,故有明亮的金屬光澤和顏色。困此,許多金屬顏料用做裝飾性顏料,如銅鋅粉,它的色相從淡金直至赤金,使被塗裝的物品絢麗多彩;鋁粉色相銀白,也用於裝飾。近年來鋁粉的新品種閃光鋁粉與透明顏料配合使用,塗裝面不僅有金屬亮點,而且五彩繽紛,裝飾效果非常好;鱗片狀的鋅粉略呈淡色的金屬光,能使塗裝物與周圍景物混為一體,有偽裝效果。
大多數金屬顏料都是鱗片狀粉末,它調入成膜物而且塗裝成膜時,像落葉鋪地一樣與被塗物平行,互相連結,互相遮掩,多層排列,形成屏障,金屬鱗片阻斷了成膜物的微細孔,阻止外界有害氣體或液體在塗膜中的滲透,保護了塗膜及被塗裝物品,這是它物理屏蔽的防腐能力,而鋅粉除了有屏蔽能力之外,還有陰極保護作用,大量的鋅粉在塗膜內互相連成導電層,當塗層遇到電化學腐蝕時,由於鋅比鐵具有負的電極電位差,首先被腐蝕,從而保護了鋼鐵底材。不銹鋼粉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能阻止化學腐蝕。
色淺、高光澤的金屬粉還有保溫能力,這類金屬粉幾乎不吸收光線,能反射可見光、紫外光,對於熱輻射也是如此,因此,可用於需要保溫、防止光和熱輻射的物品上,如貯存油品、氣體的罐、塔上,金屬粉能反射日光中紫外線的60%以上,故又能防止塗膜因紫外光照射老化,有利於延長塗膜的壽命。
金屬顏料是極微細的粉末,且多屬鱗片狀,但也有球形、水滴形、樹枝形的,都與其製造方法有關。金屬粉末須經過表面處理才具有顏料特性,如分散性、遮蓋力等,不同的表面處理可使金屬親油或親水,以適應不同塗料的要求。
大多數金屬顏料通過物理加式方式進行生產,使純金屬或合金成為特定的粉,如從固態、液態及氣態金屬轉化為粉末。一、由金屬的氣相狀態轉化為粉末如升華法製取鋅粉、超細鋁粉粉。二、由金屬的液相狀態轉化為粉末如氣動霧化法製取鋁粉、鋅粉及銅金粉。三、由金屬的固相狀態轉化為粉末的如切削法、球磨法製造鎂粉、鋁粉、不銹鋼粉及鈦粉。
通常用於粉末塗料的金屬顏料主要是鋁粉和銅粉、珠光粉。由於粉末塗料所選用的樹脂或固化劑不是含有鹼性就是有一定的酸性,對於這些金屬及金屬氧化物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對金屬顏料的表面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雖然大多數金屬顏料在出廠前都已尼過表面處理,但是能否經受粉末塗料施工條件(200度10分鍾)的考驗是很成問題的。銅粉可採用苯並三氮唑等進行表面保護,對耐化學不穩定的鋁粉就無計可施了,所以銀色的美術型粉末塗層往往在使用一個階段後會出現發黑現象。
鎳粉在無色透明的樹脂中呈黃色,如果將它和其他顏色透明樹脂配合,可製成金色、橙色、黃綠色的塗層。
在含有金屬顏料的粉末塗料中如果要製造彩色塗層,其遮蓋力應依靠金屬顏料而不應依靠著色顏料。最好選用遮蓋力較低的著色顏料或透明顏料,尤其要少用或不用鈦白炭黑等。因為高遮蓋力顏料的存在將使金屬顏料黯然失色。
金屬材料性能為更合理使用金屬材料,充分發揮其作用,必須掌握各種金屬材料製成的零、構件在正常工作情況下應具備的性能(使用性能)及其在冷熱加工過程中材料應具備的性能(工藝性能)。
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如比重、熔點、導電性、導熱性、熱膨脹性、磁性等)、化學性能(耐用腐蝕性、抗氧化性),力學性能也叫機械性能。
材料的工藝性能指材料適應冷、熱加工方法的能力。
(一)、機械性能
機械性能是指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現出來的特性。
1、強度:材料在外力(載荷)作用下,抵抗變形和斷裂的能力。材料單位面積受載荷稱應力。
2、屈服點(бs):稱屈服強度,指材料在拉抻過程中,材料所受應力達到某一臨界值時,載荷不再增加變形卻繼續增加或產生0.2%L。時應力值,單位用牛頓/毫米2(N/mm2)表示。
3、抗拉強度(бb)也叫強度極限指材料在拉斷前承受最大應力值。單位用牛頓/毫米2(N/mm2)表示。
4、延伸率(δ):材料在拉伸斷裂後,總伸長與原始標距長度的百分比。
5、斷面收縮率(Ψ)材料在拉伸斷裂後、斷面最大縮小面積與原斷面積百分比。
6、硬度:指材料抵抗其它更硬物壓力其表面的能力,常用硬度按其范圍測定分布氏硬度(HBS、HBW)和洛氏硬度(HKA、HKB、HRC)。
7、沖擊韌性(Ak):材料抵抗沖擊載荷的能力,單位為焦耳/厘米2(J/cm2)。
對低碳鋼拉伸的應力——應變曲線分析
1.彈性:εe=σe/E, 指標σe,E
2.剛性:△L=P·l/E·F 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強度
3.強度: σs---屈服強度,σb---抗拉強度
4.韌性:沖擊吸收功Ak
5.疲勞強度: 交變負荷σ-1<σs
6.硬度 HR、HV、HB
Ⅰ階段 線彈性階段 拉伸初期 應力—應變曲線為一直線,此階段應力最高限稱為材料的比例極限σe.
Ⅱ階段 屈服階段 當應力增加至一定值時,應力—應變曲線出現水平線段(有微小波動),在此階段內,應力幾乎不變,而變形卻急劇增長,材料失去抵抗變形的能力,這種現象稱屈服,相應的應力稱為屈服應力或屈服極限,並用σs表示。
Ⅲ階段 為強化階段,經過屈服後,材料又增強了抵抗變形的能力。強化階段的最高點所對應的應力,稱材料的強度極限。用σb表示,強度極限是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
Ⅳ階段 為頸縮階段。當應力增至最大值σb後,試件的某一局部顯著收縮,最後在縮頸處斷裂。
對低碳鋼σs與σb為衡量其強度的主要指標。
剛性:△L=P·l/E·F,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
P---拉力,l---材料原長,E---彈性模量,F---截面面積
塑性變形:外力去處後,不能恢復的變形,即殘余變形稱塑性變形。
材料能經受較大塑性變形而不破壞的能力,稱為材料的塑性或延伸性。
衡量材料塑性的兩個指標是延伸率和斷面收縮率。
延伸率δ=(△l0/l)×100% 斷面收縮率ψ=((A-A1)/A)×100%
韌性(沖擊韌性):常用沖擊吸收功 Ak 表示,指材料在沖擊載荷作用下吸收塑性變形功和斷裂功的力。
疲勞強度:材料抵抗無限次應力(107)循環也不疲勞斷裂的強度指標,交變負荷σ-1<σs為設計標准。
硬度:材料軟硬程度。
測定硬度試驗的方法很多,大體上可以分為彈性回條法(肖氏硬度)壓入法(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和劃痕法(莫氏硬度)等三大類,生產上應用最廣泛的是壓入法。它是將一定形狀、尺寸的硬質壓頭在一定大小載荷作用下壓入被測材料表層,以留下的壓痕表面面積大小或深度計算材料的硬度值。
由於硬度測定時的測定規范,所用儀器設備等不同,用壓入法井台測定材料的硬度的方法也有多種。
常用的方法是布氏硬度法(HB),維氏硬度法(HV),洛氏硬度法(HR)。
(二)、工藝性能
指材料承受各種加工、處理的能力的那些性能。
8、鑄造性能:指金屬或合金是否適合鑄造的一些工藝性能,主要包括流性能、充滿鑄模能力;收縮性、鑄件凝固時體積收縮的能力;偏析指化學成分不均性。
9、焊接性能:指金屬材料通過加熱或加熱和加壓焊接方法,把兩個或兩個以上金屬材料焊接到一起,介面處能滿足使用目的的特性。
10、頂氣段性能:指金屬材料能承授予頂鍛而不破裂的性能。
11、冷彎性能:指金屬材料在常溫下能承受彎曲而不破裂性能。彎曲程度一般用彎曲角度α(外角)或彎心直徑d對材料厚度a的比值表示,a愈大或d/a愈小,則材料的冷彎性愈好。
12、沖壓性能:金屬材料承受沖壓變形加工而不破裂的能力。在常溫進行沖壓叫冷沖壓。檢驗方法用杯突試驗進行檢驗。
13、鍛造性能:金屬材料在鍛壓加工中能承受塑性變形而不破裂的能力。
(三)、化學性能
指金屬材料與周圍介質掃觸時抵抗發生化學或電化學反應的性能。
14、耐腐蝕性:指金屬材料抵抗各種介質侵蝕的能力。
15、抗氧化性:指金屬材料在高溫下,抵抗產生氧化皮能力。
⑻ 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
(一) 商品期貨
商品期貨是指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商品期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農產品期貨、金屬期貨和能源期貨等。
1. 農產品期貨。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誕生以及1865年標准化合約被推出後,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的期貨品種出現。除小麥、玉米、大豆等穀物期貨外,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隨著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紐約、堪薩斯等地出現,棉花、咖啡、可可等經濟作物,黃油、雞蛋以及後來的生豬、活牛、豬腩等畜禽產品,木材、天然橡膠等林產品期貨也陸續上市。
2. 金屬期貨。最早的金屬期貨交易誕生於英國。1876年成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開金屬期貨交易之先河。當時的名稱是倫敦金屬交易公司,主要從事銅和錫的期貨交易。1899年,倫敦金屬交易所將每天上下午進行兩輪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銅、錫交易中。1920年,鉛、鋅兩種金屬也在倫敦金屬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工業革命之前的英國原本是一個銅出口國,但工業革命卻成為其轉折點。由於從國外大量進口銅作為生產資料,所以需要通過期貨交易轉移銅價波動帶來的風險。倫敦金屬交易所自創建以來,一直生意興隆,至今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期貨價格依然是國際有色金屬市場的晴雨表。目前主要交易品種有銅、錫、鉛、鋅、鋁、鎳、白銀等。 美國的金屬期貨的出現晚於英國。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以來,美國經濟從以農業為主轉向建立現代工業生產體系,期貨合約的種類逐漸從傳統的農產品擴大到金屬、貴金屬、製成品、加工品等。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於1933年,由經營皮革、生絲、橡膠和金屬的交易所合並而成,交易品種有黃金、白銀、銅、鋁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黃金期貨合約,在70-80年代的國際期貨市場上具有較大影響。
3. 能源期貨。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石油等能源產品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貨的產生。目前,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能源產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種由原油、汽油、取暖油、天然氣、丙烷等。
(二) 金融期貨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經濟形勢發生急劇變化,固定匯率制被浮動匯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漸取消,匯率、利率頻繁劇烈波動,促使人們重新審視期貨市場。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鎊、加拿大元、西德馬克、法國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內的外匯期貨合約。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國民抵押協會債券(GNMA)期貨合約,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推出利率期貨合約的交易所。1977年8月,美國長期國債期貨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是迄今為止國際期貨市場上交易量較大的金融期貨合約之一。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開發了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合約,使股票價格指數也成為期貨交易的對象。至此,金融期貨三大類別的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均上市交易,並形成一定規模。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在歐洲和亞洲的期貨市場,金融期貨交易佔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也成為交易的主要產品。 金融期貨的出現,使期貨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改變了期貨市場的發展格局。世界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所都是在20世紀最後20年誕生的。目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並且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 期貨期權
20世紀70年代推出金融期貨後不久,國際期貨市場有發生了新的變化。1982年10月1日,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一方新天地,引發了期貨交易的又一場革命。這是20世紀80年代初現的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都具有規避風險,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貨交易主要是為現貨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權交易不僅對現貨商具有規避風險的作用,而且對期貨商的期貨交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規避風險的作用。相當於給高風險的期貨交易買了一份保險。因此,期權交易獨具的或與期貨交易結合運用的種種靈活交易策略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目前,國際期貨市場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品種都引進了期權交易方式。
應當指出的事,在國際期貨市場發展過程中,各個品種、各個市場間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可以說,目前國際期貨市場的基本態勢是商品期貨保持穩定,金融期貨後來居上,期貨期權方興未艾。期貨期權交易的對象既非物質商品,又非價值商品,而是一種權利,是一種「權錢交易」。期權交易最初源於股票交易,後來移植到期貨交易中,發展更為迅猛。現在,不僅在期貨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開展期權交易,而且在美國芝加哥等地還有專門的期權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
⑼ 鋁鋅進入期貨交易對相關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
鋁鋅期貨的上市,對相關公司股票來說算利好,能夠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這些公司,增加股票活躍性,其次相關公司還可以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操作,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公司的發展。
⑽ 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
一、期貨市場的發展過程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
(一)商品期貨——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
1、農產品期貨: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誕生以及1865年標准化合約被推出。
1. 穀物期貨——小麥、玉米、大豆
2. 經濟作物——棉花、咖啡、可可
3. 畜禽產品——黃油、雞蛋、生豬、活牛、豬腩
4. 林產品 ——木材、天然橡膠
2、金屬期貨:1876年成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開金屬期貨交易之先河。當時的名稱是倫敦金屬交易公司,主要從事銅和錫的期貨交易。
1.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國際定價權)、錫、鉛、鋅、鋁、鎳、白銀
2. 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1974年推出,國際定價權)、白銀、銅、鋁
3、能源期貨:原油、汽油、取暖油、丙烷
1.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
2. 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
(二)金融期貨
目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
1、外匯期貨(第一種金融期貨)
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首次推出外匯期貨合約。
2、利率期貨
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上市國民抵押協會債券(GNMA)期貨合約,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率期貨合約。
1977年8月,美國長期國債期貨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上市,是迄今為止國際期貨市場上交易量較大的金融期貨合約之一。
3、股指期貨
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開發了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合約。
(三)期貨期權
1. 1982年10月1日,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上市。
2. 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都具有規避風險、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貨交易主要是為現貨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權交易對現貨商、期貨商均有規避風險的作用。
3. 目前,國際期貨市場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品種都引進了期權交易方式。
4. 目前國際期貨市場的基本態勢是:商品期貨保持穩定,金融期貨後來居上,期貨期權(權錢交易)方興未艾(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
5.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
二、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趨勢
20世紀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後,浮動匯率製取代固定匯率制,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深刻的變化,出現了市場經濟貨幣化、金融化、自由化、一體化(電子化的結果)的發展趨勢,利率、匯率、股價頻繁波動,金融期貨應運而生,使國際期貨市場呈現一個快速發展趨勢,有以下特點:
1. 期貨中心日益集中——國際中心:芝加哥、紐約、倫敦、東京;區域中心:歐洲大陸、新家坡、香港、韓國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體現在交易品種增加,交投活躍,成交量大,輻射面廣,影響力強等方面。
1. 市場規模不斷壯大
2. 全球交易量增長速度非常快;
3. 交易量呈現加速增長現象;
4. 全球期貨、期權交易量的迅猛增長主要來自於美國以外的交易所。
5. 金融期貨的發展勢不可擋
2006年全球期貨、期權交易量中,金融期貨、期權的比例高達91%,商品期貨、期權的比例僅為9%。
1. 期權交易後來居上
2000年,全球期權(現貨期權和期貨期權)交易總量第一次超過了期貨交易的總量。
在期貨交易中,無論時買進還是賣出期貨,其面臨的高風險與高收益是對稱的,即買賣者可能大贏也可能大虧。然而,在期權交易中,兩者得到了分離。
1. 聯網合並發展迅猛(原因:1經濟全球化2競爭日益激烈3場外交易發展迅速)
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期貨交易所。
1. 交易方式不斷創新——公開喊價和電子化交易
2. 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3. 改制上市成為潮流——其形成根源是競爭。
2000年底,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成為美國第一家公司制交易所。
其他改制的著名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有限公司,納斯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