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芝加哥小麥期貨價格
A. 美國小麥期貨價格
美麥05,來自芝加哥農產品交易所~
目前價格1037.4——2008.02.21 10:39
B. 為什麼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美小麥和 中國鄭州小麥的價差那麼大
CBOT的小麥對我國的影響不大,我們的小麥可以自給自足的,要做國內的小麥就一定要關注國家的政策,CBOT對我國小麥的影響不大。
C.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和玉米的一手合約數量是多少
玉米一手是10噸,保證金是交易所5%外加期貨公司的2%左右,就是7%左右,如果此刻玉米價格是2330,那麼一手交易就是2330*10*7%=1631元。
D. 芝加哥期貨小麥480元=人民幣多少錢,是按噸計算嗎
CBOT小麥的單位是,蒲耳式(芝加哥農產品單位基本都是蒲耳式)480是美分。摺合人民幣30.6408。小麥一張合約是5000蒲耳式
E. 哪裡能找到芝加哥期貨百年走勢圖
我以前找過,最多也就是1970年的,如果找標普、道瓊斯等股票指數的,數據到1900年都有,可以到雅虎財經裡面找,有下載。其它期貨的你到網上搜一下,有專門賣數據,比如淘寶、有啊、拍拍等地方,我就不說賣家了,免得被說是做廣告。不過以現在的軟體,就算前面的數據有,軟體上也不支持顯示,最多隻顯示到1970年。
F. 7月1日,堪薩斯市交易所12月份小麥期貨合約價格為730美分/蒲式耳,同日芝加哥交易所12月份小麥期貨合約價
首先列一個表格,用KC代表堪薩斯市(應該是堪薩斯城吧?Kansas City),用CHI代表芝加哥(Chicago)
日期 KC CHI
07/01 $7.30/蒲 $7.40/蒲
賣出20手 買入20手
07/10 $7.20/蒲 $7.35/蒲
買入20手 賣出20手
1手=5030蒲,因此20手=100600蒲
如賣出的收入少於買入的花費,則為虧損,否則為獲利
獲利/虧損 = $7.30 * 100600 - $7.20 * 100600 - $7.40 * 100600 + $7.35 * 100600
= $5030 ≈ $5000
因此答案是A
G. 如何找到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主力合約交易價格
交易軟體上都有的。
你選擇國外的期貨就ok
H. 某套利者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買入5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3月份的小麥期貨合約,
怎麼不好理解呢?他買了3月份的,又賣了9月份的,就是跨期套利啊,也就是跨日期套利;
I. 請教一哈,芝加哥小麥期貨報價單位是美分/蒲式爾還是美元/蒲式爾 相關換算標準是不是 一蒲式爾=27.5公斤
報價單位是美分
蒲式耳是容積單位
你要換算的話就110公斤約等於4蒲式耳 這樣好算點吧
J.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簡介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19世紀初期,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穀物集散地,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後,對交易規則不斷加以完善,於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 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除廠提供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期貨交易外,還為中、長期美國政府債券、股票指數、市政債券指數、 黃金和白銀等商品提供期貨交易市場,並提供農產品、金融及金屬的期權交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大豆、小麥等品種的期貨價格,不僅成為美國農業生產、 加上的重要參考價格,而且成為國際農產品貿易中的權威價格。
成立於1848年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 - CBOT)是一個具有領導地位的期貨與期權交易所。通過交易所的公開喊價和電子交易系統,超過3600個CBOT會員交易50種不同的期貨與期權產品。在2003年,交易所成交量達到創紀錄的4.54億張合約。
在交易所早期,CBOT僅交易農產品,如玉米、小麥、燕麥和大豆。交易所的期貨合約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現包括非保存性農產品和非農產品,如黃金和白銀。CBOT第一種金融期貨合約於1975年10月推出,該合約為基於政府全國抵 押協會抵押擔保證券的期貨合約。隨著第一種金融期貨合約的推出,期貨交易逐漸被引進到多種不同的金融工具,其中包括美國國庫中長期債券、股價指數和利率互換等。另一個金融創新,期貨期權,於1982年推出。
在過去的150多年中,CBOT的主要交易方式為公開喊價交易,即交易者在交易場內面對面的買賣期貨合約。然而,為了滿足全球經濟增長的需求,CBOT於1994年成功地推出了第一個電子交易系統。在過去的十年中,隨著電子交易使用的日益普及,交易所曾將電子交易系統數次升級。在2004年1月,CBOT推出了另一個由領先的LIFFE CONNECT交易技術所支持的新的電子交易系統。在CBOT推出新交易系統的同時,交易所也完成了清算業務的轉換。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於2004年1月開始為CBOT的所有產品提供清算及相關業務服務。CME/CBOT共同清算網將兩個具有主導地位的金融機構結合起來,該清算網提高了業務、保證金和資本效率,使期貨經紀商和期貨產品的最終用戶獲益匪淺。
無論是電子交易還是公開喊價,CBOT的主要角色是為客戶提供一個具有透明性及流通性的合約市場,該市場的作用為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及投資。農場主、公司、小企業所有者、金融服務提供者、國際交易機構及其 它個人或機構可通過一個稱作套期保值的過程來管理價格、利率、和匯率風險。套期保值是通過在期貨市場持有相等但相反的頭寸來對沖掉現貨市場頭寸的內在價格風險的操作。套期保值者利用CBOT期貨市場保護其業務以避免不利的價格變動可能對其盈餘造成的不利影響。
期貨市場還讓全球的投機者通過解釋及利用經濟資料、新聞和其它信息來確定交易價格及是否以投資者身份進入市場。投機者填補套期保值者買賣價的缺口,因此使市場具有更高的流通性及成本效率。各種市場參與者均具有不同意見及接觸不同市場信息,市場參與者的交易導致價格發現及提供基準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