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做期貨交易員
⑴ 期貨交易員下單員 做過的看看
所謂的投資顧問公司,實際上就是某家期貨或者證券公司的托,他們賺取的是客戶交易手續費的分成。沒有客戶,沒有交易,他們也就沒有收入來源,所以公司不停的要他個人投資和拉客戶投資。還是去尋找一份踏踏實實的工作吧,不要繼續做了。
⑵ 做美股交易員好還是做期貨公司業務經理好
只能說兩個都有前途```但美股交易員的路會難走很多```如果走出來的話``會好很多很多``
⑶ 美股、日股,或者期貨交易員怎麼樣以後怎麼發展
做交易員情緒需要很穩定。
就像我曾經連續一周每天賺1000美元,就傻到認為自己一個月能賺2萬美元,這個東西雖然有一套系統和嚴格的風險控制存在,但其實很多時候也是賭博,正所謂,只要你還在賭,這個錢就不是真正屬於你。
坦白講,現在市場已經很差了,做美股交易員和大行情關系不大,可做多可做空,但是現在其實已經是這行的冬天了。
以前經濟景氣的時候,散戶很多,我們為做市商和機構提供了股票的流通性,我們去一支股票里壓單一個來回賺幾分錢每股,每天高頻率的交易,利潤很可觀了,但是現在美國人都失業了,誰還有閑錢買股票。這部分利潤我們都很難拿到,而且手續費越來越高。
我們公司以前月薪7-8萬,10來萬的很多啊,現在大概也就2萬左右。
不是水平的問題,是大環境的問題,現在想在美股中賺錢,你是在和摩根,花期這些頂尖操盤手搶錢,看準了跟著他們屁股後面是能撿錢錢,但是絕不容易也不多。
而且做這行容易掉頭發,我老闆和我總監都掉了好多頭發。
我們公司總監才28歲,他前年的時候差不多有6萬美金一月,現在很難達到一萬。這就是行情。
⑷ 美國股市交易員必讀的三本書
看了一些其他回答,大多數推薦的都是一些宏觀上的經濟書籍,可以參考為作為一個經濟學家需要推薦的書籍的答案。只有寥寥幾個推薦的書籍我也深表贊同。
我不懂宏觀微觀經濟學經濟學,像什麼就業、通脹和利率的關系構架,各個經濟數據之間的關聯。當然這些對於交易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整體來說,交易說起來並沒有那麼復雜與高大上,沒有很多公式,沒有太多推理,僅是一項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重復做的一件死板又無趣的工作。
而對與一個交易者來說成長階段無非就以下四個階段,大概說下每個階段有所幫助的書籍;如果說炒美股必經的幾個階段的話那麼美國股市交易員必讀的話美股研究社還是推薦以下幾本系統化地美股交易員必讀書單:
第一:基礎知識的學習(包括技術面和基本面)
技術面書籍推薦:
《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美&約翰·墨菲著
《日本蠟線圖技術》美&史蒂芬·尼森著
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兩本書是相當全面的概括了市場兩大主流技術分析的分析邏輯,以及交易技巧,也是初學交易者必讀書籍。當然還有一些技術分析的衍生版像《道氏理論》《波浪理論》以及一些指標等等相關書籍,也可以大體了解。
基本面其實推薦平時多看看財經日歷,網路搜搜各數據說明,了解一些市場焦點狀況,以及一些大型數據的影響和變化。像利率和議息會議,貨幣政策,通脹報告,非農,GDP,CPI,ADP,PPI,EIA等一些相對較重要的數據對於盤面的影響以及造成的盤面風險點,作為大致了解,不需要深入解析數據。
第二:心態的學習和培養(當學習很多交易技巧後,發現市場並不是靠技術就能生存的,很多時候面對真金白銀難免會產生心態上的漣漪)
推薦書籍:
《股票作手回憶錄》美&埃德溫·利非弗著
《十年一夢:一個操盤手的自白》青澤著
《走出幻覺走向成熟》金融帝國著
《社會心理學》美&戴維·邁爾斯著
《金融心理學》挪威&拉斯·特韋德著
頭三本書,是金融從業者必讀書籍,可以通過了解學習他人成長過程,構建自己的交易理念。每每交易中遇到問題和挫折時,翻來看看,經常會發現內容會有一些自己的縮影,每次翻閱都會有一定收獲。第四本以及第五本是心理學方面書籍,其實金融戰就是心理戰,不懂心理學是不行的。社會心理學這本書寫的非常好,淺顯易懂,不僅對金融交易有用,對日常生活也很有用。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看看行為金融學方面的書籍,個人認為,行為金融學是未來金融學研究的主流。
第三:交易系統的構成(其實第三點基本上和第二點同時構建,看過一些心態培養的書籍,了解到他人的交易理念,從而就需要開始構建自己的交易體系,而同樣來說,交易系統的構建也正是為了更好的控制交易心態問題,以客觀、規則化的制度使交易變得具體化、明確化從而不至於在交易過程中對不確定性產生畏懼與貪婪,相輔相成)
推薦書籍:
《海龜交易法則》美&柯蒂斯·費思著
《專業投機原理》美&維克多·斯波朗迪著
《外匯交易24堂精品課》魏強斌著
《走進我的交易室》美&亞力山大·艾爾德著
海龜交易法則對於如何建立、評估、改進自己的交易系統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同樣再建議廣大朋友看一些概率統計方面的書籍,因為金融交易沒有那一次是必勝的,所以提高概率也是金融交易的基礎。那麼如何客觀統計概率也是必要學習的。專業投機原理中的量化風險的理念非常值得學習。24堂課的這本書雖然是講外匯交易的,但是很多理念通用於任何交易,尤其是書中的關於隨機強化和一致強化的分析,以及對於勝率和盈虧比之間的矛盾的分析,非常精彩。走進我的交易室是一本綜合性很強的書,交易系統、風險管理和心態控制全面的介紹了,有利於形成全面的金融交易理念。
第四:執行與升華(當交易系統形成,並且在歷史統計之中,處於正向發展,那麼所要做的就是執行,改進,以及升華)
推薦書籍:
《交易心理分析》美&馬克·道格拉斯著
《幽靈的禮物》美&阿瑟·L·辛普森著
以及一些提高思維高度的書籍。
作為金融交易者,無論在有多好的系統的前提下,也是需要面對心理上的影響,而完整明確的認識市場,有助於交易員更好的整體控制心理與穩定執行交易系統,交易心裡分析和幽靈的禮物相對比較完整的講解了整個市場,不管是從系統還是從心態上的解決都有良好的參考意義。還有一些可以提高高度跳出原始思維的書籍,比如《道德經》《反經》《了凡四訓》《傳習錄》《烏合之眾》《失控》《思考的技術》《當下的力量》等等,其實個人看得書籍也並不多,在此推薦一些,同樣如果有好的書籍也希望可以推薦給我。
以上是我從我讀過的近百本書里挑出來的覺得很好的書。
總的來說,我覺得金融交易是一個系統工程,基本的經濟學知識、金融學知識、概率統計知識、心理學知識是需要具備的,此外,還需要從哲學裡面吸取營養來形成自己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記得亞歷山大在走進我的交易室一書中說沒有人會認為不經過努力學習就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醫生,但是卻有很多人天真的認為不經過努力學習就可以成為一個交易高手。
⑸ 美國現在還是交易員報單嗎
依然還有交易員報單 也可以自己上網看盤操作
美股交易員就是從事在美國上市股票交易的交易員。
一般地,交易員就是在交易中充當委託人或者替對方交易的人。投放買入或賣出定單,希望能從中賺取差價(利潤)。與之不同的是,經紀人是一個人或公司作為中間人為買賣雙方牽線搭橋而收取傭金。
美股交易員也叫daytrader,意思是日內交易員,要求所有倉位必須日內平倉。美股是T+0機制,可以做空,無漲跌停版限制,當日可以做上千筆交易。
2011年2月止,高盛已經關閉了8個自營交易部門。
取而代之的是將此類業務轉向外包到海外,一來減少美國本土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二來進一步降低成本。中國已經出現了類似形態的外包公司,例如廣州清策,無錫大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沈陽的亞聯等,逐步從原先低端的金融服務外包(訂單處理,業務流程處理),轉而進入高端的trading外包,交易演算法研究外包,交易員培訓外包,美股投資培訓外包,以及交易策略分析外包;由此在中國本土也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美股交易員,美股分析師的從業人員。
⑹ 為什麼美國的期貨交易員都用吼的,還紙片亂飛
他們是場內交易,就是期貨的最原始形式,大家在一個平台上大省喊出來自己要買賣成交的價格和手數,手勢代表他買賣的方向 和數量,有人跟他成交後,他要寫下來,報到結算 ,價格和成交手數顯示在現場的屏幕上
國外現在也有電子交易平台了,但是原始的場內報價還沒有完全取消
⑺ 導致美國百年銀行破產的期貨交易員是誰
說的是英國的巴林銀行吧!那個交易員叫里森。
⑻ 做個美國交易員怎麼樣
你是指美股交易員吧?挺有壓力的。做得好當然很有賺頭,一個優秀的交易員,年薪百萬都不是夢想。但能做到的沒幾個啊。
⑼ 美國有位期貨交易員叫 LARPY WILLIAMS 有沒有 詳細介紹啊
拉里·威廉姆斯是威廉指標的創始人,當今美國著名的期貨著名的期貨交易員、作家、專欄編輯和資產管理經理。他是羅賓斯杯期貨交易冠軍賽的總冠軍,在不到12個月的時間里使1萬美元變成了114萬美元!
他就職於美國國家期貨協會理事會,並曾在蒙大拿州兩次競選國會議員。在過去的25年裡,它是始終被公眾追隨的優秀投資顧問之一,曾多次被《巴倫斯》雜志、《華爾街日報》、《福布斯》雜志和《財富》雜志專訪過。
當被問到如何看待虧損時,這位交易冠軍說:「我只是試著去接受損失,損失是這個行業的一個自然的組成部分。他無所不在,會在每個人身上發生,你應該覺得這是正常的,不能迴避的,並且要學會接受它。但是你不能擴大損失,你要限定一個限損額,強制性的在某個價位上拋出。不要指望只賺不賠,那是個錯誤的期望,是不切實際的。你會有賺錢的時候,但別以為一直會成功。賺錢的過程就像井底之蛙,跳離井底的過程,往上蹦三步,退兩步,蹦四步,退三步。期望值不能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