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創建於
❶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介紹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1848年,由83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2006年10月17日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宣布已經就合並事宜達成最終協議,兩家交易所合並成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集團。
❷ 美國期貨市場什麼時候成立的
1848年,第一個近代期貨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成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成立之初,還不是一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所,它只是一個集中進行現貨交易和現貨中、遠期合約轉讓的場所。
在期貨交易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兩次堪稱革命化的變革,一是合約的標准化,二是結算制度的建立。1865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實現了合約標准化,推出了第一批標准化期貨合約。1891年,明尼阿波里斯穀物交易所首先成立結算所。隨後,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結算所。直到現代結算所的成立,真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才漸趨完善,期貨市場結構才算健全起來。
❸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結算公司(BOTCC)成立的時間
1848年芝加哥的82位商人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其實當初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並非是一個市場。直到1851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才引進了遠期合同,1865年推出了標准化和合約,同時實行了保證金制度。隨後在1882年,交易所允許以對沖式免除里約責任,這更加促進了投機者加入,使期貨市場流動性加大。1883年成立了結算協會,直到1925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結算公司(BOTCC)成立以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所有交易都要進入結算公司結算,現代意義上的結算機構形成。
❹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發展
CBOT是一個自我管理、自我監督、非盈利及非上市的為會員和個人提供服務的Delaware公司。CBOT有數種不同的會員身份,不同身份的會員可參與全部或部分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市場。在CBOT 3600個會員中,1400個為全權會員,全權會員可以參與交易所所有合約的交易。
交易所的管理體系包括總經理執行總裁、董事長、副董事長和其它15位董事。
❺ 美國有哪些期貨交易所
共有3間。
以下詳細介紹:
1、國際期貨交易所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是美國最大的期貨交易所,也是世界上第二大買賣期貨和期貨期權合約的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向投資者提供多項金融和農產品交易。
2、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交易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19世紀初期,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穀物集散地,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後,對交易規則不斷加以完善,於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除廠提供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期貨交易外,還為中、長期美國政府債券、股票指數、市政債券指數、黃金和白銀等商品提供期貨交易市場,並提供農產品、金融及金屬的期權交易。
3、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是美國第三大期貨交易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實物商品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於 1872年,坐落於曼哈頓市中心,為能源和金屬提供期貨和期權交易,其中以能源產品和金屬為主,產生的價格是全球市場上的基準價格。合約通過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GLOBEX電子貿易系統進行交易,通過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的票據交換所清算。
❻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簡介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19世紀初期,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穀物集散地,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後,對交易規則不斷加以完善,於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 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除廠提供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期貨交易外,還為中、長期美國政府債券、股票指數、市政債券指數、 黃金和白銀等商品提供期貨交易市場,並提供農產品、金融及金屬的期權交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大豆、小麥等品種的期貨價格,不僅成為美國農業生產、 加上的重要參考價格,而且成為國際農產品貿易中的權威價格。
成立於1848年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 - CBOT)是一個具有領導地位的期貨與期權交易所。通過交易所的公開喊價和電子交易系統,超過3600個CBOT會員交易50種不同的期貨與期權產品。在2003年,交易所成交量達到創紀錄的4.54億張合約。
在交易所早期,CBOT僅交易農產品,如玉米、小麥、燕麥和大豆。交易所的期貨合約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現包括非保存性農產品和非農產品,如黃金和白銀。CBOT第一種金融期貨合約於1975年10月推出,該合約為基於政府全國抵 押協會抵押擔保證券的期貨合約。隨著第一種金融期貨合約的推出,期貨交易逐漸被引進到多種不同的金融工具,其中包括美國國庫中長期債券、股價指數和利率互換等。另一個金融創新,期貨期權,於1982年推出。
在過去的150多年中,CBOT的主要交易方式為公開喊價交易,即交易者在交易場內面對面的買賣期貨合約。然而,為了滿足全球經濟增長的需求,CBOT於1994年成功地推出了第一個電子交易系統。在過去的十年中,隨著電子交易使用的日益普及,交易所曾將電子交易系統數次升級。在2004年1月,CBOT推出了另一個由領先的LIFFE CONNECT交易技術所支持的新的電子交易系統。在CBOT推出新交易系統的同時,交易所也完成了清算業務的轉換。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於2004年1月開始為CBOT的所有產品提供清算及相關業務服務。CME/CBOT共同清算網將兩個具有主導地位的金融機構結合起來,該清算網提高了業務、保證金和資本效率,使期貨經紀商和期貨產品的最終用戶獲益匪淺。
無論是電子交易還是公開喊價,CBOT的主要角色是為客戶提供一個具有透明性及流通性的合約市場,該市場的作用為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及投資。農場主、公司、小企業所有者、金融服務提供者、國際交易機構及其 它個人或機構可通過一個稱作套期保值的過程來管理價格、利率、和匯率風險。套期保值是通過在期貨市場持有相等但相反的頭寸來對沖掉現貨市場頭寸的內在價格風險的操作。套期保值者利用CBOT期貨市場保護其業務以避免不利的價格變動可能對其盈餘造成的不利影響。
期貨市場還讓全球的投機者通過解釋及利用經濟資料、新聞和其它信息來確定交易價格及是否以投資者身份進入市場。投機者填補套期保值者買賣價的缺口,因此使市場具有更高的流通性及成本效率。各種市場參與者均具有不同意見及接觸不同市場信息,市場參與者的交易導致價格發現及提供基準價格。
❼ 美國有多少家期貨交易所
共有3間。
以下詳細介紹:
國際期貨交易所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是美國最大的期貨交易所,也是世界上第二大買賣期貨和期貨期權合約的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向投資者提供多項金融和農產品交易。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交易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19世紀初期,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穀物集散地,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後,對交易規則不斷加以完善,於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除廠提供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期貨交易外,還為中、長期美國政府債券、股票指數、市政債券指數、黃金和白銀等商品提供期貨交易市場,並提供農產品、金融及金屬的期權交易。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是美國第三大期貨交易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實物商品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於 1872年,坐落於曼哈頓市中心,為能源和金屬提供期貨和期權交易,其中以能源產品和金屬為主,產生的價格是全球市場上的基準價格。合約通過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GLOBEX電子貿易系統進行交易,通過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的票據交換所清算。
❽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為什麼會成為美國第一家期貨交易所
因為19世紀初期,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穀物集散地,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❾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最新狀史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2006年10月17日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宣布已經就合並事宜達成最終協議,兩家交易所合並成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集團。
按照該協議條款,CBOT的股票持有者將獲得每股0.3006 個CME的A級普通股票,或者與之等額的現金。
合並後的公司被稱為芝加哥交易所集團(CME公司),總部將設在芝加哥。合並後的公司的資產總額據估計將達到250億美元,CME占其中的180億美元,CBOT約占其中的70億美元。原CME主席A.Duffy將成為合並後公司的主席,原CBOT主席Charles P.Carey被任命為副主席,原CME首席執行官Craig S.Donohue成為合並後交易所的首席執行官,原CBOT的首席執行官Bernard W .Dan被委派負責監管CBOT的業務直到合並完成。合並後的公司的董事會將由29名董事組成,其中CME委派其中的20名,CBOT委派其中的9名。
合並後的交易所交易品種將涉及利率、外匯、農業和工業品、能源以及諸如天氣指數等其他衍生產品。CME表示,由兩個行業內領先的公司合並為一個公司,有助於鞏固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的成長能力。合並後的公司將成為世界上最活躍的交易所,平均每天將成交900萬手合約,成交金額接近4.2萬億美元。
❿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交易時間
交易時間周一至周五9:30 a.m. - 1:15 p.m.芝加哥時間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1848年,由83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2006年10月17日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宣布已經就合並事宜達成最終協議,兩家交易所合並成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集團。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 - CBOT)是一個具有領導地位的期貨與期權交易所。通過交易所的公開喊價和電子交易系統,超過3600個CBOT會員交易50種不同的期貨與期權產品。在2003年,交易所成交量達到創紀錄的4.54億張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