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期貨 » 美國要求金融放開期貨

美國要求金融放開期貨

發布時間: 2021-04-21 04:53:09

㈠ 把美國所有的商品和金融期貨品種都跟我說下吧 越具體越好

大豆,玉米,豆粕,小麥,燕麥,稻米
這些是農產品
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
原油,燃油,汽油
是在美國紐約商業交易所交易的
糖,棉花,可可,咖啡,橙汁
這些是在紐約期貨交易所
交易的~
另外還有黃金

㈡ 美國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

1、金融救助方案:危機爆發以來,主要經濟體「三管齊下」,從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方下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規模和非常規的政策,實施全面的金融救市方案;
2、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各國經濟刺激方案均包括減稅、增加公共投資等內容.財政政策是經濟刺激方案中的「猛葯」,也是「補葯」.短期內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有利於保增長、促就業、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維持社會穩定,從長期來看又可以扶持新興產業、加速結構調整.;
3、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表現出趨同的特徵。一方面,主要經濟體在危機之後均大幅度降低利率;另一方面,當利率降無可降之後,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均採取了「數量寬松」政策,通過購買金融資產,繼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4、產業發展政策:為了搶佔新的制高點,奧巴馬政府在新能源、環保政策方面較為高調.其政策背後有多重推動力.其一,新能源、環保政策符合奧巴馬的執政理念,有助於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繼續扮演全球領袖. 其二,新能源、環保政策有利於美國經濟結構調整.危機之後,美國無法繼續靠消費支出增長,經濟振興必須依靠增加投資在經濟中的比重.只有當新的技術革命孕育出新的支柱產業之後,私人投資才可能再度高漲.其三,新能源、環保技術的領先,也可以成為制約其他國家發展的有效手段.美國可以通過制定進出口產品的標准,有效而精準的打擊競爭對手。增強能源自給,有助於減少對外國能源的依賴,削弱石油出口國中於美國敵人的勢力,還有助於改善美國國際收支平衡。
以上是美國在歷史上常用的措施,不足之處將繼續完善!

㈢ 美國風險投資的先進先出規則(FIFO),是針對期貨、外匯、股票等所有投資品種的嗎

只要是NFA監管下的全部適用,如果你的交易商在美國就是這樣。最大的影響應該是不能鎖單吧。但是鎖單本身爭議是很大的,有人認為對交易有益,有人認為有害。個人覺得是否鎖單主要還是交易習慣問題,有益有害因人而異。如果不適應還是轉到歐洲或者澳洲的交易商比較好。希望能幫到LZ。

㈣ 中國人在美國進行金融交易應如何納稅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進入了國外的金融市場進行交易。如果您成功的取得了盈利,那麼您接下來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稅收。稅收和死亡是每個人無法逃避的命運,忘了誰說的來著。本文討論的是美國對外國人在金融交易中取得的盈利是如何征稅的,如果您既非美國公民又非美國永久居民而且擁有在美國的金融市場從事交易取得的盈利,請繼續往下看。 美國的個人所得稅法將既非美國公民又非美國永久居民的人的收入分為兩類: 與在美國境內的貿易或業務行為有有效聯系的收入 (Income that is eff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trade or busi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與在美國境內的貿易或業務行為沒有有效聯系的收入 (Income that is not eff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trade or busi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對於來自於資本利得或者說資本收益(比如您的交易盈利)方面的個人收入,美國的稅法規定,如果美國稅收年度內您在美國境內停留的時間不少於183天,您將按照30%(或者由美國和您的國家間的稅收協定製定的比30%更低)的統一稅率繳納所得稅。如果美國稅收年度內您在美國境內停留的時間少於183天,您就不用針對資本利得繳納所得稅,除非: 您的資本利得屬於有有效聯系的收入; 如果您的資本利得屬於 有有效聯系的收入 ,您將在一定的減稅後,按照針對美國公民或者美國永久居民制定的分級稅率繳納所得稅。如果美國和您的國家間有稅收協定,您繳納的所得稅可能略少一些。 注意,有有效聯系的收入 並不是定義成您的收入要直接來源於您在美國境內從事的貿易或業務行為,而是定義成只要您在美國境內從事的貿易或業務行為,那麼您取得的來自美國境內的所有收入都要算作是 有有效聯系的收入。比如您是一個持有F簽證的留學生,那麼您在美國交易股票的盈利是要繳納所得稅的,雖然您的交易盈利和您在美國的業務行為——學習,沒有直接關系。下列人取得的收入通常被視為有有效聯系的收入:F/J/M/Q簽證的持有者; 在美國境內的貿易或業務行為的合夥人; 在美國境內從事個人服務的人; 擁有或運營美國境內從事銷售服務或和產品的企業的人; 出售或轉讓美國境內房地產的人; 出租房地產的人(可以選擇是否將自己視為有有效聯系的收入的人)然而非常關鍵的部分在這里:如果您在美國的唯一業務行為就是通過一家美國的經紀商交易股票、證券或商品,那麼您將不會被視為 在美國境內從事貿易或業務行為 。您的資本利得(交易盈利)也因此不會被視為有有效聯系的收入。 舉例說明:您是一個有中國國籍的人,居住在中國,在美國的稅收年度內停留在美國的時間少於183天,與美國有關的唯一活動是通過某個經紀商交易Google的股票和黃金期貨,那麼您的交易盈利不用向美國繳稅; 您是一個有中國國籍的人,居住在中國,在美國的稅收年度內停留在美國的時間等於或超過183天,與美國有關的唯一活動是通過某個經紀商交易Google的股票和黃金期貨,那麼您的交易盈利需要根據美國和中國間的稅收協定的規定向美國繳稅; 您是一個有中國國籍的人,在美國留學或在美國的企業里工作但是還沒有拿到美國綠卡,同時您通過某個經紀商交易Google的股票和黃金期貨,那麼您的交易盈利需要在一定的減稅後再按照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的的標准向美國納稅,或者按照美國和中國間的稅收協定的規定向美國納稅。

㈤ 美國反洗錢法有規定在美國本土銀行託管的金融資金出金要等10天之後類似的規定嗎

Patriotic Act (愛國法案) 對大金額,有的。小金額,則不確定。特別是國際匯款。 一萬美金就可能被看成大金額了。聽說從9月1號開始又有新的條例了。

㈥ 金融風暴之前,美國多次要求中國開放金融市場,他的目的是什麼,他能得到什麼好處

那是不可能的!黨不會那麼干!畢竟 開放市場風險就象當年的日本悲劇一樣,它可以和你玩經濟戰,用匯率弄死你!只要我國咬著匯率不放,幾乎安離險境。什麼叫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也是特色之一!

㈦ 美國最新通過的金融法案會帶來什麼影響

新法案被認為是「大蕭條「以來最嚴厲的金融改革法案,將成為與「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1933年銀行法案》)比肩的又一塊金融監管基石,並為全球金融監管改革樹立新的標尺。

根據該法案,美國金融監管體系將全面重塑,原先金融企業「大而不倒」狀況將得到有效改變,金融機構過度投機行為將得到有效遏止。

新法案的通過,還會增加美國金融業務的成本。法案裡面有很多的內容不僅限制美國大宗商品的交易,對衍生品也有很多的限制,美國在商品期貨上在過去的100年基本上都是處於壟斷地位的,但是新的金融法案會把這些業務推向美國以外,使得這些業務流向新加坡、迪拜、倫敦等其他金融中心。

㈧ 關於金融方面的一系列問題

關於日本那個問題,其他問題我時間了再回你,這是我在東方出版社的新書——《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的內容節選,現奉獻給你。在我前兩篇博文說過了美國對日本的「轟炸三部曲」之後,請問你如何感想?想必各位已經看到了或者感覺到了,彼時華爾街和美國政府對日本的做法,與今日他們對我們的做法是何等驚人的相似!這也是我不斷勸導我們的官員和企業家,要好好研究日本經濟衰退的真正原因(感興趣的各位可以讀一讀野口悠紀雄的《日本的反省》和辜朝明的《大衰退》)。

好了,我請問你,美國究竟是如何逼迫日本就範的呢?日本可不太好對付,日本人很狡猾。那美國人又是怎樣最終做到讓日本開放金融市場呢?

各位,當時美國要求日本開放它的農業和服務業。但是日本人很難開放農業和服務業。以農業為例,因為部分日本議員的議席是按照一個選區農民的數量確定的。城市化之後,農民變少,但是這種選舉制度的實質並沒有改變。農民的聲音左右了政策,迫使日本政府很難開放農業。舉個例子,日本政府對農業的補貼是很古怪的:政府統一從國際市場上購買廉價小麥,以高價在國內市場出售,再用掙來的錢從農民手裡高價購買大米,然後平價在國內市場上銷售。實際上,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凈進口國,而且是美國糧食最大的進口國。讀者可能覺得很奇怪,日本政府何必這樣瞎折騰呢?日本農民的利益受到保護在於它有一個叫做「農協」的半官半民的基本組織,這個組織用選票做武器,威逼利誘政府給他們優惠政策,然後用各種優惠政策做武器,威逼利誘農民們抱成一個團以統一的價格在規定的市場上購買農業生產設備和資料,出售農產品。如果政府開放美國農產品進口而傷害到日本農民的話,其必然結果就是內閣倒台。此外,日本的服務業也很難開放,以零售業為例,日本的零售業有一個《大店法》,它限制大超市的數量,這就使外資很難進入日本的零售業。

美國人難道不知道日本無法開放農業和服務業嗎?美國人當然知道。既然知道,那為何又要求日本人開放呢?這就是「項庄舞劍,意在沛公」的聲東擊西策略。本來美國人想跟日本人要的就是金融市場開放,卻拿日本的農業和服務業說事。美國人當然知道,日本這套農協制度在那裡,誰傷害了農協的利益誰就得下台,所以,美國人偏偏先對農業問題糾纏不休,實際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糾纏日本的製造業問題之前,70年代末美國就要求日本開放進口美國的牛肉和柑橘。等到日本人說,這樣吧,我們各退一步好不好?美國人就說,好呀,那我不逼你開放農業了,你給我開放金融吧。

日本人沒辦法,所以只有開放金融業。那麼,日本人是怎麼同意放開金融業的呢?因為日本人信心膨脹,覺得自己是舉世無雙的財閥體系,大的銀行背後都有大的企業集團,大的企業集團下面也都有大的銀行,同樣,什麼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都是有大財閥背景的。比如,美國《商業周刊》對世界上的商業銀行做了排名,前五名竟然都是日本的銀行。在這種虛幻的排名影響下,日本人感覺特別良好,像我們今天的中國人一樣,因為我們四大銀行在全世界也是高居前幾名。但是我們和日本人所不知道的是,金融大戰靠的是水平,而不是排名。這方面,我們和日本一樣差勁。

當然了,美國人說服日本人還是相當有一套的。美國人搬出來日本開放金融市場的三個理論,我們發現這三個理論和一些所謂的學者,比如陳志武,在中國兜售的理論也都差不多。

第一個是金融發展有利於經濟,所以必須放寬監管。美國人就吹牛說我們美國華爾街這套上市啊、企業債的融資模式,比你們日本傳統的模式有更高的效率。甚至就是炒股票,我們的操盤手也比你們的更有技術,背後都有計算模型的。所以,你應該開放給我加入你的交易所,允許我開展投行業務。此外,美國還分析日本的財閥模式,美國人說什麼呢?說你這個都是內部自己胡亂定價,怎麼能有效率呢?其實,這些聽起來很有道理的話只是用來忽悠日本人的,美國人真正想乾的事就是希望日本放鬆監管,允許引入一些日本人不懂的金融產品,以便美國人上下其手大賺一把。

這些理論日本人聽起來覺得相當有道理,於是就答應讓美國的財政部和日本的大藏省對接起來搞一個機構——日美間日元美元委員會。而且非常巧的是,日本的大藏省本來只是負責對內財政預算和審計的,跟我們的財政部一樣,裡面一個外交人員都沒有,也沒有太多懂國際金融的人,在此之前從來不直接參與對外談判的,他們根本搞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直接影響是什麼呢?舉例而言,1984年4月,放鬆對日本國內投資的限制;1984年12月,對外國金融機構開放包銷日元債券業務;1985年4月,批准創新的金融產品;最後1987年10月5日,大藏省實施一連串的金融自由化措施,其中包括最重要的融資融券。

第二個是平衡理論。美國人說,你看看美國從日本買了很多東西,所以,日本得到了巨額外匯儲備。但是這個儲備沒有用來買美國東西,反而被用來購買美國國債。太多錢買國債,肯定影響了國債的價格和利率,這樣不就攪亂了美國的經濟和金融秩序了嗎。如果你日本人不願意改革匯率,那麼,你就多買點美國東西吧。可是美國也不產鐵礦石,也不產石油,好不容易農業和服務業都搞得不錯,你還都不開放。那麼,你就多買點美國的股票、房地產、金融產品吧。日本人非常聽話,1989年9月27日,索尼收購了美國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股票;10月31日,三菱宣布收購洛克菲勒中心的地產項目。那麼,美國究竟賣了什麼金融產品給日本呢?這個就是1988年賣給日本人的股指期貨,1989年再度賣給日本人的股指期權。

第三是金融發展關涉國際競爭力,所以必須堅持對外開放。而且美國人話說得非常漂亮,1983年11月11日的《日本經濟新聞》事後披露了一個談判細節。「日美經濟的中心支柱應該向金融、服務等領域轉移,在這些領域里美國的競爭力超群,發達國家中只有日本有希望成為這樣的國家,所以,美國敦促日本早日開放資本市場,以便日本未來也得到充分的回報。」你看看這個概念——「日美經濟」,比現在的什麼G2概念還親密無間,簡直不分彼此了,而且儼然一副分享成功經驗的老友之談,就像我們的有些無知學者熱談的「中美國」概念。具體來說,美國人透過日美間日元美元委員會撰寫了一篇長篇報告書,在日元的國際化、國內利率的自由化、金融市場的多樣化、國內外市場的一體化和信用秩序等問題上給日本提供了全方位的咨詢意見。

直接影響是什麼呢?1983年7月5日,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證券和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達成合作意向設立投資信託公司,隨後在1984年的3月25日真的把公司成立了,但是日本大藏省就是不批准。作為補償,日本大藏省1984年批准了摩根士丹利成立東京分行,並且授予了證券業務牌照,但是這時候因為摩根士丹利還不是交易所會員,具體交易還要透過日本的券商交易席位來操作。

更難以想像的是交易所會員准入,因為這意味著美國金融炒家就可以直接進入日本股市上下其手了。可是,1985年11月29日,東京證券交易所竟然就批准美國摩根士丹利和美林證券等六家外國證券公司加入,隨後在1986年摩根士丹利就一馬當先正式開始了證券交易,更在1987年和1989年先後獲得日本第二大和第三大證券交易所——大阪交易所和名古屋交易所的會員資格。其中大阪交易所的角色最重要,因為股指期貨和股指期權就是在這個股市交易的。為什麼說難以想像呢?因為這本來是觸動日本政治體制的問題,要知道,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本來有一個政治捐款基金會,這裡面的資金都來自於各個交易所會員,而日本的《政治資金規正法》是明確禁止外國來源的捐款的。這么棘手的事情,竟然這么迅速解決了,除了高層明確支持,還能有什麼原因?實際上,日本內閣大臣的確是把日本證券局的負責人藤野公毅直接派到華盛頓來解決這個問題了。

要知道,這些還只不過是跟日本券商在交易所里競爭的機會,而不是搶奪投資客戶的機會。隨後在1987年,摩根士丹利首先獲得了這個資格,成立了摩根士丹利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這樣摩根士丹利就可以在日本發售和管理基金,用日本人的錢來玩弄日本股市。到這個階段華爾街基本獲准全面進入日本的金融市場操作金融工具。

「轟炸三部曲」第一部曲融資融券、第二部曲股指期貨/期權和第三部曲華爾街獲准進入日本操作於是完成。現在就等著美國人來炸毀日本的泡沫了。

㈨ 美國股市金融危機時,下令禁止做空,是不是買完的股票就不可以賣了

美國金融危機時候禁止的做空不是買了股票不賣,而是賣空股票、期貨的行為;

禁止做空是為了防止投資者借貨賣出來打壓市場,造成市場的進一步低迷。

解釋一下做空的概念:

做空,又稱空頭、沽空(香港用語)、賣空(新加坡馬來西亞用語)是一種股票、期貨等的投資術語,是股票、期貨等市場的一種操作模式。與多頭相對,理論上是先借貨賣出,再買進歸還。做空是指預期未來行情下跌,將手中股票按目前價格賣出,待行情跌後買進,獲取差價利潤。其交易行為特點為先賣後買。實際上有點像商業中的賒貨交易模式。這種模式在價格下跌的波段中能夠獲利,就是先在高位借貨進來賣出,等跌了之後再買進歸還。比如預計某一股票未來會跌,就在當期價位高時借入此股票(實際交易是買入看跌的合約)賣出,再到股價跌到一定程度時買進,以現價還給賣方,產生的差價就是利潤。

㈩ 最近美國的金融危機會給中國未來的期貨市場帶來麻煩嗎

不存在麻煩, 象這種重大金融事件每發生一次都是賺錢的大好機會.關鍵是你把握不把握的住,還是甚至整反了.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