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際期貨行情
❶ 期貨行情軟體怎麼看
豆油期貨合約按交割月份分共有 (1、3、5、7、8、9、11、12月)八種,豆油0901是2009年1月交割的合約,豆油0803是2008年3月交割的合約.因為交割時間不同,所以價格不同.
它們是一個品種,兩個不同交割月份的合約.
價格10160是指每噸豆油10160元.
豆油期貨合約簡介
(一)交割標的物 大豆原油
豆油是大豆加工的油脂產品的總稱,豆油按其加工程度可分為大豆原油和成品大豆油。在我國,大豆原油(也稱毛油)主要為工廠的中間產品,目前我國進口大豆油也全部是大豆原油。由於大豆原油具有貿易量大、品質均一、容易儲存、與國際現貨和期貨市場接軌等優勢,所以是比較適合進行期貨交易的品種。
二)交割等級 大連商品交易所豆油交割質量標准
豆油期貨交割質量標准以我國豆油國標為藍本,項目設置、數值選取基本一致,同時對與現貨市場發展情況不相符的個別指標及取值進行了微調。如增加了國標中沒有但現貨企業普遍使用的含磷量指標,並設計含磷量≤200mg/kg,將酸值由國標中的≤4.0mg KOH/g調整為≤3.0mg KOH/g。這樣,國產大豆原油基本能夠達到該交割標准;進口豆油在溶劑殘留量等指標上有可能不達標。但是,經過簡單加工,進口豆油完全可以滿足期貨交割質量標准。同時為簡化合約,豆油期貨不設等級升貼水。
(三)交割地點 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按照豆油生產、流通的格局,目前豆油合約交割地設立於張家港上海、天津和連雲港日照地區,其中連雲港日照地區的交割庫為非基準交割庫,可以貼水50元/噸進行交割。張家港上海以及日照地區也是黃大豆2號合約、豆粕合約的交割地,這樣的交割地點設置有利於黃大豆2號、豆粕和豆油合約間的套利交易和保值操作。
(四)交易單位 10噸/手
現貨市場上豆油運輸使用的罐車最小載重一般是10噸,大商所的大豆、豆粕合約的交易單位都是10噸/手。為了和現貨市場接軌、方便跨品種套利交易,豆油合約的交易單位定為10噸/手。
(五)最小變動價位 2元/噸
最小變動價位是期貨合約價格變動的最小單位。大商所從提高市場運行效率、與CBOT豆油合約接軌等角度出發,確定豆油合約的最小變動價位為2元/噸。
(六)漲跌停板幅度 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
在豆油現貨市場中,日價格變動在4%以上的概率不足2%,同時考慮到豆油期貨與大豆和豆粕期貨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將豆油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確定為4%。
(七)最低交易保證金 合約價值的5%
為使最低交易保證金與漲跌停板相協調,大商所將豆油合約的最低保證金確定為5%,同時該規定與現有大豆和豆粕品種也保持一致。
(八)合約交割月份 1、3、5、7、8、9、11、12月
綜合豆油消費、生產和進口的季節性特點和與豆油、豆粕的套利關系,豆油的交割月份設計為1、3、5、7、8、9、11、12月。與豆粕期貨合約交割月份一致,與CBOT豆油合約相比,大商所豆油合約少了10月合約、多了11月合約,這樣的設計有利於跨品種和跨市場交易。
(九)最後交易日 合約月份第十個交易日
最後交易日與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和豆粕期貨合約保持一致。
(十)最後交割日 最後交易日後第三個交易日
最後交割日的規定與黃大豆2號合約相一致。
(十一)交割方式 實物交割
豆油的交割方式與豆粕合約保持一致,採用期轉現和滾動交割等方式,廠庫倉單和倉庫倉單相結合的倉單流轉方式,方便投資和保值。
❷ 08年黃金期貨走勢
08年黃金期貨總體看漲趨勢不變,外盤黃金目前在930美元,破1000美元是時間問題。
國內目前走勢稍微弱一點,從中線上看仍有上漲的空間
❸ 2008年以來銅價的行情
下個免費的行情軟體一目瞭然.
❹ 國際期貨行情如何查
期貨之路網站:http://qhzl.hqszw.cn的期貨軟體欄目里有很多軟體都可以看國際期貨行情,你可以去看看。
❺ 國際期貨的行情波動和什麼有關
發生的一些大事件都會影響期貨價格,要是做外盤期貨,建議關注國外新聞,了解實時動向。
❻ 什麼軟體可以看國外期貨幾十年來的所有歷史行情
博易大師可以
❼ 國際期貨行情,在哪裡可以看
要在國際期貨軟體上查看和操作,一般是以美元計算的,開好戶就可以操作了,軟體找不到的話,可以問我。
❽ 國際期貨恆指現在行情如何
恆指行情波動是夠的,做日內相當不錯。
優點:行情波動大(一天300-600點居多,來回波),每天交易時間長,費率低(一共28000點,差不多2個點回本)
缺點:多空轉換過快,對進出場時機把握要求比較高,不能猶豫,容易超漲超跌,不好抄底摸高。
如果你也在做,可以相互學習
❾ 2008年中國油價走勢
若要了解國內的油價,可以看看《中國石油價格網》http://www.52oil.com/
另外中國的油價和國際油價存在巨大價差,不妨了解下《誰為中國石油定價》
http://business.sohu.com/20041019/n222572256.shtml
《2008年油價變動回顧》可參閱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1/05/content_10608441.htm
《中國成品油市場08年回顧及09年展望》可參閱http://www.gdrl.com.cn/News.asp?id=2317
摘要如下:
2008年1月2日,主要受非洲產油大國奈及利亞國內局勢持續動盪影響,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在全年首個交易日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
3月12日,由於投資者為規避美元貶值風險而大量買入原油期貨,紐約市場油價盤中突破每桶110美元關口。
5月5日,受土耳其軍隊越境空襲庫爾德工人黨武裝和奈及利亞國內局勢持續動盪影響,紐約原油期價盤中達到每桶120.36美元。
5月21日,美國能源部宣布此前一周美國原油商業庫存總量大減532萬桶,紐約原油期價突破每桶130美元,收於每桶133.17美元。
6月26日,歐佩克輪值主席有關國際油價將持續走高的言論導致大量投機買家進入原油市場,紐約原油期價在電子盤中達到每桶140.39美元。
7月11日,中東局勢持續緊張導致市場擔心全球原油供應不足,紐約油價盤中創每桶147.27美元歷史最高紀錄。
8月4日,由於金融危機深化、經濟前景暗淡和原油需求預期下降,紐約油價盤中跌破120美元,在創下最高紀錄後的24天內,油價跌幅將近20%。
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產,美林公司被美國銀行收購,紐約油價盤中跌破每桶95美元。
10月6日,道瓊斯指數4年來首次跌穿萬點,投資者對經濟前景和國際原油需求下降的擔憂加劇,紐約油價跌破90美元,收於每桶87.81美元。
11月20日,紐約股市受美國失業數據等利空因素影響暴跌,油價跌破每桶50美元整數關口。
12月24日,由於美國汽油商業庫存增幅大於預期,以及美國失業率創新高,紐約原油價格盤中直逼每桶35美元,報收35.35美元。
12月31日,受中東局勢緊張及歐佩克准備大規模減產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攀升,紐約原油期價收於每桶44.60美元,與2007年年終收盤價相比跌幅超過50%,與7月份創下的147.27美元歷史紀錄相比跌幅達70%。
❿ 1995年至2008年國際期貨每年的大事件(漲幅較大的各股)
道瓊斯指數崩盤 (1989年),蘇聯新政權的軍事襲擊 (1991年),美伊沙漠風暴 (1991年),全球金融牛市上升 (1992-1995年),英國霸克菱銀行倒閉事件 (1995年),亞洲貨幣慘遭狙擊面臨貶值 (1997年),美國911襲擊事件 (2001年),美伊戰爭 (2002年)2003年H股上漲4倍,是由於國際資金看好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競相投資,H股從區域性被冷落的市場成為國際巨額資金投資的最佳場所;3)為何美國2003年攻打伊拉克都沒有讓石油價格大幅上漲? 2004年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卻暴漲,石油、重金屬價格翻翻。因為中國2003年、2004年固定資產投資的高增長,使得中國乃至世界整體供需短期失衡 (2004年中國石油需求的增長佔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50%),造就了期市大牛和2003年底的股市1300點---1700點大牛市(中國本輪針對固定資產的宏觀經濟調控源於此)2006年1月2日,國際金價為每盎司514美元。隨後,金價展開了跳躍式上漲,一天之內上漲20美元都不是新鮮事。到5月12日,國際金價終於創下每盎司730美元的歷史紀錄。2007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危機演變為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大事件,讓投資者始料不及,但隨後美國實體經濟陷入低迷之中,確實給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以很大沖擊。今年已有11家銀行關門, 始於去年8月的美國金融動盪,在14日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被低價收購等一連串重磅炸彈同時引爆後,其嚴重性儼然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僅今年,迄今為止,美國就已有11家銀行倒閉。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起1929~1933年美國大蕭條期間那場驚天動地的銀行倒閉潮。相關資料顯示,在那短短4年間,美國共有9755家銀行破產,占當時銀行總數的1/3。
雖然從數量上來看,此次美國銀行業危機遠不能和大蕭條時期相提並論,但在市場環境已發生巨變的時代背景下,仍出現如此規模的銀行倒閉潮,實屬觸目驚心。
9月5日,Silver State成為今年以來第11家破產的美國地方銀行。而此前的8個月,已分別有Douglass National、Hume、ANB Financial、First Integrity、Indy Mac、First Heritage、First National、First Priority、The Columbian Bank and Trust Company和Integrity等10家銀行先後倒閉。其中最大的銀行是7月11日宣布破產的IndyMac,該行擁有320億美元資產和190億美元存款,它也是美國歷史上破產的第三大銀行。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不久前曾透露,截至第二季度末,其黑名單上的「問題銀行」已增至117家之多,比首季度增加30%,接近去年同期的兩倍,創下了自2003年中期以來的最高紀錄。
自2000年10月以來,FDIC已關閉了37家銀行,其中2002年關閉了12家,為歷年之最,2005年和2006年均無銀行倒閉,2007年為3家。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11家銀行先後破產,僅7月以來的短短兩個多月就有7家。
FDIC董事長謝拉·布萊爾上月表示,她預計今年會有更多的銀行「難逃厄運」。
「我認為這場危機才剛過半,甚至可以說最壞的時候還未到來。未來幾個月我們看到的將不只是中小銀行倒閉,我們還將看到一家大投行或商業銀行倒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說。
僅僅過了一個月,羅格夫的話就已應驗,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諸多分析人士認為,2009年第一、第二季度才是銀行信貸損失的高峰。如果真是這樣,美國銀行的倒閉潮也許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