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國石油期貨
㈠ 2008年7月11日,紐約原油期貨 最高達到147.27美圓,為歷史最高價格 今年的原油能達到嗎
經濟學家魯比尼,(曾經預測到全球經濟危機),昨天在一個訪問中說道,如果國際原油道達140,就意味著很多發達的經濟體要進入第二次經濟探底,覺得美國等國家不會輕易讓這種事情發生.至少不會那麼容易發生.現在美國已經聲明,如果原油價格再得不到控制就要利用國內原油儲備.還有就是OPEC 可能馬上要召開緊急會議協商是否要增加原油的開采量。
個人認為,原油價格在這個波段應該不會突破140.純屬個人想法。
㈡ 美國石油期貨是怎樣玩死中國的
主要是中國這邊自己的問題,就一句話,壓單太多,沒人接盤
就是中方這邊有太多的原油單子,20日左右想賣出去,結果沒人買,所以就砸手裡。至於負價,是空頭看見中方手中單子太多,且一直不賣,就一直做空,直至負價
㈢ 2006-2008,國際原油期貨價格
幫你一下吧,這些數據很不好找,珍惜啊。這是美國原油連續圖的價格,以美元計價
美原油指
時間 開盤 最高 最低 收盤 成交量 成交額
2006/01/31 62.1600 69.7500 62.0400 68.8700 517638592 710387
2006/02/28 68.7500 69.7800 60.4900 63.6000 538054976 687686
2006/03/31 63.7700 68.4800 61.8700 68.0900 575925376 694297
2006/04/28 67.7000 75.9600 67.4300 73.5800 510734304 734938
2006/05/31 73.4500 76.4100 69.5200 72.4200 556458112 724635
2006/06/30 72.3900 75.4200 69.6700 75.1600 494703200 707475
2006/07/31 75.1800 80.1000 74.5100 75.8300 401216704 740234
2006/08/31 75.8800 79.0900 70.9300 72.3200 524692704 747158
2006/09/29 72.2400 72.4000 61.3200 64.8500 582314880 768675
2006/10/31 64.9800 65.2300 59.9000 61.2400 702309504 763194
2006/11/30 61.2300 66.2300 59.5400 65.5400 781484800 885962
2006/12/29 65.4500 66.3400 62.4400 63.4000 705898624 867870
2007/01/31 63.5500 63.8300 52.2500 59.6300 1090667008 968962
2007/02/28 59.5500 64.0800 58.3300 63.8600 985939072 917032
2007/03/30 63.9200 69.0200 60.6000 67.7000 999153792 973539
2007/04/30 67.5600 68.5300 64.7400 67.6200 955812416 896441
2007/05/31 67.7200 68.6300 63.4400 66.1100 911579712 973735
2007/06/29 66.1200 71.6900 65.7700 71.1600 774301568 1004869
2007/07/31 71.0700 76.6800 70.4600 76.4900 801624000 1009714
2007/08/31 76.4000 77.0300 68.3500 72.4600 878100224 1004310
2007/09/28 72.0300 81.5200 72.0300 79.7900 890627712 985306
2007/10/31 79.7500 92.7000 77.2100 92.2900 1033630080 998946
2007/11/30 92.9600 96.3000 87.0900 87.3500 898809216 1069319
2007/12/31 87.5300 95.6900 85.3000 94.2200 623650176 1028220
2008/01/31 94.3700 98.0900 85.0300 91.1900 890060096 1038436
2008/02/29 90.8300 101.9500 86.2000 100.7700 909558080 1083808
2008/03/31 100.5900 108.4900 97.4300 100.2500 1089076096 1024991
2008/04/30 100.2300 117.6500 98.4400 112.2100 950450816 989301
2008/05/30 112.2000 135.5700 108.7800 127.1300 1165799680 966862
2008/06/30 127.2700 144.1200 122.0200 140.7400 1085636992 917830
2008/07/31 140.9900 147.9400 121.4600 124.7100 962175872 844310
2008/08/29 124.7300 128.9200 112.0800 116.1700 908526080 791117
2008/09/30 117.5200 117.8200 91.1700 100.8500 1031962624 725805
2008/10/31 102.2600 102.8700 62.8200 69.4400 955081920 727310
2008/11/28 69.0200 73.1400 50.7100 58.6500 709721920 833460
2008/12/31 58.2100 58.2100 40.6700 50.5200 834541824 860027
2009/01/30 49.2800 56.3500 44.1800 47.1400 977224704 944939
2009/02/27 47.2200 49.0900 40.1100 47.8200 963642688 898270
2009/03/27 47.4200 57.2100 42.8500 55.3100 895294784 843969
㈣ 2009年3月28日至4月8日美國原油期貨價格
基本上價格在48~52美元這個區間。波動
㈤ 國際原油價格在2008年是漲還是跌
2008年1月2號美國原油期貨開盤價是96.08美元/桶,2008年7月11號最高漲到147.25美元/桶,到2008年12月31號收盤價是44.6美元/桶,全年走勢先漲後跌。
㈥ 1995年至2008年國際期貨每年的大事件(漲幅較大的各股)
道瓊斯指數崩盤 (1989年),蘇聯新政權的軍事襲擊 (1991年),美伊沙漠風暴 (1991年),全球金融牛市上升 (1992-1995年),英國霸克菱銀行倒閉事件 (1995年),亞洲貨幣慘遭狙擊面臨貶值 (1997年),美國911襲擊事件 (2001年),美伊戰爭 (2002年)2003年H股上漲4倍,是由於國際資金看好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競相投資,H股從區域性被冷落的市場成為國際巨額資金投資的最佳場所;3)為何美國2003年攻打伊拉克都沒有讓石油價格大幅上漲? 2004年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卻暴漲,石油、重金屬價格翻翻。因為中國2003年、2004年固定資產投資的高增長,使得中國乃至世界整體供需短期失衡 (2004年中國石油需求的增長佔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50%),造就了期市大牛和2003年底的股市1300點---1700點大牛市(中國本輪針對固定資產的宏觀經濟調控源於此)2006年1月2日,國際金價為每盎司514美元。隨後,金價展開了跳躍式上漲,一天之內上漲20美元都不是新鮮事。到5月12日,國際金價終於創下每盎司730美元的歷史紀錄。2007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危機演變為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大事件,讓投資者始料不及,但隨後美國實體經濟陷入低迷之中,確實給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以很大沖擊。今年已有11家銀行關門, 始於去年8月的美國金融動盪,在14日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被低價收購等一連串重磅炸彈同時引爆後,其嚴重性儼然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僅今年,迄今為止,美國就已有11家銀行倒閉。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起1929~1933年美國大蕭條期間那場驚天動地的銀行倒閉潮。相關資料顯示,在那短短4年間,美國共有9755家銀行破產,占當時銀行總數的1/3。
雖然從數量上來看,此次美國銀行業危機遠不能和大蕭條時期相提並論,但在市場環境已發生巨變的時代背景下,仍出現如此規模的銀行倒閉潮,實屬觸目驚心。
9月5日,Silver State成為今年以來第11家破產的美國地方銀行。而此前的8個月,已分別有Douglass National、Hume、ANB Financial、First Integrity、Indy Mac、First Heritage、First National、First Priority、The Columbian Bank and Trust Company和Integrity等10家銀行先後倒閉。其中最大的銀行是7月11日宣布破產的IndyMac,該行擁有320億美元資產和190億美元存款,它也是美國歷史上破產的第三大銀行。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不久前曾透露,截至第二季度末,其黑名單上的「問題銀行」已增至117家之多,比首季度增加30%,接近去年同期的兩倍,創下了自2003年中期以來的最高紀錄。
自2000年10月以來,FDIC已關閉了37家銀行,其中2002年關閉了12家,為歷年之最,2005年和2006年均無銀行倒閉,2007年為3家。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11家銀行先後破產,僅7月以來的短短兩個多月就有7家。
FDIC董事長謝拉·布萊爾上月表示,她預計今年會有更多的銀行「難逃厄運」。
「我認為這場危機才剛過半,甚至可以說最壞的時候還未到來。未來幾個月我們看到的將不只是中小銀行倒閉,我們還將看到一家大投行或商業銀行倒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說。
僅僅過了一個月,羅格夫的話就已應驗,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諸多分析人士認為,2009年第一、第二季度才是銀行信貸損失的高峰。如果真是這樣,美國銀行的倒閉潮也許才剛剛開始。
㈦ 從06年到08石油價格
石油屬不可替代的戰略物資,一直為強權勢力所覬覦,從發展上來看,只會越用越少.價格也會越來越高.從政治布局上看有美伊爭端 。 石油價格上漲的原因很復雜,有供需之間的矛盾,有國際政治的因素,有產油國內的問題,總之,是綜合作用的結果。牽動世界「神經」的美伊危機,由於伊拉克議會「建議政府拒絕接受」聯合國決議,從昨天起再度急劇升級。同時美國總統布希表示,美國將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受此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再次出現上漲,引起全球投資者的極大關注。 伊拉克國民議會建議政府拒絕接受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關於伊拉克武器核查問題的第1441號決議, 美國總統布希在白宮表示,一旦聯合國對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核查失敗,美國就將對伊拉克發動大規模軍事打擊。美國主要報紙最近引用政府官員的話說,國防部已計劃動用多達25萬人的軍隊,對伊拉克發起軍事打擊。在伊拉克面臨美國軍事打擊的形勢下,倫敦市場布倫特原油期貨價上漲72美分,達到每桶24.30美元。紐約交易市場美國輕質原油期貨價上漲47美分,達到每桶26.25美元。相關國際股市下挫,美國道指收於8358點,下跌178點,納指收於1319點,下跌40點。 對於國際油價的前景,目前眾說紛紜,差距極大。美國標准普爾公司分析師預測,盡管美國在伊拉克的戰爭不會波及到中東其他地區,但是戰爭爆發後可能有「兩周」油價會上漲。更令人不安的是,針對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基地的恐怖襲擊將導致油價大漲,短期內甚至有可能達到每桶「100美元」。而沙烏地阿拉伯經濟大臣表示,戰爭一旦打響,油價實際並不一定上漲,下跌同樣「也有可能」。 目前的焦點似乎更集中於庫存量方面。美國原油庫存量增加110萬桶,餾分油庫存量包括取暖油在內減少60萬桶,煉油廠開工率增加了0.5%。對於原油市場價格有一定的平抑作用。此前的美國原油庫存量增加到190萬桶時,原油價格僅僅下跌了81美分。當時,影響市場下跌的因素還有歐佩克超額生產及伊拉克石油出口量大增等。最近美國原油庫存量只增加了110萬桶,所以對市場的打壓力量要相對弱一點,油價還有相當的上漲空間。 這些僅供你參考,屬個人小分析。
㈧ 2008年1月2日,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在電子交易中達到每桶100美元,這一價格刷新了
C
㈨ 2008年石油價格匯總 1. 原油 5月份,美元疲軟、奈及利亞供應問題和伊朗核爭端令油價進一步攀升。21日,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7月份WTI輕質原油期貨結算價達到創紀錄的每桶133.17美元。5月份,WTI、英國布倫特原油以及亞洲迪拜原油的現貨平均價格,分別為125.38、122.72和119.50美元/桶,較4月份分別大幅上升12.75、13.75和16.09美元/桶。 進入5月,油價大漲近4美元/桶,主要原因是美國較預期為佳的就業數據緩和了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憂慮;土耳其戰機對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叛軍發動空襲的消息,造成了市場對伊北部出口輸油管線可能受殃及的擔憂。隨後,奈及利亞產油設施再度遭到反叛分子襲擊,殼牌公司證實博尼輕質原油碼頭輸送管線遭破壞;法國馬賽港口工人計劃於5月9日進行為期一天罷工的消息也支撐了油價上漲。與此同時,面對西方國家的要求,伊朗繼續拒絕暫停核計劃,這也對油價上漲形成了支撐。其間,高盛還發表了未來6個月至2年內油價可能上漲至每桶150~200美元的言論,使原油價格連續5日創紀錄新高。9日,NYMEX 6月份WTI原油期貨價格達到每桶125.96美元。 中旬,原油價格在高位震盪。一方面市場擔心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的石油需求增長;另一方面全球取暖油價格上漲以及市場對伊朗可能減產的推測,促使油價居高不下。19日以後,歐佩克暗示今年夏季不會做出增產決定,加上美國石油庫存下滑,受此影響,原油價格連續上沖。21日,NYMEX 7月份WTI輕質原油期貨結算價每桶上漲4.19美元,達到創紀錄的每桶133.17美元。這是原油期貨價格自3月26日以來以美元計價的最大單日漲幅。隨後,市場在連續4個交易日創新高後獲利回吐,油價回落。 月底,國際原油價格起起落落,波動較大。一方面是受到奈及利亞管線被襲消息的影響,價格上揚;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原油和油品需求減少令市場擔憂,價格大幅下挫。30日,NYMEX近月價格回落至127.35美元/桶。 2. 成品油 5月份歐美取暖油和汽油價格屢創新高。取暖油價格的走強,證明全球汽油/柴油供應趨緊,也成為推動原油走高的主要因素之一。5月下旬,全美常規自助式汽油均價達到創紀錄的每加侖3.94美元,較上年同期上漲0.73美元。隨著汽油價格攀升,美國汽油需求出現疲軟的跡象。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美國消費者的汽油需求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7%,至今尚未出現汽油需求的季節性增長。此外,隨著海外市場對餾分油的需求有所減弱,月底,美國餾分油需求也有所下降。 5月份新加坡油品價格連續創下紀錄新高。因需求強勁且流入亞洲市場的歐洲套利船貨有限,石腦油價格上漲。餾分油價格上升。燃料油價格繼續突破紀錄高點,貿易商將其歸因於美國取暖油價格較高、中東和歐洲的燃料油需求旺盛以及原油期貨可能上漲等。 預測 1. 原油 受發展中國家需求強勁增加、供應增長緩慢以及一些重要生產國動盪局面的影響,NYMEX原油期貨自年初首度突破100美元/桶以來已經攀升了近40%,自5月以來上漲了18%。目前原油和成品油價格已經漲到讓許多分析師瞠目結舌的價位。即使市場預期美聯儲降息可能中止,美元會有所反彈,油價也僅僅短暫回調,之後迅速站穩並突破130美元/桶的歷史關口,並首次收在133美元/桶上方。在原油供應憂慮的大背景下,國際油價節節攀升,創新高幾乎成為常態。這也使要求歐佩克增產的呼聲日益高漲。雖然歐佩克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聲明,近期油價飛漲是由於股市低迷和美元貶值導致的,並不存在原油供應不足的情況。不過歐佩克也表示,如果市場表明需要採取進一步措施的話,該組織隨時准備增產。 美國石油需求減少,反映了創紀錄高位的油品價格以及美國經濟疲軟導致石油消費縮減。 地緣政治因素繼續推高油價。自2006年以來,非洲第一產油大國奈及利亞石油主產區尼日河三角洲地區針對石油設施的襲擊和綁架事件頻發,迄今有超過200名外國人在當地被綁架。目前,動盪的局勢使奈及利亞的原油日產量僅為200萬桶左右,比高峰期260萬桶的日產量減少了約1/4。另外,面對西方國家的要求,伊朗繼續拒絕暫停核計劃,這也對油價形成了支撐。 投機基金在市場上仍然交易頻繁。投機基金已經源源不斷地湧入包括原油在內的商品市場,並將其作為對沖通貨膨脹的一個工具。在美國國會議員要求打擊投機商的壓力下,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表示將加強市場監管。 隨著美國進入自駕游旺季,汽油用油高峰來臨,對於汽油供應的擔憂,將有可能使國際油價再創新高。從目前來看,地緣政治因素、投機活動以及美元匯率仍將在未來數月甚至可能數年內繼續影響油價。 EIA發布的《短期能源市場展望》預計,今年WTI現貨均價在每桶109.53美元,較2007年增長51%,較之前預計的全年均價每桶100.61美元高9%。EIA還預計,今年二季度WTI現貨原油均價在每桶112.19美元,第三和第四季度甚至會升至每桶114美元。 高盛公司5月份也發表報告稱,供應短缺將令油價在兩年之內漲至每桶150~200美元。或許在未來某一天,當亞洲經濟發展也開始減緩時,油價才會下跌。高盛還上調了對近幾年油價均價的預測:其預測的2008年的均價從每桶96美元上調至108美元,2009年從每桶105美元上調至110美元,2010年到2011年從每桶110美元上調為120美元。 2008年5月底,路透社在對多家咨詢機構調查中再度上調油價預估值,主要是考慮到石油市場長期供應可能有限,且新興市場需求旺盛。接受路透社調查的金融分析機構普遍預期,2008年二季度和三季度WTI價格分別為113.04美元/桶和112.82美元/桶,布倫特價格分別為111.82美元/桶和112.32美元/桶。預計2008年WTI價格為107.13美元/桶,比上個月調查的預測價格高10.2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為每桶106.12美元,比上次調查的估值高10.72美元/桶。 自今年年初以來,油價已累計上漲40%,5月下旬WTI期貨盤中一度漲至超過135美元/桶。油價大幅上升勢頭超出分析機構預計,也迫使這些機構不斷上調油價預測值。分析機構紛紛表示,目前預測油價變得越來越困難。從5月份開始,WTI和布倫特期貨原油轉至正價差,意味著近月原油比遠月原油要便宜,鼓勵交易商增加庫存。遠期合約價格上漲可能與生產商回補空頭頭寸有關。遠期合約走高所透露出的信息是,人們預期原油價格將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保持高水平。 5月份主要研究機構的供需報告摘要如下。 EIA發布《短期能源市場展望》認為,盡管美國原油需求會有所放緩,但全球需求增加、正常季節性庫存水平、非歐佩克產油國供應增長緩慢以及剩餘產能較少等因素均對油價構成強勁支撐。不過該機構認為,油價創新高和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對原油需求產生的影響將比此前預估的更大。這份報告預計,與一年前相比,美國今年原油需求將下降19萬桶/日,至2051萬桶/日,降幅為0.9%,這也將是自1991年以來的最大年度降幅。而該機構上月預計美國今年原油需求僅會下降9萬桶/日。報告預計,美國今年原油需求可能會降至200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國際能源機構(IEA)5月份的月報認為,由於油價高漲,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美國以及其他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放緩,世界石油需求2008年的增幅預計將小於預期。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幅預計為103萬桶,較之前預估少23萬桶。不過,2008年來自新興市場國家的需求增幅仍維持於3.7%,即每日增長140萬桶,由中國以及中東地區領漲。IEA表示,石油需求增長疲軟,將使得對於歐佩克組織原油需求量的預估降至每日3130萬~3160萬桶。 歐佩克在其公布的最新市場報告中預測,今年全球原油預測需求量將比上月的預測略有降低。報告估計,2008年全球原油預測總需求量為平均每日8695萬桶。這一數字比歐佩克4月所公布的預測需求量減少了2萬桶。歐佩克估計,今年美國的原油需求量不變,而其他工業國家的原油需求會略有降低。但一些非經合組織成員國的新興工業國家的原油需求會繼續迅速增長。歐佩克在其報告中稱,預計所有預期需求增幅都來自諸如中國、印度、中東國家和拉丁美洲等非OECD國家。 2. 成品油 中國四川省發生地震後,相關的空中運輸繁忙,預計中國將增加對航空煤油的采購量。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