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期貨外匯在韓國不發達
❶ 為什麼很多人做外匯投資期貨風險不是很高嗎
期貨賠錢的人不少,不過掙錢的人也很多, 我 現在也在炒外匯,而且 我 在用口袋期牛app,已經收益不少了.
❷ 為什麼期貨外匯在韓國不發達
感覺很多不如歐美西文國家發達的原因是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
英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曾經輝煌一時,號稱日不落帝國,倫敦很早就是世界的經濟中心,現在雖然英國影響力變小了,但余熱還在,倫敦的金融地位仍然很重要。
再就是美國,由於美國本土在一次世界大戰,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沒受到影響,還大發戰爭財,美國崛起,一個國家強大了,影響力自然就大。
16世紀荷蘭強大的時候,阿姆斯特丹也曾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唐朝強大的時候長安也非常繁華,只是唐朝的時候還沒有金融行業而已。
綜上所述,讓人感覺不發達的原因是自身的影響力還不夠大。如果國家強大了自然各方面的影響都顯得強大。
❸ 外匯期貨這些投資為什麼賺不到錢
外匯期貨投資是很專業的投資產品,關繫到世界經濟的發展走勢,特別是代表美國經濟的美元貨幣政策的出台及經濟數據的表現,以及各商品貨幣國家的貨幣政策,對個人投資者來說這方面信息是無法掌握也是不對稱,只有對機構投資者有強大的分析團隊,才能投資操作,個人投資者是很難獲利的。以上只是個人見解,僅作為參考。
❹ 想在期貨裡面發展,但是本人對期貨不是很了解,但是別人又說外匯行業挺好的。現在很矛盾。請朋友幫幫忙,
本人推薦做外匯行業,外匯比期貨有一定的優勢,全天24小時
連續交易,跳空缺口少。而期貨每天只交易幾個小時。另外,外匯市場規模比期貨大很多,每天成交量4萬億美元左右
❺ 為什麼外匯期貨不是賭博
因為這個本身具有價值 參與到具體市場經濟中
❻ 韓國97年為什麼發生金融危機,政府欠債
不是政府欠債。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不久,這場風暴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泰國、印尼、韓國等國的貨幣大幅貶值,同時造成亞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沖擊亞洲各國外貿企業,造成亞洲許多大型企業的倒閉,工人失業,社會經濟蕭條。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
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泰國,印尼和韓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大陸和台灣則幾乎不受影響。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
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
1997年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
1997年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
1997年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211.47點;28日,下跌1621.80點,跌破9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
1997年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
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6)為什麼期貨外匯在韓國不發達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從泰國蔓延到全亞洲:
在20世紀90年代的繁榮時期,亞洲被世界上公認為新千年的一個巨大的新興市場。當時的泰國,和許多亞洲國家一樣,開始從海外銀行和金融機構中借入大量的中短期外資貸款,外債曾高達790億美元。
在一片表面繁榮之下,泰國修建起許多空無一人而鋥光發亮的辦公大樓,韓國建立起了年產5百萬輛小汽車的生產能力,這是當時韓國國內汽車市場容量的10倍。
1997年,泰國經濟疲弱、出口下降、匯率偏高並維持與美元的固定匯率,給國際投機資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捕獵機會。由美國「金融大鱷」索羅斯主導的量子基金乘勢進軍泰國,開始大量賣空泰銖,以迫使泰國放棄維持已久的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
泰國政府不甘示弱,不惜血本以強硬手段進行對抗,在短短幾天內耗資100多億美元吸納泰銖,但卻徒勞無益。泰國政府不當的干預手段反而被金融大鱷們利用,他們不斷散布謠言,說泰國政府束手無策,一時間泰國金融市場被攪得一潭渾水、陰雲翻滾。
1997年7月2日,苟延殘喘的泰銖終於崩潰。泰國宣布實行泰銖浮動匯率制。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即一路狂跌18%,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泰國金融危機的正式爆發。
對那些依賴外國資金進行生產並用泰銖償還外債的泰國企業帶來的,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泰國的老百姓也如驚弓之鳥,擠垮了銀行56家,泰銖貶值60%,股票市場狂瀉70%,泰國人民的資產大為縮水。
泰國金融危機像瘟疫一樣傳染到東南亞各國,在泰銖急劇貶值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們的攻擊對象。
7月11日,菲律賓對比索的大規模干預宣告破產,決定放開比索與美元的比價,比索開始大規模貶值。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 8月23日,印尼盾貶值以歷史低點,甚至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財政援助。
11月中旬,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❼ 為什麼期貨,股票,外匯,我就只有虧的份 期貨把我的身家都虧掉了,不活了!!!
剛開始做期貨沒有不虧錢的人。都是拿錢來交學費的。你在期貨市場熬半年出來你就虧的少掙的多了。最重要的是要和前輩們多多交流。多多學習探討。這樣才有可能把自己的虧損降低到最小。盈利最大化。
❽ 期貨(外匯)為什麼難做
1、因為期貨(外匯)的走勢從根本上來講,是沒有規律的,只有部分可預測性;
2、因為這類高杠桿的投資風險大,比較極端,要麼大賺,要麼大虧,需要高超的資金管理技能;
3、最難的是控制自己的貪欲和恐懼。
❾ 朋友做期貨交易賺了一百多萬,但在外匯市場很快就虧了20多萬,外匯比期貨還要可怕嗎
未必是外匯更可怕,外匯只是有比期貨大得多的杠桿,同樣波動一個價位,在高杠桿大頭寸的情況下,獲利和虧損都要大出十倍甚至幾十倍。
比如期貨一個價位虧損5000,外匯一個價位就可以虧損50000甚至更多。
但是控制好了頭寸大小,外匯的風險也很好控制。
❿ 期貨與外匯相比優缺點有哪些
外匯:
優點:
1、公平性
全球最大、流通性最強的金融市場,每天的交易量高達3萬億美元,不存在莊家做市行為。實時行情和財經新聞,信息透明公開化。
2、時效性
每日24小時交易;除星期六、日外交易持續不間斷。
3、靈活性
T+0機制,交易不限時;
雙向交易,買漲賣跌均可獲利;
止贏止損即時成交,收益風險監控自如;
4、投機性
以小博大,杠桿比例倍數放大資本;漲跌幅度無限制;可做對沖、套息交易。
5、普及性
成本低廉,只收取點差,即千分之一交易費用;
不受金額、幣種限制,適合從機構到個人等不同類型參與者;
不受時空影響,通過網路、電話、服務商等均可交易。
缺點:
現在的外匯交易一般是外匯保證金交易,外匯保證金交易把收益和風險都放大了,如果操作不當就會面臨巨大虧損的風險。
期貨:
1、 期貨交易的雙向性:期貨交易與股市的一個最大區別就期貨可以雙向交易,期貨可以買空也可賣空。價格上漲時可以低買高賣,價格下跌時可以高賣低補。做多可以 賺錢,而做空也可以賺錢,所以說期貨無熊市。(在熊市中,股市會蕭條而期貨市場卻風光依舊,機會依然)
2、期貨交易的費用低:對期貨交易國家不徵收印花稅 等稅費,唯一費用就是交易手續費。國內三家交易所目前手續在萬分之二、三左右,加上經紀公司的附加費用,單邊手續費亦不**易額的千分之一。(低廉的費用 是成功的一個保證)
3、 期貨交易的杠桿作用:杠桿原理是期貨投資魅力所在。期貨市場里交易無需支付全部資金,目前國內期貨交易只需要支付5%保證金即可 獲得未來交易的權 利。由 於保證金的運用,原本行情被以十餘倍放大。我們假設某日銅價格封漲停(期貨里漲停僅為上個交易日的3%),操作對了,我們的資 金利潤率達60% (3 %÷5%)之巨,是股市漲停板的6倍。(有機會才能賺錢)
4、「T+0」交易機會翻番:期貨是「T+0」的交易,使您的資金應用 達到極致,您在把握趨勢後,可以隨時交易,隨時平倉。(方便的進出可以增加投資的安全性)
5、 期 貨是零和市場但大於負市場:期貨是零和市場,期貨市場 本身並不創造利潤。在某一時段里,不考慮資金的進出和提取交易費用,期貨市場總資金量是不變的, 市 場參與者的盈利來自另一個交易者的虧損。在股票市場 步入熊市之即,市場價格大幅縮水,加之分紅的微薄,國家、企業吸納資金,也無做空機制。股票市場的 資金 總量在一段時間里會出現負增長,獲利總額將小於 虧損額。(零永遠大於負數)
缺點:風險不好控制、生存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