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期貨 » 美國農民通過期貨提前拿到錢

美國農民通過期貨提前拿到錢

發布時間: 2021-05-10 02:21:21

⑴ 農民如何利用期貨市場

從理論上講,農民與商業性的公司一樣,能夠通過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來分散農產品價格風險。例如,在存在期貨市場的條件下,農民在播種小麥的同時,可以預先在期貨市場上賣出與他預計的小麥產量數量相等的小麥期貨合約。如果收獲季節小麥價格下跌,農民在期貨市場上的收益將能完全或部分彌補在現貨市場上的損失。
一、 美國期貨市場十分發達,農產品期貨品種豐富,糧食生產者、加工者以及中間商都積極參與期貨市場
美國農民參與期貨市場的方式有多種,大的農場主資金實力雄厚,信息來源充足,可以直接參與期貨市場,但大多數農民則是通過合作社的形式間接參與期貨市場。據統計,美國目前有近2000個穀物合作社,控制了國內穀物銷售量的60%。農民一般預先和合作社簽訂合同,將糧食按某一約定價格銷售給合作社,合作社則通過期貨市場規避價格風險。
從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情況來看,農民直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的比例並不高,最近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不到10%的生產者用套期保值管理他們的價格風險。為什麼期貨市場作為一種有效的價格風險管理方式而農民卻很少使用呢?
(一)風險管理具有多種替代手段
農民有許多途徑管理農業風險。他們能夠調整財務結構而使企業價值最大化。實際上,生產者大多數根據經營規模、對資源的控製程度等使用多種不同的策略和工具。
1.組織化經營。組織化經營是對付不確定性的一種制度安排,農業企業化(組織化),不但可以節約交易費用,也使不確定性減少。建立農業契約一體化組織(公司+農戶),一方面可以穩定訂單企業的原料收購,降低市場交易費用,同時也將農戶的市場風險、技術風險和借貸風險轉嫁給訂單企業,雙方在契約組織關系的互動中,獲得雙贏的結局。這種風險轉移方式是把風險內在化,即在組織化經營的成員內部進行分配,但市場價格的風險依然在組織內存在。
2.分散化經營。市場主體在面對農產品價格的不確定性風險,為保障未來收益,往往採取分散化經營的方式。農民多元化經營和金融工具的管理有些相似,如共同基金的管理人一般同時持有多種股票,分散和限制了持有單一股票的風險。多元化的策略只能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3.農業保險。農業保險的基本原理是分擔風險、分擔損失。即由處於同等風險條件下的多數未遭受損失的投保人均攤少數遭受損失的經濟損失。農業保險方式的主要困難在於,農業風險具有大面積同時發生,風險損失大等特點,保險公司承保困難。另外,由於農戶規模較小,對保費支付存在困難。
(二)通過合作組織分散風險
合作社由農民自發創立,自願參加,並且由農民自己控制。合作社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農民銷售糧食,迴避價格風險。美國玉米有70%由農業合作社代農場主銷售,美國最大的穀物銷售合作組織穀物聯盟收購的玉米就佔美國玉米產量的45%。農場主並不直接進行期貨市場交易進行風險迴避,而是通過中介組織和糧食收儲公司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他們間接地利用期貨市場價格信息,來指導生產,以避免生產失誤而帶來的風險。
(三)農民生產規模的限制
除了部分規模比較大的農場主以外,直接進行期貨交易的農民比較少。這是因為他們缺少賣出一份期貨合約所必需的農產品數量,必需的基礎條件(如硬體、網路系統、期貨知識等),以及進行交易所需要的資本金。
(四)期貨市場仍存在風險
大多數農場主認為,參與期貨交易的套期保值,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規避現貨市場上的價格風險,但是他們仍然會面臨期貨交易中的基差風險、保證金和追加保證金的風險,由於生產的不確定性所造成的交易者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交易頭寸差異的數量風險等。
二、我國農民利用農產品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的難點和對策
農民可以進入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交易,轉移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的風險,以獲取穩定的收益。通過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農民的利益受到保護。我國的農產品期貨市場已逐漸走上規范發展的軌道,市場功能也得到了較好的發揮。許多有遠見的生產者已經認識到期貨市場的作用,積極參與和利用期貨市場,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根據國外的經驗,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的發揮還遠遠不夠,農民對期貨市場的直接利用還需要作出很多的努力,關鍵是農業中介組織的發育。
(一)有效利用農產品期貨市場是農民價格風險轉移的需要
應該說,我國廣大農民是需要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目前,我國大部分糧食品種已經放開價格,棉花也逐步實現市場化改革,市場經濟活動無不充滿了風險和不確定性,尤其是農產品,生產周期長,受天氣影響很大,天災減產無收,豐收了糧多價賤愁賣,市場價格波動給農民的利益造成了很大風險。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後,農民將面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競爭,價格波動將更加劇烈。
(二)制約我國農民直接使用期貨市場的原因
1.農民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而小規模的生產組織形式同集中而大宗的期貨交易方式相矛盾。現階段這種主體分散、規模小、對市場信息了解程度低、交易費用高的狀況,決定了我國廣大農民只能直接進入初級農貿市場,不可能直接進入較高層次的糧食批發市場,更不用說進入期貨市場做套期保值交易。
2.農民偏低的文化層次同期貨交易的專業性相矛盾。我國有數億農業人口,文盲比例較高,總體上文化程度較低。我國多數農民尚未達到初中文化程度,難以理解期貨市場的運作機理和交易方式,更不用說親自操作了。
3.傳統的小農意識同開放的期貨大市場相矛盾。我國廣大農民的觀念守舊,商品意識不強,難以適應現代化的期貨市場的要求。
(三)農民利用期貨市場的途徑
農民是農產品現貨市場的主體,如果沒有一定數量的農民進入期貨市場,就很難說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育是完善的。但是,在今後較長的時間內要使一定數量的農民直接從事期貨交易是不現實的。農民利用期貨市場的關鍵是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參與期貨市場,從而解決小生產同大市場之間的矛盾。
1.發展農民合作組織。美國、日本都有農民合作社,為農民利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提供了便利條件。我國農民無論從知識層次上,還是資金實力上,都不具有直接參與期貨市場的條件。因此,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經驗,根據當地的資源優勢和農業發展的特點,鼓勵農民成立各種不同類型的農民合作組織,由農民自己經營管理,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合作社可以幫助農民利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並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市場信息和有價值的建議。
2.開展「公司+農戶」的訂單農業。「公司+農戶」就是實力雄厚的農產品收購企業在生產前以期貨價格為依據與農民簽訂遠期收購合同,農民通過訂單,把價格風險轉移給訂單企業,從而化解農民可能面臨的風險。但是在「公司+農戶」或定單農業模式的運行過程中,簽約的企業卻承擔著巨大的經營風險。而期貨市場則可以為訂單企業提供一種對所簽訂的合同進行套期保值的可能,通過期貨市場的運作企業可以把價格風險分散、轉移給眾多的市場投機者,期貨市場可以成為訂單農業中價格風險的最終「出口」。這就需要大力培養農產品流通企業運用期貨市場的能力。隨著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化,近幾年出現的各類流通合作組織和代理商,可以為農民架起通向期貨市場的橋梁。

你可以百渡里搜套期保值,必須要先搞懂套期保值。

⑵ 瘋狂期貨:在美國華美銀行存的錢,在上海可以取出來嗎

不可以!
就是花旗銀行都不行,遺憾得很。。。。

⑶ 美國農民怎麼種田

轉《美國農民如何生活》

在美國,盡管城市比農村繁華,但仍有不少人留在農村,甚至選擇一輩子當農民。當農民有啥好?春耕時節,我來到美國科羅拉多州農村———

生活舒適又方便

出科羅拉多州的丹佛機場,黛安娜女士接上我便直奔她家。縱橫交錯的公路網,在一望無際的農田裡延伸,綠油油的麥子宛如春水,翻起綠色的波浪。

地 寬農家小。點綴於田野中的黛安娜家,只有到了跟前才覺得大。這個室內面積達2200平方英尺的農舍,有些像鄉村別墅。地板上鋪著厚厚的地毯。大客廳里,擺 放著50英寸大屏幕電視,衛星電視接收機;落地玻璃牆邊,立著發亮的鋼琴;一面牆的書架,裝滿了各種農業書籍。小客廳里,電腦、掃描儀、傳真機,一應俱 全。兩套洗手間,冷熱水供應;室外有一個小型游泳池。黛安娜告訴我,她家在75英里外的風景區還有一處專供度假用的別墅。此外,他們每年還要出遊10次。

牆 上掛著一對老人的照片,那是黛安娜的公公婆婆。他們是這個農場的第一代主人。當年是靠30年貸款買下這片土地的,現在總共480英畝,是典型的美國中型農 場。她的先生從小在這里長大,而她自己是在丹佛城裡長大的。大學時期,她愛上了自己的同學、這個農場主的兒子———布賴恩,便嫁到了這個家。從此夫妻雙雙 在這里耕耘、生活數十載。如今,一轉眼,他們的兩個兒子也都大學畢業。一個當了工程師,一個在政府部門工作。孩子們依然留戀這個家,經常回來看望老兩口。

我問她,沒有孩子在身邊,離城裡又比較遠,生活是否方便。

她指著院子里的汽車說,「有車去哪兒都方便。再說家裡有這么大的冰箱,買一次菜可以吃一個禮拜。我自己還有個小園子,可以種花種菜。平時生了病,附近鎮子上有志願醫療組織,救護車免費。如果有危急的病,撥打電話911,10分鍾內直升機就會停在家門口,很方便。」

說話間,黛安娜的先生布賴恩從地里幹完活回來。他告訴我,地里的活基本是他一個人干,不過他有一個長期僱工幫忙,老伴則在家做飯、幹家務。由於主要靠機械化、自動化,除了播種、收割季節,一般也不覺得太忙。
種地靠科技靠機械

清 晨,農村的太陽起得特別早,而布賴恩似乎比太陽起得還早。他老早就坐在了電腦前,上網閱讀各種農業信息和期貨價格。他說作為一個現代農民,必須充分掌握最 新信息和技術。他上網可以看到農業部提供的本國乃至世界農業信息,還可以看私人信息公司網站提供的資料和各地種植情況調查。私人公司的資料雖要付費,但他 們是通過挨家打電話收集的,信息翔實、可靠。

美國農民的通常做法是:在計劃種哪種作物前,先查看國內乃至世界農作物的種植情況和 市場行情,再決定選擇種哪種作物。作出選擇之後,便在農場的每塊土地上取出土樣(大的農場一般使用衛星定位系統在不同的土地上取出土樣),送到土壤實驗室 進行檢測。專家根據檢測結果,告訴他這塊土地最適合種什麼,需要多少化肥,產量大概是多少。他根據這些數據和市場行情,再次慎重作出選擇,才開始播種。我 問布賴恩到實驗室化驗要不要付錢。他說一塊地的土樣測試費為15美元。「雖然花點錢,但我們不會誤種。同時對於化肥的使用也能把握得比較好。通過土壤化 驗,電腦測算,非常科學,產量會大大提高。」

早飯後,我隨布賴恩下地播種玉米。車庫內外停著播種機、收割機、拖拉機和小卡車等。 在播種機後部,我和布賴恩一起把玉米種子放進一排鐵桶里。讓我奇怪的是有的玉米種子是綠色的,有的是紅色的。一問才知道它們都是由種子公司專門提供、經過 化學處理的轉基因良種。處理後的種子,抗黴菌,保證發芽。轉基因良種產量高,蛋白質含量也高。他還告訴我,種子好,價格自然也就高。一袋普通玉米良種(8 萬粒,可種2.5英畝),本來在90至100美元之間,而轉基因良種,每袋要高出22美元。好在這種錢不會白花。

鐵桶上方,還有一排桶,是放化學葯粉的。布賴恩告訴我,播種的同時,播種機會自動把葯粉撒在種子邊上,滅蟲除草,而種子本身具有抗化學葯劑侵蝕的能力。

播 種機在烏黑的土地上賓士。遠處,播種過的田野上,一排排自動澆灌系統噴吐著白色的煙霧。布賴恩說,農場的所有土地全靠地下水自動澆灌。有了自動灌溉系統, 一年可以種3—4季莊稼。他還告訴我,當莊稼長到一定程度時,還要噴灑葯物。我問他這么大的面積怎麼噴。他說鄰居家農場有架飛機專門用來噴灑農葯。他每年 向鄰居租用飛機,每噴灑1英畝7美元。

機械化,高科技,優良品種,幫了布賴恩大忙,他和一個僱工兩人去年生產了6000蒲式耳的小麥、35000蒲式耳的玉米和2500噸的甜菜,連續數年保持高產,一年能賺好幾萬美元。

政府補貼有保障

在布賴恩家的北面,遠遠可見有幾層樓高的白色建築。走近一看,那裡還有許多圓型建築。布賴恩說,這是他們的合作社(協會)基地,有糧倉、油庫、農機和零配件庫。

原 來,農民參加合作社,可以先把生產的糧食賣到這里,儲存起來,等待時機,然後統一由合作社對外銷售,爭取較高的價格。而在消費方面,合作社可以統一以批發 價大批量購買一些農機、零配件、**、柴油、良種、化肥等,然後以較低價格再賣給合作社成員,可謂一舉兩得。為了節省電費,他們還成立了電力合作社,自己 集資或出資建廠發電。

他們希望政府給予農民更多的支持和補貼。目前美國聯邦和地方政府對農民的支持,主要是通過低息貸款給予補 貼。具體做法是政府以目標價格(也叫貸款價)給當年的農作物定價。農民收獲後,如果市場價高於政府目標價,農民就把糧食賣了,也不需要從政府貸款。如果市 場價低於政府目標價,農民可以把糧食按政府目標價賣給政府,也可以先儲存起來,由政府保管,等市場價格好了再賣。而政府可以此作為抵押給農民提供低息貸 款。

自然災害是農民們最擔心的事,為了避免災害帶來的損失,農民們基本上都上了災害保險。布賴恩說,他家買的是最低的一種,整個 農場一年的保費約1000美元,他出300美元,剩下的由政府補貼。此外,他們在農田裡開的各種機動車,燃料不用加稅。每年按市場原價加油,第二年政府退 油稅,原因是這些農用機車不上公路。

看著他身上的灰土,我問:「雖然條件都不錯,你不覺得當農民很辛苦,而且不如在城裡清爽?」 他看著他的莊稼和農舍,笑眯眯地說:「我就是喜歡農村,環境、空氣都比城裡好。當農民雖然有時很累,但有忙有閑。閑時想干什麼就干什麼,很自由。再說,我 們的居住生活條件並不比城裡人差。」

告別農家,沿途鄉村柏油馬路兩旁那整齊蔥綠的莊稼和點綴其間的別墅般的農舍、噴吐著白色煙霧的自動灌溉網、現代化的農機農具……彷彿仍在訴說著當代美國農民的故事,回答著我要尋找的**。

⑷ 美國農民40%收入來自農業補貼,卻訴訟中國種糧補貼太多,為啥

美國是全球最大農業出口國,對華農產品出口額超過200億美元。近年來,隨著中國農產品產量不斷提高,美國對中國農產品出口正在減少,而美國的大米、小麥和玉米種植涉及20萬人的就業。這樣一看,原因就出來了:中國的大米、小麥、玉米種多了,有礙美國相同農產品出口,損害美國農民利益。



一、美國一直對農業實施高額的財政補貼政策,但其農業補貼政策主要依靠法律而非行政手段。

美國主要依據是農業法案,其中特別強調,要給農民提供一種收入的安全網。這不僅是要支持糧食生產,還要給農民提供一種收入支持。美國農民的收入40%來自農業補貼。

根據2014年美國頒布的農業法案,美國新啟動了兩個保險項目,即價格損失保險計劃和農業風險保險計劃。其中,價格損失保險計劃是指政府依據農作物的歷史產量、基地面積等因素制定一個「參考價格」,當年度市場平均價格低於「參考價格」時,價格損失保險計劃啟動,向農業生產者提供差額補貼。因此,從本質上來說,價格損失保險計劃就是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的延續,只是其手段更加隱蔽,將價格支持轉變為保險計劃。

二、我國「黃箱補貼」確已接近臨界點,以後需要調整農業補貼結構,加強綠箱補貼政策的使用。

我國在加入WTO時承諾,也就是我國糧食補貼「黃線」問題。我國當時曾表示,價格支持、與農產品現期產量等掛鉤的直接補貼等,對貿易有較大扭曲作用的「黃箱補貼」不得超過產值的8.5%。據統計,我國「三農」財政補貼已經接近8.5%這條「黃線」。但數據顯示,經合組織國家農業補貼平均水平為21.7%,遠高於我國的9.1%。與韓國52.1%、日本47.3%的補貼水平相比,我國相差更遠。這說明,我國對糧食等農產品的補貼力度有待進一步提升。當然,補貼的方式需要改革。

目前,中國對稻穀、小麥實行的是最低收購價政策,對玉米則已改革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棉花、大豆已經實行目標價格補貼試點。可以說,我們正在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上前行。以後我國應當繼續調整農業補貼結構,加強綠箱補貼政策的使用。同時,優化產業結構,以求適應市場需求的最新變化,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有效利用農產品期貨市場,規避價格風險;以保護國內農業生產為宗旨,採取相應的質量標准措施;盡快建立比較完整的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質量標准體系。這樣才能讓華夏農業堅挺的立於世界。

⑸ 美國宣布再補貼40.7億,為何農民卻開始對美國失望

由於美國對中國發動了貿易戰,使得美國的很多農產品失去了中國這個大市場,導致美國農業一路下滑。很多美國農民對政府表達了不滿情緒。為了平息農民的憤怒情緒,美國政府決定補貼40.7億美元用來補償農民的損失。

很明顯,補貼政策根本不能彌補美國政府的錯誤政策給農民帶來的損失。如果特朗普還不能正確對待貿易戰,不僅對世界經濟,對本國國民來說,都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

⑹ 靠期貨發家的真實故事

可以講述期貨奇才、機構投資部經理吉明先生的傳奇故事:

1998年,在中國的江蘇省,有一個億萬富翁在期貨市場上,連受重挫,遭到3000萬的虧損,瀕臨滅頂之災。

然而,5個月後,這位富翁在一個高參的指點下,卻奇跡般地得以「復活」。不光把虧損的3000萬元扳了回來,還倒賺了5000萬元!

短短5個月,搏取8000萬,這神話是怎麼創造的?那位使億萬富翁復活的「高參」又是誰呢?

為尋根探秘,記者多次慕名來到江蘇中期期貨有限公司,對被人們稱為「神鷹」的期貨奇才、機構投資部經理吉明先生進行了專訪。

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只看到掙錢的機會,而不對市場進行選擇。

1997年,為了向國際化基金管理、專業理財方面靠攏,公司讓吉明到南京總部負責基金試點。

當時,期貨交易的品種比較多,有不少品種如天津紅小豆、海南咖啡等行情波動巨大,機構操縱現象多。盡管機會很多,但他還是把這類品種排除在視野之外。因為這些品種可分析性差,超出了個人的判斷之外,掙錢是偶然的,而賠錢卻是必然的。

按照安全第一的首要原則,他選擇了大連大豆、上海銅和海南橡膠作為主要觀察對象,這些活躍的大品種本身就提供了足夠的投資機會。這正是吉明在進行基金投資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而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平時只看到掙錢的機會,而不對市場進行選擇,往往對風險失去控制,分析立足的根基不穩。

吉明在選擇好了品種後,接著就對所關心的品種做戰略性的評估。即當前的走勢處於發展的什麼階段:是積蓄能量?還是處於趨勢能量釋放的尾聲?還是在構築頂底等等什麼的。他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工作。因為它決定著下一步的操作計劃和策略。只有做到前瞻性預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評估行情的中心任務是:超前地捕捉一波具有戰略投資意義的行情,而不是局部意義的短線行情。

至於對於鎖定的交易品種,交易機會的捕捉,吉明傾向於等到商品的基本面趨向與價格所表現的技術面達到統一時。這樣做,才符合每戰必勝的操作宗旨。他認為貫穿《孫子兵法》全文的精髓在於全勝的思想,期貨交易也是如此。

吉明說,基本面的內在要求,決定著做交易的方向。而進出場策略、時機,則更多地應用技術面的表現。根據他總結的總體方針:「宏觀順勢,微觀逆勢」,戰略方向一旦確定,就在看似最危險的地方進場交易,而實際上這恰恰是最安全的地方。因為安全與危險是相對的和可轉化的。

⑺ 聽說在美國 農民比工人還掙錢

呵呵!中國13億人口,農村戶口9.4億,實際務農人數7.5億左右,農民占總人口比例百分之60左右!
美國3.4億人口,務農人數在300-350萬人之間,農民占總人口比例的百分之1左右!

美國農民人數比較少,但是在政府的津貼的補助下,效率極高,全部的機械化耕種,主要的農產品例如大豆和玉米還有政府補貼,美國300多萬的農民不但能滿足美國國內的主流的糧食供應,還能保證一年百分之25以上的農產品出口。

在中國,大多數的農民是貧困,低收入,無產階級的代表(少數不算)。
在美國,農民是中產階級,跟企業家,金融家是一個概念的!Agricola這個詞可以翻譯成農民,但在美國,這個詞是農場主的意思!能配上這個詞的,沒有個幾百英畝的是不可能的!
工人在什麼場合都是社會基層的人員,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但農民可不一樣了!

寫的很明白了吧,呵呵

⑻ 美國農民的地位

讓中美農民來個PK:,興許能從中得到點什麼啟發.

一.人口比例的PK:

中國有13億多人口,農民佔70%,還有很多流動人口未列其中.我在網上看到一組2005年的統計數字表明,農民人口達到9億多.

美國有3億人口,農民佔1%,大概有200多萬,可是美國卻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

二.農民的文化素質PK:

中國農民中的大學生很多已經脫離了土地.真正端著泥飯碗的現有農民以初高中為主.而貧困地區還有很多文盲,即便是北京,還有60萬文盲,當然這里不都是農民了.貧困落後地區的文盲佔全國50%,已經形成惡性循環.

美國有20%的農民為大學學歷.

三.耕作方式PK:

中國農民目前依然是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經營.

過去農村搞聯產承包責任制,是針對當時農村的大鍋飯提出的,再不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農民真的連粥都喝不上了.可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小規模的經營模式越來越跟不上社會的發展,現在的農村都很少看到聯合收割機和播種機了.以前生產隊都有這些設備.由於一家一戶作業,糧食收割完,沒有一個統一的地方晾曬,很多放在馬路上,嚴重影響了交通.

美國農民呢?實行農場經營,平均每個農場擁有500英畝農田.農民競爭激烈,為了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很多農民還要租賃上千畝農田.

四.如何管理呢?

中國農民使用科學技術的比例在上升,可僅僅停留在農作物生長上,果樹管理運用科學技術程度較高.

而美國有20%的農場主動用直升飛機進行田間管理,有的大型地塊採用遙控拖拉機自動耕種.

美國200萬農民中有48%擁有互聯網接入技術,互聯網在農民日常生產中,扮演重要角色,為科學種植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

五.如何交易?

中國農民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劃,一直行同一盤散沙,什麼掙錢就一窩蜂的搞什麼?還記得去年的芹菜豐收卻賣不出去的十大新聞之一嗎?親手鏟除自己的勞動成果,農民的心在滴血.希望能夠有人記住這個教訓!

那麼誰來管理這個農業市場?我想計劃經濟肯定不行了.市場經濟要靠互聯網來管理.如何運用互聯網管理,就是人腦要考慮的問題了?否則歷史還會重演.

而農民賣糧難,賣水果難的很多問題,會在不同時期出現在不同地區.農民人口多,管理也確實難啊!

美國農民在收獲後就是通過互聯網,在電腦上瀏覽期貨市場行情,國際型糧食出口公司會每天對外公布大豆和玉米的收購價格,一旦覺得價格合適,就可以向其出售.

六.國家怎麼來幫助農民?

收益和風險同在.看天吃飯依然是風險的主要問題,美國政府並不幹涉市場供求,政府幫助農民主要體現在農業保險項目上.由政府出資30%補貼保險公司,農民每一英畝需交保險金30美元.農民購買了農業保險,一旦土地收成比歷史上平均產量少很多,或者當年的整體收入銳減,就可以獲得保險賠償.

中國政府免了農業稅.

⑼ 為什麼美國做期貨的成功人士都是大學肄業 可以說學習不是很好的

期貨從業人員一般要求學歷與你呢管理並重。但是從事期貨交易,或者投資就沒那要求了。米國全民投資,投資環境比天國好很多倍。

⑽ 美國農民是怎麼一夜變富翁的

每畝地補償8300美元:富士康讓美國農民一夜變百萬富翁。

中國最大的電子代工企業富士康投資上百億美元,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建設大型液晶面板廠。上周,報道了由於賠償不公平,美國鄉村征地引發訴訟。當時,只知道有的業主所獲賠償是這些地產的公平市場價的7-10倍。這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呢?

答案日前揭曉:征地價格為每畝地補償8300美元,該補償價格令美國農民一夜變百萬富翁,甚至是千萬富翁。

據2月6日報道,小弗林斯(Thomas Fliess Jr.)幾個月前還是在農地上忙碌的農民,如今他已經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富士康百萬富翁」。

現年55歲的小弗林斯,常年健身,身體健碩。他有五個女兒,11個外孫和外孫女,第12個也將在今年7月出生。

他平日耕種大約9000畝土地(包括自有和租賃土地),閑暇時間還會幫助快遞公司UPS開卡車,此外還要照顧孩子們,這令他的生活非常忙碌。

不久前,他把自己的147英畝(約892畝)土地賣給了富士康集團,單價為每畝8333美元。小弗林斯一共拿到了大約700萬美元。

小弗林斯

去年7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在美國白宮共同宣布,富士康將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投資100億美元建立液晶面板生產工廠。該工廠未來能夠提供1.3萬個就業崗位,年平均工資為5.4萬美元。

據報道,今年1月早些時候,由於人為征地理由不合法以及補償不公平,12位居民將樂山村政府和村長告上聯邦法院,他們一共擁有109畝土地。

原告指控稱,最新的收購低價遠遠低於之前收購的一批土地。其他業主的賠償是這些地產的公平市場價的7-10倍,而他們的土地是以村政府以土地徵用權徵收的,補償僅為其他業主的幾分之一。這種做法是人為劃分出兩個等級,剝奪了他們應當享有的公平保護和公正程序的權利。

原告律師表示,他不知道這一訴訟是否會阻止富士康建設工廠的計劃,但是政府部門應該遵守法律,所有賣出土地的產權人,有權獲得公平的價格。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