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大事記
㈠ 江蘇弘業期貨有限公司的大事記
1995年
7月公司正式成立。
1998年
12月,原江蘇金陵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開江蘇省上市公司收購期貨公司先河。
1999年
2月,公司完成股權變更,江蘇弘業股份有限公司(600128)和江蘇鵬程國際儲運有限公司成為公司兩大股東。
2月,公司恢復並開通大連、鄭州、上海三家交易所席位。
9月,公司以自有資金參與了首鋼股份的戰略配售。
12月,公司增資至3000萬元,正式更名為江蘇弘業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2000年
4月,集團劉綏芝董事長和公司周勇總經理(現公司董事長)獲期貨經紀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證書。
2001年
2月,時任江蘇省副省長王榮炳蒞臨公司視察。
4月,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吳經起蒞臨公司視察。
6月,公司成為中國期貨業協會首批會員。
8月,大連商品交易所南京培訓基地在公司揭牌並舉辦首期培訓班。
9月,公司當選鄭州商品交易所江蘇培訓基地。
9月,國內首支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基金公開發行,公司以自有資金參與認購並獲配。
10月,公司完成股權轉讓,江蘇弘業國際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12月,中國證監會期貨部主任楊邁軍、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常清、副會長兼秘書長彭剛等一行蒞臨公司視察。
12月,公司江陰營業部正式開業。
2002年
6月,中國證監會期貨部副主任張邦輝蒞臨公司視察。
10月,公司常州、揚州營業部正式開業。
12月,公司年度利潤總額位居全國第二,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及總資產收益率位居全國第三。
2003年
1月,公司建立客戶服務中心。
2月,公司周勇董事長入選省「333二期工程」。
3月,公司周勇董事長榮獲省外經貿廳教育培訓先進個人稱號。
5月,公司開通全省范圍銀期轉賬業務。
11月,公司無錫營業部正式開業。
12月,公司年度代理交易額同比增長347%,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6%,總資產收益率位居全國同行第一。
2004年
2月,公司周勇董事長應邀參加「全國銀行、證券、保險工作會議」和「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
2月,公司應邀參加國內期貨經紀公司業務創新座談會。
6月,公司與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合作中標上海期貨交易所「鋁的流動性研究」課題,與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合作中標中國期貨業協會「期貨公司內控制機制研究」課題。
9月,公司周勇董事長應邀參加中國證監會赴美培訓團。
12月,公司應邀參加江蘇省期貨電子郵局專題研討會。
12月,公司年度交易額位居全國第38位,總資產收益率位居全國第四。
2005年
3月,公司北京營業部正式開業。
4月,公司與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合作中標上海證券交易所「股指期權產品設計與風險控制」課題。
5月,公司承辦中國期貨業協會、鄭州商品交易所主辦的「商品期貨期權專題培訓班」。
5月,公司改造系統機房。
6月,公司被鄭州商品交易所確認為期權研發合作單位。
7月,公司與東南大學經濟合作中標上海期貨交易所「期貨市場在當前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課題。
7月,公司「期貨市場的經濟功能以及我國期貨市場功能發揮狀況」課題被確認為中期協聯合研究計劃(第三期)自籌經費課題。
7月,公司開展先進性教育。
8月,公司蘇州營業部正式開業。
8月,公司舉辦十周年系列慶祝活動。
11月,公司獲得由共青團江蘇省委頒發的省級「青年文明號」。
12月,公司年度交易規模1209億元,位居全市同行第一、全省第二。
2006年
2月,公司研究成果在南京市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獎中(副省級)獲三等獎。
4月,公司總經理室成員及資訊部部分員工十人全部通過香港證券期貨從業資格考試。
5月,公司組建公司專家團,推出「月度投資報告會」。
6月,公司以全國第四、共計106票首輪當選中國期貨業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單位,周勇董事長當選協會理事。
7月,公司周勇董事長主編的學術專著《投資中國期貨市場》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7月,公司增資至3800萬元。
8月,公司中層幹部及黨支部成員一行赴蘇南參觀並召開公司中層管理人員例會。
8月,公司舉辦「2006股指期貨高級研討會」。
8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投資推廣署盧維思署長一行至公司友好訪問。
9月,公司主辦的《市場研究》季刊擴大發行規模。
9月,公司承接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公司從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風險控制》課題。
10月,公司周勇董事長應邀訪問歐盟。
10月,公司投入近200萬元完成針對股指期貨的軟硬體改造和系統升級、調整。
11月,在江蘇省證券研究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上,公司周勇董事長當選副會長。
12月,公司聯合《金陵晚報》聯合舉辦「股指期貨模擬交易大賽」。
12月,公司周勇董事長應邀拜訪台灣期貨同業公會。
12月,公司當選江蘇期貨聯誼會第一任會長單位。
12月,公司年度代理交易規模近2000億元,躍居全國第26位、全省第二。
2007年
1月,周勇董事長出席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
4月,公司獲得省委組織部授予的「四好」領導班子稱號與省總工會頒發的「五一」勞動獎狀。
5月,公司交行全國銀期轉賬正式開通。
7月,公司完成股權變更,增資至5000萬元,江蘇弘瑞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與上海銘大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為公司新進股東。
8月,江蘇省副省長張衛國蒞臨公司視察。
8月,公司全國率先取得金融期貨經紀業務資格。
8月,公司上海營業部正式開業。
8月,lldpe上市首日公司交易額排名全國第八。
9月,公司南通營業部正式開業。
9月,公司周勇董事長應邀赴德國學習交流。
9月,公司農行全省銀期轉帳正式開通。
9月,公司網路招聘系統全面開通。
9月,公司網上銀行銀期轉帳正式開通。
10月,公司參加並順利通過中金所股指期貨全景測試。
10月,公司省內首位獲得金融期貨交易結算業務資格。
10月,公司當選江蘇期貨業協會首屆會員單位,周勇董事長當選協會會長。
11月,公司與東南大學課題組合作中標《流動性過剩對商品定價的影響研究》課題。
11月,公司率先成為中金所交易結算會員(會員號:128)。
11月,公司建行銀期轉帳正式開通。
12月,公司正式啟用易盛期貨交易系統。
12月,公司青島營業部正式開業。
12月,公司進行總經理職位內部競聘選拔,產生新任總經理。
12月,公司合肥營業部順利獲批。
12月,公司徐州營業部正式開業。
12月,公司年度代理交易規模突破性地達到5384億元,躍居全國第22位,利潤總額突破2000萬元,連續9年位居全省第一。
2008年
1月 公司增加交易和行情網關。
1月 公司榮獲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2007年度最快進步獎及菜籽油交易單項獎。
1月 公司榮獲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優勝獎」。
1月 孫吉東同志被正式任命為公司總經理。
1月 公司合肥營業部正式開業。
1月 公司榮獲2007cctv中國年度(南京)十佳僱主。
1月 公司新一屆專家團成員正式成立。
2月 公司杭州營業部正式開業。
2月 公司開通全國統一客服熱線:400-828-1288。
2月 為幫助雪災受難群眾,公司通過中期協向民政部門捐款5萬元,其中,員工募捐1萬元。
2月 公司程序開發初步完成,易盛銀期轉帳數據可以實時從金仕達中取得。
2月 公司工行全國銀期轉帳正式開通。
2月 公司研究所推出新版弘業日評。
3月 公司與中國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共同舉辦的「工行弘業大師杯」黃金期貨實盤大賽正式啟動。
3月 公司研究所每周專題研討會正式啟動。
3月 公司與江蘇商報、弘業投資在南京中心大酒店聯合舉辦「2008奧運年的投資機遇」講座。
4月 公司董事長赴杭州參加中期協理事大會。
4月 公司參加大商所技術升級活動。
4月 公司上海營業部被上海市期貨同業公會批准成為正式會員。
5月 公司董事長參加江蘇省期貨業協會主辦的江蘇期貨公司赴上海考察學習活動。
5月 公司入選由證券時報主辦的「中國期貨公司十強」。
5月 中國證監會期貨部副主任季向宇在江蘇證監局領導陪同下蒞臨公司視察調研。
5月 公司總經理孫吉東當選大連商品交易所理事會信息技術應用委員會委員。
5月 公司累計為汶川地震災區人民捐款210218.2元,其中公司捐款15萬元,員工及客戶捐款60218.2元。
6月 由上海浦發銀行主辦、公司協辦的「浦發創富杯」股指期貨黃金聯賽將正式拉開帷幕。
6月 公司鄭州營業部正式開業。
7月 公司注冊資本由5000萬元增至1.08億元。
7月 公司泰州營業部正式開業。
7月 廣東期貨業協會一行來我司參觀交流。
7月 公司順利通過全國信息安全大檢查,總部系統運維獲得證監會領導高度肯定。
8月 公司在弘業大廈召開期貨公司信用評價體系學術研討會。
9月 公司組織總部單身員工聚餐共慶中秋佳節。
10月 公司福州營業部正式開業。
10月 公司組織新聘員工80餘人赴棲霞十月軍校進行拓展訓練。
10月 公司組織員工連同家屬一行60餘人游覽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10月 公司升級交易系統,啟用大商所交易新指令。
10月 公司南寧營業部正式開業。
10月 公司組織員工連同家屬一行40餘人赴海南旅遊。
10月 富遠網上行情系統正式上線,這是我司繼文華財經、澎博網上行情資訊系統後的第三套期貨行情系統。
10月 上海浦東災備機房正式開工建設。
11月 公司鎮江營業部正式開業。
11月 由江蘇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主辦、公司承辦的中國江蘇第一屆國際期貨論壇在江蘇南京金陵飯店舉行。
11月 公司大連營業部正式開業。
12月 周勇董事長赴深圳參加第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並作為少數國內主要期貨公司代表參加了期貨部在廣州舉辦的公司座談會。
12月 在省青年商會第二屆會員大會上,周勇董事長被表彰為「2007年度江蘇省優秀青年企業家」,並被推選為省青商會常務理事。
12月 在省青聯第十屆會員大會上,周勇董事長當選為江蘇省第十屆青年聯合會常委。
12月 公司長沙營業部正式開業。
12月 公司總部新中心機房招標結束,並正式開工建設。
12月 公司組織員工開展「一二·九」卡拉ok大賽。
12月 公司組織在寧員工赴紫金山開展登山比賽。
12月 公司舉辦「敬業·愛崗·團結·奮進·——弘業是我家,發展靠大家」主題演講比賽。
12月 公司12名員工參與集團組織的義務獻血活動。
2009年
1月 公司舉行部門負責人內部競聘活動
1月 公司2008年終總結大會暨年終晚會順利召開
1月 公司榮獲鄭州商品交易所二零零八品種優勝獎(小麥)十強稱號
1月 公司獲評大連商品交易所「優秀會員」及「產業服務最佳會員」
1月 公司獲評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優勝獎」及「服務企業優勝獎」
1月 公司當選智聯招聘2008南京年度最佳僱主
1月 公司獲評「投資者最喜愛期貨公司」稱號
1月 公司榮獲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突出貢獻獎
2月 公司「服務實體經濟——2009弘業期貨鄭商所品種新春之旅」啟動
3月 公司總經理室成員榮獲「2008年度江蘇省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3月 公司財務部榮獲江蘇省工會「五一巾幗標兵崗」稱號
3月 公司成功競標鄭商所小麥品種市場功能研究課題
3月 公司領導參加上海期貨交易所鋼材期貨上市交易
4月 公司舉辦「利用期貨工具控制企業風險」研討會
4月 中國期貨業協會李強副會長一行蒞臨公司指導工作
4月 公司舉辦「江蘇省農產品現代營銷培訓會
4月 公司西安營業部開業
4月 江蘇省政府史和平副省長一行到公司參觀指導工作
5月 公司機房成功遷移至新建成的國家a類機房
5月 公司領導班子出席江蘇轄區期貨監管會議
6月 「服務實體經濟—-弘業期貨上期所品種江蘇行」啟動儀式
7月 公司鹽城營業部開業
7月 公司召開投資系統半年工作總結大會
7月 公司召開部門經理辦公分析會
7月 公司全體中層幹部參加《管理教練》培訓班
8-9月,公司組織全體員工參加《eatp決勝心態,打造精彩職場》系列職業培訓活動。
8月,鄭州商品交易所張邦輝副總經理一行蒞臨公司指導工作。
8月,研究所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徵文比賽中取得突出成績,分別有一篇論文獲評一等獎,一篇獲評二等獎,另有兩篇獲評三等獎。
9月,弘業期貨濟南營業部、天津營業部相繼開業。
9月,公司成功舉辦「2009(中國 南京)期貨信息技術高峰論壇」。
9月,公司周勇董事長榮獲首屆「長三角傑出青商」稱號。
10月,公司順利承辦的「中國江蘇第二屆國際期貨論壇」。
11月,青島期貨業協會一行來我司參觀並交流工作。
11月,由公司研究所負責、各業務部門大力協助的鄭商所「小麥功能研究課題」獲評鄭商所優秀課題獎。
12月,公司組織一線業務人員參加「大客戶銷售培訓」活動。
12月,公司組織全體在寧員工在南京1912街區舉辦冬季卡拉ok大賽。
12月,在大連商品交易所——和訊網聯合舉辦的「十大期貨研發團隊」農產品月度十強評選活動中,公司研發團隊奪得月度第一名。
㈡ 1995年至2008年國際期貨每年的大事件(漲幅較大的各股)
道瓊斯指數崩盤 (1989年),蘇聯新政權的軍事襲擊 (1991年),美伊沙漠風暴 (1991年),全球金融牛市上升 (1992-1995年),英國霸克菱銀行倒閉事件 (1995年),亞洲貨幣慘遭狙擊面臨貶值 (1997年),美國911襲擊事件 (2001年),美伊戰爭 (2002年)2003年H股上漲4倍,是由於國際資金看好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競相投資,H股從區域性被冷落的市場成為國際巨額資金投資的最佳場所;3)為何美國2003年攻打伊拉克都沒有讓石油價格大幅上漲? 2004年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卻暴漲,石油、重金屬價格翻翻。因為中國2003年、2004年固定資產投資的高增長,使得中國乃至世界整體供需短期失衡 (2004年中國石油需求的增長佔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50%),造就了期市大牛和2003年底的股市1300點---1700點大牛市(中國本輪針對固定資產的宏觀經濟調控源於此)2006年1月2日,國際金價為每盎司514美元。隨後,金價展開了跳躍式上漲,一天之內上漲20美元都不是新鮮事。到5月12日,國際金價終於創下每盎司730美元的歷史紀錄。2007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危機演變為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大事件,讓投資者始料不及,但隨後美國實體經濟陷入低迷之中,確實給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以很大沖擊。今年已有11家銀行關門, 始於去年8月的美國金融動盪,在14日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被低價收購等一連串重磅炸彈同時引爆後,其嚴重性儼然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僅今年,迄今為止,美國就已有11家銀行倒閉。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起1929~1933年美國大蕭條期間那場驚天動地的銀行倒閉潮。相關資料顯示,在那短短4年間,美國共有9755家銀行破產,占當時銀行總數的1/3。
雖然從數量上來看,此次美國銀行業危機遠不能和大蕭條時期相提並論,但在市場環境已發生巨變的時代背景下,仍出現如此規模的銀行倒閉潮,實屬觸目驚心。
9月5日,Silver State成為今年以來第11家破產的美國地方銀行。而此前的8個月,已分別有Douglass National、Hume、ANB Financial、First Integrity、Indy Mac、First Heritage、First National、First Priority、The Columbian Bank and Trust Company和Integrity等10家銀行先後倒閉。其中最大的銀行是7月11日宣布破產的IndyMac,該行擁有320億美元資產和190億美元存款,它也是美國歷史上破產的第三大銀行。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不久前曾透露,截至第二季度末,其黑名單上的「問題銀行」已增至117家之多,比首季度增加30%,接近去年同期的兩倍,創下了自2003年中期以來的最高紀錄。
自2000年10月以來,FDIC已關閉了37家銀行,其中2002年關閉了12家,為歷年之最,2005年和2006年均無銀行倒閉,2007年為3家。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11家銀行先後破產,僅7月以來的短短兩個多月就有7家。
FDIC董事長謝拉·布萊爾上月表示,她預計今年會有更多的銀行「難逃厄運」。
「我認為這場危機才剛過半,甚至可以說最壞的時候還未到來。未來幾個月我們看到的將不只是中小銀行倒閉,我們還將看到一家大投行或商業銀行倒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說。
僅僅過了一個月,羅格夫的話就已應驗,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諸多分析人士認為,2009年第一、第二季度才是銀行信貸損失的高峰。如果真是這樣,美國銀行的倒閉潮也許才剛剛開始。
㈢ 中國股票期貨記事
中國證券市場大事記(1984-2009)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關於發行股票的暫行管理辦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個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向社會發行1萬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國內更大的反響,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信號。
1985年1月, 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全流通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年5月, 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國 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第一天成交安達 股票8000股,採用的是最原始的口頭唱報和白板競價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滬市的首個交易日以96.05點開盤,並以當日最高價99.98點報收,當日成交金額49萬4千元人民幣。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統一實行自由競價交易,滬市股價全部放開。
1991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1991年10月31日, 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1月10日, 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5月21日,當天取消部分個股漲跌價格限制。
1992年7月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這是中國證券市場首家停牌企業。
1992年8月10日,深圳上百萬人冒雨來買認購抽簽表,最後發生著名的「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成立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1992年11月,我國國內第一家比較規范的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簡稱淄博基金)正式設立。該基金為公司型封閉式基金,募集資金1億元人民幣,並於1993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早掛牌上市。
1993年3月1日,飛樂音響等內部職工股掛牌,這是股份制企業內部職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區滬市行情傳輸中斷一個多小時,而未中斷地區照常營業,引起軒然大波。
1994年1月14日,財政部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登記發行10億美元全球債券。這是中國政府發行的第一筆全球債券,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進入美國資本市場。
1994年1月26日南方某公司上海證券營業部因「紅馬甲」電腦操作失誤,以20元一股的天價買入廣船股票80多萬股(當日廣船正常價格在6.50元左右)。一筆交易虧損達1000萬元左右。
1994年7月30日,在數月無抵抗的熊途中,上證指數最低到達325.89點時,中國證監會宣布三項「救市」措施。一個半月,上證綜指上漲了223%,成為我國證券史上股指上漲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滬深股市交易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異常的劇烈震盪,327品種成交金額佔去期市成交額近80%。對此,上交所發布緊急通知稱,當日16:20以後的國債期貨327品種的交易存在嚴重蓄意違規行為,故該部分成交不納入計算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稱之為「3•27國債期貨事件」。
1995年5月17日,國債期貨市場關閉,因期貨資金湧入,5月18日股市井噴,滬市單日股指漲幅達30.99%。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通過協議購買法人股的形式,成為「北京北旅」的第一大股東。這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首例外商A股大股東。
1996年5月29日,道• 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擬選擇市場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編制「上證30指數」,並在7月1日正式推出。隨後在30指數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波大級別的行情。
1996年10月23日滬市上漲20.5點,收於1010.83點,在闊別千點大關兩年後重新站上1000 點。
1996年12月15日,在市場不理會管理層十二道金牌後,《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股市出現過度投機,要求進一步規范。上證綜指自12月11日算起歷時13天,跌幅達31%,單日跌停個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去世,第二天兩市眾多股票跌停低開幾分鍾內被拉起到漲停報收,後歷時3個月,指數上漲了74%。
1997年4月18日法人股首次擺上了拍賣台。海南某公司持有的 600萬股海南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法人股被依法公開拍賣,開我國股票拍賣之先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7月2日泰國發生金融危機,隨後長達兩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全面爆發。
1998年4月,滬深交易所決定對「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實施股票交易特別處理。4月28日沈陽物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列為首家特別處理的股票。
1998年4月7日,第一批上市的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金泰,基金開元發行。1998 年11 月25日起,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一律不再發行公司職工股。
1998年12月2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停止發行公司職工股的通知》。
1999年5月9日,發生美軍「誤炸」我駐南大使館事件,上證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點,十天後引發一場大級別的「5• 19」行情。
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 規范發展》「5•19」行情進入高潮。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開始正式實施。
2000年2月23日 上市公司發行轉債開先例,虹橋機場發行13.5億元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
2000年7月19日,上證綜指以2000.33點開盤,首次站上2000點關口,當日成交量達149.6億元。
2000年10月30日,新華社播發《假典型巨額虧空的背後——鄭百文跌落發出的警示》,引起各界強烈反響,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紛紛就「鄭百文現象」發表看法。並引起國務院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2000年11月2日,吳敬璉針對針對《財經》雜志2000年10月「基金黑幕」事件發表文章《證券市場不能黑》,引發「股市大辯論」。
2000年12月16日上證所推出包括調整B股交易結算費用,降低交易成本在內的系列舉措,以提高B股市場運行效率。此後B股指數不斷上漲,12月25日滬市B股指數創出三年來新高,以 88.95點報收。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2001年4月23日,第一隻退市公司——PT水仙
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6月14日,滬市大盤見頂2245.42點,此後一路走低,開始綿綿數載的熊市。
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1年11月16日,證券印花稅下調,上證指數開於1725.45點,跳空高開104.1點,但當天收出長陰,收於1646.76點,僅上漲1.57%。
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上證指數跳空高開,全天漲幅高達9.25%,上漲144.59點,收於1707.31點。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於上市首日即計入指數計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後股指的計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
2002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滬深交易所計對封閉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規定封閉式基金最小報價單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實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銀華寶申請QFII資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受此消息影響,上證指數當日大漲33.71點,收於1398.01點,單日漲幅達2.47%。
2004年2月2日,國九條出台,同年4月為落實國九條,證監會成立六個工作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塊正式登場、首批八隻股票上市,這是落實「國九條」的首項具體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
2005年4月29日,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2005年6月6日,滬市大盤見底998.23點,從而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發布關於資金申購上網定價公開發行股票的實施辦法。滬市新辦法將申購上限放寬到當次上網發行總量或9999.9萬股,深市規定申購上限為不得超過本次上網定價發行數量,且不 超過9999.995萬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劃斷後的第一隻新股中工國際在深圳中小板上市,這標志著終止一年多的IPO恢復,由於是一年多以來的首次IPO,該股首日受到市場資金的瘋狂追捧,首日漲幅達到332.03%,最大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滬指報收2505.70點,當日成交額457.9億元,首次站上了2500點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國內保險第一股「中國人壽」成功回歸A股,成為首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這標志著保險公司登陸A股的序幕拉開。
2007年2月26日,滬市大盤首次突破3000點。120隻股票達到10%漲停位,投資者企盼的春節後「開門紅」成為現實。
2007年5月9日,大盤藍籌股推動滬深兩市大幅上漲,滬市大盤突破4000點,滬綜指收報4013.08點。
2007年5月31日,調高股票印花稅,單日震盪320點創15年紀錄。
2007年8月23日,滬市大盤突破5000點.,盤中上摸5050.38點,報收5032.49點。
2007年9月28日,滬市大盤突破5500點,迎接58周年國慶節。
2007年10月16日,黨的「十七」大召開,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成為了歷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2008年1月14日,證券論壇討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要以全球視野, 5500不攻而破,滬市又進入了進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國內平安再融資,雪災,大小非解禁和物價上漲等壓力,以及美國次債進一步影響滬市直破4000點。
2008年4月16日,中國第一隻以角為計價單位的股票紫金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上申購,申購價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層明確大小非減持的有關規定,上證指數高開低走,次日跌破3000點至2990點。
2008年4月24日,受證券交易印花稅從0.3%降為0.1%影響,上證指數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八級大地震影響,股市低開後返身走好,一度廣大投資者以不拋股票來支撐指數。
2008年8月8日,29屆北京奧運會召開,大盤以「利好」出盡而大跌,次個交易日跌破2500點,收於2470.07點。
2008年9月16日,受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倒閉,美國股市暴跌影響,以及央行下調銀行准備金和貸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9月18日跌至1802.33點。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層允許匯金公司對工建中三大銀行護盤等三大利好消息影響,大盤出現了幾乎集體漲停的壯觀。
2008年10月28日,隨著全球證券市場全面殺跌,上證指數又走入下降通道,最低到達1664 .93點。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籌備十餘年之久的創業板有望正式開啟。
2009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決定撤銷寧波立立電子2008年7月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同時要求立立電子按照發行價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證券持有人,這在中國證券市場尚屬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證監會正式公布《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實施之後將隨時向企業發審核批文。這意味著暫停8個多月的IPO重啟。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機全面全面爆發以來全球最大一單IPO中國建築在滬市登陸,上海證券市場發生了有史以來3031.75億的最大單日成交量,並出現09年最大的跌幅,盤中連破3400,3300,3200點整數關,報收3266.43點。
㈣ 影響國際期貨的幾個大事件
出產、庫存、美元指數、OPEC價格調控、政局、重大經濟數據等都可能影響價格劇烈波動 。每周一次API/EIA庫存報告、鑽井報告、初請失業報告;每月一次小非農、大非農報告,EIA、IEA、OPEC三大原油組織的月報;半年一次OPEC大會;一年8次美聯儲議息會議;風險地區隨時會發生的中斷供應等事件和數據一般都造成短線3倍以上的波動空間,波動性全球最佳。
期貨交易要素表:http://www.infointime.cn/index/01.htm
㈤ 2011年發生了什麼事件使得中國的期貨業受到影響
記得炎黃財經中報道過:2011年的期貨業以慘淡開篇,回暖收尾。在期貨市場交易量劇減的背景下,整個期貨業經歷了幾個大變化,投資咨詢業務開閘,分類監管結果首次對外公布,三家期貨公司獲批境外業務試點,期貨公司之間的兩宗大的並購案,鉛期貨、焦炭期貨、甲醇期貨上市交易以及新的機構投資者進入股指期貨市場。在經歷3年的爆發式增長後,今年的期貨業迎來了一次大的調整和喘息之機,下半年交易所重啟傭金返還在寒冬中帶給期貨業一絲暖意。
期貨成交額同比減半,期貨公司集體過冬
據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統計資料表明,今年前11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9.8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26萬億,同比分別下降32.85%和9.44%。業內人士表示,以今年期貨市場的低迷來看,全年期貨市場成交量恐不能超過12億手,而去年這個數據是31億手,累計成交額恐不能超過150萬億元,而這還不到去年全年累計成交額309萬億元的一半。mytv365更多資訊。
㈥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大事記
日期 事件 2006年1月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籌備組成立,范福春任組長 2006年2月8日 上海常務副市長馮國勤宣布,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將落戶上海 2006年2月16日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籌備組在上海召開第一次正式的籌備會議 2006年4月 滬深300指數被定為首個股指期貨標的 2006年5月9日至11日 「杭州會議」籌備組討論股指期貨合約 2006年6月22日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籌備組最後一次會議;籌備小組解散 2006年6月23日 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2006年7月6日至7日 股指期貨規則草案意見徵求會在滬舉行 2006年8月22日 證監會同意朱玉辰為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籌)總經理人選 2006年9月5日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工商登記注冊成功 2006年9月8日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揭牌 2013年9月6日5年期國債期貨上市 2014年10月28日與韓國交易所在首爾簽署諒解備忘錄,以深化夥伴關系,促進雙方共同發展。 2015年3月20日10年期國債期貨上市2015年4月16日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上市
㈦ 中證期貨的大事記
2007年11月29日 公司獲中國證監會核准金融期貨經紀業務資格、金融期貨全面結算業務資格 2008年01月4日 成為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第一批全面結算會員(會員號:18) 2008年02月23日 公司在深圳五洲賓館舉辦 「走進新市場 迎接新機會———2008年期貨市場投資策略報告會」 2008年02月27日 設立青島營業部 2008年03月04日 名稱變更為:中證期貨有限公司 2008年11月25日 設立杭州營業部 2008年11月26日 注冊資本變更為:1.5億元,經營范圍變更為: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 2008年11月29日 公司在廣東清遠市舉辦「再生金屬行業如何應對金融海嘯高峰論壇」 2009年02月28日 公司舉辦「2009年期貨投資年會」 2009年05月15日 公司舉辦「2009年華南地區塑料業產業論壇暨中證期貨PVC期貨推介會」 2009年07月11日 公司在深圳市民中心舉辦「2009年鋼之家網站(深圳)鋼市研討會」 2009年09月05日 公司主辦的「後金融危機下的棉紡織業形勢報告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 2009年08月19日 設立北京張自忠路營業部 2010年04月10日 由中證期貨、中信證券聯合主辦的「論劍股指 贏在中國」投資策略報告會在深圳召開 2010年06月25日 公司在深圳舉辦「基金參與股指期貨研討會」,並成立了期貨行業首家基金俱樂部——中證期貨「金杜鵑」基金俱樂部 2010年08月03日 注冊資本變更為:3億元(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100%) 2011年03月03日 山東證監局核准公司設立淄博營業部 2011年03月16日 和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聯合主辦的「2011中國橡膠年會暨中國橡膠展」在青島隆重舉行 2011年03月19日 公司聯合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信萬通證券有限公司在青島舉辦「股指期貨投資策略報告會」 2011年03月25日 由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證期貨有限公司主辦,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三屆中證期貨機構投資者教育系列活動——機構投資者股指期貨投研策略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2011年04月15日 深圳證監局核准公司住所由深圳市華富路海外裝飾大廈B座二樓變更為深圳市福田區中心三路8號卓越時代廣場二期14層 2011年05月22日 《敢為天下先——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的創建和發展紀實》發行儀式暨中證期貨有限公司喬遷慶典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舉行 2011年07月12日 上海證監局核准公司上海營業部營業場所由上海市浦東新區松林路300號3013室變更為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1777號東方希望大廈9層CDEH室,營業部名稱變更為「中證期貨有限公司上海世紀大道營業部」 2011年08月03日 中國證監會核准公司注冊資本由3億元變更為8億元 2011年08月10日 設立淄博營業部 2011年09月30日 北京證監局核准公司北京張自忠路營業部營業場所由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7號院內東側變更為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8號國際財源中心A座8層801,營業部名稱變更為「中證期貨有限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 2011年11月22日 中國證監會核准公司吸收合並浙江新華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㈧ 2000年期貨市場發生了什麼大事
2000年不清楚有什麼違規的大事,中國期貨市場違規的最大的事要數管金生了,不過他也怪可憐的,替別人買單。
㈨ 請問2014年有哪些影響期貨市場的重大事件
1、QE退出。美國量化政策的縮減退出。
2、烏克蘭、伊拉克等能源地區沖突導致的國際油價回升。
3、國內貴金屬抵押債務問題,導致的以滬銅為首的內外盤貴金屬大跌(過去都是外盤銅領導內盤,這次是內盤主因)
我個人認為今年到目前比較有影響的大的期貨方面事件也就這三樣。
㈩ 盤點一下中國股市的成長歷程、及大事記
中國股市大事記
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成立,股市開放,上證綜指從99.98點一直上漲到1992年5月25日的1429.01點,漲幅達1329.30%。
1992年11月17日,上海聯農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股票上市,當日上證綜指跌至386.85點,收盤393.52點。此後一路上行,至1993年2月16日,收在1558.95,漲幅296.16%。
1993年2月16日,上海老八股宣布擴容,上證綜指從1558.95點一直下泄到1994年7月29日的最低325.89點,跌幅達79.10%。
1994年7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證監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商穩定和發展股票市場的措施,昭示1993年上半年熊市後管理層的堅定信心,引起八月狂潮,俗稱「三大政策」。上證綜指從當日收盤的333.92點,漲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點,漲幅達215.33%。
1995年5月18日,停止國債期貨交易,出現三天井噴行情。
1996年1月22日,上證綜指低至514.16點,此時民間認為宏觀調控即將結束。
1996年5月2日,央行首次降息。此輪行情至1996年12月11日,上證社指從516.46點漲至1258.69點,漲幅143.71%。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對於目前證券市場的嚴重過度投機和可能造成的風險,要予以高度警惕,引起市場暴跌。上證綜指由1200點附近下跌至865.58點。此後一路上揚,最高至1997年5月12日的1510.18點,漲幅74.47%。
1999年5月19日,行情井噴。上證綜指由18日的1059.87點到1999年6月30日1756.18點,漲幅65.70%。
此後持續了兩年大牛市。
2001年6月14日,國有股減持辦法出台。
2001年6月26日,國有股減持公司浮出水面。上證綜指由14日最高的2245.43點下跌至2002年1月22日的1348.79點,跌幅39.93%。
2004年1月31日,「國九條」發布,短暫行情持續到2004年4月9日最高1778.22點。
2005年4月29日,股改試點工作啟動。
2005年6月6日,滬市跌破千點。
2005年下半年,新《證券法》出台,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出台,權證重返市場。
2006年,中國股市告別了漫漫「熊」途,開始步入良性循環。期間,上證綜指從1月4日的1163點起步,之後幾乎是以單邊上行之勢穩步攀升。
2006年1月5日,五部委聯合發布《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規定國外投資者對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和股改後新上市公司兩類對象進行戰略投資,可以採取有條件的定向發行和協議轉讓以及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
2006年1月5日,《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正式發布,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遵照《辦法》實施股權激勵。
2006年5月18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實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這標志著「新老劃斷」全面啟動。
2006年6月8日,滬深股市單邊暴跌,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跌幅分別為5.33%和4.64%,均創下2002年1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紀錄。
2006年6月19日,中工國際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塊上市,標志著「全流通」大幕正式拉開,「股權分置」「一股獨大」這一困擾中國股市多年的頑疾,從此成為歷史。
2006年7月5日,國內資本市場的「航母」級公司——中國銀行正式登陸A股市場。
2006年9月18日, 受A、B股並軌傳聞的影響,滬深B股暴漲。
2006年10月27日,工商銀行A股H股分別在上海、香港兩地掛牌上市。
2006年11月20日,上證綜指收盤報2017.28,為2001年7月27日以來的收盤新高。人民幣升值和股改實施是促使股市由熊轉牛的兩大重要因素。
2006年12月6日,滬深兩市合計成交959億元,創中國股市有史以來單日成交量之最。
2006年12月29日,上證綜指以距2700點僅一步之遙的2698.90點創出新高。按照12月29日的收盤指數計算,滬市和深市的全年漲幅各達到130.4%和132.3%。伴隨股指的持續上行,截至2006年12月28日,滬深市場總市值分別達到68714億元和1731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7.5%和85.5%。
2007年1月4日,中國證監會在其網站上刊出《致股指期貨投資者的一封信》。該信指出,自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正式成立,待相關准備工作完成後,中國將正式開展股指期貨交易。股指期貨產品的推出將意味著我國股市有了「做空機制」,這將是我國股市交易制度上的重大變化。
以後,滬深兩市步入大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