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玉米期貨便宜
1. 美國期貨玉米比中國的期貨玉米便宜1500塊一噸我算的對不對。
你這對比的是絕對價格,如果要從美國進口進來,還有關稅,運費,港口雜費等一系列費用:
我這個表上面的數據僅供參考。
2. 美國玉米價格要比我們便宜59%,是真的嗎
是真的。
國際市場上主要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交易上述品種,其交易單位是:美分/蒲式耳。
1蒲式耳玉米=56磅=25.401公斤,1噸=39.371蒲式耳玉米;
CBOT玉米 :5000蒲式耳/手(127005公斤)
昨天玉米cbot收在 470 : 470/100*39.37*6.78=1254元/噸
而國內是昨天收在 1999元/噸
這樣算下來美國玉米價格要比中國便宜59%!
3. 美國玉米期貨和中國玉米期貨哪個更有投資價值為什麼呀
美盤的玉米行情要稍微穩定點,操作性強
可以做長線長期持有
國內的玉米期貨,做長線不太合適,基本都是短線操作
看個人的習慣了
4. 美國玉米期貨價格會影響中國玉米期貨價格嗎
當然有影響,美國是我國最大的玉米進口來源國,這兩年開始減少了,但是仍然佔4成左右,所以說影響是很大的。
5. 美國玉米價格
總體來說,美國玉米價格在本月上旬下跌,近幾天上漲。
轉載關於芝加哥的文章,請參考。
新華社芝加哥4月5日專電 受農產品出口預期增減等影響,芝加哥農產品期貨市場玉米、小麥和大豆期貨合約價格5日漲跌不一,其中玉米和大豆收跌。
當天,玉米市場交投最活躍的5月合約收於每蒲式耳6.29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美分,跌幅為0.16%。小麥5月合約收於每蒲式耳6.99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漲5美分,漲幅為0.72%。大豆5月合約收於每蒲式耳13.62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0.25美分,跌幅為0.75%。
對於舊作玉米而言,阿根廷玉米比美國玉米每噸價格低30至40美元,而阿根廷是南美玉米出口大國,美國的玉米出口預期減少。不過,美國農業部宣布,美國私營出口商向不明目的地出口12萬噸2013年至2014年交割的玉米,支撐玉米行情,限制了玉米的跌幅。另外,分析師認為,美國農業部一周前發布的玉米庫存多於市場預期,基金繼續結清多頭頭寸,打壓玉米市場。
另一篇
2013年4月10日,美國農業部公布的主要農作物供需報告推動了芝加哥農產品期貨市場玉米期貨價格上漲,但小麥和大豆期貨價格卻出現下跌。
2013年4月10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交易最活躍的2013年5月玉米交割價格上漲4.75美分,漲幅為0.74%,收於每蒲式耳6.49美元。2013年5月小麥期貨交割價格下跌12美分,跌幅為1.69%,收於每蒲式耳6.9675美元。2013年5月大豆期貨交割價格下跌2.75美分,跌幅為0.2%,收於每蒲式耳13.9275美元。
據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4月份,美國2012-2013年度玉米存儲量達7.57億蒲式耳,高於2013年3月的6.32億蒲式耳,但低於市場預期的8.12億蒲式耳。而世界玉米結存量為1.2529億噸,高於2013年3月的1.1748億噸,也高於市場預期的1.1910億噸。
市場分析師認為,玉米農產品期貨價格上漲以及股票市場的上揚都表明玉米產品的消費增加,這大大利好玉米期貨價格。分析師預測,玉米期貨市場的上升趨勢或將持續數月。
乙醇生產同樣利好玉米期貨價格。乙醇生產對玉米需求量由5000萬蒲式耳跳漲至45.5億蒲式耳。截至2013年4月5日,乙醇生產量平均每天達85.4萬桶,上漲了5.8%,但較2012年同期下降了4.7%。乙醇生產玉米消耗量預計為8967萬蒲式耳,而此前僅為8474萬噸。2013年度乙醇生產累計消耗玉米26.3億蒲式耳。
6. 美國玉米期貨怎麼跌停了有沒有相關的分析可以參考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周三大跌,舊作合約急挫40美分跌停,交易商稱因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的季度庫存報告利空。詳情可以去中國玉米網看一下
7. 請問中國玉米期貨與美國玉米期貨的價格相關性如何
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相關性不強。
原因就是玉米對於中國美國一般都是自給自足,之間沒有很多的國際貿易。
同樣是農產品,大豆類,包括豆粕豆油大豆兩者相關性很高,中國大豆基本依賴進口,而美國是大豆的主要出口國。
8. 為什麼美國玉米價位比較低,低在哪裡
國人總是好奇說進口的美國玉米價位低,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來說也確實如此,不要懷疑這個問題。以最近玉米行情走勢來看,美國玉米漂越太平洋到達我國港口價位在每噸1500元上下,而隨著我國近來玉米價位的不斷回升,價位逼近每噸2000元。

家庭聯產承包制度將我國的耕地分成了小塊塊,在老家幾乎找不到一塊超過10畝連片的耕地。試問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推行集約化?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的種植技術及機械設備我國不是生產不出來,而是生產出來缺少用武之地。隨著社會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富士康當下都在謀求機器人來替換人力來降低用工成本。而我國農業方面在具備可行機械化的條件下卻不得不放棄機械化,不得不說,這個值得玩味啊。
當前土地問題日益突出,國家也開始逐步推行土地確權的問題,加速土地流轉,這也是在為土地走向集約化鋪路,可以說走向集約化經營的路子是降低我國農業種植成本的一條有效途徑。
美國轉基因玉米推行
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土地問題,美國轉基因作物的大規模推行也是其低成本的原因之一。不要覺得奇怪,這也是事實。美國的抗蟲、抗除草劑玉米已經大面積推廣種植。抗蟲玉米從農葯使用方面就降低了不少成本,因為使用的農葯更少。而抗除草劑玉米更加利於規模機械化的除草,效率遠遠高於我國的機械除草和小面積專用玉米除草劑除草。
美國玉米單產高
還有一條,我們都知道玉米起源於美洲,拋開美國玉米技術的先進性不談,美國那邊的氣候土地環境也比較適宜於玉米的種植,產量相對我國來說也要高出不少。以我國玉米單產來說,每畝平均大概在1000斤上下。而美國可以普遍達到1200-1400斤每畝。這一點既有我國農業落後的因素,自然也有美國方面氣候的因素。
從上面幾條情況來看,我國的玉米種植成本方面在同美國方面相比是占不到什麼優勢的,我國當前最大的問題還在於土地問題,像我國在農業技術、氣候等這些方面來說這些只能說是次要的,何時從政策方面解決了上面提到的一系列問題,我國的農業發展可能才能夠真正實現騰飛。
這里是科學興農,歡迎大家一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