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棉花期貨價格
Ⅰ 棉花期貨歷史最低價是什麼時間
直接看K線就可以了,是8715,2008年12月份創造的,現在來看的話,還沒有跌到位呢
Ⅱ 棉花期貨價格走勢圖
Ⅲ 棉花的期貨價格
你收集的現貨棉花價格有誤吧。一般來說期貨現貨棉花不會差到這么大的。期貨價格確實是在13000左右。要是真有你說的這個價的棉花,請聯系我。
Ⅳ 怎麼看棉花期貨價格
棉花是鄭州交易所產品
您可以登陸鄭州交易所網站、各大財經網站(如新浪財經期貨版)以及交易軟體(如通達信)查看
都是實時數據
Ⅳ 2008年棉花的價格會上漲嗎
2008年棉花價格不會出現大幅上漲或下調
在2008』中國棉業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國際棉花貿易洽談會上,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史建偉通過圖表向代表直觀地展示了國內棉花市場近年來的運行走勢情況。
從2001年-2008年的七、八年時間里,國內棉花市場價格經歷了幾次大的起伏。2004年春節後不長的時間內,國內棉花價格指數一度達到17400元/噸的高位,後即出現暴跌。 2007年8月下旬,棉花價格短期內達到了近三年來同期最高。隨後,2007年9月30日,棉花價格指數跌至本年度最低12990元/噸。國慶節後棉花價格止跌上漲,到10月下旬上漲了近600元/噸。從去年10月至今,價格在13500-13800元/噸之間小幅波動,市場保持相對穩定,中國棉花價格指數變化幅度不到7%,而紐約期貨價格變化幅度是60%。
分析後市,史建偉認為棉價很難出現大幅度變化,根本原因就是需求不足。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現在的市場經過了近幾年的波動挫折以後已經變得更加理性化。二是國家為了防止經濟過熱,抑制通貨膨脹,所採取的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包括從緊的貨幣政策、出口退稅率降低、滑准稅進口政策、貸款利率提高等等,加上人民幣升值、各種要素價格上漲等因素,使得棉花產業鏈下游的承受力下降,同時還貸壓力又使得上游企業難以長期支撐。
紐約棉花期貨價格可能拉動國內價格漲跌,但是國內的因素將起到主導決定的作用。他預計,2007年度棉花價格將保持相對穩定水平,大幅度上漲或下跌的可能性都不大。
Ⅵ 棉花期貨一手多少錢怎麼算,有什麼公式
棉花期貨保證金計算公式:成交價格*交易單位*保證金率*手數;根據交易所規定,棉花期貨交易單位為5噸/手,保證金率為合約價值的5%,假設目前棉花期貨最新成交價格為12700,那麼一手棉花期貨保證金=12700*5*5%*1=3175元。
(6)2008年棉花期貨價格擴展閱讀:
供給:
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A前期庫存量,它是構成總供給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前期供應量的緊張程度,供應短缺價格上漲,供應充裕價格下降。
B當期生產量。在充分研究棉花的播種面積,氣候狀況和生長條件,生產成本以及國家的農業政策等因素的變動情況後,對當期產量會有一個較合理的預測。
C進口量。實際進口量往往會因政治或經濟的原因而發生變化。因此,應盡可能及時了
解和掌握國際形勢,價格水平,進口政策和進口量的變化。
另外,影響供給的一般因素還有:生產能力、生產商的總數、替代品的相對生產成本、社會風俗習慣以及國家宏觀政策等。
Ⅶ 什麼期貨軟體有棉花2010和2011年期貨價格走勢
看期貨一般就文華財經和博易嘛,歷史數據都能看到並且導出的。文華有棉花期貨指數,博易的只有棉花連續,也就是只有近月合約連續價格。建議用文華的棉花指數,要不你就自己挑主力合約分段採集數據。
Ⅷ 2009年棉花價格走勢怎麼樣啊,最高能達到多少
目前收購價,河北天津3.1元/斤,衣分38%,新疆6元/公斤
一、 供給
國儲棉拋儲備:計劃150+60=210萬噸,其中2008年度儲備100+50=150萬噸,老儲備60萬噸。目前實施狀況:自5月22日起,共拋售168萬噸。預計十一前完成175萬噸。4個月175萬噸,1個月平均43.75萬噸。得出結論:全國用量月均60萬噸。
十月拋儲計劃餘量35萬噸。
國家儲備量:280-150+50=180萬噸左右。
棉花:1-7月,進口89.8萬噸,同比下降40.3%;出口7299.0噸,同比下降22.8%。逆差11.1億美元,同比下降54.0%。,月均12.8萬噸。
今年棉花產量預計700萬噸。十一期間大量開秤。10月中旬-11月底大量上市。目前籽棉收購成本13000元噸以下。
二、 需求
紡織品市場企穩。訂單回升。
三、分析
1、如紡織品市場訂單下滑,需求減小,按目前供給量,供大於求。棉花市場價格下跌。隨著世界經濟復甦,這種可能性不大。如出現,國家將加大收儲力度。
2、如紡織品市場維持平穩,按目前供給量,供需平衡。棉花市場價格將在13000-14000之間震盪。
3、如紡織品市場訂單上升,恢復到2007年度水平,年用棉量達到950萬噸左右,按目前供給量,國家必然加大進口或增加儲備。如美棉上漲過快,放儲成為可能。國家有200萬噸左右的調控能力。
印度棉花的增產,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中國減產的影響。
綜上,預計2009-2010年度棉花價格3級棉將在12800-14000之間震盪。
期貨價格將在12600-14500之間震盪。
Ⅸ 08年棉花收購價格比去年是漲還是降了求大神幫助
2007年,我國棉花價格呈現在波動中小幅上漲的走勢,新棉集中收購期收購價格高於上年同期。受供求關系及國際市場價格的影響,預計2008年棉花價格水平將呈現上漲態勢。 一、2007年棉花價格運行情況 (一)棉花收購價格呈平穩上升走勢,集中收購期平均價格大幅高於上年同期。前三季度328級棉花收購價格在每50公斤(下同)580元到620元范圍內波動,平穩中小幅上漲。在新棉集中收購期,第一階段,9月份新棉開秤後,價格低開低走,月初主產區328級籽棉新棉收購價格平均為629元,較上年同期低 7.71%,之後一路下降,到9月底價格降至610.76元。第二階段是從10月初到11月中旬,價格由降轉升、持續上漲,11月中旬為642.96元,達到本年度新棉收購最高價格水平。第三階段是從11月到年底,價格呈現總體平穩、略有下降態勢,12月下旬為619.87元,比上年同期上漲16.02%。9-12月份新棉收購價格平均為628.09元,較上年同期上漲7.60%。全年棉花平均收購價格為609.87元,較上年下降 2.82%。 (二)現貨銷售價格波動較大。10個省區市棉紡企業到廠價格呈現上漲、回落、走高、調整狀態,1-3月逐月走高,4月份有所回落,5月份開始價格反彈,8 月份達到今年以來最高價位後,9-12月份價格水平穩中小幅波動、略有下降。12月份,10個省區市棉紡企業328級、229級棉到廠均價分別為 13614元/噸、14074元/噸,較年初分別上漲7.04%、7.05%;其中8月平均價格分別為14191元/噸、14511元/噸,是全年的最高價位。 (三)期貨價格在波動中走高。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價格在波動中走高,其中次近期合約收盤價格由年初的13500元/噸上漲到12月份的14440元/ 噸,較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別上漲6.96%、3.36%。國際市場棉花期貨價格上漲幅度大於國內市場,其中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31日次近期合約收盤價格為 69.57美分/磅,較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別上漲24.48%、22.07%。 二、2008年棉價走勢分析及預測 受成本上升、國內外棉花供求情況及其他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影響,預計2008年我國棉花價格總水平在波動中上漲,但價格大幅上漲和走低的可能性都較小。 (一)2007/08年度國內棉花產量仍保持較高水平,但種植成本仍會繼續增長。國內外權威機構預測,2007/08年度我國棉花豐產的可能性較大,中國棉花協會預計全國棉花總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產量處於歷史較高水平;美國農業部在2008年1月份發布的報告稱,中國棉花產量為751.2萬噸,雖然比 12月的報告數據有所調減,但仍高於上一年度。受農資等價格上漲的影響,今年棉花種植成本仍會保持增加態勢。有資料顯示,2007年我國每畝棉花種植成本預計為930.8元,較上年度上漲7.07%,其中,種子費增加6.21%,化肥費用增加3.12%,農葯費用增加2.79%,租賃作業費用增加 1.97%,人工成本費用增加10.57%,土地費用成本增加5.39%。 (二)國內棉花需求增長速度開始趨緩。我國棉紡織業逐漸顯現出增長放緩的特徵。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全年我國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150.7億美元,同比增長20.9%,比上年回落8個百分點,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出口561億美元,增長15%,比上年回落3.7個百分點。2008年仍將繼續保持這種放緩的態勢。中國紡織品進口商會預測,受國際貿易環境、能源和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預計2008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將減緩到15%左右,對棉花需求不會有大的突破。此外,紡紗配棉比例大幅下降也是棉花需求下降的原因之一。2007年我國化纖總產量可能突破2100多萬噸,而且仍以15%以上的增幅遞增,特別是粘膠短纖、滌綸短纖產能的增長尤為突出,相應的紡紗棉配比例趨於下降,如果按照2007年化纖產量推算,國內企業紡紗配棉比在55%以下,低於以往60%以上的比例。 (三)國際市場棉價呈現上升趨勢,對國內市場價格有一定的支撐作用。近幾年,國際棉花庫存隨著產量增加而呈現上升局面,2004- 2007年棉花的期末庫存都維持在1000萬噸以上的高水平上,但這種格局將在今年有所變化。據美國農業部估計,近五年全球棉花產量的峰值出現在 2006/07年度,全球產量為2657.8萬噸,期末庫存的峰值也出現在上年度,達到1327.3萬噸。而在2007/08年度,由於需大於產,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認為,本年度全球棉花產需缺口136萬噸,而庫存為1175萬噸,較上年度下降10.37%;本年度國際市場棉花價格為67美分/磅,比上年度高8美分。 同時不容忽視的是,近兩年來,小麥、大豆、玉米等農產品價格都出現大幅上漲現象,無論國際還是國內棉花價格已經被低估。棉花和其他農產品比價關系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棉價繼續上漲。 三、幾點建議 為促進今年棉花生產,努力保持棉花價格在一個相對合理、穩定的水平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棉花生產、需求及價格監測,保證統計數據的相對准確性,為進一步做好宏觀調控奠定堅實基礎。2006/07年度棉花產量修正幅度較大,如有關部門將棉花產量由650萬噸上調到770萬噸,上調幅度達到120萬噸。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國植棉地域遼闊且比較分散,統計起來相對困難等。但統計數據出現的這種誤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後勢的判斷和宏觀調控的政策實施。對需求的判斷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因此,要進一步完善棉花生產、需求數量方面的監測,並通過一定的手段來驗正監測數據的真實准確性,為做好宏觀調控和棉花產業的健康發展打好堅實基礎。 二、密切關注棉花市場、行業、價格,警惕階段性、結構性價格大幅上漲。從供求基本面情況看,棉花價格應該是保持穩步上漲的態勢,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但我們所面臨的供求關系不僅有全局的,還有局部的,不僅有靜態的,還有動態的。去年市場普遍認為國內供求之間存在幾百萬缺口,潛在需求十分強勁,但後來事實證明,理論性質的缺口,未必能成為事實,而階段性和結構性供求變化,才會對價格產生實在的影響力。需要警惕的是一旦這種變化在某個階段被放大,市場反應往往超過預期。具體來看,近期持續縮減的進口、原料庫存的低位徘徊一旦達到質變,將可能帶動棉花價格急速飆升。 三、關注新情況、新問題,充分利用各種調控手段,努力保持棉花價格不出現大幅波動。近年來,國家通過配額、收儲、關稅等多種手段調控市場,對保持棉花供求總量平衡、維護價格基本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今年我國棉花產業面臨的問題與以往有所不同,主要是整個經濟環境有所變化,包括目前出現的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通脹壓力和預期、從緊的貨幣政策、人民幣可能進一步升值等,對我國棉花產業鏈將有較大的不確定影響。因此,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不斷完善、發展現有的政策調控手段,努力保持棉花價格不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
Ⅹ 2009年到2011年棉花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波幅為什麼如此大
這個原因很多 我能想到的首先是基本面大環境的影響 全球經濟總體情況以及我國的經濟情況 供需因素等等 如果經濟向好 需求增加 那麼價格自然上升的很多 反之亦然 再就是一些國內大資金對價格的控制 以及國家對這些重要品種價格的控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