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價格久期
1. 關於期貨價格和遠期價格的比較
首先我想說第二個問題是不存在的,因為這是一個假設,就是說如果標的資產與利率呈正相關時,當市場利率上升,標的資產價格隨之也上升,期貨合約多頭就可以立即賣出合約而獲利,並且可以按當時的市場利率進行再投資(注意此時的利率是上升後的利率),但是遠期合約只能在到期後執行,並且價格是合約上規定的;當市場利率下降,標的資產價格也下降,則期貨合約的多頭因每日結算制而立即虧損,但他可以按當時的市場利率(下降後的利率)的融資以補充保證金。這里期貨的好處就是隨時可以賣掉。
可能我理解有誤,我理解的你第二個問題相當於這樣:
當A=1,推出B=1,現在問為什麼這種情況下A=1,這個問題就不存在呀,因為這A=1是個前提假設,也不能反過來說因為B=1推出A=1,因為當A=1時B=1不能推出當B=1時A=1。
如果你的問題不是這樣的,那你把完整的問題發出來看看。
2. 期貨價格的概念很難理解
漁夫和開戶講得都對。
期貨價格在供求平衡時應該高於現貨價格。因為其中包括藉以手續費等費用!
3. 債券久期、期貨合約 、期點價值、利益期限結構曲線、期貨品種
140.ABCD
141.BCD
142.AD
143.ABC
144.CD
145.ACD
4. 遠期價格與期貨價格之間是什麼關系
遠期是期貨的前身,期貨是標准化的遠期合約,規定了交易地點,時間,數量,金額等,所以遠期的風險比期貨大,兩者價格上正相關.
5. 久期和到期日大小關系
久期也稱持續期,是1938年由F.R.Macaulay提出的。它是以未來時間發生的現金流,按照目前的收益率折現成現值,再用每筆現值乘以現在距離該筆現金流發生時間點的時間年限,然後進行求和,以這個總和除以債券目前的價格得到的數值就是久期。概括來說,就是債券各期現金流支付時間的加權平均值。
到期日就是期權生命中的最後一日。對於歐式期權是買方唯一可以行使權利的一天;對於美式期權,則是買方可以行使權利的最後一日。模擬交易當中,強麥與棉花期權的到期日均為標的期貨月份前一個月的第5個交易日。
到期日決定的期權的存續時間長短,影響著期權的時間價值。無論是看漲期權還是看跌期權,到期日越長,期權的價值就越高。因為時間愈久,期貨價格上漲或下跌的機會相對愈大
6. 什麼是久期
就是相當於將債券到期剩餘時間加權後,相當於一個剩餘多少時間的純貼現債券。久期越高,相當於時間長的純貼現債券,所以更易受利率變動影響,風險越大。
7. 求解關於利率期貨之中久期方面的一道題
根據計劃售出債券時間選擇合適的期限賣出同量利率期貨,鎖定債券賣出價格即可。或者買入適當量的看跌債券期權(或利率上限),在利率上漲,債券市場價下跌時行權,彌補損失。所謂利率期貨實際上就是某些固定收益類證券的期貨,比如債券期貨。所以賣出利率期貨(債券期貨)時就已與對方約定在一定時間以一定價格交割一定的債券(就是你現在持有的),這樣就做到賣出債券的價格已鎖定。不如現在手頭持有3年期國債100萬(當前市場價),在期貨市場賣出相同面值的1年期國債期貨(假設價格為101萬),那麼在一年後,就可以以在期貨合約中商定的價錢101萬賣出這些債券,即使這個時候由於利率上升市場價格變成了99萬,從而防範了風險。
8. 求助!國債期貨問題。基點,基差,久期,轉換因子相關計算很復雜~
我不是很有把握,試著回答:
第一題:該機構將發行債券、將獲得資金,最怕的是這一個月利率上升,導致無法募集到足夠的資金;若這個月利率下降,他的融資成本會降低,是好事兒。所以主要是要對沖利率上升的風險。
所以進行期貨交易,當利率上升時應該通過期貨盈利,對沖現貨市場的風險。利率上升時能從國債期貨中盈利,應該是期望到期國債下跌,是賣出期貨。
數量上,是不是這么算:45000÷83.490÷5.3=101.7
猜一下,這題是不是選D啊
第二題,數字應該是103
將購入債券,樂於看到利率上升,此時債券價格會下跌。怕見到利率下降。所以為了對沖利率下降,操作上應該是買入國債期貨的。
第三題,真的have no idea。。。sorry
9. 如何計算國債期貨合約的久期及基點價值
那是因為3個月期(註:13周相當於3個月)國債期貨報價與3個月期國債期貨清算規則(可以理解為合約價值)在計算方式不同造成的。3個月期國債期貨報價是100減去年化貼現率,而國債期貨的資金清算規則是以合約規模*(100-年化貼現率*3/12)/100,也就是說資金清算考慮到了時間因素,所以在對於計算3個月期國債期貨基點的價值時實際上是要用上它的資金清算規則的計算方式,故此是最後是需要乘以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