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期貨價格預測
㈠ 怎麼查期貨銅每天的價格走勢拜託了各位 謝謝
1、在K線圖就可以查到的。
一般來說,期貨價格的漲跌,直接說明了多空雙方勢力強弱;成交量增加或縮減,則顯示多空雙方短線爭奪趨於激烈或趨於緩和;持倉量也稱持倉興趣,持倉量的增加或縮減,則是反映多空雙方外圍增量資金進駐場內與場內原有資金平倉撤離流出的指針。持倉量增加,說明多空雙方對當前集中成交價位的看法發生重大分歧,多方看漲且預期漲幅很大,同時空方看空且預期下跌空間很大,多空雙方外圍增量資金進駐場內。持倉量的縮減,則是反映多空雙方對當前集中成交價位的看法基本一致,或僅存有較小分歧,多空雙方場內原有資金平倉撤離流出。
2、一般來說,持倉量雖然不能明確指示出市場價格的運行方向,但對於預測市場價格的波動性幅度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即多空雙方持倉量迅速增大之後,一旦價格向一個方向波動形成趨勢,這個趨勢的幅度將與持倉量呈現出正相關關系。2007年9月初大連商品交易所豆粕持倉量持續增加至11月份達到當時的歷史高位70萬手,經過一輪暴漲之後,期貨價格指數自3000元升至4300元,漲幅超過40%。一波行情的結束往往伴隨著持倉量的急劇下降,其實質意義就是雙方對此價位已經沒有什麼懸念,看法趨於一致。
3、成交量與持倉量有著顯著的區別,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判斷資金流向、價格波動方面有著不同的作用。成交量更傾向於短線的分歧和爭奪,持倉量則對中長線的波動性指示意義更大。若成交量、持倉量雙雙增加,說明多空雙方主要通過增量資金入場增倉的形式爭奪且較為激烈,因市場資金注入而能量不斷積聚,期價可能反復波動。成交量增加而持倉量縮減,反映出多空雙方均積極平倉撤離資金,雙方平倉意願強弱對期價走勢構成相反作用,即多頭主動平倉意願強於空頭平倉意願,則期價易於下跌,而空頭平倉意願強於多頭平倉意願,則期價易於上漲。在此背景下,市場積聚的資金能量逐漸釋放,期價漲跌趨勢可能逐漸減弱。成交量縮減而持倉量增加,顯示多空雙方短線交易減少但在暗地裡卻分歧頗大,市場積聚的資金能量緩慢增加,期價仍可能劇烈波動。
4、利用成交量、持倉量變化分析期貨價格時,應首先關注的是波動性其次才是波動方向,一輪行情波動的啟動往往是從期貨的持倉量和成交量的變化引發的。
㈡ 銅期貨價格走勢圖
拿去這就是今天的走勢圖。
㈢ 某投資者預計2月份銅期貨價格會下降,於是以65000元/噸的價格賣出一手銅合約
B .65150元/噸
㈣ 為何銅期貨的價格已經跌破了銅的成本價格還在運作
樓上的回答了你教科書的問題.
我回答第二個問題: 誰說銅已經偏離現貨市場價了? 誰又告訴你價格已經跌破銅的成本價了? 我舉個例子: 鋅, 鋅在9000多的時候有個客戶告訴我,鋅的成本價在9700-9600. 理由是他很多朋友是開鋅礦小老闆,當時他們已經准備關門了.
然後鋅跌到 9500, 我另一個朋友又告訴我,他在省內的一家大型的鋅企的朋友告訴他,他們廠成本在9300-9400,目前勉強維持贏利. 但是他又告訴我,這家企業在全國來說都只算是中小型企業. 那我就在想,到底鋅的成本是好多?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
另外,我們做期貨做的是什麼? 遠期合約, 既然是遠期,為什麼不能跌破當前的現貨價?
㈤ 解釋影響銅期貨價格的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列。
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
(1)供求關系:生產量、消費量、進出口量、庫存量
(2)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其需求量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
美國銅期貨指數周線圖
(3)進出口政策、關稅: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是個銅資源不足的用銅大國,因而在進出口方面一直採取「寬進嚴出」的政策,銅及銅製品的平均進口稅率為2%,近兩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展,國家逐步降低出口關稅,銅基本可以自由進出口,從而使國內國際銅價互為影響。
(4)國際上相關市場的價格:例如LME、COMEX價格影響
(5)行業發展趨勢及其變化
(6)銅的生產成本:目前國際上火法煉銅平均成本為1400-1600美元/噸,濕法煉銅成本為800-900美元/噸,近年來使用濕法煉銅的總產量在迅速增加,1998年達200萬噸左右,到20世紀末,濕法冶煉約占總產量的20%左右。
(7)國際對沖基金基及其他投機金的交易方向
(8)有關商品如石油、匯率等價格的波動也會對銅價產生影響
㈥ 期貨可以預測未來價格嗎
只能作為判斷標准之一,當時間越靠近3月份,期貨與現貨之間的價格會越接近,有可能是期貨上漲,也有可能是現貨下跌,就是因為未來價格的不可知,才會出現期貨現貨價格不一致的情況。所以你說的判斷現貨價格下跌並不是一定的。希望能幫到你,謝謝採納!
㈦ 能否根據倫銅期貨走勢來買賣國內銅期貨呢
可以的,期貨價格是圍繞現貨價格波動的,現貨價格差距不大的。現行的做法是,早上起來先研究倫敦銅,在做國內銅期貨的。
㈧ 今天銅期貨為何突然上漲這么厲害明天銅的走勢將會如何
國內銅價受倫敦交易所銅價影響非常大,兩者幾乎同方向,由於倫敦交易時間與上海交易時間不同,在上海收市後,倫敦銅開始走強,直接影響下一日國內銅價。
另外倫敦銅的影響力較國內的大,要預測第二天銅走勢,國內銅開盤前先關注倫銅。
㈨ 上交所銅期貨價格如何定價
隨著我國經濟地穩步發展,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銅加工製造業基地和銅基礎產品輸出國。同時,上海期貨交易所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的銅期貨交易市場。然而近年來,銅市波瀾壯闊,價格的高位振盪給供給與消費者、生產與經營者的利益帶來重大影響。因此,分析研究滬銅價格的影響因素,找出其價格變化的規律,對於規避價格風險,保證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本文從商品期貨價格理論入手,結合上海期貨交易所銅期貨交易手冊,探討了商品期貨價格的特點和形成機制,分析了滬銅期貨價格的主要影響因素。然後採用數理統計方法對其主要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本文主要採用協整及因果關系理論對滬銅的期貨價格、現貨價格、LME銅期價、我國工業生產增加值和石油價格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以了解滬銅價格與主要影響因素的關系。同時結合G-S和EC-GARCH模型,通過對上海期銅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基差和國際定價能力的分析,進一步了解了該市場的運行效率。 最後,選擇滬銅期價的七個重要影響因素(上海銅現貨價格、LME銅期貨交割前三月連續價格、中國銅消費量、中國工業生產增加值、上交所庫存、美製造指數和美元對歐元匯率)作為自變數,建立了滬銅價格估計的逐步回歸模型,回歸結果表明,目前影響上交所銅期貨價格最主要的因素是LME銅期貨價格和國內銅現貨價格。同時,為更深入地了解各因素在滬銅價格形成中所佔的權重,本文採用因子分析法對該七個變數進行了因子計算。其結果顯示,模型中的三個主因子解釋了滬銅期價90.41%的變化規律。第一個主因子在LME銅期價和上海銅現貨價格上面有較大的載荷系數,其方差貢獻率高達54.088%。這說明LME銅期價和現貨價格的確是影響上交所銅期貨價格的最主要的因素,與逐步回歸模型的結論一致。另外,第二和第三主因子則反映了國際經濟情況「中國因素」對期銅市場的影響。在對主因子進行回歸分析後發現,三個主因子都是滬銅價格的顯著變數。因此,在預測未來的滬銅期貨價格時,國際經濟情況及中國消費情況也十分重要。本文的實證結果對銅相關企業、期銅投機者、經紀公司及政策制定者都有一定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