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汽油期貨和原油關系
㈠ 美國原油大跌,於國內原油價格有關系嗎
除海外采購以原油現貨價格掛靠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和協議價格外,目前我國的石油石化類產品的定價機制大致分為三類:
一、以國際原油價格變動率為基準進行調整的成品油市場。
二、掛鉤國際油價進行折算變動為代表的JCC定價方式的LNG,沙特阿美CP協議價格的船運LPG,管道天然氣等油氣產品。
三、以國際油價為標准,根據原油緊密關聯系數進行市場議價的涉油化工品。
以上三大類市場定價方式都是以國際油價浮動變化為基準的.
㈡ 原油及原油價格和美元之間存在哪些關系
原油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實物商品之一,作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原油價格歷來和美元匯率緊密掛鉤,其交割和計價基本上都是用美元來結算,所以美元匯率也會對原油價格產生影響。70年代的石油危機,就是歐佩克國際油價大漲,同時伴隨著美元匯率的大幅下滑。這體現了作為石油計價單位的美元價值的下降。原油作為戰略工藝品,其受基本的供求關系的影響很大。原油價格的波動受眾多的因素影響,除政治,經濟,天氣之外,美元匯率的影響也是重要因素。
原油主要用於運輸、工業、居家以及商業,以及發電,美國用於運輸的原油消費佔到了72%,而中國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汽車市場,在短期內不可能有大規模替代性燃料的情況下,未來中國的原油需求量將不斷上升,原油價格的漲跌對中美的影響顯著。
美元作為國際原油價格的計價貨幣,美元對原油價格的影響遠遠高於其他貨幣,如歐元、日元等。貨幣匯率的變化原則也會影響原油價格走勢。理論上,當美元指數
走弱時,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價格從歐元或日元角度來看,就顯得便宜,需求量就會上升;反之,美元升值時,以歐元或日元計價的原油價格就偏貴,原油的需求量就
會下降。
原油和美元的關系同黃金與美元匯率的關系有所不同。黃金的價格受美元匯率的影響。原油的價格和美元價格更體現出一種互動的關系。原油價格上漲,世界經濟都
會受到影響,包括美國這個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原油價格上漲所帶來的通脹壓力會給美元帶來貶值壓力,而美元貶值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價
格也隨之上調。據專家估計,原油價格和美元匯率不之間的相關系數是-0.7.也就是說,高油價往往和弱勢美元同時出現。當前的全球經濟失衡的一大表現就是美國存在巨額的財政赤字和經常項目赤字的雙重赤字格局,美元存在著中長期大幅貶值趨勢。如果美元貶值的預期不能消除,那麼國際原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格局有望持續下去。
總的來講,美元貶值會從三個方面會促成原油價格的上漲:
一是美元貶值會讓原油生產國或者輸出國的購買力下降。原油價格以美元標價,原油生產國出售原油獲得美元,再用美元兌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購買世界另外國家的商品,由於美元貶值,原油生產國的購買力下降,從這個角度來看,生產國為彌補購買力受損有提價的需求;
二是美元貶值會使的一些石油購買國家如歐洲、日本的購買力上升,因為用歐元、日元計價的原油價格變得相對便宜;而美元貶值對美國以及其他和美元匯率綁定國家的原油購買力沒有影響,所以從全球市場上來看,美元貶值,會提振全球原油的需求;
三是美元貶值本身對應的就是全球經濟的向好,特別是過去10年新興市場的高速發展,對原油的需求處於旺盛狀態,原油價格有上漲的必要性。
㈢ 請問下紐約石油交易所的原油期貨價格與平時我們買的汽油價格有什麼聯系
1.紐約石油交易所的原油期貨的價格,一般我們所指的是WTI期貨價格,即西德克薩斯低硫輕質原油價格,這個是國際原油的基準油價。
2.中石油、中石化在國內均有自己的油田,每個月都會有一定數量的原油被開采出來,但是中石油的原油開采量要遠多於中石化。因此,中石化每月都要進口大量原油。
國內的中石油、中石化每月都要從國外進口原油,均是購自國際市場,可以從貿易商、產油國處購買現貨,也可以從紐約石油交易所或者倫敦石油交易所購買期貨。
進口原油的結算價格就是以WTI的基準價為基礎,再加上一部分貼水之類的費用。國際油價一旦上漲,中石化進口原油的成本就會增多。
3、最後說說我國的汽柴油價格,目前汽柴油價格還是處在國家控制下,價格沒有放開,國家規定了汽柴油的中准價格,中准價上下浮動8%即為最高限價、最低限價。
本來,我國的油價若是正常按機制執行的話,國際原油達到一定漲幅,就要上調國內汽柴油價格。但是,畢竟是有中國特色的,油價漲的太快,涉及到太多的方面,國家在上調價格的時候都是謹慎又謹慎。甚至在國際原油漲幅很大的時候,都沒有上調,這就導致了矛盾越積越深,就像俗話說的,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因此我國現在的汽油價格相對國際市場肯定是要低,但是政策決定了價格。對於象中石化這樣依賴進口原油的生產企業,原油進口成本提高了一大塊,產品價格卻還是定價在低位,這就導致了煉油企業的虧損,最近幾年,國家都給予了中石化一定的虧損補貼。
㈣ 原油期貨和美國原油是不是不同的
你這個是國內3月26號在上海掛牌交易的原油期貨,另外美油跟這個國內油多數走勢都一致。有時內盤走勢波動比美油多3、4倍!
㈤ 美國股市和美元和原油之間的關系和影響
股市是一個國家經濟的晴雨表,對於美國來講更是如此。
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其升值或者貶值在一定幅度內是市場經濟的自然選擇,由貨幣的供給和需求所決定。
㈥ 上交所燃油期貨和美原油燃油期貨的相關性如何啊
燃料油是原油的下游產品,因此其價格走勢與原油具有很強的相關性。
㈦ 美元指數與原油價格存在什麼關系
美元作為國際原油價格的計價貨幣,美元對原油價格的影響遠遠高於其他貨幣,如歐元、日元等。貨幣匯率的變化原則也會影響原油價格走勢。理論上,當美元指數走弱時,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價格從歐元或日元角度來看,就顯得便宜,需求量就會上升;反之,美元升值時,以歐元或日元計價的原油價格就偏貴,原油的需求量就會下降。
從統計數據來看,WTI輕質原油價格與美元指數存在很強的負相關性,月度統計數據顯示,WTI輕質原油價格與美元指數相關系數為負0.82。我們比較關注這種負相關性形成的機制是怎樣的?是因為美元貶值,引起全球原油的需求上升,進而價格上漲?還是原油美元價格的上漲會讓美元貶值?
分析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原油的產出國和消費國在美元匯率的波動中受到的影響來分析,當然這個分析肯定不是全面的,畢竟原油作為大宗商品不僅僅受全球經濟基本面的影響,體系龐大的金融市場如原油期貨交易等等也會反作用於原油的現貨價格。
國際原油交易是以美元計價,而各國消費者用本國的貨幣購買原油產品。原油的產出國出售石油取得美元,而用其他貨幣從世界另外國家購買商品和服務。對於OPEC成員國來講,這種情形更為嚴重,美元貶值的影響在國與國之間差別很大。國際原油公司以美元出售他們的原油產品,用當地的貨幣來支付工資、福利、稅收和其他各種費用。美元貶值時,相對於美元升值的國家可以買到便宜的原油,而和美元掛鉤的國家則不能從原油進口中獲益。
理論上,美元貶值對原油生產國的影響是:降低這些國家的購買力並推高了國內通脹水平,相對美元升值國家對原油的需求則會上升。另一個微觀觀察是,美元的貶值會讓美國的汽油需求量大幅增加,因為很多計劃去歐洲旅遊度假的人會選擇留在國內。由於歐洲國家極重的原油稅率,粗略來看,歐洲國家不能從原油價格的下跌中獲益多少。
原油主要用於運輸、工業、居家以及商業,以及發電,美國用於運輸的原油消費佔到了72%,而中國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汽車市場,在短期內不可能有大規模替代性燃料的情況下,未來中國的原油需求量將不斷上升,原油價格的漲跌對中美的影響顯著。
總的來講,美元貶值會從三個方面會促成原油價格的上漲:
一是美元貶值會讓原油生產國或者輸出國的購買力下降。原油價格以美元標價,原油生產國出售原油獲得美元,再用美元兌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購買世界另外國家的商品,由於美元貶值,原油生產國的購買力下降,從這個角度來看,生產國為彌補購買力受損有提價的需求;二是美元貶值會使的一些石油購買國家如歐洲、日本的購買力上升,因為用歐元、日元計價的原油價格變得相對便宜;而美元貶值對美國以及其他和美元匯率綁定國家的原油購買力沒有影響,所以從全球市場上來看,美元貶值,會提振全球原油的需求;三是美元貶值本身對應的就是全球經濟的向好,特別是過去10年新興市場的高速發展,對原油的需求處於旺盛狀態,原油價格有上漲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原油美元價格的上漲,石油輸出國擁有更多的美元,購買其他國家的商品或服務時,需要換成歐元、日元等其他國家貨幣,這對其他國家貨幣也是一種提振,會進一步促成美元的貶值。這種狀態不會一直延續下去的關鍵,是其他因素會首先阻止美元的貶值,如美國為抑制通脹而連續加息從而拉開和其他貨幣的息差,吸引貨幣迴流,美元走強,或者全球爆發某種危機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從而選擇美元或美元資產進行避險。這種情況的發生會打斷原油價格上漲和美元貶值的趨勢。
其他觸發油價暴漲暴跌的因素:回顧自上世紀70年代歐佩克成立以來世界石油市場的各個階段,大幅度的石油價格拐點往往由於戰爭、天氣或者政治事件所觸發,這也是導致油價撲朔迷離難以預測的重要原因。
導致石油價格上漲的第一個突發性因素是戰爭。對比70年代末的兩伊戰爭和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後者短期內導致了油價的暴漲,但隨後歐佩克大幅度增產彌補了伊拉克遭經濟制裁後石油市場上出現的每天300萬桶的缺口,這說明歐佩克對國際油價具有的舉足輕重作用。
第二個因素是供需矛盾的加劇。2003-2004年油價走高的根本因素是這一時期世界經濟尤其是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國經濟全面增長。盡管同時伊拉克局勢、委內瑞拉和奈及利亞的罷工,颶風等自然災害以及產油國備用產能的下降對油價上漲都有影響,但這在長時間的油價上行通道上只體現為短期的脈沖,最主要原因仍是石油供應從過去近10年的整體供大於求向供不應求的轉變。而2001年「9.11」事件後導致航空、運輸和旅遊業的低迷導致的油價下跌從反面正面了經濟基本面對油價的影響力。
最後,成本因素不容忽視,中期的時間尺度上,全球油氣上游成本加上適當的利潤率就是油價的支撐線,但從更長期尺度看,新的油田開采將越來越困難,成本將逐漸攀升,這從成本端決定了油價將長期看漲。
㈧ 美國原油庫存變化與油價的關系是怎麼樣啊
美國庫存大小對WTI原油的定價有直接影響,美國的庫存過大說明美國煉廠的開工率相對不足,或者美國市場對石油產品的需求較差,過高的原油庫存會利空(打壓)國際原油價格。相反則利好油價走高。
在我看來,美原油庫存對原油的影響力量相對較小,一般是在周四(中國時間)發表美國庫存報告的時候才能對WTI原油價格漲跌形成利好、利空影響。世界經濟(就業率、匯率、CPI等等)、原油供求(OPEC、俄羅斯、中國需求等等)、地緣政治軍事(空襲利比亞、擊斃本拉登等等)、政治(美國大選等)、其他(日本地震、節能減排等)
㈨ 美國頁岩油與WTI2005原油期貨有什麼關聯
這個是可以有關聯關系的,主要是供求這塊來操作,畢竟現在都是可以在期貨賬戶上交易這個原油的啊
㈩ 如何理解美國原油庫存變化與油價的關系
如果感覺好,就給分吧!我寫的很認真的。
美國庫存大小對WTI原油的定價有直接影響,美國的庫存過大說明美國煉廠的開工率相對不足,或者美國市場對石油產品的需求較差,過高的原油庫存會利空(打壓)國際原油價格。相反則利好油價走高。
在我看來,美原油庫存對原油的影響力量相對較小,一般是在周四(中國時間)發表美國庫存報告的時候才能對WTI原油價格漲跌形成利好、利空影響。世界經濟(就業率、匯率、CPI等等)、原油供求(OPEC、俄羅斯、中國需求等等)、地緣政治軍事(空襲利比亞、擊斃本拉登等等)、政治(美國大選等)、其他(日本地震、節能減排等)
我想,你問這個問題肯定是為了分析原油價格走勢,剛好我有一片文章可以給你共享,現在是2011年5月。題目《盛久必衰-國際大亨唱空下半年的國際油價》
導讀:據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法國CA)說,由於需求下降,國際原油很難在每桶110美元上方長期保持。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說,盡管供應中斷可能在短期內推高油價,但是它難以忽視目前的高油價對需求和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市場很可能在今年年底看到「油價的大幅回落」。
國際社會已經對高價原油形成種種質疑,對於下半年的原油走勢也是眾說紛紜,但是,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國際大亨唱空未來油價。帶著種種疑問,中宇能源分析師申濤從多角度為您詳細解析。
解析一:煉油成本居高不下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周四發表月度石油市場報告稱,今年前四個月,由於煉油廠進入常規檢修季,加之煉油利潤微薄,導致原油加工量走低,預計在夏季駕車高峰期來臨之前,全球原油加工量將在5、6月份大幅上升。申濤認為,在持續放大的需求面前,過高的生產成本將加大世界各大煉廠的成本壓力,高價油局面在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放大,因此,要放大煉油利潤就必須壓制油價的過快增長。
解析二:美中歐的各方利益
據悉,一直在尋求在高汽油價格問題上轉移公眾不滿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在4月26日呼籲全球石油生產國提高原油產量來抑制油價的持續上漲,高汽油價格已損害到奧巴馬總統在美國選民中的聲譽,因此,從根源上壓制原油過快走高或將成為奧巴馬下半年工作的目標之一。
國際原油持續拉高也給中國成品油定價制度帶來巨大壓力,據筆者統計,2011年2月20日凌晨,發改委被迫上調國內汽、柴油價格350元/噸,此後又年4月7日凌晨上調國內汽油零售價格500元/噸,上調柴油400元/噸,據統計,截至目前為之,我國年度成品油最高零售批發價已經累計推漲汽油850元/噸,柴油推漲750元/噸,高油價加劇國內通膨壓力,加重生產企業負擔,加劇國內通膨壓力,高價位原油成為加劇國內通膨的罪魁禍首之一。
歐盟委員會5月公布春季經濟預測報告,上調今明兩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率至1.6%及接近2%,但同時預測區內今年通脹率將達到2.5%,經濟轉好加上通脹升溫,增加歐洲央行加息壓力。因此,控制通膨也不允許高價原油的持續出現,於此同時,受歐洲債務危機利空影響,原油價格大幅走高也不符合歐元區的利益。
解析三:OPEC增產消息長線利空
OPEC代表稱,該組織正考慮在6月會議上提高石油產量限額,以重建信譽度,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正考慮在6月會議上提高正式產量限額,以讓油市相信,其希望推低原油價格並扭轉燃料通脹對經濟成長帶來的影響。盡管2月末以來利比亞石油供給缺失,但OPEC認為全球市場原油供應不存在短缺情況,全球庫存數據良好在很大程度上支持這一觀點。但OPEC代表稱,部分成員表示,OPEC需發出准備採取行動以使油價回落至每桶100美元以下的明確信號。海灣地區代表表示,沙特已向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作出承諾,將保持石油市場供應充足,並通過把產量提至高於配額水平實現承諾。不過這似乎對價格沒有影響,他認為OPEC可能把提高產量看作能幫助打壓價格的心理因素。
解析四:美指走勢趨於強勢
2010年11月美國執行第二輪寬松貨幣政策,在此後不久的2010年12月,美提出不排除執行第三輪貨幣政策可能,並且支出如果執行第三輪寬松貨幣政策,時間將被定在2011年6月前後。如果美國如期落實第三輪貨幣政策,國際原油期貨大幅拉漲的可能是存在的,但是申濤認為,美國目前尚無消息決定落實第三輪寬松貨幣政策,相反,美國有可能選擇在2011年12月前後收緊銀根,從而在真正意義上解除弱勢美元的尷尬局面。
原油走勢或將受抑:
伴隨預期OPEC的增產利空消息以及歐洲、美國陸續收緊銀根等政策,將在一定程度上放緩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原油需求也會受到變相打壓,受多重負面影響,高價原油或將在2011年下半年逐漸失去生存的沃土,最終,國際油價將在2011年下半年出現盛久必衰局面,從而驗證國際大亨唱空下半年的國際油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