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交貨少
Ⅰ 為什麼做期貨得人這么少
期貨不適合小散戶操作。
一來期貨多半都是那些大型公司套寶或者大戶套利。
二來,期貨的交易模式是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以及強行平倉制度,不像股票價值再如何跌,至少還有個股東,或許等哪天公司重組了,又能重新賺回來。都是期貨就不一樣了。
再次:期貨交易品種的價格,多半跟國際行情掛鉤,日內以及隔夜價格變化跳動很大,所以賬面上的浮動盈虧額變動會很大,所以風險固然也會很大,當然利潤也一樣。
其他的嗎,我想都是小細節問題,就不細說了
不過現在這個行業正在慢慢走上正規,所以小散戶的投資也在慢慢的增加。
Ⅱ 期貨 交貨方,是空方交貨,還是多方交貨
期貨交易是空方交貨。在期貨市場上賣空,表示在將來約定的某個月份以某個價格賣出多少標的物。望採納。
Ⅲ 期貨真正交割很少發生
期指交割我們一般說的都是(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在交割日進行交割。2014年4月16號,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正式上市交易,那麼我國現在就有三大股指了。
買賣股指期貨的本質是與他人簽訂在股指期貨交易及交割地點約定的時間內,按約定的價格和數量買賣期指的合約。這個合約都有約定的最後交易日(就是最後履行合約的日子,一般是合約月份的第三個周五),這就是期指的交割日。約定的最後履約時間到了,買賣雙方必須平倉(解除合約)或交割(現金結算)。
比如合約代碼IF1504 表示滬深300(IF代號)指數合約,2015年4月份的合約。 那麼他在4月份的第三個周五就是股指交割日,當天收盤後會對當期所有的持倉客戶進行交割,全部結算。在這天以後這個合約就沒有了。那麼繼續下個月的合約,也就是IF1505。
通俗的講,期指交割,就是交割日當天對於交易雙方來說,就是指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銀貨兩訖,結清手續。
Ⅳ 為什麼期貨市場中的貿易商和現貨商有一些很容易變成死多頭,不是...
因為他們一般做多的話就是已經在未來約定了交貨日期,這時候為了防止在未來貨物漲價而帶來的損失貿易商和現貨商會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如果價格真的上漲那麼雖然這筆貿易交易虧損了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盈利了彌補了一部分損失,如果在未來貨物跌價,那麼這個比貿易交易中就賺到的錢就可以彌補在期貨市場里虧的錢。
Ⅳ 新手問題;期貨,可以沒有貨物賣出合約,豈不是製造了產品,交付不了
自己賣合約的買回來?期貨是雙方交易,也要有人和你平倉呢。
個人客戶不允許交割。
最後交易日閉市後,所有未平倉合約的持有者須以交割履約。交易所按「最少配對數」
的原則通過計算機對交割月份持倉合約進行交割配對。同一客戶號買賣持倉相對應部分的持倉
視為自動平倉,不予辦理交割。
Ⅵ 期貨合約必須履行實際交貨的義務
實物和貨幣的交換叫做交割.
你找的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參與期貨交易的人,大多數都在到期日前就把期貨合約沖銷掉了,只有很少的人選擇留著合約最後去進行交割,這部分佔整個交易量的比例不到5%.
不是說必須要交割,只要你在到期前沖銷掉(術語叫平倉),就完全不涉及實物交易.
這些文章根本沒從一個閱讀者的角度來考慮,確實存在歧義!
另外,如果你不選擇沖銷(平倉),而是交割的話,購買的實物當然是自行處理.而且交易所對交割有所限制,不允許個人投資者(散戶)交割,個人投資者會在交割前被強行平倉.
Ⅶ 為什麼對於期貨市場上的商品,在現貨市場上替代品越少,越不容易形成壟斷
我看不懂你要問的是什麼,能在解釋一下嗎,比如舉個例子
Ⅷ 為什麼期貨交易中實物交割量占交易量的比重只有百分之五這么少什麼叫買賣期貨合約者在規定的交割日期前
簡單點來說假如當前是買漲,那麼必須在交割日之前賣出平倉,期貨是雙向交易既可以做多又可以做空,這里買賣的並不是實物,而是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所以沒有實物交割。
Ⅸ 期貨問題:一般來說,期貨交易中進行實物交割的只是很少量的一部分
期貨合約的了結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實物交割;一種是對沖平倉(即樓上那位仁兄說的方式)。
自然人是不允許進行交割的。在最後交易日結算之後,如果自然人還有未平倉合約,那交易所是要對其進行強行對沖平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