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型咖啡期貨交割現貨品質
Ⅰ 紐約咖啡期貨交易價格
1 期貨基本常識(最全的)
國際期貨的發展概況
人類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交易發展史。隨著人類社會實踐的不斷發展,交易的方式越來越高級,從原始的以物易物到一般等價物到貨幣作為交易媒介。
期貨也是一種交易形式的創新。期貨的產生同樣是人類社會實踐發展的要求。最早的有組織的期貨交易出現在17世紀的日本。當時的日本兩種經濟平行:一是原有的以耕地資源為主的農業經濟,一是日益擴張的城市經濟。富裕的地主和封建領主發覺他們自己被擠壓在這兩種經濟之間。他們收得的地租,是他們的封建佃農以每年收成的形式交給他們的。這種收入是不規則的,受到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干擾,如氣候和其他季節性特徵的影響。因為貨幣經濟要求貴族們手頭上始終有現金,收入的不穩定促使他們把多餘的糧食運到大城市大阪和江戶(現東京),在那裡他們可以找到倉庫儲存起來,到必要時出售。為了更快地得到現金,地主們很快就出售他們的庫存票據,即他們儲存在農村或城市倉庫的產品的憑證。商人們買進這些票據,以期獲得他們預想的需要,因為他們也同樣時時受到收成不穩的影響。
最後,"糧食票據"成了交易中普遍接受的貨幣形式。不過,庫存的糧食在數量上常常不能滿足貴族們的需要,許多商人在貴族們實際出售糧食票據之前就給他們賒帳,當然是要收利息的。
到17世紀後期,日本的稻米市場發展為只允許進行期貨交易了。1730年,日本帝國政府正式承認這一市場為"稻米預期交易"市場。市場上的許多規定與今天歐美國家的期貨交易規定相似。
日本在期貨市場里引入現貨市場,顯然是受到西方交易的影響。早在19世紀早期,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商品交易從沒有組織的俱樂部協會形式演進到了正式的交易所。芝加哥交易委員會是第一個這樣的交易所。它於1848年建立,有82個成員。在芝加哥的交易有標准規定、檢察制度和過磅體系。
美國大的交易所主要在芝加哥和紐約。選擇這些地方是由於他們都在交通要道上的緣故。紐約地處海運的重要港口,是理想的國際交易場所。芝加哥位於通向美國農業心腹地帶的鐵路和水路中心,是美國國內交易最理想的地點。芝加哥交易委員會的期貨交易很快就達到了相當的規模,並迅速為其他交易所採納。1870年時,在紐約的期貨交易有紐約產品交易所和紐約棉花交易所。同一年,在新奧爾良也出現了棉花交易所。1885年,紐約的咖啡交易所的期貨交易已十分活躍了。自19世紀下半葉以來,一系列的其他商品交易所相繼成立。
從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來看,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
隨著工業革命的爆發,英國在19世紀中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屬生產國,產生了對金屬價格波動風險規避的需求。1876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推出銅、鋁、錫等交易。1929-1933世界經濟危機,導致各國貨幣大幅貶值,紛紛放棄金本位制,黃金價格大幅波動。1933年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推出黃金、白銀期貨。
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商品市場之外逐步衍生出金融市場包括貨幣市場、證券市場,金融市場同樣存在價格風險規避的需求。二戰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其核心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外匯交易波動不超過平價上下1%的固定匯率的金匯兌本位制。這一規定,實際上讓其它國家貨幣釘住美元,美元等同黃金,成為世界貨幣。1971年8月,美國宣布停止按官價兌換黃金,同年11月和1973年2月,美元先後兩次貶值,美元與黃金切斷聯系,多國貨幣紛紛實行浮動匯率,至此,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徹底瓦解。70年代初浮動匯率制的實行,使外匯風險空前增大,對外匯風險的防範要求日益強烈。為了規避日漸增大的外匯風險,人們創造出許多管理外匯風險的手段,外匯期貨應運而生。1972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推出了英鎊、加拿大元、德國馬克、法國法郎、日元等外匯期貨。
希望採納
Ⅱ 期貨和現貨的區別在哪裡 都是有交割日期,都是交收食物。那現貨和期貨的區別在哪呢風險還是
(1)交易的對象不同。現貨交易的對象是商品實物、一切可以流通的商品。期貨交易的是標准化的合約,目前主要產品有農產品、金屬產品、原材料和金融產品等。
(2)交易的目的不同。現貨交易是一手錢、一手貨的交易,馬上或一定時期內進行實物交收和貨款結算。期貨交易的目的不是到期獲得實物,而是通過套期保值迴避價格風險或投資獲利。
(3)交易場所和方式不同。現貨交易一般是一對一談判簽訂合同,可以採取分散交易或市場集中交易2種方式,具體內容和交易地點由雙方商定。但期貨交易是在國家批准成立的合法交易所內,以公開、公平競爭的方式進行集中交易。
(4)結算方式不同。現貨交易是全額交易、貨到款清。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及無負債結算制度。投資者支付合約總價值的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即可進行交易,同時交易所結算會員(如期貨公司等)根據交易合約當日的結算價格,逐日對投資者交易賬戶進行盈虧結算。
Ⅲ 交割日到了為什麼一定要期貨與現貨接近
因為滬深300股指期貨交割結算價格是以交割日滬深300指數最後兩小時的加權平均價格作為交割結算價的.明白嗎?最後的交割結算價以滬深300指數也就是現貨的價格作為結算價.
比如說你現在持有3100點的多頭頭寸.現貨的點位是3000點.今天是交割如,恰好交割結算價為3000點.未平倉的頭寸均以結算價結算.也就是說最後未平倉合約均以3000點作為結算現金撥劃.你雖然持有3100點多頭頭寸,但結算價給你撥劃的資金只有3000*300一手的資金.但你在3100點持有多頭頭寸,那100點就是你的損失.反過來空頭也一樣.明白
Ⅳ /期貨有交割的,現貨有嗎
樓上是內行。現貨交易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你去菜市場去逛商場都是現貨交易(商品現貨),股票債券基金也是現貨(金融現貨)。我估計你想問的是電子現貨,電子現貨更傾向於大宗的、標准化貿易合同,理論上也是要交割的,從概念上來講,相比於期貨,現貨的交割時間更短更近。也就是「期」和「現」的區別。但目前我國的市場還是炒作更多一些,最終多選擇現金交割,而不是實物交割。
Ⅳ 美國c型咖啡標出124.78是指人民幣多少
這就需要換算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英為財情的網站可以查到人民幣匯率
Ⅵ 期貨咖啡的騙局
國內是沒有咖啡期貨的,一般說的咖啡期貨,是指以下兩種:
美國C型咖啡期貨即一般說的美國咖啡
倫敦Robusta咖啡期貨即一般說的英國咖啡
咖啡與茶葉、可可並稱為世界三大飲料。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提高和人們生活工作方式的改變,無論是私人場合還是商務場合,咖啡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中,品飲咖啡已很常見。咖啡也是全世界除了原油之外第二大大宗商品。
如果涉及到投資,請注意期貨是高風險品種。任何承諾低風險高收益的,都很可疑,很可能是騙局,務必小心謹慎。
Ⅶ 美國的股指期貨交易量跟現貨比哪個大
國內沒法比,股指期貨成交量大,正規,現貨成交量低,非法。
自己比較一下
Ⅷ 中國有沒有咖啡期貨
明確回答:中國現在還沒有咖啡期貨。
一般說的咖啡期貨,是美國C型咖啡
能成為期貨交易標的的商品,一般都具有這些特點:價格波動大、供需量大、易於分級和標准化、易於儲存、運輸。作為經濟作物的咖啡,也具備這些屬性。
咖啡豆是全球交易量僅次於原油的大宗物資,投機屬性較強,1882年紐約咖啡交易所就開始咖啡豆期貨交易。英為財情上的價格顯示,國際大宗商品領域,咖啡是價格波動較為劇烈的品種,不僅是因它是農產品,也因為產地主要集中在熱帶氣候區,異常氣候高發。
從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來看,咖啡期貨一直是全球最投機的商品之一。此外,咖啡豆作為重要的一部分,價格漲跌甚至會直接關乎其生產國的經濟情況。據悉,雲南出產的咖啡在品質上接近哥倫比亞咖啡和藍山咖啡,但因在國際貿易方面缺乏定價權,只能被動接受國際市場價格變化。
國內咖啡期貨最新進展:
值得欣慰的是,我國有望迎來本土的咖啡期貨。2017年11月,鄭商所舉辦了咖啡期貨可行性論證會。2018年2月6日,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將穩步推進紅棗、咖啡等涉農期貨品種上市工作。國內咖啡期貨的上市,除了豐富期貨交易品種,還被業內人士賦予了更深層的含義——精準扶貧。
雲南是我國的咖啡生產大省,而且咖啡種植又主要集中在雲南貧困縣域,是當地農戶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因此,上市咖啡期貨不僅有利於咖農防範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穩定收入,還有望在「精準扶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Ⅸ 如果在期貨交割日不賣了期貨合同,是否就得到現貨
是的,舉個例子像黃金期貨,自然人是沒有資格進行交割的,也就是說到期後你沒辦法到交易所的交割倉庫里去領黃金,只能在到期前進行平倉,或到期後交割差價,拿不到實物黃金的。
Ⅹ 期貨逼倉是什麼意思 舉個例子
閃牛分析:轉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逼倉:(Market Corner) 指交易者利用資金優勢,通過控制期貨交易頭寸數額(即大量做空或做多)或壟斷現貨可交割商品的供給,迫使對手方違約或以不利的價格平倉虧損出局,從而牟取暴利的行為。
逼倉可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做多頭實現,即「多逼空」,另一種是通過做空頭實現,即「空逼多」。在美國,逼倉一般出現在可交割的現貨量不大的情況下,逼倉者是市場中的買方,它既擁有大量的現貨部位又擁有大量的期貨部位,這樣可以使沒有現貨的空方或賣方在進入交割月以後只好以較高價格平掉自己的部位,期貨價格一般會偏離現貨價格較遠。
當多方手中有大量的資金,同時也掌控市場上大量的現貨的時候,他們可以強力做多,並拉升期貨價格,而在價格抬升的過程中,市場大量游資會靠過來加大多方陣營力量。空方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屈服,在高位平倉。而且期貨價格的高抬同時也會拉升現貨價格,如此一來,多方實現期現兩個市場雙贏。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期貨市場上,這種多逼空的方式容易在政策的調整下失敗。
當現貨供應充足且投資資本過小的時候,空逼多的情況也容易發生。現貨商可能為套保會在期貨市場上做空,市場投機做多者在現貨供應充足以及套保大力資金下,難敵空方打壓,不得不平倉離場。
中國國內目前為止最著名的期貨交易多逼空典型案例就是1995年發生的「327」國債事件。空方為當時號稱「上海灘證券教父」的上海萬國證券公司總裁管金生和「遼國發」高原和高嶺;多方則是以當時財政部直屬的「中經開」為首的上海和江浙一帶的私人大戶。
當時空方判斷經濟發展的趨勢勢必使政府減息,保值貼補率不可能再次提高,因此在145元附近大舉做空,多方則大舉建立多頭頭寸。後來高嶺風聞「保值貼補率要提高到12.98%」,便將其50萬口的空單平倉同時追加買入50萬口反手做多,這樣100萬口多單將「327」國債的價格封到152.50的漲停板上,此時萬國證券全線虧損並直接爆倉。
不甘破產的管金生指揮萬國證券在收盤前15分鍾掛出1000萬口空單,將「327」國債的價格打回147.50,將所有跟風多頭殺得立即爆倉,而萬國證券立即扭虧為盈並反過頭來賺了幾個億。
不過萬國證券這樣的操作是違反當時的規定的,證監會緊急宣布當天最後15分鍾交易不算數,萬國證券也因此遭受滅頂之災,被申銀證券按照規定重組,而管金生則被關進了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