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薩國際期貨買賣
A. 中行長城環球通白金信用卡上標銀聯和VISA有什麼不同
通俗的說,前者是普卡,後者是vip卡
基本功能相同
就是額度審批上,vip卡更嚴格,給的額度更高
消費返積分上,白金卡總有活動1元積2分
B. 外貿中的Visa支付方式
VISA維薩卡,是發源於美國的一個信用卡組織,目前也是國際信用卡最大的組織,擁有全世界65%的市場。 信用卡則是一種發源於美國流行全世界的付款方式,用戶提交相關必要的資料(身份證復印件、收入證明、社保卡復印件等等)銀行一般會在15-20天左右審核你的資料,評估風險,之後是情況而定。 信用卡是不需要預存現金的支付卡,是可以透支的,銀行會根據你提交的資料給你一定的消費支付限額,在限額內你可以先消費後還款。 在歐美地區甚至是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65%的人持有信用卡並且首選信用卡支付購物消費,在英國、加拿大地區甚至超過80%的人擁有信用卡,而在中國,僅僅在沿海大城市有人擁有並使用,比如:深圳。因為發卡銀行要求用戶有穩定的工作及收入以償還透支,所以很多中小公司職員及SOHO朋友們就被拒之門外,在內地基本上只發給公務員及大型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所以大家對信用卡比較陌生就不足為奇了。 針對大家的客戶提出的VISA信用卡付款。
問題:
1.信用卡不同於一般的儲蓄卡、借記卡,是不支持信用卡對信用卡轉賬的;
2.信用卡天生的功能就是消費付款,在商場,網上購物使用率比現金都多,做零售的朋友們可以向這方面發展客戶;
3.VISA信用卡付款必須使用銀行或者是VISA組織的支付網關,或者是POS機;
4.由於中國的外匯管制條例對外匯的監管很嚴,所以,國內提供POS機的只有中國銀聯一家,並且目前不支持國際卡,僅針對國內各大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同樣提供國際信用卡支付網關的也只有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廣告(收匯寶)、首信易、IPS、NPS、網銀在線等屈指可數的幾家而已。
深入了解:
1 信用卡和PAYPAY一樣可以網上收匯.也需要第三方收匯平台來支持.
2 這種是非3D的交易,
1)在國外
- 信用比較好,所以相對比較少,這是一個原因,
- 他們做生意的,也有一定預算,以備拒付的資金,所以他們不怕這些.
- 要投入相對比較高的成本,網站上的預算很高,又要做安全加密,又要做風險考核什麼的,
2)在國內
- 國內的信用機制,沒有那麼好,
- 外國人有心搞中國人,惡意拒付,特別是做replica那些,就經常會遇到了這些國外的流氓了
3 開戶很貴而且要每月維護費。可以考慮用Paypal
C. 哪裡可以辦到有visa標記的借記卡
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建設銀行、北京銀行、平安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都可以辦理有visa標記的借記卡。
招商銀行借記卡:申請人首次申請信用卡時,應按發卡機構的規定,正確、完整、真實地填寫信用卡申請表和提交發卡機構要求的相關證明文件,並同意發卡機構向任何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了解和查詢申請人的資信狀況,並保留和使用相關數據。
工商銀行借記卡申辦條件:注冊「金融@家」個人網上銀行。個人電話銀行注冊客戶可使用電話銀行自助掛失功能進行掛失,如果您尚未注冊我行個人電話銀行,也可使用電話銀行人工服務辦理掛失。
中國銀行申請條件:凡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有合法穩定收入的中國公民和在中國境內有居留權等條件的外國人及港澳台同胞均可在本地申請長城環球通信用卡。接受18-65周歲人士的主卡申請以及年滿16周歲人士的附屬卡申請。
(3)維薩國際期貨買賣擴展閱讀
中國銀行visa借記卡所享受的服務
英國境內和全球范圍取款:可在英國境內97%的ATM免費取款無手續費,每日限額200鎊;在全球超過100萬台取款機上提取當地貨幣現金。
英國境內和全球范圍支付:中國銀行的借記卡適用於全球眾多有VISA 標志的商戶處。英國大多數學校接受中國銀行(英國)有限公司長城借記卡支付學費及相關費用。
現金返還:在英國境內多家商戶處使用中國銀行visa借記卡支付,可享受最高50英鎊的現金返還服務,無需繳納任何手續費。
網上購物 / 電話購物:可隨時使用中國銀行visa借記卡進行網上購物或電話購物,中國銀行還為您提供網上購物安全密碼保護。
D. 什麼是商業模式——魏煒朱武祥 詳細
什麼是商業模式? 什麼是商業模式? ——魏煒 朱武祥/文 為什麼沒有讀過書的人,好像更容易在商業上成功?那是因為他們能夠很好地理解「 為什麼沒有讀過書的人,好像更容易在商業上成功?那是因為他們能夠很好地理解「商業 模式」 雖然他們自己也常常說不清楚。那麼,什麼是商業模式?一句話,就是「 模式」-雖然他們自己也常常說不清楚。那麼,什麼是商業模式?一句話,就是「利益相 關者的交易結構」 一是要思考誰是你的「利益相關者」 :, 關者的交易結構」 一是要思考誰是你的「利益相關者」 二是要分析這些利益相關者有什 。么「價值」可以交換,三是設計一個共贏的「交易結構」 互聯網革命,把我們帶入一個商 價值」可以交換,三是設計一個共贏的「交易結構」 互聯網革命, 業模式競爭的時代。而中國企業今天面臨的困境,可以通過商業模式的重構找到出路! 業模式競爭的時代。而中國企業今天面臨的困境,可以通過商業模式的重構找到出路! 我們在 2007 年 11 月號, 曾推出 《如何設計商業模式》 一文, 「商業模式」 提出 的六個要素: 定位、盈利模式、業務系統、關鍵資源和能力、自由現金流結構,以及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這六個要素可以很好地幫你觀察、分析一個企業的商業模式,但對於那些想要「創造」商業 模式的企業家來說,則顯得有些復雜。 什麼才是思考問題的重點呢?能不能用一句話說清楚什麼是 「商業模式」 呢?這就是這篇文 章的目的。 商業模式,就是「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 。 這是因為, 「商業」體現為一系列的「交易」 ,而「商業模式」就是利益相關者所達成的「交 易結構」 。 商業模式自古即有,為什麼在今天卻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 這是因為,商業的發展,使參與交易的主體越來越多,而互聯網革命,大大降低了交易中的 信息成本,使原來相互隔離分散的資源可以有效結合,使更多「利益相關者」有機會超越地 域和文化限制,整合到一起。 這就帶來「商業模式」的革命。在未來的競爭中,企業需要對它的商業模式進行持續重構, 才能煥發長久的生命力,甚至才能保持生存。 以下我們來看波音公司、 VISA 國際組織等案例,開始一次商業模式創新的思維之旅。 波音重構商業模式 波音為何要重構它的商業模式,要從它與空中客車的競爭說起。 「飛機製造公司」競爭的關 鍵,是如何從客戶手裡獲得更多的訂單,這也很大程度取決於如何開發新機型。 「空中客車」2000 年投資上百億歐元、啟動 A380 項目後,市場份額快速上升,2003 年, 在全球 100 座級以上民用客機市場,交付量占 54%,訂單數量占 52%,均超過曾經是市場 老大的波音公司。 面對「空客 A380」對「波音 747」的挑戰,波音 2003 年底決定採用碳纖維合成材料,開發 較小、較快、省油的遠程民航飛機,就是被稱作夢幻飛機的「波音 787」 。 然而,開發新飛機失敗的可能性很大,意味著巨大的財務風險。 美國飛機製造商「洛克希德」的「三星客機」賠了 25 億美元,幾乎讓該公司瀕臨破產,之 後便退出民航市場。另外,燃油價格上漲,甚至恐怖襲擊,都會導致飛機訂單大幅變動,增 加風險。 「研發成本的投入幾乎像風險投資一樣,讓人害怕。 波音民用飛機業務前總裁艾倫·穆拉 」 利說。 為此,波音採取了全新的「商業模式」 ,就是改變和 「利益相關者」 (即供應商)之間的「交 易結構」 ,不僅將開發和製造成本分攤給它在全球各地的供應商,同時這些供應商的深入參 與,也有利於波音在他們所在的國家和地區獲得飛機訂單。 一架波音飛機,有數百萬個零件,由全球 5000 余家供應商提供。波音和他們是什麼交易關 系呢? 過去,波音的做法是「集中控制」—用一整套「技術標准」和「供應鏈管理規則」與供應商 合作。 在這種模式下,波音告訴「供應商」該怎麼做,給出條條框框。 為減少溝通環節上的誤解,規則說明自然越清楚越好。比如「波音 777」給「電子部件供應 商」的規則說明書,就多達 2500 頁,其中對每個部件,都給出了精確的要求和詳細說明。 這時,供應商是被動的,他們沒有參與早期「設計」和「預生產」環節,只是按規格設計、 生產,最後匯總到波音。波音則通過建造「木質飛機實裝模型」 ,檢驗零部件是否能有效組 裝—假若有一個零部件出現不兼容問題,就必須重新設計生產。 這中間的反饋過程之長,足以錯過任何商機,也增加了成本。 事實上, 「供應商」 比波音更了解自己工廠如何生產最有效率,以及如何讓自己生產的零部 件更好地支持波音的整機製造。 因此, 「供應商」應該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現在, 「波音公司」 設計一套全新的商業模式, 來開發 「波音 787」 就是讓全球的 。 「供應商」 加入到開發過程中來,使最擅長做某一環節的公司負責該環節。 供應商參與飛機的設計 首先,波音不再把所有技術都當成「絕密文件」 ,而是把「與供應商的協調合作」擺在第一 位。除了部分非常尖端的技術外,波音對合作夥伴開放所有技術資料和數據。 為了和全球各地的合作夥伴即時、有效地溝通,波音和「達索系統公司」共同創造了一個名 為「全球協作環境」的實時協作系統(該系統由波音負責維護) ,並要求所有合作夥伴都必 須使用這個在線系統和「達索」的應用軟體 Catia。 通過這個系統,團隊中的成員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對設計圖進行訪問、檢閱和修訂。 為確保交流暢通無阻,沒有時間滯延,波音在華盛頓的埃弗雷特工廠建造了十間「多媒體工 作室」 。 「波音 787」的設計,由日本、俄羅斯、義大利和美國的「設計夥伴」共同完成。他們會得 到一份新機型的 「主設計圖」 圖上註明相關設計要求。 , 例如, 什麼地方應該焊接著陸裝置, 機翼「折疊」後有多大空間等。 在設計飛機之前, 波音還會邀請 「航空公司」 客戶 (包括飛行員、 乘務員等) 提供相關數據, 整理後轉交給「設計夥伴」 。 完工的設計,被保存在「達索系統公司」的另一系統—Enovia 上(這個系統也由波音負責維 護) 。 到了飛機部件生產之前,波音和合作夥伴們通過「全球協作環境」系統,能輕易地找到飛機 組件與零部件之間的「沖突」 。如 果發現兩個零部件裝在同一處,或零部件之間不匹配,電腦屏幕就會顯示紅色斑點,加以 警示。在進行大規模生產之前,波音可以很方便地解決兼容性問題。 這使波音制定的條條框框大幅簡化。 「波音 787」給「電子部件供應商」的規則說明書只有 20 頁,與「波音 777」的 2500 頁說明書相比,無疑是一個質的飛躍。 供應商組裝「模塊」 , 供應商組裝「模塊」 波音總裝只需三天 過去,供應商將零部件運到工廠,由波音裝配。 現在,波音要求它的一級供應商,從二級和三級供應商處取得零件,先通過一個「計算機模 型」進行「虛擬裝配」 ,最終再組裝成「模塊化」的機體部分。 按價值來算, 「波音 787」的數百萬個零部件中,波音自身只負責生產大約 10%—「尾翼」 和「最後組裝」 。其餘的生產,由全球的「合作夥伴」完成,涉及美國、日本、法國、英國、 義大利、瑞典、加拿大、韓國、澳大利亞、中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供應商。 其中, 「機翼」及部分「機身」在日本生產,占整機工作量的 35%,主要生產廠家有三菱重 工、川崎重工及富士重工等。 義大利「阿萊尼亞飛機公司」承擔了「中央機身」和「水平安定面」等部件的製造任務(約占 14%) ,這也是義大利有史以來、工作份額最大的民用噴氣機項目。 美國「沃特飛機工業公司」作為波音的長期合作夥伴,負責機身兩大部分的製造,並與意大 利「阿萊尼亞飛機公司」合作,負責將自己和義大利生產的零部件加以組裝。 法國供應商承擔的製造任務,包括起落架結構、機載娛樂系統、電剎車、客艙門等。 中國供應商則負責方向舵、垂直尾翼前緣、翼身整流罩面板,垂直尾翼零部件生產。 為了運送這些 「模塊化」的機體部分,波音改造了 3 架 747 客機, 使其能運送這些 「模塊」 。 波音稱之為「夢幻運輸機」 。 最後,各個模塊被裝進「夢幻運輸機」 ,運送到波音在華盛頓的埃弗雷特工廠。在那裡,波 音員工將完成最後一道工序—組裝成總機。 採用「模塊化生產」後,波音 787 的組裝周期只有 3 天,比「波音 777」的 13 到 17 天,足 足縮短了兩個星期。 供應商為什麼願意為波音承擔風險? 供應商為什麼願意為波音承擔風險? 擔風險 「我們預先承擔了許多一次性費用。 美國沃特飛機工業公司全球供應部門主任帕特· 」 拉塞 爾說。自 1968 年起, 「沃特」就為波音供應民航客機部件,現在是波音在設計、建造、裝配 方面的主要合作夥伴。 在接到波音的償還之前, 「沃特」已經為波音 787 投入了 5.33 億美元。 盡管波音 787 的訂購數量巨大, 「沃特」仍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能確定其盈利情況。這種情 況,在「波音 787」的合作夥伴中非常普遍。 「沒有人敢擔保,所有人都在埋怨。 」 美國著名咨詢公司 Bearing Point 高級航空業顧問吉 姆·沃傑赫斯基說。 但是,許多供應商最後接受了「波音 787」的商業模式,而不是錯過這個重大項目。 「要進入這樣一個項目,你只有這一扇窗戶。 」沃傑赫斯基說, 「而在這樣一個項目中,當你 簽署了合同,你就是在進行一次豪賭。 」 拉塞爾也說: 「波音想要做的事,將給業界樹立一個標准。我們不能像過去那樣行事,技術 的變化很快,我們必須得更快地進入市場,否則,其他公司將會搶在我們前面。 」 同時, 「供應商」和「波音」都在努力掌握「波音 787 項目」所需要的合作方式。 在參與過去的波音項目時,沃特的工程師只在移交「設計圖樣」時,才與其他「供應商」的 工程師緊密合作。現在則必須在材料、設計、壓力測試和其他流程等各方面緊密合作,提高 「溝通技巧」和建立「交際網」變得更加重要。 「我們已經不僅僅是在搞設計了。 」拉塞爾說。 最新資料顯示, 「沃特」2008 年已從波音獲得 1.2 億美元補償。 波音的角色轉換 通過引入「供應商」介入「前期設計」和「預製造」環節,波音將大部分「協調合作」環節 放在「總機組裝」之前,讓「供應商」共擔風險。 這樣, 「外部供應商」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介於「外部利益相關者」和「內部利益相關者」 之間的「擬內部利益相關者」 。以前的「集中控制」 ,現在變成「協調合作」和「鬆散管理」 。 「波音 787」項目的負責人邁克·拜爾(Mike Bair)說: 「我們將要進行與以往不同的管理, 一旦開始一個計劃,我們需要做的是尋找合作者,接著,真正的挑戰是退居幕後,讓每一個 人做他們自己的工作。 」 效果很明顯:2005 年,波音獲得了 354 份訂單。這也是 2000 年以來,波音首次在新飛機訂 單上超過空中客車。 截至今年 7 月, 波音已收到 896 架 「波音 787」 飛機的訂單, 而年初 「空客 A380」訂單量還在 200 架次左右。 縱觀波音公司的整個發展歷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重構的過程。 最開始,波音通過「垂直一體化」的方式生產飛機,從設計、零部件製造到總機組裝,絕大 部分工作都由波音獨立完成。 到了中期,波音開始把一些不重要、替代性強的零部件交給供應商去做。在這個階段,波音 慢慢將自己局部解放出來,把更大的精力放在「整機設計」和「關鍵環節的控制」上,自己 擔任一個「中央集權」的角色。 後期,波音將自己從「集權者」的角色中釋放出來,讓「供應商」在一個平台上相互交流和 協作,自己則承擔起「平台的維護者、監督者、推動者和支持者」的角色。 假如用圖形來表示其交易結構,第一階段的波音是「線型結構」 ;第二階段是「星型結構」 , 波音處於結構中心;第三個階段,則是分布式交流協作的「網狀結構」 。 大趨勢就是「硬性控制力」越來越弱,但「軟性控制力」越來越強,效率也越來越高。 維薩國際: 維薩國際:重構信用卡商業模式 開放式信用卡的商業模式, 曾經歷過 「美國銀行」 一次失敗摸索, 之後建立了今天維薩 (VISA) 的商業模式。在 2007 年,維薩又成功從一個「非盈利信用卡組織」 ,改組為公司,2008 年 初成功在紐約交易所上市。 VISA 的案例啟發我們,可以用一種超越企業形式的思維,去創建全新的「商業模式」 。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信用卡典型的商業模式。 假如你是一家銀行,要發信用卡,首先要向「足夠多的消費者」發放信用卡,而消費者拿著 這個信用卡,可以在「足夠多的商家」那裡消費,然後再還錢給你。 所以,必須要有足夠多的「消費者」和「商家」都願意使用和接受你的「信用卡」 ,這個「信 用卡系統」 才對雙方都有吸引力。 而要實現這一點, 僅僅靠一家銀行, 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如果多家銀行一起來做,參與其間的銀行,可能要同時扮演兩種角色:一是要向消費者發放 信用卡,這時是「發卡行」 ;二是要和商家簽約收單,被稱作「收單行」 。 在一筆交易中,作為「發卡行」 ,在消費者購物後,向消費者收取貨款和利息;作為「收單 行」 ,要替消費者付貨款給商家(並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作為銀行承擔信用風險的收入) 。 然後「發卡行」向「收單行」付款清算,並按協議比例分享收入。 然而在發展初期,由於缺乏大型交易網路,如果「發卡行」和「收單行」不是同一家銀行, 就會有銀行之間清算的問題。 只有「發卡行」 和「收單行」能方便地清算,才能讓不同「發卡機構的持卡人」和「收單機 構的簽約商戶」之間方便地進行交易。 這就需要一個大型的「銀行間組織」 。 美國銀行建立的信用卡模式 1966 年,當時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美國銀行」 ,在解決信用卡的問題上率先邁出一步。 「美國銀行」使用「特許經營」的商業模式:向全國發放其信用卡品牌「美國銀行卡」 (BankAmericard)的「營業執照」 。 在它的授權下,有意發展信用卡業務的銀行,可以使用其品牌發行信用卡。同時,各授約銀 行的持卡人和簽約商戶互相承認。 這種模式,形成了第一個銀行信用卡網路體系。 在這個模式中, 「美國銀行」是系統的支配者,擁有「信用卡系統的品牌」和「授權系統」 的所有權。同時,對卡片發行、商戶服務以及各種信用卡業務運營制定規則。 「被授權銀行」分為 A 類和 B 類。其中, 類銀行」可以代表「美國銀行」 「A ,授約新的「B 類銀行」 。 被授權的銀行使用 「美國銀行卡」 品牌, 發行自己的信用卡。 同時吸引商家購買其交易業務, 使他們加入到信用卡系統中。 當時,這種「特許經營」的商業模式,及時解決了全國性網路缺乏的問題。 很快, 「美國銀行卡系統」擁有了 200 家獲得完整授權的「A 類銀行」 ,近 2500 家接受授權 的「B 類銀行」 。 但很快問題就出現了。 首先,當時的大銀行,如加州的「富國銀行」和紐約的「大通曼哈頓銀行」等,不願意用「美 國銀行」的品牌發行信用卡。但是,像「美國運通」一樣發展「封閉式卡系統」 ,又需要從 頭開始簽約商戶和發卡,太消耗資源。 而且,在「美國銀行」的信用卡模式里,它既是「品牌授權者」 ,又是「市場競爭者」 ,制定 規則時難免從自身出發,導致其他銀行不願意遵從或無法遵從其規則。這也使得「被授權銀 行」不能適應當地市場需求,制定策略,不同銀行間的信用卡同質化嚴重。 其次,當時的交易網路也比較原始,沒有電子數據記錄和電子清算系統。 「發卡行」和「收 單行」 之間以手工和郵政系統方式清算。 「美國銀行」 而 又無法獨力建立大型電子交易網路。 此外,由於「美國銀行」的信用卡部門人力不足,不能很好地解決安全問題,偽卡、盜刷卡 現象很多。 上個世紀 60 年代,當時最大的兩個信用卡聯盟—「美國銀行卡」和 MasterCharge(萬事達 卡前身)總共貸出 26 億美元,但由於操作失誤、偽冒等帶來的損失,高達幾億美元。 上世紀 60 年代中後期,美國信用卡行業幾乎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維薩國際組織」誕生 維薩國際組織」 1968 年,在「美國銀行」和「被授權銀行」的一次會議上,來自「國家商業銀行」的副總 裁迪·豪克認為, 「支配-控制式業務系統」是產生問題和混亂的根源。 他提出對「美國銀行卡」的業務系統進行重構,使用「分布式、自組織的業務系統」取代原 來的模式( 「自組織」即系統默契地根據某種規則,自動、協調地形成有序結構) 。 最終,他說服了「美國銀行」按全新的商業模式,重構原來的「美國銀行卡系統」 。重構的 過程,中間經歷了 1970 年成立的「國民美國銀行卡公司」 ,到 1976 年成立「維薩國際組織」 (VISA) ,原來的「簽約銀行」則以會員制的方式加入「維薩」 。 新成立的「維薩國際組織」 ,是一個非股份制、非盈利、由會員銀行共同擁有的「會員制私 有公司」 。公司的所有權不能買賣、轉讓或被剝奪,是一個「競爭—合作式組織」 。 「維薩國際組織」內部沒有控制中心,而是設立多重董事會。 董事會由來自不同區域「維薩組織」的董事組成,而「區域維薩組織」又由不同國家或團體 的董事組成,分別負責不同地區或不同事務。 不同的董事會之間, 沒有等級高低之分。 經選舉產生的董事, 大多是主要會員銀行的領導人。 會員按承攬業務分為「發卡行」和「收單行」 ,不過大多數會員銀行兼具兩種身份。 「維薩國際組織」 不直接涉及發卡或收單領域的業務, 這些業務完全由會員銀行從事, 因此, 它和會員之間沒有競爭關系。 此外, 「維薩國際組織」擁有一個全球電子交易結算網路,它用一個精簡的團隊,只從事會 員銀行同意合作的那部分有限業務,如負責運營銀行卡授權和清算系統、品牌推廣、研究和 開發等事項。 它不以盈利為目的,也不向會員發放股利,而是將盈餘全部投入網路建設、擴展和維護。 「維薩國際組織」將權 利和功能進行最大限度的分配,實行分布式管理,為的是推進會員合 作。 在這個業務系統中,各個區域性的公司具有高度自主權。 「維薩國際組織」允許會員銀行開 發新產品和服務,並自行定價和促銷。 各會員銀行既是爭奪客戶的競爭者,同時,為了使系統正常運作並具有規模效應,他們之間 又必須合作。商家必須接受組織中任何一家銀行或發卡商的卡。 這種業務系統使「競爭與合作」和諧統一,各會員銀行以一種「自組織」的方式,共存於維 薩系統中。 在這種新的商業模式下, 「維薩國際組織」 全力構建這種模式所需要的 「關鍵資源能力」 : 「參 與者」「交易網路」和「品牌」 、。 龐大的「持卡人」和「簽約商戶」數量,是「維薩國際組織」最大的吸引力。它在全球發行 了 12 億張維薩卡,擁有 3000 多萬「簽約商戶」 。新加入的成員馬上就能分享這些資源。 經過 20 年的維護, 「維薩國際組織」的 VISANet 已經成了上接人造衛星、下通海底光纜的全 球最大電子支付網路,能實現全天 24 小時實時。聯網服務,每秒能處理 8000 宗交易,2 秒 鍾內核准一宗普通交易。 由於會員共用一個專用的電子交易系統,維薩可集中資源建設該平台,大大提高了 VISANet 的安全性。 「維薩國際組織」還投入巨大資源進行「品牌」塑造。通過贊助奧運會、FIFA (國際足聯) 等國際體育賽事,成功打造了世界馳名「支付通行證」的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目中,擁有 了「維薩卡」 ,就擁有了最可靠,便利的消費保證。 多方共贏的交易結構 「維薩國際組織」的盈利來自兩部分: 「會員入會費」和「交易分成」 。 例如,一個擁有 8 萬個帳戶、45 億美元資產的中等規模發卡機構,加入「維薩國際組織」 後,前 5 年內需要支付約 150 萬美元的「會員費」 。 在每筆成功的交易中,整個信用卡系統收取 3%-5%的「交易費用」 ,而維薩一般按 10%的 比例分享收入。 重構以後, 「維薩國際組織」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每年以 20%-50%的年增長率迅速發展。 目前,它每年的全球交易總額已超過 4 萬億美元,佔全球所有支付卡品牌交易總額的 60%。 在這一結構中,各「利益相關者」都從中獲得了巨大收益。 有意從事信用卡業務的金融機構,只要加入維薩國際組織,就能立即分享全球數量巨大的 「ATM 自動提款機」「簽約商戶」和「持卡人」 、 ,迅速開展自己的信用卡業務。 「消費者」持有一張維薩信用卡,可在全球通行無阻地消費、貸款,還有更多的信用卡產品 可供選擇。 「商家」和「維薩國際組織」授權的金融機構簽約,就能接受全球 12 億張維薩信用卡。 而原來的品牌授權者—美國銀行,從這個擴大的市場中所獲得的收益,遠遠超過之前的「授 權收入」 。 「維薩國際組織」從 2006 年開始進行全方位改組,重組成一個由「Visa 會員」所擁有的新 的股份制公司 Visa Inc.。各銀行會員按各自的「業務量」進行折算,最終確定入股比例。 2008 年初,受次貸危機影響,美國金融界愁雲慘淡。而在 3 月 19 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卻見 證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起 IPO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融資額達 179 億美元, , 超過了 2008 年前 3 個月 133 家在美國進行 IPO 的公司融資總額(160 億美元) ,幾乎等於美國歷史上最 大兩筆 IPO(AT&T106 億美元和卡夫食品 87 億美元)規模之和。
E. 西安維薩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西安維薩投資咨詢有限公司(X'anVisasInvestmentConsultansCo.,Ltd),簡稱維薩,又稱維薩移民、維薩出國,是一家專注於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香港、新加坡等不同國家與地區的投資移民服務,並經過國家工商局批準的、擁有國家公安部陝西公安廳頒發的《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許可證》資格的一家注冊在陝西西安的移民公司,成立於2007年5月17日。
法定代表人:黃元麒
成立時間:2007-05-17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1010010025848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西安市高新區科技路37號海星城市廣場辦公樓1幢11107室
F. 國際信用卡是什麼卡
1.威士卡(VISA)
VISA卡又譯為維薩、維信、匯財卡、威士卡,是一個信用卡品牌,1959年美洲銀行開始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行美洲銀行卡,Visa卡於1976年開始發行,1977年正式以「VISA」為該組織的標志,稱為維薩國際組織。VISA卡是維薩國際組織於1982年末開始發行的信用卡,可在世界各地2,900多萬個商戶交易點受理,並能夠在180萬台自動提款機提現金服務,方便無限。
2.萬事達卡(MasterCard)
萬事達國際組織於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創立了一種國際通行的信用卡體系,旋即風行世界。1966年,組成了一個銀行卡協會(Interbank CandAssociation)的組織,1969年銀行卡協會購下了MasterCharge的專利權,統一了各發卡行的信用卡名稱和式樣設計。隨後十年,將MasterCharge原名改名MasterCard。
3.運通卡(AmericanExpress)
自1958年發行第一張運通卡以來,迄今為止運通已在68個國家和地區以49種貨幣發行了運通卡,構建了全球最大的自成體系的特約商戶網路,並擁有超過6000萬名的優質持卡人群體。成立於1850年的運通公司,最初的業務是提供快遞服務。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運通於1891年率先推出旅行支票,主要面向經常旅行的高端客戶。可以說,運通服務於高端客戶的歷史長達百年,積累了豐富的服務經驗和龐大的優質客戶群體。現還有牡丹運通卡、招行運通卡、中信美國運通卡 、長城美國運通卡 、民生運通卡 。
4.大來卡(DinersClub)
大來卡於/1950年由創業者FrankMCMamaca創辦,是第一張塑料付款卡,最終發展成為一個國際通用的信用卡。1981年 美國最大的零售銀行---- 花旗銀行的控股公司----花旗公司接受了DinersClubIntenational卡。大來卡公司的主要優勢在於它在尚未被開發的地區增加其銷售額,並且鞏固該公司在信用卡市場中所保持的強有力的位置。該公司通過大來現金兌換網路與ATM網路之間所形成互惠協議,從而集中加強了其在國際間市場上的地位。
中國工商銀行(ICBC)引進大陸第一張大來品牌人民幣/美元雙幣卡。
5.JCB(JapanCreditBureau)
JCB卡是世界通用的國際信用卡。是日本三和銀行、日本信販銀行、三井銀行、協和銀行、大和銀行在1961年聯合發行的信用卡,該信用卡(2013年)已在世界190個國家及地區發行流通。同為國際五大信用卡品牌,也是唯一源自亞洲的國際信用卡品牌。
JCB特別重視中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在中國,已有9家銀行發行JCB信用卡,其中包括中國銀行、上海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平安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持卡會員人數已經超過500萬人。
G. 招行全幣種visa卡可以綁定支付寶快捷支付嗎
招行全幣種visa卡是可以綁定支付寶快捷支付的。
招商銀行銀行卡相關規定:
1、一個企業事業單位只能在一家銀行開立一個基本存款賬戶。存款人的工資、獎金等現金的支取只能通過基本賬戶辦理。
2、對其特定用途資金進行專項管理和使用而開立的銀行結算賬戶。專用存款賬戶用於辦理各項專用資金的收付,允許支取現金的專用存款賬戶,
須經批准同意。基本建設資金、更新改造資金、財政預算外資金、糧、棉、油收購資金、單位銀行卡備用金、證券交易結算資金、期貨交易保證金、金融機構存放同業資金、收入匯繳資金和業務支出資金、黨、團、工會設在單位的組織機構經費及其他按規定需要專項管理和使用的資金可以申請開立專用存款賬戶。
3、辦理臨時機構以及存款人臨時經營活動發生的資金收付。臨時存款賬戶支取現金,應按照國家現金管理的規定辦理。開立臨時存款賬戶的范圍:設立臨時機構、異地臨時經營活動、注冊驗資。
4、存款人日常經營活動的資金收付及其工資、獎金和現金的支取,應通過該賬戶辦理。 一般存款賬戶用於辦理存款人借款轉存、借款歸還和其它結算的資金收付。該賬戶可以辦理現金繳存,但不得辦理現金支取。
因此招行全幣種visa卡是可以綁定支付寶快捷支付的。
(7)維薩國際期貨買賣擴展閱讀:
招行全幣種visa卡作用:
1、導向作用
建行手機銀行的導向作用主要體現在績效指標的導向作用,績效指標就是為員工在工作中明確目標,指導工作。
2、約束作用
建行手機銀行有些會明確告訴員工那些是應該做,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與績效指標相符合,約束員工日常行為和管理規范以及工作重點和目標。
3、凝聚作用
一旦建行手機銀行,員工就會利用各種資源,凝聚一切可利用的力量來實現和完成績效目標,可以把大家凝聚在一個共同的目標和方向。
4、競爭作用
建行手機銀行的設定就要求員工要通過努力工作才能完成的目標,績效指標明確員工努力的方向和目標,這樣就提供了員工之間,部門之間,企業與外部之間的競爭的目標和對比標准,使員工為完成績效考核指標互相競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招商銀行
招商銀行官網-信用卡章程
H. 我想學習買買股票不知道有哪位大師能夠教教我
股票操作是種很有意思的投資活動,收益與虧損見效很快,它的操作有一套完整的游戲規則,如果真想參與這個游戲,靠人幫忙不太現實,主要靠自學,建議按以下方法系統的走一下比較穩妥和全面,將來真金白銀的操作更保險一些:
1、找薄一點的股票入門書看一下前1/3就夠了,拿到這樣的一本入門書,基本就知道要學什麼了;
2、上網查一個模擬炒股的網站(推薦游俠股市),進去開戰,開戰同時消化那本書的後2/3。
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下證券市場,這已經有了很深程度的了解了,如果想實戰操作,再作以下步驟:
3、到證券公司開戶,投入幾百上千元,就可以正式實戰了。
4、有把握再增加投資,最好有個限額,比如為自己收入的1/3,但絕對不能借錢炒股!
這樣操作,基本上就是系統自學股票並參與操作的過程了。
I. 信用卡金卡和白金卡有什麼區別
有以下幾個區別:
1. 申請條件
金卡主要面向的是優質人群,而白金卡則只針對高端用戶開放。相比金卡,白金信用卡的申請門檻則要高許多,通常情況下,辦理白金卡採取的是推薦制和邀請制,只有達到了一定的條件,如個人年收入達到10萬以上,銀行才會主動邀請用戶辦理。
2. 授信額度
絕大多數金卡的授信額度都在5萬左右,而白金卡的授信額度則在10萬以上,民生銀行的鑽石白金卡的額度甚至高達300萬。由於每家銀行的風控評估系統和主要業務模式不同,所以即便是申請白金卡,也會得到不同的授信額度。
3. 年費規則
由於白金卡的信用卡等級較高,其年費也要比金卡貴許多,目前大部分白金卡的年費都在2000元-4000元左右,個別特殊的白金卡年費甚至過萬。與金卡不同,許多銀行推出的白金卡並不支持直接減免年費,而是只能通過消費和積分減免。
4. 專享權益
由於信用卡等級不同,持卡人所享受到的權益也不同。與金卡相比,白金卡比金卡的額度更高、優惠力度更大,而且持卡人還能享受到獨一無二的增值服務,如櫃面業務優先、酒店最高配置、機場貴賓室服務、高爾夫預訂服務等等。
拓展資料:
除了根據持卡人的信譽、地位等資信情況的不同,可分為普通卡和金卡外,信用卡還有其他的區分,例如
按發卡機構不同,可分為銀行卡和非銀行卡
銀行卡。這是銀行所發行的信用卡,持卡人可在發卡銀行的特約商戶購物消費,也可以在發卡行所有的分支機構或設有自動櫃員機的地方隨時提取現金。
非銀行卡。這種卡又可以具體地分成零售信用卡和旅遊娛樂卡。零售信用卡是商業機構所發行的信用卡,如百貨公司、石油公司等,專用於在指定商店購物或在汽油站加油等,並定期結賬。旅遊娛樂卡是服務業發行的信用卡,如航空公司、旅遊公司等,用於購票、用餐、住宿、娛樂等。
按發行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卡和個人卡
公司卡。公司卡的發行對象為各類工商企業、科研教育等事業單位、國家黨政機關、部隊、團體等法人組織。
個人卡。個人卡的發行對象則為城鄉居民個人,包括工人、幹部、教師、科技工作者、個體經營戶以及其他成年的、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城鄉居民。個人卡是以個人的名義申領並由其承擔用卡的一切責任。
根據清償方式的不同,信用卡可分為貸記卡和准貸記卡
貸記卡。它是發卡銀行提供銀行信用款時,先行透支使用,然後再還款或分期付款,國際上流通使用的大部分都是這類卡。也就是說允許持卡人在信用卡賬戶上無存其清償的方式為「先消費,後存款」。國際上流通使用的大部分都是這類卡。
准貸記卡。它是銀行發行的一種先存款後消費的信用卡。持卡人在申領信用卡時,需要事先在發卡銀行存有一定的款項以備用,持卡人在用卡時需以存款余額為依據,一般不允許透支。
根據信用卡流通范圍的不同,可分為國際卡和地區卡
國際卡。國際卡是一種可以在發行國之外使用的信用卡,全球通用。境外五大集團(萬事達卡組織、維薩國際組織、美國運通公司、JCB信用卡公司和大萊信用卡公司)分別發行的萬事達卡(Master Card)、維薩卡(VISA Card)、運通卡(American Express Card)、JCB卡(JCB Card)和大萊卡(Diners Club Card)多數屬於國際卡。
地區卡。地區卡是一種只能在發行國國內或一定區域內使用的信用卡。我國商業銀行所發行的各類信用卡大多數屬於地區卡。
J. 外匯保證金交易平台
一步:先慎重的選一家正規平台,這是很重要的,這個選不好其他的白談。是否正規就看她有沒有受美國(NFA)或英國(FSA)和澳大利亞ASIC的監管,在這三家監管部門的官網上差他資料。
當然有如果有美國證監會監管,那就完美了。美國證監會是美國政府成為委員會 由五位委員組成,這五位委員經參議院同意以由美國總統親自任命 負責保證投資者權益,其宗旨 是鼓勵公開披露,防止金融市場上欺詐 造成投資者損失。
所以如果有美國證監會監管都是極其安全的。
目前接受美國證監會的外匯交易商很少,幾乎沒有。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內匯民總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
個人推薦TMG平台,目前能找到唯一一家美國證監會監管的公司。
此外他在澳洲分公司屬於投行,荷蘭銀行持有1/3股權。
網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