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期貨市場
A. 生豬期貨推出後,對該行業有何好處
因為疫情的原因生豬肉也是在一直的上漲,也是推出了生豬肉期貨,生豬肉期貨,為相關行業提供檢驗避險工具,同時也可以盡可能的平衡豬肉的價格,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暴漲暴跌,提供豬肉供應的穩定性。但是在接納新金融產品的同時,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也需要時刻注意防範風險,生豬是中國至今交易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而生豬期貨將成為中國期貨市場上上市的第1個活體交割品種,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吃這一項而生豬肉是最大的需求點,所以說生豬期貨是非常好的一個決定。
生豬期貨功能的充分發揮,對於完善生豬價格生成機制,提升市場主體風險抗壓能力和助力生豬產業發展都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這次的生豬期貨雖然一直不被別人所看好,但是主要是因為不易標准化,沒有國家標准,難以生產標准化,同時規模化程度也非常的不高,主要是一些農村散戶飼養為主,現在的生豬期貨放出。也可以對市場的良好運行起到很好的效果。
B. 海外疫情告急加劇市場二次下探
盤面觀察
周一兩市股指大幅走低,三大股指都以大陰線報收,兩市成交額9633億元。盤面觀察,口罩、超級真菌、流感等板塊漲幅居前,3D攝像頭、WiFi、5G等板塊跌幅居前。兩市漲停51家,跌停158家,北向資金凈流出98億。截止收盤,滬指報2789.25點,跌3.40%,深成指報10253.3點,跌5.34%,創指報1910.77點,跌5.90%。
後市展望
周末美國啟動緊急法案應對疫情,並再次緊急降息至0-0.25%,同時推出7000億量化寬松計劃,但大手筆刺激包市場並沒買賬,反而加重擔憂,今早美股三大股指期貨開盤就觸及跌停熔斷,也壓制了A股走勢,深滬兩市股指在周末定向降准消息下高開低走,蘋果關閉除中國之外的全球門店和美國司法部將對中興進行新的賄賂交易調查的報道,重擊了近期高位已顯疲態的消費電子和5G板塊,引發科技股集體重挫,技術上打開了個股的向下調整空間,疫情對科技類個股的影響也因此顯現。由於海外疫情告急,口罩、中葯、病毒防治等疫情防治板塊,再度卷土重來,相關的上下游板塊也因此受益;落實383政策的土地流轉板塊,連續兩個交易日繼續呈強,收入分配製度二次改革可能是今年政策重頭戲,相關個股還可階段性挖掘。技術上來看,海外疫情加劇引發的市場二次下探,有進一步回補創業板指數年後缺口的需要,但小c浪5的結構明顯調整有望接近尾聲,進一步殺跌空間可能不大,從跌停板數和很多尾市翹板來看,恐慌程度並不高,後市股指二次探底後有望再迎企穩反彈。
操作策略
策略上,前期累計漲幅巨大的大部分科技股短期打開調整空間,形態走壞的注意迴避,階段結構性機會可繼續關注疫情防治和土地流轉板塊,並適當關注漲幅不大的低估值板塊和低位低價股的修復性機會。【投資顧問 羅利民,執業證書編號:S0260611010126】
C. 今春天期貨大起大落 而現在為什麼沒有了
春天的疫情那麼嚴重,誰也看不透期貨市場的行情,很是恐慌,而現在基本穩定下來了,前途一一片光明,所以也不會大起大落了。
D. 疫情對世界的影響是什麼
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一定沖擊。
部分國家短期的疫情防控措施會影響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受疫情沖擊,全球人員、商品、技術等要素流動會放慢,全球交通、餐飲以及旅遊業等服務業會受到影響,短期內全球國際貿易、供應鏈波動等下行預期增加。
全球疫情的發展和蔓延,短期內也會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供需關系、價格波動和全球資本市場、期貨市場、金融市場帶來沖擊和影響,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
理性看待疫情對我國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不可避免會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較大的沖擊,特別是短期內帶來的綜合影響不可忽視。一方面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也在逐步有序有效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通過採取及時和有力的措施,努力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綜合起來看,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對疫情給全球經貿和世界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影響,也需做出理性分析,形成科學認識和判斷。
E. 誰能描述下中國的期貨市場現狀
期貨公司良莠不齊,服務更是千差萬別;分析師基本都是不操作的也就是行內所謂的「嘴盤」,媒體基本只報道極少數盈利的,絕大部分都是虧損的。
F. 銀芝麻:淡季與疫情雙重影響下,棉花期貨走勢如何
目前這個都可以操作這樣的國際期貨這塊的啊
G. 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什麼
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一定沖擊。部分國家短期的疫情防控措施會影響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受疫情沖擊,全球人員、商品、技術等要素流動會放慢,全球交通、餐飲以及旅遊業等服務業會受到影響,短期內全球國際貿易、供應鏈波動等下行預期增加。
全球疫情的發展和蔓延,短期內也會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供需關系、價格波動和全球資本市場、期貨市場、金融市場帶來沖擊和影響,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
理性看待疫情對我國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不可避免會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較大的沖擊,特別是短期內帶來的綜合影響不可忽視。一方面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也在逐步有序有效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通過採取及時和有力的措施,努力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綜合起來看,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對疫情給全球經貿和世界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影響,也需做出理性分析,形成科學認識和判斷。
H. 全球新冠波疫情對全球的經濟發展有哪些影響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圍內的蔓延,它所造成的經濟影響已經越來越明顯。毫無疑問,新冠疫情對於經濟發展的影響基本上都是負面的,只不過有些國家受到的影響比較小,有些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受到影響最大的,我想應該是那些以進出口貿易為主的國家,並且疫情下各國的關口管制都變得無比嚴格,各種進出口貿易自然會受其影響,受到重重的限制。除了這些,新冠疫情還對全球的經濟造成了哪些影響?什麼時候這個影響才會消退?
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不能灰心,不能氣餒,要抓緊時間投入到工作當中去,疫情不會永遠持續,相信美好的明天一定會很快到來!
I. 期貨市場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期貨交易最早產生於美國,1848年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成立,標志著期貨交易的開始。
期貨交易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發展的基礎上,基於廣大商品生產者、貿易商和加工商的廣泛商業實踐而產生的。
1891年,明尼亞波里穀物交易所第一個成立了結算所,隨後,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結算所。直到現代結算所的成立,真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才算產生,期貨市場才算完整地建立起來。
因此,現代期貨交易的產生與發展,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的內在要求。
(9)疫情下的期貨市場擴展閱讀:
期貨市場風險的特徵:
1、風險存在的客觀性
期貨市場風險的存在具有客觀性。這種客觀性一方面體現了市場風險的共性,即在任何市場中,都存在由於不確定性因素而導致損失的可能。
2、風險因素的放大性
股指期貨市場的風險與股票現貨市場的風險相比,具有放大性的特徵。
3、風險的可控性
盡管期貨市場風險較大,但卻是可以控制的。
J. 發生大的疫情會怎樣影響股票期貨市場走勢
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
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人體早期的症狀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狀有相似之處,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數病人會表現為胃腸道的反應,比如腹痛和腹瀉。
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會出現發燒的症狀,發燒度數在37.3度以上。另外還會出現呼吸道相關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疼痛等。
隨著症狀的加重,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甚至會出現呼吸窘迫等嚴重症狀。進行影像學的檢查會發現肺部有磨玻璃一樣的肺間質的改變。表現嚴重的還會出現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礙和腎功能衰竭等。
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症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需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
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暫時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方法,做好個人防護是最切實可行的方法,包括: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
盡可能避免與任何錶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多飲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居住及工作環境中多保持通風狀態。
懷疑自己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怎麼辦?
懷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時,要第一時間與家人和朋友隔離,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身體進一步出現發熱(發燒度數>37.3度)、咳嗽等異常臨床表現時,要第一時間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這樣能夠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
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要保持醫學觀察14天,14天期間如果無其他症狀發生,才可以解除隔離。
以下是其他關於冠狀病毒的其他專題解讀:
【預防知識】積極防護,保護自己
【科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常用口罩種類盤點
若您在疫情期間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使用: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詢
查看各地實時交通封禁狀況可關註:疫情出行管控消息速報
若您出現身體不適狀況,可足不出戶,在線免費問醫生:阻擊肺炎免費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