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期貨價格走勢
1. 幾年雞肉價格會不會上漲
答案:這要看市場的趨勢,如果情況很突然和產量不足,雞肉價格回你上漲!
2. 雞肉價格大跌的原因是什麼
雞肉價格大跌的原因主要也是因為供需方面,還有就是產能過剩,所以才導致了價格大幅度的下降。
如今雞肉價格大跌,也是因為產能過剩所導致的,而在未來這種價格大跌的趨勢顯然不會維持很久。因為畢竟雞的生長也是呈現周期性的問題,等到再過一段時間會發現雞肉的價格肯定會迅速回暖的。不過如今養殖戶還是要做好銷售規劃,不然的話很容易血本無歸。
3. 今年以來雞肉價格降了多少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今年以來,全國白條雞集貿市場均價,由年初每公斤24元左右降至8月份21元左右,累計下跌10%左右。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中,8月畜肉類價格同比上漲42.0%,而雞肉價格卻同比下降1.6%,也是近3年來的首次下降。9月份前兩周白條雞價格每公斤21.9元,同比下降幅度超過6%。
(3)雞肉期貨價格走勢擴展閱讀
供應增加、需求回落
肉雞市場價格波動與其生產供應緊密相關。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禽肉產量同比增加6.8%,肉雞產能一直維持高位。
記者了解到,今年除疫情較為嚴重2-4月,多數時間下國內毛雞出欄呈持續增加狀態,1-7月國內白羽肉雞出欄量27.86億只,同比增加14%。此外,今年受疫情影響,餐飲行業消費量縮減,國內肉雞市場需求回落。供應增加、需求回落,今年國內肉雞市場火熱行情不再。
4. 全國雞肉價格3年首降,現在雞肉的市價是多少
面對肉類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雞肉的價格不升反降了,從2019年開始,豬肉的價格呈現出翻倍增長的姿態,而雞肉的價格卻呈現出一種持續走低的姿態。2020年8月份的統計顯示,白條雞的市場均價在每公斤21元左右,在此之前雞肉的價格是每公斤24元左右, 那麼雞肉的價格為什麼會降低呢?
雖然各種肉類的價格時高時低,但是總體都保持在一個大眾可以消費的起的水平,大家對肉類的價格不用太過於擔心。
5. 從去年到今年,雞肉價格一直下跌,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從消費端來看,近期缺乏拉動消費增長的有利因素,市場消費仍處於疲軟狀態。與此同時,隨著冬季來臨,經銷商對後市消費需求持觀望心態,對雞肉產品的采購比較謹慎,導致屠宰場產品走貨速度相對平穩。預計年末受元旦、春節的節日效應影響,消費會有一定增長,短期可能會拉動價格上漲。
針對雞肉未來走勢,業內人士認為,受去年雞肉行情較好驅動,養殖戶明顯增多導致肉雞存欄量較高,因此短期內雞肉價格較難反彈。
總的來說,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包括肉雞在內,今年整體的家禽市場行情一直不溫不火。再加上明年生豬產能的恢復,豬肉價格或將回歸正常價位,屆時又會給肉雞行業造成一定的沖擊。
6. 在各種肉類都在漲價時,為什麼雞肉價格卻不斷下降
在各種肉類都在漲價時,雞肉價格卻不斷下降的原因是去年產能擴張比較明顯,而今年消費低迷,總體是供大於求的局面,導致價格一直偏弱運行。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中,8月份,禽肉類價格同比上漲42.0%,其中豬肉價格上漲52.6%,牛羊肉價格也都有10%左右的漲幅,而雞肉價格卻同比下降1.6%,也是近3年來的首次下降。
在北京市朝陽區一家大型生鮮超市,超市采銷部負責人介紹說,今年春節以後,肉雞產品的價格一直處於緩慢下降之中,即便是偶爾出現回暖,整體價格總體保持偏弱運行,降幅較大的像雞大胸產品,比較年初一公斤下降了3元,降幅30%左右。
盒馬鮮生北京十里堡店店長吳迪表示,在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肉雞產品價格較低並且生長周期較短,成為豬肉的補充,前7個月肉雞產品進口大幅增加,同比增幅近1倍,市場供給增加。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前期積壓的肉雞產品、冷凍庫存產品的消化也需要一定時間。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張莉表示,去年產能擴張比較明顯,然後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消費比較低迷,總體是供大於求的局面,導致價格一直偏弱運行。
(6)雞肉期貨價格走勢擴展閱讀
雞肉價格下一步的走勢
記者在山東采訪時了解到,今年,肉雞養殖效益和雞苗價格出現大幅回落,主要原因還是去年產能擴張較快造成的。
卓創資訊分析師孫亞男介紹,我國祖代種雞長期以來依靠進口,美國、英國、紐西蘭、波蘭和法國都是我國的可引種國,受到禽流感等原因影響,目前以紐西蘭引種較多。
卓創資訊分析師孫亞男表示,由於我們祖代種雞的產能呈現持續傳遞的作用,預計2020年下半年包括2021年上半年,產能會呈現增長的狀態,預計產能增幅在10%到20%,從需求面來看,較去年略有回落,在排除季節性增長的原因以外,預計國內肉雞價格會呈現低位運行的狀態。
7. 目前雞肉市場行情如何
一、全球雞肉發展現狀分析
2016年全球雞肉產量為8873萬噸,同比降低0.24%;2016年全球雞肉消費量為8691萬噸,同比降低了0.29%。
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6年年底和2017年年初在亞洲、非洲、歐洲、俄羅斯和美國發現高致病性流感疫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雞肉生產的擴張,但預計2017年全球雞肉產量仍將有所增長,上升至8947萬噸,較2016年增長1%。
2013-2017年全球雞肉產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蛋雞養殖市場深度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全球排名前四的雞肉生產國家和地區分別是美國、巴西、中國和歐盟,2016年,美國的雞肉產量為1826萬噸,佔全球雞肉總產量的21%,巴西的雞肉產量為1291萬噸,佔全球雞肉總產量的15%,中國的雞肉產量為1230萬噸,佔全球雞肉總產量的14%,歐盟的雞肉產量為1133萬噸,佔全球雞肉總產量的13%。
8. 我想了解全國的雞肉每天的行情,該上哪個網查詢呢
可以從大宗商品交易盤。
價格只是國內主流整體控價,更多還看各地區的供應量。
9. 如何看待全國雞肉價格3年首次下降的現象
我國的經濟屬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影響商品價格大的因素還是市場的運行情況,具體來說決定商品價格的因素包括商品的生產、運輸、存放等成本,同時還與供需有很大的關系。而雞肉的價格為何3年來首次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於供需的關系發生改變。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
我們都知道,在市場上,當一個商品的供應大於需求,那麼這一商品的價格就會下降。而我國的雞肉在這段時間就是供應量充足,才導致了價格下降。而我國雞肉的供應量充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三,雞肉的生長周期短。我們都知道,正常的肉雞從孵化到出欄,大概需要4個月左右的時間,去年到今年年初,非洲豬瘟導致我國的豬肉價格飆升,這就促進了肉雞養殖規模的擴大。而雞肉的生長周期短,所以在今年年初,之前擴大養殖的肉雞可以出欄了,但是又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很多肉雞的滯銷,雞肉價格進一步地下降。
所以雞肉價格的下跌是有多種因素導致的。對於老百姓來說,雞肉價格下降是好事,但是對於養殖戶來說卻是一件壞事。有句話叫做“菜賤傷農,菜貴傷民”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不管是雞肉還是其他的商品價格,都應該維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這樣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