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原油期貨價格是不是實際每桶價格
① 關於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的問題
期貨是遠期合約,也就是實際原油未來的價格。
② 美國原油期貨最新價格
期貨價格,都是按月份說的,因為同期有多個合約(對就不同到期交割日 )在交易。
昨天美WTI原油收盤,主力合約 12月原油 是44.52
16年1月期的原油是45.7
16年2月期的原油是47.31
昨天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大幅超過預期,美元走強,商品多少都跌了。
建議網上找個期貨行情軟體(很多免費的),可以實時看到。
③ 美國原油和布倫特原油有什麼區別
一、原油產量不同。美國原油產量僅次於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排在第三位,布倫特原油在國際上暫無排名。美國能源信息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原油產量在2018年,時隔45年後躍居世界首位。2017年,其原油產量僅次於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排在第三位。
二、原油產地不同。美國原油產自美國,根據英國石油公司年度報告,美國在2014年超過沙特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布倫特原油產自英國倫敦,石油巨頭英國石油(BP)的數據顯示,按包括頁岩氣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天然汽油在內的產量計算,美國2014年就超過了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
三、原油交割地不同。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交割在歐洲,美國原油交割地在美洲。美國能源信息局在2015年9月份月度報告中預測,往後兩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價分別為每桶73美元和74美元,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均價分別為每桶67美元和68美元。
④ 為什麼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已降為77美元每桶,而中國油價據說還要漲價
國家發改委領導:
國家原油價格一再下調,至2008年10月13日已下調47.5%,78美元/桶,全國上下舉國同問:為何中國的油價還不下調?!
是國家發改委不負責價格管理了么?
是國家發改委推出中國歷史舞台了,不再存在了?
是國家發改委與石油集團利益相關,不再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受雇於石油經營集團了么?
是國家發改委調控不了石油集團,管理中國石油集團困難么?
如果是,建議發改委主任張平下台,重組國家發改委,或者直接取消發改委。一個不再為人民服務的國家機關沒有存在的必要性。
建議國家發改委維護國家穩定長久發展,維護廣大消費者利益,為人民群眾服務,打擊、改革中國石油壟斷,符合市場規律,在當前市場下,大幅合理下調油價。
⑤ 國際石油交易中,常用每桶多少美元,那麼一桶有多少公斤或者多少升
國際原油市場定價,都是以世界各主要產油區的標准油為基準。比如在紐約期交所,其原油期貨就是以美國西得克薩斯出產的「中間基原油(WTI)」為基準油,所有在美國生產或銷往美國的原油,在計價時都以輕質低硫的WTI作為基準油。
因為美國這個超級原油買家的實力,加上紐約期交所本身的影響力,以WTI為基準油的原油期貨交易,就成為全球商品期貨品種中成交量的龍頭。通常來看,該原油期貨合約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及很高的價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場上的三大基準價格之一,公眾和媒體平時談到油價突破多少美元時,主要就是指這一價格。
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卻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樣輕質低硫的北海布倫特(Brent)原油為基準油作價。1988年6月23日,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包括西北歐、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葉門等國家和地區,均以此為基準,由於這一期貨合約滿足了石油工業的需求,被認為是「高度靈活的規避風險及進行交易的工具」,也躋身於國際原油價格的三大基準。
倫敦因此成為三大國際原油期貨交易中心之一。布倫特原油期貨及現貨市場所構成的布倫特原油定價體系,最多時竟涵蓋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即使在紐約原油價格日益重要的今天,全球仍有約65%的原油交易量,是以北海布倫特原油為基準油作價。
噸和桶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噸(原油)=7.33桶(原油),也就是一桶大約為136公斤多一點。盡管噸和桶之間有固定的換算關系,但由於噸是質量單位,桶是體積單位,而原油的密度變化范圍又比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中,如果按不同的單位計算,會有不同的結果.
⑥ 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和實際的原油價格是一樣的不
期貨和現貨價格有一定關系,但不一樣.
⑦ 原油期貨每桶的價格如何換算成國內汽油每公升的價格呢
因為原油貿易的桶,是個體積單位,約等於159升,由於不同的原油的密度是不同的,因而換算成重量也就不同,大部分的石油在140公斤左右。
中石油、中**:1噸原油提煉汽油0.215噸、柴油0.394噸。成品油率63.7%。
國際水平:1噸原油提煉汽油0.29噸、柴油0.49噸。成品油率80%以上。
⑧ 美國原油期貨的價格取決於什麼
買跌其實可以理解成,先問市場借一桶油賣(例如50美元賣出),然後希望市場價格下跌,到了40美元的時候買回這一桶,還給市場(市場實際的石油桶數量不變)。然後自己賺了50-40=10的差價。
所謂期貨,就是預期和現在的差值。比如訂了個蛋糕,如果明天蛋糕價格升值,那麼你訂了蛋糕既可以自己吃掉,也可以再倒賣出去賺差價。相反,如果你是賣蛋糕的那個,自然希望明天蛋糕價格下跌,因為訂蛋糕的仍然要以今天的高價來履行購買(今天已經付錢)。
所以原油期貨只是大家在猜測供給不均情況下,一種變動。供過於求,買跌,因為明天有更便宜的蛋糕,今天應該當賣蛋糕的那個;供不應求,那麼今天應該當買蛋糕的那個,因為明天會更貴。
同理,其實投資股票也一樣,基本邏輯還是高賣低買,只不過做多是先低買後高賣,而做空是先高賣再低買(產品價格永遠圍繞價值波動,所以總會有波動產生的時點高低,也就是買賣都是同時發生,只不過有時候是買方向賣方讓利,有時候是賣方向買方讓利,取決於供求)。只是時間先後不同,但投資者要盡量做有正差的方向,也就是這個股票屬於供求的哪邊。
⑨ 原油期貨基本問題:按照美元每桶的價格和匯率計算出來的不應該是每桶200多嗎,怎麼寫的是2千多
現貨原油投資:
首先它實行的是T+0交易制度,每天可以反復做多手。具有杠桿作用,提高投資者資金利用率;具有買漲買跌的雙向交易機制,無論價格上漲還是下跌,都有投資機會。最大的優點就是風險更小,行情容易把握,獲利機會更多,最合適追求穩健風格的投資者。
這里的石油現貨交易是指買賣雙方出自對實物石油的需求與銷售實物石油的目的,根據商定的支付方式與交貨方式,採取即時或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實物石油交收的一種交易方式。在現貨交易中,隨著商品所有權的轉移,同時完成石油實體的交換與流通。因此,石油現貨交易是石油商品運行的直接表現方式。石油現貨交易是國際上廣泛使用且備受關注的交易方式,尤其是在經濟發達的國家中。
現貨交易是大銀行之間,以及大銀行代理大客戶的交易,買賣約定成交後,最遲在兩個營業日之內完成資金收付交割。但交割的時間可以不斷做延期。
期貨原油投資:
期貨原油投資是相對於現貨交易的一種交易方式,它是在現貨交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通過在期貨交易所買賣標准化的期貨合約而進行的一種有組織的交易方式。期貨交易的對象並不是商品(標的物)本身,而是商品(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即標准化的遠 期合同。這一投資方式普通投資者也可以採用,主要是做直接的期貨交易。優點是可以杠桿操作,可以做多或做空,操作靈活,流動性好。缺點是風險巨大,資金量使用較多,需要投資者有足夠經驗。因此期貨投資的方式在國內逐漸走下坡路。
⑩ 國際油價現值和原油期貨價值是一回事兒么
讓我們先了解原油市場
布倫特原油與WTI之間的定價差異
馬克·里奇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和爭議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之一,他曾將石油稱為流經世界血管的血液。原油是世界經濟的基本能源。原油價格除了是交易最活躍的商品之一外,對地緣政治和天氣事件也極為敏感。
事實上,世界原油市場都是投資者對供求的預期,油價波動很大,受消費者和投資者情緒的影響很大。因此,像新型冠狀病毒日益嚴重的威脅這樣的全球性事件可能會在整個市場上引發沖擊波。
國際能源署(iea)在2020年4月的報告中預測,全球石油需求將下降到1995年的水平,這都是由於COVID-19的大流行。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稱,已有100多個國家報告了經實驗室確診的COVID-19病例,病毒傳播程度的不確定性震撼了金融市場,並在整個經濟中造成連鎖反應。
最受歡迎的兩種原油
在物理石油方面,有不同的等級。最受歡迎的交易等級是布倫特北海原油(俗稱布倫特原油)和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俗稱WTI)。布倫特是指在北海布倫特油田和其他地點生產的石油。
布倫特原油價格是非洲、歐洲和中東原油的基準。布倫特原油的定價機制決定了全球約三分之二的原油產量。
石油含有硫,原油中硫的百分比決定了將石油提煉成能源產品所需的加工量。」「甜原油」是指含硫量小於1%的原油
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的硫含量都遠低於1%,因此它們都是「甜味」原油。它們的密度也比其他地方開採的許多原油低(「輕」)。這兩個特點使它們更容易提煉,對石油產品生產商更有吸引力。
基準和交易市場
WTI是北美的基準原油。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分部列出了WTI原油的期貨合約。WTI原油期貨交割發生在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市
布倫特原油期貨在洲際交易所(ICE)交易。由於布倫特原油是國際貿易,交貨地點將因國家而異。
由於這兩種石油都被用作基準,不同的國家將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它們。亞洲國家傾向於使用布倫特原油和世界原油指數的混合基準價格來評估其原油的價值。
影響基準定價的因素
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具有不同的性質,這導致了一種稱為質量價差的價格差異。它們也分布在世界各地(歐洲的布倫特和北美的WTI)。這被稱為位置分布。
原油的名義價格只是了解原油市場的一個因素。
根據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 commodities market)的CME Group,WTI/布倫特價差受四個關鍵因素的影響:
美國原油產量水平
美國原油供需平衡。
北海原油作業
國際原油市場的地緣政治問題
世界事件如何影響原油價格
政治轉變、天氣事件和全球健康危機一直是石油市場的一些最大沖擊因素。
由於冠狀病毒爆發,國際能源機構(IEA)下調了對2020年3月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測,預計2009年以來需求將出現首次同比下降。6 IEA在其2020年4月的報告中稱,到2020年12月,需求可能仍將下降。7
要了解世界事件如何導致布倫特原油和西德州原油之間的價差長期劇烈波動,請回顧幾年。2011年初,布倫特-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差接近持平
每桶原油價格:1987-2020年
2011年期間,價差擴大,布倫特原油價格高於WTI。2011年2月,阿拉伯之春(阿拉伯地區大部分地區的一場起義)在埃及爆發,這一時期,阿拉伯之春的蔓延擴大了。
由於對蘇伊士運河關閉和供應不足的擔憂,布倫特原油價格變得比WTI更貴。由於運河運行的緊張局勢有所緩和,擴散減少了。
然後,在2011年末,伊朗政府威脅要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世界上大約20%的石油每天都通過霍爾木茲海峽流動。隨著布倫特原油價格飆升至每桶25美元,高於WTI.9,價差再次擴大
2015年,布倫特原油的溢價下降有兩個原因。首先,與伊朗達成協議,允許伊朗出口更多石油,這本應增加伊朗原油每天流入市場的數量。由於布倫特是伊朗原油的定價基準,這壓低了布倫特當時的價格。
其次,美國鑽井平台數量幾乎同時下降。而且,隨著對向海外出口美國原油的支持不斷擴大,這意味著未來的鑽探活動將減少,美國的日產量也將減少。
因此,布倫特原油價格走低,原因是伊朗原油增加,而WTI則因美國產量減少和出口增加而走強。必須注意的是,對石油流入市場的預期足以引起價格波動。
天氣也會對價格產生劇烈影響。美國能源情報署將2005年的颶風歸因於油價的大幅上漲,原因是煉油廠和生產在天氣事件期間停產
余額不提供稅收、投資或金融服務和建議。所提供的信息沒有考慮任何特定投資者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或財務狀況,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未來的結果。投資涉及風險,包括本金的可能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