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期貨蘋果農產品
① 全球知名農產品期貨市場
全球最知名農產品期貨市場就是美國的芝加哥(CBOT)交易所,是世界最早最多農產品品種的交易所,最成熟的市場。
② 有期貨蘋果嗎
之前沒有,但是這周五也就是12月22日鄭商所正式掛牌上市蘋果期貨合約。
③ 什麼是蘋果期貨
蘋果期貨即以蘋果作為標的物的期貨交易品種,是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農產品期貨合約。
④ 美國非農數據低於預期,農產品期貨是漲嗎
非農數據是指美國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變動。是衡量美國經濟的重要宏觀數據。主要影響美元、工業品。
對農產品的影響比較小。當然如果非農變動比較離譜,導致美元大幅波動,進而影響以美元定價的農產品的話,那對應農產品是會由影響的。但畢竟不是直接的影響。
就最近行情而言,非農低於預期,提示美國經濟復甦的不穩定性,降低了加息預期,利空美元,利多大宗商品。
⑤ 蘋果期貨為什麼這么猛
眾所周知,蘋果期貨已經在鄭商所上市交易,但是最近的蘋果期價漲跌幅度有點大,讓很多人都感覺很奇怪。這篇文章就為大家分析一下揭秘蘋果期貨價格漲跌幅度大的原因,看看到底是什麼在影響蘋果期貨的價格走勢。
蘋果價格變化規律:
1、蘋果價格存在有規律的季節性波動。一般在8-9月蘋果價格會出現低點,之後在春節前後出現小幅度的回升,次年的3月有小幅度震盪,4月份後價格逐漸提升,6-7月達到最高點。
2、蘋果價格波動呈現周期性特徵。蘋果價格波動的幅度和周期波動的長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3、鮮食消費量和蘋果價格正相關,替代品水果價格和蘋果價格呈負相關。
蘋果期貨價格漲跌幅度大的原因有四個:供求變化、生產成本、天氣狀況和國家政策。
原因1、供求變化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供給與需求是影響市場價格變化的終極原理。蘋果期貨的供給與需求分析如下:
供給:供給端由當年鮮果產量和冷庫存量組成。一般來說,供給量和價格呈負相關關系。
需求:需求端受人均收入、消費者數量和消費偏好構成。
首先,人口數量增加帶來潛在消費者數量提升,蘋果消費需求增加。隨人均收入提高,人們的消費能力提升,蘋果及其深加工產品的消費需求提高,促使價格提升;但當人均收入達到一定水平時,蘋果在消費偏好構成中的地位發生了轉變,變成了普通必須品,之後蘋果消費需求基本保持穩定或小幅增長。
此外,由於蘋果生產周期長,加上庫存量,總供給不太可能在1-2年內急劇增加或減少,也就是說,需求量變動後供給端存在滯後性。供給彈性較小,在價格變化上體現出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大幅變動,但一定時間段內有慣性波動。蘋果期貨價格漲跌幅度大的原因
原因2、生產成本
蘋果的主要成本來源包括種植成本和冷藏存儲費用。其中種植成本又包括人工成本、化肥農葯、果袋和機械折舊等,而且這些成本近年來呈直線上升趨勢。成本上升,售價反而一直下跌,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豐產卻不豐收」的狀況。極大打擊蘋果生產積極性,促使未來供給逐漸下滑,直至價格再次上漲。
原因3、天氣狀況
商品期貨市場有句話叫做「工業品看需求,農產品看供給」,而天氣作為影響供應的主要因素,歷來是預測農產品價格走勢的一大參照指標。蘋果的生產主要受溫度和光照兩個主要因素影響。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不可控的天氣因素對蘋果的產量影響很大。
蘋果的生產主要受溫度和光照兩個主要因素影響。若當年溫度適宜,光照充足,產量增加的同時,蘋果品質也能得到提升。若天氣條件惡劣,遇上自然災害如霜凍、乾旱等情況,蘋果產量直線下降,雖因供給不足市價提升,但往往提升的價格無法彌補減產為果農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會打擊果農來年的種植生產積極性。
原因4、國家政策
國家政策對蘋果價格的影響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經濟整體狀況下的國家政策,當經濟發展形勢較好情況下,宏觀政策較寬松,蘋果市場的生產積極性相對較高,蘋果價格隨通脹有一定增長;若經濟低迷,採取緊縮宏觀政策,蘋果價格也相應下降。
另一方面則是農業政策變化,如針對果農的補貼和減免等政策,一般有利的農業政策出台會刺激果農生產蘋果積極性,加大投產力度,從而提升供給量,雖價格會下跌,但因為存在補貼和減免,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果農利益。除此之外,蘋果及深加工產品的進出口量變動、提升生產效率/品質的新技術的出現、以線上速遞為代表的供給模式的轉變等也是影響蘋果價格變動的因素。
蘋果價格不僅波動頻繁,波幅也很大。2010年猛漲28%,漲至2014年價格封頂,2015年又慘跌近16%。蘋果期貨的出現為果農及交易商提供避險功能,通過套期保值實現風險的轉移,保障其利益不會進一步受損,以此提升蘋果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實現產業平穩發展。另一方面,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對蘋果未來現貨價格起引導作用。
公眾號,將我置身於荒蕪,感謝你來關注
⑥ 北京時間我每天的幾點可以看見美國農產品期貨交易用博易大師就能看見嗎
現在晚上10:30就可以了
⑦ 美國1 9世紀的第一個期貨市場的建立是為了農產品交易,這有何意義
這個是CBOT
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大概是有86名商人在咖啡館成立的。
當時芝加哥是美國農業的,,那啥。反正就是芝加哥的土地肥沃,出產許多農產品,不過由於天氣原因,自然災害,每年的價格都會有巨大的波動。
於是人們就開始先簽訂遠期合約,這樣就可以規避價格的波定,後來遠期合約可以轉讓了,於是就成了期貨交易。
意義就是規避風險,對於農民來說,不管明年的天氣如何,都會以合約上的價格成交。比如說第二年豐產,價格自然很低,不過由於事先有合約,所以不管現貨價格是多少都會以合約價格成交。他放棄了可能有的更多盈利,但是也不會遭受損失。
對於購買的商人來說,不管第二年現貨價格有多高,都會以合約價格成交。
他也放棄了以更低價格購買的可能性,但是也避免了價格上漲帶來的虧損。
意義就是規避風險,期貨本身的意義就是:發現價格和規避風險。
風險後來給投機者承擔了,投機者也可能賺到錢,因為生產者和購買者放棄了可能的收益。
⑧ 美國1 9世紀的第一個期貨市場的建立是為了農產品交易,這有何意義
鉛筆和紙,建立這樣的品種有何意義?請問?
農產品是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產品。
能吃,人人都需要。
期貨是用來發現價格和規避風險的。
你以為期貨是人們腦子發熱想出一個方法來娛樂的啊。是賭博啊。
切~小樣。
⑨ 為什麼CBOT首先選擇農產品作為期貨交易品種
CBOT:即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英文全稱:Chicago Board of Trade
其發展歷史為:19世紀初期,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穀物集散地,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後,對交易規則不斷加以完善,於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除了提供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期貨交易外,還為中、長期美國政府債券、股票指數、市政債券指數、黃金和白銀等商品提供期貨交易市場,並提供農產品、金融及金屬的期權交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大豆、小麥等品種的期貨價格,不僅成為美國農業生產、加工的重要參考價格,而且成為國際農產品貿易中的權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