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油期貨價格
㈠ 如何看待航油價格波動對我國民航發展的影響
隨著航油需求量的上升,航油價格的波動對民航的影響將十分深刻。
1. 直接導致民航業的整體虧損 在民航業內部,航油公司負責航油的采、供、儲、油品的計量與化驗及為航空公司提供加註服務;航空公司是航油的最終需求者,是航油公司的最終用戶。以航油價格上漲來分析,航油公司作為銷售企業,可以將油價上漲轉嫁給航空公司,即提高航油銷售價格使自身不受影響;航空公司作為航油供應鏈的下游企業,受到航油價格上漲的影響較大,其成本中航油成本必然上漲,在短期內消化成本上漲的最直接辦法是提高機票價格或削減航線,這樣做的後果是將航油成本轉嫁給了消費者-乘客。如2000年直到11月1日,票價仍維持原價。而航油成本的上升,由民航業內部自我消化。致使今年上半年民航全行業因油價上漲新增12.7 億元虧損,其中航空公司7.5億元,航油公司承擔5.2億元。油價的上漲對經營形勢已十分嚴峻的航空公司無疑是雪上加霜,2000年上半年航空公司共虧損9.9億元。 2. 影響當今民航業的戰略重組 針對民航業規模經濟性差、經營成本高、航空公司間惡性殺價競爭的弊端,中國民航業定下了進行戰略重組的方向,即把小而散的眾多航空公司重組為國航、南方航、東方航三大集團公司,以期增強國際競爭力。但這戰略的實施,卻遇到了航油價格上漲的不利形勢,航空公司在普遍虧損的情況下進行戰略重組,難度很大。 產業重組的直接含義就是通過並購(M&A)、分立(Spin-off)及資產剝離出售(Divestiture)對企業的相關資產進行調整,一般原則是以優勢企業為龍頭,以資本為紐帶遵循市場規律進行。但現狀是航空公司因航油價格上漲全部虧損,若以利潤標准衡量,航空公司除了歷史上的輝煌外,沒有哪個是真正意義上"強強聯合"中的優勢企業。另一方面,巨額的虧損使得民航企業背負更高的負債,資本結構劣化,以資本為紐帶演變成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3.不利於民航業積極應對加入WTO的挑戰 中美就中國加入WTO簽署的協議標志著中國入世的必然趨勢。中國民航業受長期軍事化及計劃經濟影響,在技術、資金、人才、管理和市場化方面,與國際民航業存在較大差距。從發展的觀點,也說明我國民航業在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方面還有許多潛力可挖,即高油價與高票價有較大的下降空間。 另一方面,從現在到中國加入WTO乃至國家取消對民航業保護的期限,只有不到四年的時間,留給民航業降低成本的空間與時間非常有限。伴隨航油價格上漲,使得民航業企業的服務價格繼續走高,這與要求在短短幾年內價格由高處下調存在著明顯的逆向及抵消作用,給中國民航入世增加了困難。從微觀上說,也不利於航油公司與航空公司的發展。我國加入 WTO後,將逐步取消或減少原油及成品油的關稅,開放國內成品油市場,允許國外石油跨國公司參與國內油品市場經營;對航空公司而言,天空的開放,意味著國際航空業的"巨無霸" 將介入國內航空市場,與國內航空公司搶占市場。如果不存在航油價格上漲的壓力,航油公司與航空公司還有時間與精力改善管理、降低成本以迎接WTO的到來;那麼在現今油料價格飛漲的情況下,航空企業疲於注視油價波動,不會有太多時間、精力去練降低成本的內功。這樣,高成本加高油價,對於介入中國航空市場的國際資本而言,根本不處於相同的起跑線。在日趨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中國民航企業處於極其不利的局面。 解決航油價格波動對民航業影響的對策思考 在目前國內通過擴大內需拉動經濟走出通貨緊縮困境的宏觀經濟形勢下,作為第三產業中居於主要地位的民航業,有責無旁貸的重任。多年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民航業,由於資源稟賦及所提供的公共服務產品的特殊性,長期處於國家政策保護下的自然壟斷地位,其市場應變力、競爭力非常薄弱。民航業多年的虧損,有體制、管理、組織、人文等諸多因素,而去年上半年因航油價格上漲而導致的全行業虧損,不過是民航業內部重重矛盾激化的再次體現。解決航油價格波動對民航業影響,應橫向、縱向聯系民航業內部各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由宏觀、中觀和微觀角度入手,積極尋求應對措施,達到標本兼治。
1.宏觀角度:盡快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價格體制 國內目前原油價格已與國際市場接軌,但成品油價格卻未做到,仍執行政府指導價,國內航油價格的變化明顯滯後於國際市場。,航油公司作為直接面對航油價格波動的見證與運作者,無法自主決定購銷價格。同樣,航空公司在票價的浮動上,也只能服從民航總局的決定。因此現行民航價格帶有濃厚的行政規定性,政府及代理機構直接插手企業的生產經營,致使企業對價格波動的漠視、對經濟利益的漠視、對不合理現行政策反饋意見的漠視。 針對以上弊端並結合航油價格上漲的影響,政府應密切加強對民航業的行業調控,改善現有的價格體制,減少政府直接行政干預手段、增強市場配置功能。 (1) 國家應根據國際航油市場的變動,視航油與汽柴油一樣,每月及時調整價格,並在價格上給予航油公司一定比例的價格貼水。(2) 繼續深化石油與石化行業的產業升級與優化,以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降低兩公司生產成本。 (3) 提高航油公司報請進口航油的審批效率。我國在進口油品管理上實行配額和許可證制度,航油公司每年的進口油計劃需上報國家有關部委審批,由於審批環節過多、時間過長,往往會出現在國際油價較低位時,航油公司想多組織進口,但額度未批下來;在國際油價處於較高位時,額度反而批下來了。國家有關部門應在審批效率上多下工夫。 2. 中觀角度:盡快轉變民航業現行管理體制 (1) 民航總局在航油公司與航空公司之間價格規定上,應重點聽取雙方意見,不應直接介入雙方價格的訂立。而應該將工作重心放在監督價格形成、防止兩公司出現價格分配不均和出現濫用資源壟斷性獲取高額壟斷利潤上。即在航油價格上漲時,民航總局促使兩公司建立互利互惠、共擔風險與成本的貼水浮動價格體系,並結束兩公司互相指責、推委虧損責任的惡性循環。 (2)民航總局在對待航空公司的票價上,應遵循市場導向。 航空公司票價的變動、航線的增減,是應對國內外航空市場瞬息變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策略,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航空公司並沒有自己決定的許可權。 3. 微觀角度:盡快實施航空企業的低成本戰略 航空業屬於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型行業,具有資金流動量大,資產、投資和物資采購規模大的特點,且由於民航企業屬非生產性企業,依靠技術進步降低成本的空間十分有限,所以將成本控制的重點應放在內部經營運行機制及其內部管理上。,民航企業應變航油價格上漲的壓力為動力,努力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具體途徑是: (1) 航空公司 a. 應積極利用當前戰略重組的大好時機,努力提高規模經濟性,從全局出發調整運力;杜絕購進油耗大、機隊結構不合理的機型。 b. 降低人力成本:國外航空公司一架飛機養100人,而我國卻養400人,說明航空公司在減員增效上大有文章可作。可以通過減員增效,提高人力資源素質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 (2) 航油公司 a.緊跟國際市場油價,將油價波動及時反饋有關部門,力爭在低油價時多組織進口航油,加大儲備。 b. 航油公司的噸油成本之所以高,主要由於國內煉化企業及機場總體布局不合理致使航油的運輸費用過高造成的,此外航油公司也同樣存在規模經濟性差的弱勢。因此航油公司在如何降低航油運輸成本的問題上有許多潛力可挖。
㈡ 航油多少錢一噸
中石化2014年2月供中航油的3號航空煤油出廠價格由7289元/噸順應下調,預測調整後的價格將維持在7051元/噸左右;供銷售公司價格由7269元/噸順應下調,預測調整後的價格將維持在7031元/噸左右;供軍隊由7319噸順應下調,預測調整後的價格將維持在7081元/噸左右。
㈢ 哪位大蝦告訴我個免費的可以查看國際原油價格和相關新聞的網站啊
朋友!
你可以上中國煤炭網!不需要什麼插件!
http://www.coal.com.cn/CoalNews/ArticleDisplay_122693.html
受獲釋英國水兵回國消息的影響,5日國際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小幅下挫,但汽油期貨價格則因美國汽油庫存顯著下降而繼續走高。
被伊朗扣留的15名英國士兵在獲釋後已於5日返回英國,持續近半個月的「水兵事件」終告結束。這使得交易商對伊朗同西方國家關系趨緊的擔憂得到緩解,並促使原油價格走低。
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每桶下跌10美分,收於64.28美元。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5月份交 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每桶下跌16美分,收於68.24美元。
不過,由於美國能源部4日發布報告稱,上周美國汽油庫存大幅下降500萬桶,汽油期貨價格最近兩個交易日持續上漲。5日紐約商交所5月份交貨的汽油期貨價格每加侖上漲2.3美分,收於2.1288美元。
由於交易者對石油供應形勢擔憂緩解,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6日每桶下跌1.10美元,收於67.50美元,為4月11日以來最低收盤價,較之7月14日的歷史最高價格,已經跌去了14%。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在伊朗問題明朗之前,市場將會保持謹慎觀望態度。
原油價格回落
今年4月中旬以來,國際油價曾多次上演逼空行情。油價漲幅最為迅猛的是7月。隨著以色列對黎巴嫩南部真主黨的軍事襲擊進入白熱化,國際原油價格也出現大幅上揚,紐約、倫敦兩大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分別創出78.40美元和78.18美元的歷史最高價格。
當時很多市場人士預測,如果8月31日之後伊朗核問題不解決,油價可能挑戰80美元大關。原因是聯合國安理會於7月31日通過關於伊朗核問題的第1696號決議,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暫停所有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否則將可能面臨制裁。市場人士分析,如果伊朗用石油作武器進行反制裁,油價可能會一飛沖天。
德意志銀行首席能源經濟學家亞當·西門斯基說,伊朗問題所產生的「政治溢價」把當今世界油價提升了每桶10-15美元。正是今年1月10日伊朗宣布重啟核設施,引發市場對後市石油供應的擔心,揭開了今年國際原油期貨大牛市行情的序幕。
現在的問題是,美國雖然一如既往地推動安理會對伊朗進行經濟和外交制裁,但是日益團結的歐洲並不願當應聲蟲。歐盟多次表示,現在還不是就鈾濃縮計劃對伊朗實行制裁的時候,應當繼續同伊朗進行對話,以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
伊朗方面,盡管一直堅稱不會暫停鈾濃縮活動,但並沒有關閉與國際社會進行談判的大門。本月初,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與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展開會談,之後還將有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與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拉里賈尼之間的會談。
加拿大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文斯認為,盡管最近兩年的油價走牛主要是消息面因素推動,但基本面因素最終將奪回控制權。供應方面的穩定是最近油價下移的基本面因素。目前歐佩克各國已經開足馬力生產,力保石油供應。歐佩克將於本月11日在維也納舉行部長級會議。花旗銀行分析師提姆·伊文斯認為,由於目前國際市場油價依然過高,預計歐佩克不會在此次會議上削減成員國的原油生產配額。因為各成員國都心知肚明:如果過高的油價令世界經濟傷筋動骨,石油需求必然下降,石油輸出國也會最終受害。對歐佩克來說最理想的莫過於供應保持略有盈餘,價格保持慢牛行情。
新油田可能引起連鎖反應
墨西哥灣特大油田的發現,著實是供應面的大利好。美國石油巨頭雪佛龍公司5日稱,在墨西哥灣的深井勘探發現一個油氣蘊藏量可能高達150億桶的特大油田。如果這些儲量能夠探明,美國原油儲量將至少能「增加50%」。這很可能是美國石油工業自40年前發現阿拉斯加北坡油田以來最大一次發現。「這個油田的發現也許意味著國際油價開始5年甚至7年的長期下跌,」奧本海默公司分析師菲德爾說。
Alaron期貨公司高級分析師菲爾·弗林認為,墨西哥灣特大油田的發現將引起石油業的連鎖反應,只要油價保持在45美元以上,就將會有更多的石油巨頭跟進,更多的油田將會帶來更多的石油供給。劍橋能源學會日前預測,鑒於石油勘探技術的發展,未來9年石油供應將會增長25%。
曼氏金融公司分析師愛德華·梅爾指出,今年天公作美,油價不跌也難。去年此時的「卡特里娜」和「麗塔」颶風給墨西哥灣地區的採油和煉油設施造成嚴重破壞,並導致國際市場油價急劇上升。今年,北大西洋的颶風勢頭大不如昔,颶風季節已過大半,迄今還沒有一場像樣的颶風,美國墨西哥海灣地區的石油及天然氣生產設施毫發無傷。
由於好天氣的照顧,美國本土的石油生產正常運轉,油品商業庫存穩步增加,目前美國原油商業庫存為3.3億桶左右,比去年同期水平高6%。汽油庫存2億桶,超過去年同期水平近5%。分析人士認為,這種態勢將持續到年底。
如果今年整個颶風季節平安無事,天氣方面的下一個炒作題材就是北美冬季的天氣了。去年冬天,由於美國取暖油消費地區持續溫暖,造成取暖油和原油價格將4個多月的疲軟。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今年冬季再現厄爾尼諾現象,將是多頭的夢魘:1997-1998年,由於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暖冬,把油價一路打壓到11美元一桶。原國家海洋和大氣局分析員弗農指出,今年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幾率是50%。
油價可能保持波動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近期來看,影響油價走勢最主要的還是伊朗因素。歐亞集團分析師格雷格·普瑞迪認為,油價的下跌不會持續太久。市場可能對伊朗問題的解決過於樂觀。目前還不能完全排除制裁與反制裁的可能。
日本三菱公司風險管理部門經理托尼·納恩表示,伊朗問題何去何從還不明朗之前,市場將會保持謹慎觀望態度,油價將會小幅波動。
一個月來紐約原油期貨價格重挫12.31%——油價理性回歸下游企業受惠
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6日,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收於67.5美元/桶,8月7日至本月6日累計跌幅高達12.31%。布倫特原油價格同期跌幅也達到14.52%。
業內人士認為,國際油價正從此前的暴漲向基本面決定的合理水平回歸。下遊行業將從油價下跌中受益。
三大因素拉低價格
原油期貨市場歷來是投機者的「樂園」。銀河證券研究員李國洪認為,無論是本次價格下跌還是此前的大幅上漲,地緣政治特別是伊朗核問題成了投機者興風作浪的最好題材。
7月3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暫停所有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否則可能面臨制裁。伊朗是歐佩克中僅次於沙特的原油出口大國,炒家的如意算盤是:一旦伊朗被經濟制裁,出口減少,國際油價豈能不大漲?於是借機而動,油價因此大幅上漲。
然而,8月31日「大限」過後制裁並未發生。雖然美國仍高舉制裁大旗,但應者寥寥,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呼聲高漲。國際炒家眼見制裁「大片」短期難以上演,於是見好就收,獲利了結,價格「嘩啦」一聲大幅下跌。
業內人士分析,國際炒家「炒」出來的價格就像天上的風箏一樣,無論飛多高,最終都會受那根線的牽制。基本面就是那根線。題材用盡,油價就會快速回歸到基本面決定的水平上來。
從基本面看,目前對原油價格是有壓力的。供應方面,且不說歐佩克成員國和其它產油國都在開足馬力生產,市場供應充足且仍在增長,而各國的石油勘探工作也在加緊進行,成果不斷。日前有消息稱,墨西哥灣發現了特大油田,美國原油儲量可能因此增加50%以上。雖然短期內這個油田還不能形成現實的市場供應,但這一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人們對石油短缺的憂慮,對國際炒家是個掣肘。
從需求來看,雖然新興國家經濟增長依然強勁,對石油需求在增長,但世界原油市場上的需求仍主要由消費大國所決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張學武認為,原油消費「大戶」美國、西歐等國經濟增速出現放緩跡象。
比如,二季度美國GDP增長率從一季度的5.6%下降至2.9%,石油消費因此將有所下降。而北半球夏季結束,用油高峰過去也使得原油需求下降。還有,往年的「麻煩製造者」颶風,今年也「乖」了好多。這些都對前期高漲的油價形成壓力。在此情況下,價格向理性水平回歸就成為必然了。
盡管如此,聯合證券的肖暉認為,地緣政治問題猶如懸在油價上方的利劍,時刻會左右原油價格的走勢。
特別是伊朗核問題,短時間內難以順利解決,國際炒家仍會聞風而動,油價隨時都可能發生大幅波動。因此,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原油價格可能在暴漲與回歸之間擺動。
當然,長期看多者仍然堅信,相對於需求,原油的儲量和供給都是不足的,因此長期價格將呈上升趨勢。這在理論上或許是說得通的,因為地球上的礦產資源量是有限的。如果沒有發現新的替代品,供不應求是必然的,其價格上升也就不難理解了。
下游企業受益明顯
油價下跌對下遊行業的影響是明顯的,且大多是受益者。
李國洪認為,首先是煉油業。油價下跌會直接降低生產成本,如果成品油價格不變,企業盈利會增加。當然我國由於成品油價格還未完全放開,其盈利狀況還受相關政策影響;其次是航空運輸業會直接受益。由於航油占其成本的40%,油價變動對其盈利影響重大,原油價格下降可能使其高企的成本下降;第三是其它化工子行業,如化纖、塑料、橡膠、油漆等,成本也可能下降,盈利能力會上升。
另外,成品油使用者可以因此支付較低的價格,購車者信心增加,汽車製造業也會受益。
對於油品銷售來說,由於這類企業一般都有較大的存貨,油價下跌則意味著直接的損失。但由於我國油品銷售基本掌握在兩大石油集團手中,其盈利狀況更多地受集團整體盈利的影響。
朋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㈣ 原油價格上漲對那些行業有利
㈤ 航空公司會用原油期貨做油價對沖嗎
航班一般採用的煤制航油,因此,無法採用對沖策略。當然,石油作為大宗商品之王,相關能源的價格也基本隨之波動。相關連合約之間的套利是可以採用的。
㈥ 國內燃料油報價問題
燃料油和航油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就好象我們平時用的汽油、柴油的價格也都是不同的。他們都是原油在加工過程中各個階段的產物,同樣是一噸的話 燃料油和航油產生的熱量是不同的,燃燒後的污染和雜質也是不同的。所以你查的兩個價格都是對的,只不過是兩種不同的產品。
至於三個期貨合約價格,因為到期日不同所以價格也不同,比如0808是08年8月到期的燃料油合約。
㈦ 中航油期貨交易為什麼虧空
交易員太笨了.不專業,沒受過嚴格的訓練.具體地說很復雜.
㈧ 緊急求助:飛機航油和汽油有何不同航油的售價是多少
你好:航空煤油能迅速、穩定、連續、完全燃燒,結碳少,揮發性小 ;汽油不安全,容易揮發,太容易燃燒;兩者都是石油的提取產品,航空煤油外面很少有賣,價格不詳。
㈨ 航油套期保值的策略
為了更好實現套期保值目的,企業在進行套期保值交易時,必須注意以下程序和策略。
(1)堅持均等相對的原則。均等,就是進行期貨交易的商品必須和現貨市場上將要交易的商品在種類上相同或相關數量上相一致。相對,就是在兩個市場上採取相反的買賣行為,如在現貨市場上買,在期貨市場則要賣,或相反。
(2)應選擇有一定風險的現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如果市場價格較為穩定,那就不需進行套期保值,進行保值交易需支付一定費用。
(3)比較凈冒險額與保值費用,最終確定是否要進行套期保值。
(4)根據價格短期走勢預測,計算出基差(即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之間的差額)預期變動額,並據此作出進入和離開期貨市場的時機規劃,並予以執行。
㈩ 關於石油價格上漲的影響(高考政治題)
受到投資者擔心原油供應緊張以及美元貶值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期貨價格2日在歷史上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一段時間以來,高油價颶風一直沖擊著中國,投資者關心的是:中國經濟能夠承受100美元的油價之重?早在去年11月1日,發改委就曾將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價格每噸各提高500元以應對國際油價沖擊。具體到行業個股影響而言,孕育著哪些風險與機遇?
國際原油期價首次突破100美元大關
國際油價在2008年第一個交易日大幅上漲。到美國東部時間2日中午12點06分左右,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在電子交易中達到每桶100美元,這一價格刷新了2007年創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國際原油期貨盤中最高記錄。
多種因素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大漲。非洲主要產油國奈及利亞國內局勢持續動盪,武裝分子1日襲擊了該國主要產油區,導致多人死亡。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2日警告說,到2024年,該組織可能無法滿足國際原油市場需求。此外,美元對西方主要國家貨幣當天繼續貶值,國際黃金以及主要商品期貨價格繼續走高。(新華網)
油價上漲直接影響的行業
油價直接或者間接影響的行業范圍較大,在油價上漲的大背景下,油價上調的相關受益板塊必然會在二級市場上有相應表現。而投資者重視油價受益板塊,則可以在08年行情中獲得較好的結構性獲利機會。
1,直接受益行業
石油開采業、石油設備製造和石油運輸行業,無疑是油價上漲的直接受益者。首先,作為上遊行業的石油開採行業,無疑是最直接受益於油價上漲。其次,石油價格高漲也直接促進石油開發的加快,因此石油開采相關的設備製造及石油運輸行業,都必然受益於行業景氣度的提高。這一板塊具體包括原油開采企業、石油工程承包商、石油機械製造商、油田修理和管道輸送等企業。而目前兩市中這類上市公司並不多,屈指可數的幾家值得關注。
2,能源替代行業
煤炭無疑在相關能源產品中具有最大替代作用,而由於資源總體需求增加和具備相似性特徵產品(石油)的價格提高,促使煤炭價格不斷走高。而電力及其它替代類能源行業,無疑也是在油價上漲過程中的主要間接受益板塊。尤其是不受到煤炭、石油價格上調影響的水電類上市公司、新能源等行業。
3,能夠消化油價上漲壓力的上市公司
如航空業等,表面在油價上漲過程中,由於占其成本比例較大的航油價格上漲可能受到損害,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一方面,國內航油價格處於管制狀態,航油價格未必會隨著油價同比上調,加上燃油附加費,實際上是幫助航空公司完全消化了成本提高的壓力。另外一方面在經濟發展偏熱、油價上漲的背景下,航空公司的客座率提高和票價折扣降低(也就是實際上的漲價),反而搞高了航空公司的利潤水平。
另外,高油價對煤化工、電石化工行業也形成實質性利好。在油價上漲的過程中,以煤炭為原材料的煤化工企業相對於以石油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企業,其成本成本優勢明顯凸現出來。包括煤焦油、合成氨、甲醇等,而其產品隨著油價的提升反而可獲得相應的提價空間。尤其是生產PVC、PTA、MDI等存在供給缺口的公司,調價能力強,更是值得關注。(廣州萬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