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期貨避險的實例
❶ 跪求:外匯掉期交易實例
甲出口企業收到國外進口商支付的出口貨款500萬美元該,企業需要將貨款結匯成人民幣用於國內支出,但同時該企業需要進口原材料並將於3個月之後支付500萬美元的貨款。
此時,該企業就可以與銀行辦理一筆即期對3個月遠期的人民幣與外幣掉期業務:即期賣出500萬美元,取得相應的人民幣,3個月遠期以人民幣買入500萬美元。通過上述的交易,該企業可以軋平其中的資金缺口,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外匯掉期是金融掉期產品的一種。金融掉期又稱金融互換,是指交易雙方按照預先約定的匯率、利率等條件,在一定期限內,相互交換一組資金,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掉期業務結合了外匯市場、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避險操作,為規避中長期的匯率和利率風險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作為一項高效的風險管理手段,掉期的交易對象可以是資產,也可以是負債;可以是本金,也可以是利息。
(1)外匯期貨避險的實例擴展閱讀
掉期外匯交易明顯地具有下述特點:
1、一種貨幣在被買入的同時即被賣出,或者是一個相反的操作;
2、買賣的貨幣幣種、金額都一致;
3、買與賣的交收時間不同。正因為如此,掉期外匯交易不會改變交易者的外匯持有額,改變的只是交易者所持有的外匯的期限結構,故名「掉期」。
掉期交易只做一筆交易,不必做兩筆,交易成本較低。
❷ 如果某公司面臨匯率風險,應如何運用遠期外匯交易避險
這個屬於,期貨套期保值;
具體要看,你現在持有的是商品還是外匯現貨。
是賣出商品收回外匯,還是持有外匯將進行采購商品,是及時交易還是計劃交易,採取的避險方式是不一樣的;
❸ 如何利用外匯交易避險
這問題有些大,不過具體給你舉個例子就容易明白了。
比如你在中國國內做企業,企業是以人民幣記賬的。但你和一家美國公司簽了一筆合同,以100萬美元銷售了一批貨物,三個月以後交貨並付款。假如當前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是6.38,那麼就意味著這筆合同將為你帶來638萬元的銷售收入。
但這時候你面臨一個匯率風險,假如人民幣升值,三個月後美元兌人民幣變為6.28,那麼這100萬美元就只能換到628萬元,你家公司將損失10萬元。
為了規避這個風險,你可以在美元人民幣外匯上做空單。這樣一旦人民幣升值帶來銷售收入的損失,可以在外匯空單上得到相應的補償,從而實現避險目的。
❹ 簡述外匯避險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背景下,通過合理地運用外匯避險工具,有效地規避外匯風險對於金融機構和涉外企業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外匯避險工具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企業主動避險意識不強、採用傳統方式避險、外匯避險產品門檻高、衍生品使用不足等問題,因此要從制度建設、風險防範、產品創新以及政策傳導等角度加強探索和研究.
❺ 舉外匯風險的例子說明外匯風險
案例7 外匯風險案例:百富勤破產案
百富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Peregrine Investments Holdings Limited)成立於1988年底,由集團主席杜輝廉和董事兼總經理梁伯韜在香港創辦。在短短的幾年間,其業務已遍及亞太各地。該集團主要為客戶提供各類型的綜合投資銀行及證券經紀服務。百富勤由最初3億港元的資本發展成為擁有240億港元總資產的跨國投資銀行,在東南亞及歐美共設有28家分行,業務遍及證券、期貨經紀、基金管理、投資融資、包銷上市等。
1997年下半年爆發了滌盪全球的金融風暴 ,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泰株、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吉特、印尼盾和新加坡元兌美元的匯率大幅下跌,屢創歷史新低。由於百富勤大量投資於東南亞市場,持有巨額亞洲貨幣債權,此番東南亞貨幣狂瀉給它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同時匯市的動盪也帶來了股市的暴跌,10月23日恆生指數由11700點暴跌至10426點,跌幅達到10.4%。10月24日,恆生指數略有反彈,但在10月28日恆指再次暴跌1438點,創歷史紀錄,收報9059點。從10月20日到28日,恆生指數在短短的幾天里跌去4541點,跌幅達33.4%。若以香港股市7月3日的3000億美元的市值計算,到10月28日已損失約1400多億美元。作為從事證券業務的百富勤在1997年7月至10月的股票損失估計至少近10億港幣 。
1998年1月12日下午5時,百富勤宣告破產。
-------------------------------------------------------------------------
【案例分析題】20×7年1月,中華集團公司與美國某公司簽訂出口訂單1 000萬美元,當時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20, 6個月後交貨時,人民幣已經大大升值,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00,由於人民幣匯率的變動,該公司損失了200萬元人民幣。
這一事件發生後,該公司為了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切實提升公司外匯風險防範水平,於20×7年3月召開了關於公司強化外匯風險管理的高層會議,總結本次損失發生的經驗教訓,制定公司外匯風險管理對策。有關人員的發言要點如下:
總經理陳某:我先講兩點意見:(1)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對於這一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2)外匯風險管理應當抓住重點,尤其是對於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的管理,必須制定切實的措施,防止匯率變化對於公司利潤的侵蝕。
常務副總經理吳某:我完全贊同總經理的意見,在人民幣匯率比較穩定的背景下,我們只要抓好生產,完成訂單,利潤就不夠實現,而目前我國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發生了變化,我們不能再固守以往的管理方式,漠視匯率風險,必須對所有的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必要的保值措施。另外,總經理提出的加強折算風險管理的觀點也十分重要,我們建立的海外子公司即將投入運營,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對於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避免出現賬面損失。
總會計師李某:加強外匯管理的確十分重要。我最近對外匯風險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發現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金融工具還是比較多的,採取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進行避險的同時,也就失去了匯率向有利方面變動帶來的收益,外匯的損失和收益主要取決於匯率變動的時間和幅度,因此強化外匯風險管理,首先必須重視對於匯率變動趨勢的研究,根據匯率的不同變動趨勢,採取不同的對策。
董事長張某:以上各位的發言我都贊同,最後提兩點意見:(1)思想認識要到位。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了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在此宏觀背景下,採取措施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十分必要。(2)建議財務部成立外匯風險管理的小組,由財務部經理擔任組長,具體負責外匯風險管理的日常工作。
要求:
(1)題目中給出的匯率是採用的是直接標價法還是間接標價法?
(2)題目中的舉例體現的是哪一種風險?
(3)從外匯風險管理基本原理的角度,指出總經理陳某、常務副總經理吳某、總會計師李某以及董事長吳某在會議發言中的觀點有何不當之處?並分別簡要說明理由。
【分析提示】
(1)直接標價法
(2)交易風險
(3)
——總經理陳某:
有關外匯風險管理重點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經濟風險比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更為重要,因為其影響是長期性的,而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的影響是一次性的。
——常務副總經理吳某:
(1)對所有的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保值措施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資產和負債由於匯率變動可能出現增值或減值,這種增值或減值可能自然抵銷,因此不需要對所有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保值措施。
(2)對於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減少折算風險的同時可能會增加交易風險,因此,如果折算風險不對現金流量產生影響,就不必對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
——總會計師李某:
(1)「採取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進行避險的同時,也就失去了匯率向有利方面變動帶來的收益」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採取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期貨等金融工具避險,通過鎖定匯率,可以迴避匯率不利變化帶來的損失,但同時也失去了匯率有利變化帶來的收益,而採取外匯期權金融工具避險,既可以迴避匯率不利變化帶來的損失,又可以享受匯率有利變化帶來的收益。
(2)「外匯的損失和收益主要取決於匯率變動的時間和幅度」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的損失和收益取決於三個因素:(1)受匯率變動影響的外匯敞口;(2)匯率變動對外匯資產和負債的影響程度;(3)匯率變動時間和幅度。
——董事長張某:
「建議財務部成立外匯風險管理的小組,由財務部經理擔任組長,具體負責外匯風險管理的日常工作」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風險包括經濟風險、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其中經濟風險涉及生產、銷售、原材料供應以及區位等經營管理的各方面,因此,經濟風險的管理超出了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需要各部門共同努力,通過調整企業經營策略和採取內部管理辦法來達到管理經濟風險的目的。
❻ 初次接觸期貨外匯對沖,誰能告訴我對沖的方法,最好是有實際案例說明
初次接觸期貨外匯對沖,誰能告訴我對沖的方法,最好是有實際案例說明?謹慎
❼ 進口貿易能否選擇外匯期貨或外匯期權的交易避險為什麼
可以的,進口貿易需要支付外幣貨收回外幣,購買期權貨期貨可以避免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
例如,公司已經知道三個月以後會收到客戶100萬美元的貨款,目前三個月人民幣期貨是6.0,購買100萬美元的三個月人民幣期貨,可以保證三個月後收到的100萬美元貨款,可以按6.0的匯率買入(兌換為)人民幣。避免了到時候匯率下跌帶來的損失,例如匯率跌倒5.8,同樣的貨款換成人民幣就只有580萬了。
期權的功能一樣,只是多了選擇權,可以到時候決定是否行權。例如,買入三個月人民幣看跌期權,行權價格6.0。到期匯率是5.8,也就是100萬美元換580萬人民幣。這時選擇行權,可以以6.0的匯率買入人民幣,100萬美元換600萬人民幣。如果到期匯率是6.2,100萬美元能換620,就放棄行權,直接把貨款拿到市場上購買人民幣。
❽ 搜索到一個期貨套期保值的案例如下:看了之後覺得有2個問題沒有弄懂,請達人賜教
哈哈。又是一個愛思考的孩子
第一個問題:首先你要明確一下,套保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保住盈利,而不是為了擴大盈利。
農場主預計會跌,那就會跌了??別人憑什麼也跟他一樣的想法??你這個例子中,農場主預計會跌,後來果然跌了,但是,請注意,如果後來期貨漲了呢??
第二個問題:你混淆了一個概念,這個時候農場主的買入行動,只是為了平倉,而你卻誤解成了是買入開倉。你這個第二個問題問的太混亂了,你還是去看看期貨的而基本概念吧。第二個問題中你還問了一個小問題,就是期貨到期價格會與現貨相同對吧,這個你說的是對的,但是這個到期的時間是很明確的,一般來說九月份的合約只有到了九月份交割的那一天基本才會與現貨價格齊平
補充一下,期貨市場上很多人並不是根據現貨價格來買賣的,做短線的人,有的才不管你什麼跟什麼,哪怕是期貨合約到期的最後一天的最後幾秒,照樣會有人買入或者冒出,賺兩個點就跑,所以你的擔心是多餘的,呵呵
不知道有沒有把你說的更糊塗
❾ 為什麼避險交易者可以利用外匯期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
對沖 轉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