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只在行情行進中進場
⑴ 期貨散戶如何精準捕捉大行情
就像認識一個人一樣,陌生人你張口就跟別人借錢,別人根本不會搭理你。認識幾十年的朋友,大家相互間都非常熟悉,這時候就能借錢。行情也是一樣,一個不熟悉的行情就敢把錢往裡投相當於你把錢借給了一個陌生人。所以你要對行情特別了解,吃的很透很透才有可能暴利,一波行情走了多少,下個阻力位在哪心裡都要很清楚。
行情的歸納首先看行情的頂部和底部是怎麼形成的。像農產品的頂部比較難找,不用著急去摸頂,少的時候可以做一個月,多的時候可以做三個月。底部少說三個月,多則半年。在低位也是跌了就買,價格升高了就平,這樣的短線操作也能賺到錢。
等做完兩三個月再找長線的機會就不會著急,像去年的底部做了六個月,要是一直拿著長線都被折磨死了心態也壞了。或者這兩三個月索性不做,把資金去別的品種里找機會。但是黑色的頂部和底部70%在三天結束,有時候甚至一天,所以做黑色就要發現不對趕緊跑。總而言之就是要對各個品種的行情進行歸納,各個行情的頂部底部都是不一樣的,打開好幾個畫面拿只筆慢慢看,就看出性格了。
第二是對最大波動和最小波動的判斷。最大波動指的是每月波幅,每季度波幅和每年波幅。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是什麼用,在五六月份是什麼樣心裡都要有素,從這個盤整區到那個盤整區是多少個點都要記清楚。就拿豆粕來說,每輪小波段是200點,像在2250到2450震盪;再大一點波段是400點,從2300走到2700;一波行情一年平均漲幅在1000點左右。
第三是季節波動的歸納。做空做五月,做多做九月。因為五月是所有利空消息產生的時候,美國進口、到港率、南美產量確定、小豬小牛小羊消費上不來,應該做空。而在九月美國進口的已經用的差不多了,小豬小牛小羊都長大了,再不好的需求也會成為一個價格的高點。
季節性高點,幾乎都產生在7、8、9月,因為這會兒是需求旺季。所有企業都要從5、6、7月准備從國外大量進口,到港、分銷都需要時間,要准備滿足7、8、9月的需求。你吃透了這些就會產生暴利,並不是因為人殘暴貪婪倉位重,而是因為真正吃透了這些。行情這么大,不會因為要復利30%,一到就不玩了。當你踩對了行情的時候一定要把行情吃透,為下一波點背虧錢做准備。這一把賺30%,下一把虧30%就白玩了。這一把賺十幾倍,把大部分利潤提出,留20%的資金再利用,就算虧沒了還是賺錢的。
有大行情該賺錢的時候就一定要把行情抓到最後,別認為今天完成30%、50%的任務就結束。如果這一次沒吃透,下一次行情可能要一兩年才出現。
以糧食為例。糧食的產量受生產成本、生產資料決定,所以經常呈塊狀。如果這一波在3000點撐住了,就很有可能在3000點到3500之間走。
大致看四年一個周期,這是一個糧食的生產周期,每四年必須出現一次減產。如果這波行情現在在調整,要等到破位後再去考慮看空。一個月後的行情不容易看,農產品經常半個月基本面就變化了,然後行情一往下走,漫天利空的消息,市場信息比行情轉化的還快。所以只要不符合交易系統的行情就不做,農產品就是因為周期性明顯,從關鍵價位,高低點區間,季節性變化都很規律。那麼如何界定時間周期,是不是拿上一個月叫短線,拿上一個月就叫長線?其實不是這樣,期貨市場的行情特別快,有時行情就走一個月多,所以不要把時間固定,而要把收益固定。如果短期獲得暴利,超過兩倍就算暴利,就一定要減倉。這里指的不是總資金,而是在使用的資金,拿5%的倉位想賺總資金的兩倍那不可能,拿10%的資金在短短一周內賺了30%那就是暴利,這時要記住千萬不能瘋狂的加倉。突破之後再突破不應加倉,除非再形成盤整,圖形呈收斂型才加倉。從大周期加倉可以多加一些,小周期少加一些,假如通過日線加倉可以加100手,通過4小時K線圖就加50手,2小時K線圖就加20手。時間周期越短,加倉比例越小,因為周期越長准確率越高。
原文:如何對期貨行情進行歸納?
⑵ 什麼是期貨
什麼是期貨
從最通常意義上講,期貨全部與期貨價格有關。期貨交易人在本質上是交易他們通常在數月內或更短時間內要買賣產品的價格的協議。這些協議是明確交易商品數量和其它詳情的合約。
大多數投資者與買賣期貨相比更擅長交易股票。股票和期貨交易所都是屬於聯邦政府管理的交易所,並且要求交易人在獲得報酬過程中承擔風險,但二者的交易中存在重大差別。
主要差別之一是買股票時通常要求您提供股票價值的 50% 到 100% 去進行交易。而交易期貨時,只要提供合約標示價值的約 5% 到 10%。期貨的杠桿作用的優勢使您能以更少的初始資金在市場上建立頭寸。
交易期貨和股票之間的另一個重大差別就是期貨合約有交割日。 買股票後,您可無限期地持有該股票。買了期貨合約,其將在預定的未來日期終止。在終止日,期貨合約以兩種方式進行結算-現金結算或實物交割(交易實物商品)。大多數交易人在進入現金結算或實物交割前就將其持有的頭寸對沖(賣出其已買的,買入其售出的)。
投資者購買股票只有價格上漲時方可獲利。但是,無論期貨合約行情上漲還是下跌,您均可從中獲利,因為您可買賣任何交易單-即您可在買入該份合約前將之賣出。這種效率和靈活性使得投資者能夠在市場看漲和看跌時都有可能獲得利潤。
⑶ 如何看期貨行情
期貨在現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現貨商品同時,行情怎麼看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與現貨品種相同、數量相當、但方向相反的期貨商品,以一個市場的盈利來彌補另一個市場的虧損,達到規避價格風險的目的交易方式。
期貨交易之所以能夠保值,是因為某一特定商品的期現貨價格同時受共同的經濟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兩者的價格變動方向一般是一致的,由於有交割機制的存在,在臨近期貨合約交割期,期現貨價格具有趨同性。
⑷ 用哪些指標來分析期貨行情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看圖上的信號很簡單,但是,要在實際行情的走勢中去操作,就不是簡單的事了,因為可以交易的信號不是隨時都有,要等待符合條件的交易信號,需要一定的耐心,過早的進場或者滯後的進場,都會影響到交易的合理性,缺乏合理性的交易,通常都是失敗的。 (逢其時、當其位)就是說要把交易做到關鍵的時間和重要的位置上,這非常關鍵 .
⑸ 期貨日內超短線,一天大概進場50次的,大家覺的可以滿倉做單么。大家對於超簡訊交易有什麼技巧呀~~
可以是可以,但請問你的手續費標准做的是最低嘛??期貨在沒有大行情的時候振幅是很小的,你一天操作那麼多次容易連手續費都賺不過來啊!!如果真這樣做還要准備好後備資金,以便出現虧損時及時入金防止被強行平倉!
⑹ 期貨行情中的「某某連續」是什麼意思
當股票已經除息時,這意味著該付款已經記入股票持有人的賬戶。如果股東然後選擇出售這些股票,則買方將沒有資格獲得此付款,並且必須等到下一次分紅。在潛移默化中融升,就象飄進心肺里的淡淡
⑺ 為什麼期貨公司每天開盤前給客戶發的行情分析 准確率那麼低 期貨公司分析師 簡直是替客戶
期貨分析師一般為剛入門的期貨投資者提供專業知識培訓,很多投資者由於剛入這一行,很迫切的想學到這一行業的知識,於是他們迫切希望能找到一個能教受他們期貨知識的人。很多期貨公司在非交易時間會開設一些關於期貨交易知識的培訓,這時他們會利用各種關系找到潛在的客戶去,也會為剛開戶的客戶提供培訓。
我和同行也交流了關於期貨分析師給客戶培訓這方面的事宜,多數期貨分析師培訓的內容大致分為兩個塊:第一方面關於期貨市場基本要素的,如交易所規則,期貨合約的具體情況,期貨是做什麼的,當你對期貨市場有一個基本印象時,他們就會告訴你期貨市場的誘惑,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大家講述哈爾濱一家期貨公司有一個叫鄒剛的期貨分析師是如何對客戶進行下一步培訓的也就是我想說的第二方面。鄒剛分析師給我們培訓時大概能有20左右人吧,他先是介紹自己從事期貨行業10多年了,關於這個市場的任何問題他都可以給大家解決,看起來好像是這方面的權威專家。於是大家就開始聽他講課。他先是說讓大家別研究基本分析,他認為基本分析因素復雜,不容易掌握,而且基本分析師做長線的,他舉出了做長線的弊端,他說:「長線需要隔夜,隔夜後外盤發生暴漲或暴跌第二天會發生很大的調控高開或低開,如果和外盤方向相反會發生很大的損失;其次長線不如短線賺錢,巴菲特索羅斯他們一年不過是30%左右的利潤。太少了。做期貨的不能賺這么少的利潤。」隨後他就說讓大夥跟著他學技術分析,他是這方面的權威。他說:「技術分析容易入門,設計的知識就那麼點,他早已開發出了短線成功交易系統。更重要的是,短線會給你帶來豐富的利潤。隨後他打開期貨軟體,找到了大豆這個品種讓我們看,接著說,一手大豆合約的保證金四千多,一萬元可以做兩手,大豆波動一個點10元錢,一天大豆波動二三十點沒有問題,你只要一天一手賺5個點兩手就賺10個點,這樣下來一天就能賺1%,這樣一年下來按復利算就能翻個7、8倍。看起來誘惑很大,隨後他又舉個例子,他說短線高手一天最多盈利達到50%."哇塞!當時我想運氣好一天就能賺50%,比那些投資大師都厲害,以後一定在這個公司開戶和他好好學習了。隨後進行了幾天的培訓,他給我們他的交易系統。不管行情是漲是跌,不要看任何相關新聞,不要看基本面的供求消息。只看5分鍾的收盤價。5分鍾的收盤價比前一高點高就買,比前一低點低就賣。錯了止損,對了賺10個點就跑。20分鍾內不盈利也不虧損就砍倉關注下一品種。保證高頻交易,這個不賺做那個。總會有賺的。如果5分鍾收盤價沒有突破前高或前低就反著做。期貨市場20多個品種,一個電腦桌面可以分割八個界面,到時同時看8個品種,哪個品種給出開倉信號就介入。這樣一天下來盈利很客觀。隨後他找了幾個自己准備好的圖形給大夥看,當時感覺這個期貨分析師神了,太厲害了。培訓結束時我們很多人都開了戶,隨後我就入金開始交易了。
按照他的方法開始做交易了,同時看了兩個品種,一天能交易20多次,做了兩周算了下賬戶,賺了2%,當時感覺自己很有信心,好像學會了賺錢的本事,還請他吃了一次大餐。後來做了幾個月短線,有問題也找鄒剛分析師交流。可個月後發現自己竟然賠了40%。此時我仔細分析了自己的交易記錄結果發現手續費花了本金的三分之一,按照鄒剛期貨分析師教的方法有賺有虧,而且虧損的概率和盈利差不多,如果遇到單邊行情,假突破行情虧損的概率更大。更別說市場發生什麼諸如次貸危機這樣的大事件。隨後我就找到了幾個當時參加培訓班的同學,他們沒有一個賺錢的,多多少少出現了虧損。大夥坐下來好好分析了一下,鄒剛分析師叫我們的方法,可以總結如下幾點:一、高頻交易,期貨公司可以得到更多的手續費,二、市場沒有基本面變化的時候成功的概率大一些,會賺點小錢。三、當基本面,尤其是國際政治經濟發生變化時,這個方法會出現連續的開倉錯誤,一錯再錯本金都虧在止損和手續費上了。
後來我再也沒有和這個期貨分析師進行任何交流,去了三家期貨公司開了戶,分別參加了他們三家的培訓,最後我選擇了其中一家期貨公司入了金,之所以選擇了這家公司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年輕的分析師,培訓的內容很客觀,人品很好,很具有期貨分析師應有的道德。他講了,市場的大波動是有原因的,可能是供需發生了變化,也可能是風險偏好發生了變化。做期貨要有耐心,多看少動。只有機會好的時候,自己能看明白的時候才把錢放進去,而不是天天在電腦前,看見行情波動就下單,賭運氣。期貨市場不是零和博弈,因為有手續費,所以不要以賭博的心態在期貨市場去操作。
現在自己入行已經四年了,已經成為了一家鋼鐵公司的期貨操盤手。告誡剛入行的投資者,學習期貨投資知識需要積累,需要經過市場的洗禮,大部分人至少需要兩年你才能明白市場波動的規律,除非你是天才。兩年中你需要入門,需要交易磨練,需要不斷學習。但選擇一個好的期貨分析師教你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入門培訓。有的期貨分析師為了招攬客戶,為了增加手續費收益,他們會組織所謂的免費培訓,然後告訴你期貨市場的日內波動,短線賺錢有多容易,從而誘惑你做期貨,做日內高頻短線交易。剛入門的朋友當你參加期貨培訓時遇到這種道德敗壞的期貨分析師時,千萬不要因為滔滔不絕的甜言蜜語而受欺騙。如果他能一年賺個7、8倍,哪怕一年翻一番他怎麼不自己做期貨實盤,幹嘛使勁一切辦法拉客戶??中國證監會也應該加強關於期貨分析師職業道德方面的調查,從而使這個行業的期貨分析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品,取消哪些職業道德敗壞的期貨分析師的從業資格,從而使中國期貨行業健康發展,
一下是本人對期貨市場交易的認識及經驗。我會從短線交易和中長線交易方面反別論述。
短線交易:(一)開盤之前,根據基本面判斷行情的強弱,是單邊行情還是震盪行情,如果如果是單邊行情,在技術分析上找進場點,開倉後設好止損,如果做錯了自動止損,如果做對了一直留到收盤前再平倉,獲利需要時間積累,留的時間抓大行情的概率越大。如果是震盪行情,判斷大的方向,今天開倉方向要與短期大趨勢方向相同,這樣才能提高交易准確率。從而在技術分析上找進場點並設置好止損點。做多了止損。做對了,在箱體的阻力位獲利平倉,注意與單邊行情平倉的區別。( 二)資金管理。建議半倉交易,最多不超過75%。最好只做一個品種,最多不超過兩個。每個交易日交易次數不要超過兩次。(三)耐心,耐心也是期貨投資者最重要的心理素質。耐心等待交易機會的出現,只有找到短線進場點時才交易,否則耐心等待機會的出現。寧願錯過也不做錯。止損是有成本的,高頻交易的人會被止損吞噬本金,只有保住本金了,你才有在這個市場生存的本錢。以上是我對日內短線交易的經驗見解。
期貨入門投資者選對期貨公司與否,與其在這市場成功與否與一定關系,選擇貪婪的期貨公司,在道德低下的期貨分析師低下學習,交易,會虧掉你的本金,最後失去對市場的信心,不一定是你的能力不行,但是你的交易思維是不正確的。
⑻ 期貨交易虧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投資有風險,要想有好的回報,就必須樹立良好的投資心態。如果你在交易市場很多年了卻仍在虧這里肯定有問題的,除了技術,不妨自我檢測下是不是心理問題在作祟。
1、僥幸與貪婪是虧損本源
僥幸與貪婪始終伴隨著我們,因為資金量問題,我們在進場後無論盈虧如何或多或少都會患得患失,不能遵循技術分析及交易規則,接觸的大多數中小客戶中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便是:做單方向錯誤時特別喜歡扛單,本身並沒有多少點位的波動但是因為資金較小,倉位控制不合理的情況下便會顯得虧損較多,割掉捨不得便只能扛單,這樣往往就造成了更大的虧損,甚至爆倉。
實際上扛單套單之後佔用了我們的資金同時讓我們錯失了繼續入場的機會,在扛單時往往本能的將錯過更多的行情,保留虧損的單子而忽略了市場大趨勢,實際上價格往往會繼續朝虧損的方向運行,不知不覺間扛單導致的虧損越來越大,僥幸讓你失去了冷靜的判斷能力,失去了對市場大趨勢的把握,貪婪導致你該出時不出,最終虧損越來越大!
2克服盲從切忌追漲殺跌
盲從是人性的弱點古來有之,三人成虎的故事不需要我在說一遍,在期貨交易投資中很多中小客戶喜歡用數據做單,也就是通過消息面的多空來開倉,當經濟數據發表時行情急劇波動馬上開倉入場,而忽略了重要的技術分析,多次說過消息面最終會回歸技術分析上來,任何消息面行情都會被時間消化,根本還是在於技術分析,所以常常有人追漲殺跌追在天花板上或者進在地板上,盲從心理讓你失去了基本的理性。虧錢的時候不肯向市場屈服,硬著頭皮頂,賺錢的時候像偷錢一樣不敢大膽去贏,如此下去,最終結果本錢虧光在林振凱看來也不足為奇!關注林老師及時了解市場資訊,把握大趨勢行情助你穩健獲利!
3、自認技術過硬天下舍我其誰
震盪行情是對一個投資者最基本的考驗,很多人做的時間比較長但是虧得一塌糊塗,換了各種平台多個老師最終還是虧損,自認為問題出在老師身上而從不反思自己才是關鍵點,自認為做的比較多時間比較長經驗足夠豐富了,自認為自己對行情有獨到的體會所以從不參考別人的建議,獨斷專行盲目操作,卻一錯再錯,在這里我只說一句話,「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如果能夠理解並執行下去,摸頭市場走勢特性,順勢而為最終必然是賺錢的。
4、沒有一套自身的操作模式
期貨交易中賺錢的案例很多,但是都不具備復制性,不少投資者常常去學習別人的投資理念,卻沒有形成一套自身的操作手法,始終跟隨別人的思路被牽著鼻子走甚至有的朋友到處花錢求跟單系統什麼的,歸根結底還是太過依賴別人,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投資市場,資深分析師最不缺的便是技能,而投資人最不缺的便是選擇。伯樂遇知音,千里馬覓伯樂,不是全部的都得當,符合的只有一個。你不遷就,大概我們就成為了良師益友。
成功的交易=嚴格的心態控制+正確的資金管理+過硬的技術功力。因為市場是在變化的,但如果你不能理解這些變化背後的邏輯,你就無法根據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於是,無論你怎麼做,等待你的或許都只有一個結果。
⑼ 期貨市場行情:期貨市場有確定的規律嗎
總結國際國內期貨市場運行的基本規律,有以下幾個方面應該是國內外理論界的共識。
其一,期貨市場是一個無限開放性的市場。
期貨市場有賣空機制,是一個合約無限生成的市場,它對任何投資者來講都是開放的。也就是說,在價格形成的過程中,不僅有行業保值者參與,而且有無數的投資者參與。只要你對價格變動有預測,都可以入市參與交易。因此,市場形成的價格是民主定價,是全體參與者的共識,誰也無法左右。「在市場上發生作用的力量彼此相等的時候的那個價格和數量水平,就是市場價格均衡。」(保羅·A·薩繆爾森《經濟學》第110頁)
期貨市場在市場經濟體系中的基本定位是形成價格,而市場均衡價格形成的前提條件之一是完全競爭,即不存在壟斷力量的干擾,也就是市場是開放性的。」我們的供給和需求曲線僅僅適用於完全競爭的市場。在完全競爭的市場,有組織的交易所拍賣某種標准化的商品如小麥,並且記載下許多買者和賣者的交易。」(《經濟學》120頁)。期貨市場有一個獨特的合約自動生成即有買者就會有賣者的機制,使所有的買賣過程都是完全競爭的,誰也壟斷不了。
那麼,在期貨價格形成的過程中存在不存在大戶操縱市場的現實?實際上,期貨市場自身運行的特點決定了不可能出現市場操縱行為。因為期貨市場是無限性的,任何大戶都是相對的。進來一個大戶可能會瞬間影響價格,若價格不合乎供求規律,馬上會有更多的大戶進場交易,以矯正價格,獲取利潤。所以,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的情況看,期貨市場不同於股市,由於合約自動生成,市場是無限的、開放的,理論上不可能有大戶操縱市場成功的可能性,實踐中也無案例。因此,若想讓期貨市場正常發揮其功能,不能違背期貨市場無限開放性的特點,不能限制交易者進入,不能給自由的資金進入設置障礙。
其二,期貨市場是一個實行「三公」原則的公共市場。
期貨市場形成價格之所以是貿易和金融交易的基準價,是因為它實行「三公」原則,即以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交易。任何價格與之形成的價格相比,都不具有權威性。
真正反映供求關系的價格形成條件之一是不存在非市場的力量來扭曲價格,影響價格形成。如在戰時經濟條件下,國家為了戰爭而配置資源,不考慮供求關系,而實行統治價格,不存在交易雙方的「三公」問題,是一種強制行為。而在和平時期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三公」原則是形成真正反映供求關系價格的保證。
期貨市場的交易有公開性的特點,這一特點保證了市場是透明性的市場。在一個公開性的市場里,所有的信息都是公開的,經濟、政策信息包括一些交易、交割、持倉信息都是公開的,市場的信息公開性使內幕交易不可能存在。交易者沒有進入市場之前對於供求信息、市場信息、交易規則都是均衡佔有的,沒有信息特殊佔有者,唯一不同的就是對未來走勢的判斷,因而形成了多空雙方的交易。
在市場公開的條件下,所有的市場參與者都公平競爭。所謂公平競爭,指交易者都遵守公共約定的法規進行公平交易,誰也不存在特權。在交易規則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市場盈虧是不同的,即正確地認識了市場供求關系及其變動趨勢者獲利,反之則虧損。從目前的情況看,期貨市場是一個人類社會迄今以來最為公平競爭的場所。
期貨市場的公正性是指在期貨市場交易雙方都依照法規進行交易,其交易結果具有公正性。因為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不同,期貨市場任何時期都具有多空雙方,交易立場是時刻對立的。因此,所有的法規都應該是具有公正性,所有的監督和自律都是公正的,否則,便沒有交易的另外一方,形不成市場。
實行「三公」原則的市場決不能有非市場的力量介入,假如交易規則不公正、市場存在行政力量干預,都會影響期貨市場的發展。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的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教訓是由於行政力量介入市場,期貨交易所規則朝令夕改,使期貨市場功能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
其三,期貨市場是一個層層分散風險的市場。
期貨市場的另一個基本功能就是化解和分散國民經濟運行中的風險,給企業一個迴避風險的理財工具,確保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從企業的角度講,可以通過套期保值交易將風險轉移出去,避免價格變動給企業經營帶來沖擊。與此同時,市場上有大量的投機者,通過價格變動的預測來獲利,他們通過承擔風險來獲取價差利潤。這種交易風險和收獲是相對稱的,因此,投機交易者是有風險的。
期貨市場的高風險性源於其保證金交易,即期貨市場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市場。因為市場的參與者多空雙方的交易不同於現貨交易,是保證金交易,用5%的資金進行100%貿易的交易。保證金有杠桿作用,投機者通過交納初始保證金和交易保證金進行交易,由於價格每日都有波動,所以每日都有市場盈虧。在一些特殊時期,由於政治、經濟、市場諸方面出現突發因素,會使價格變動幅度過大,使一方投資者出現較大虧損,甚至破產,如巴林銀行事件、住友事件等等。這些事件出現後,一定要有機構承擔虧損,否則市場就難以正常運行。
既然期貨市場的投資者進行的是高風險的投資,對投資者個體而言,風險是經常出現的。為了確保期貨市場的正常運行,發揮其分散、化解風險的功能,期貨市場的架構是一個金字塔型,在保證金的結算制度方面實行每日結算制。
市場的金字塔構造形成了層層分散風險的機制。期貨市場分成若干個層次,層次越多,分散風險的功能越強。如同汽車的減震器一樣,汽車只要上路就肯定會顛簸,但有了減震器,顛簸的程度就會降低。以美國的市場為例,交易所對會員結算,只承受其風險,會員經紀公司對其分支機構結算,分支結構對客戶結算,還有一些介紹經紀商,分成了若干層次,而每一個層次都把下一個層次變成一個客戶控制風險。因此,很難有風險傳遞到交易所這個層次,只要交易所沒有結算風險,市場就能正常運行。
保證金制度和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是市場風險消化的關鍵。期貨市場每日結算、清算盈虧,有虧損者第二天開市前要追加保證金,否則期貨公司按規定予以強制平倉,這樣,每天都不積累風險。層層管理風險的主要依據便是每一層次對下一個層次清算,及時化解、處理。因此,每日的盈虧都將每日價格波動的風險化解了,不會形成系統性的風險。
其四,期貨市場是一個權責對稱的市場。
期貨市場是一個有著自我發展動力的市場,它不斷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而調整自己,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這種自我發展的動力來源於它各個主體行為的權責對應性,而權力和責任是對稱的、平衡的,否則,其發展將是失衡的。
期貨市場的主體主要有市場參與者、經紀機構、交易所、自律機構和行政監管者。
市場參與者是市場的基礎,是市場發展最基本的動力。市場參與者無論是保值者還是投資者,都是風險與收益對稱的,誰都沒有特權。保值者在市場上若方向相背也照樣虧損,只不過現貨盈利可以相抵而已。投機者更是如此,冒多大風險,與之對應的是收益。所謂期貨市場的風險分散功能是指投機者為了獲利而進行交易而承受風險的過程。若市場上出現了個別投資者風險與收益不對稱的狀況,市場就難以正常運行了。
期貨經紀機構的收益是手續費、結算收益、基金發行、融資收益等服務型收入,與此相對應的是服務型支出,因此無力承擔市場盈虧的風險。但是在實踐中,在市場價格出現單方向連續漲跌停板的時候,客戶存在穿倉問題,期貨經紀機構只好被動承擔風險,層層消化風險。因此,在期貨市場的整個服務收入中,應根據風險與收益對稱的原則,將大部分分配給期貨經紀機構。從美國的情況看,普通的手續費收入交易所和期貨公司會員是1:12左右的關系,即經紀公司是交易所每筆交易收入的10—20倍左右,並且區分批發和零售,有的公司終端收費是交易所的50—60倍。
國際上期貨交易所實行會員制或公司制。但無論實行什麼體制,都是會員自我監管的一個機構。會員制的交易所不盈利,受會員大會通過的年度預算約束,每年達到收支平衡。公司制也是年終分紅給股東會員,性質是一樣的。由於交易所主要是組織交易,如果不發生整個社會金融體系崩潰之類的事件就不會出現財政問題,可以基本上不承擔風險,因而其收入與維護交易所正常運營的支出相符即可。
自律機構的健全和發揮作用是期貨市場的一個特色。由於該行業有嚴格的自律,其行為才會有信譽,市場才會不斷壯大發展。歷史證明,什麼時候行業自律越完善,其行業發展速度就越快。行業自律機構是一個全行業的服務機構,與市場風險無關,因此,各國都是根據其預算收入從每筆交易中提取一定的費用,用於行業自律和行業拓展。行業自律機構是徹底不以營利為目的,也不承擔任何市場變動的風險。
國家的行政監管機構是立法、監管市場的機構,它要行使監管、執法的職能。該機構是一個國家職能機構,其經費來源於財政。
其五,市場參與者的普遍化和結構合理化。
期貨市場是一個自由競爭、無限開放的市場,其參與者必須普遍化。參與者越是普遍,市場的流動性越高,競爭性就越強,價格就越有代表性,其功能越能發揮得好。從期貨市場的發展歷史看,當市場參與者僅限於行業參與者和相關投資者參與,沒有達到社會化的程度的時期,期貨市場的作用范圍僅限於該行業,並不是社會化的市場。只有當全社會投資者普遍參與的時候,才是全社會認可的市場,其發現價格、合理配置資源的功能才能真正發揮。因此,任何限制市場參與者的規則都是不合乎其運行要求的。
那麼,是否對任何投資者來講都可以任意參與市場,有沒有市場參與者是不利於市場競爭的呢?一般來講,所有的壟斷權勢部門不能進入市場。所謂壟斷者如國家行政機構,沒有成本概念,不是一個正常的經營者,若進入期市,將會扭曲價格,成為最大的市場操縱者。如據2004年11月15日《中國證券報》畢勝先生的文章中所講,某機構有色金屬的輪庫,2003年9月,通過某期貨公司的席位拋出10萬噸國儲銅,價格每噸1.8萬元左右,使市場一度出現了恐慌,價格下滑,許多商家停止了在國外采購而買入上海期貨交易所期銅。到了2004年11月,市場銅價達到每噸3萬元以上之時,市場紛紛傳言該機構從上海期貨交易所接銅補庫,僅該期貨公司的席位上就有頭寸近4萬噸。因此,LME銅價居高不下,創出歷史新高,中國每月的進口應該每噸多付出幾百美元。有關機構利用輪庫這一權力,不僅使國內市場價格嚴重扭曲,而且使全國銅進口多付出了上億美元的成本。像這樣的行為是應該嚴格禁止的,否則市場無法正常運行。
期貨市場參與者的結構應該合理化,即既有行業參與者,又有非行業的投資者。而在投資者當中,既有中小散戶,也應該有機構大戶,他們各有優勢,共同作用,才能保證價格形成的合理性。
行業參與者大多是套期保值者,代錶行業對該產品供求的預測。中小投資者代表社會各個方面對該商品價格走勢的看法,他們參與市場是市場價格形成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也使得市場有流動性。機構投資者在我國還很少,沒有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但在國外,卻占市場參與者投資比重的大部分。機構投資者資金實力雄厚,有專業人才研究和操作,分析預測能力較強,可以進行中長期交易,一般進行商品價格周期投資、根據價格周期變動進行中長期投資,是市場的穩健投資者,他們的參與有利於價格發現。
其六,從業人員的自律與誠信
期貨行業屬於金融服務業,主要的資本是人力資本,人是行業之本。因此,從業人員的自律與誠信是行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即自律程度越高,行業誠信度越高,其行業越能迅速地發展。
以人為本是由該行業的特點所決定的。金融衍生工具往往比較專業,有許多產品本身的設計及其交易交割規則,甚至包括合約點數換算都是專業化的,許多投資者往往對此不太清楚。因而,需要專業化的人才為其服務,包括投資保值方案的設計和技術上的進出市場。所以,從業人員的誠信與行為自律是非常必要的條件,否則,若從業人員不誠信,或單純為了一己私利會使市場中顯得到處都是騙局,毀壞市場最根本的信譽。
從期貨行業發展的歷史來看,從業人員的自律是其發展的必要條件。美國在發展商品期貨初期,由於從業人員行為短期化,受到了社會的猛烈抨擊,有的州甚至立法禁止期貨交易。從業人員為了業務發展,要去開拓市場,說服客戶,為自己創造收入。如果言行誠信、手段正當,無可非議。若相反,就會給行業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期貨市場的從業者們開始嚴格自律,從交易所會員之間自律開始,到從業人員的自律,創造了一系列自律規則,使市場有秩序地運行。可以說,翻閱期貨市場的發展史,應該是一部不斷完善自律的歷史。美國頒布的第一個期貨法規是在期貨市場誕生70多年後的1922年,國會通過了《糧食期貨交易法》。該法規只是規定了兩項內容,第一是賦予了聯邦政府收集期貨交易各項資料的權力,第二是賦予交易所防止壟斷價格的義務。到此為止,期貨市場的運行主要靠行業自律。
從業人員的誠信和行業自律是共同促進的關系。誠信是從業人員行為的基礎,自律是為了保證誠信。若從業人員違規出現了不誠信的行為,行業自律組織會將其清除出去,用不斷淘汰的辦法來維護其行業信譽。由於有了行業自律機制的不斷作用,期貨市場的發展會不斷擴大其誠信度,創造其信譽,而市場的信譽又反過來推動市場不斷擴大、發展,形成誠信和市場發展互相推動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