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救助計劃對期貨
1. 美國針對金融危機採取的措施
美歐英日兩天狂砸3000億剿殺金融危機
美聯儲9月16日宣布,通過隔夜回購協議向金融體系注資500億美元。這也是該行連續第二天大舉注資。9月15日,美聯儲已向美國銀行體系注資700億美元,為「9·11」以來最大規模的單日注資行動。
美聯儲出手拯救AIG 友邦保險虛驚一場 2008年09月22日18:11 財富時報
美德兩國出台金融股賣空禁令 2008年09月20日22:40 CCTV
美聯儲將向銀行業提供9000億美元現金貸款 2008年10月07日14:02 中國新聞網
全球央行史無前例集體大降息 解決流動性問題 2008年10月09日07:16 南方網
AIG再獲美聯儲378億美元注資 2008年10月10日06:08 東方網
美政府大蕭條以來首次購買銀行股份 2008年10月11日09:53 騰訊財經
美國2500億美元注資銀行業 公布銀行注資額 2008年10月15日07:11 中國證券報
美聯儲上調准備金利息支付 2008年11月06日08:05 騰訊財經
美國財政部本周將向九家銀行注資1250億美元
中新網10月27日電 據香港媒體報道,美國財政部表示,本周會向九家銀行注資1250億美元。
美聯儲本月第二次降息 美基準利率降至四年低點
中新社紐約十月二十九日電(記者 魏晞)美聯儲為期兩天的例行貨幣政策決策會議周三結束。會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決定降低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五十個基點,至百分之一 。
美聯儲與四國央行建立各300億美元貨幣互換安排
中新網10月30日電 綜合外電報道,美聯儲(Fed)周三宣布與四國央行建立貨幣互換安排,旨在改善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傳美擬斥6000億美元按揭擔保 救300萬財困業主
中新網10月31日電 次按問題令美國樓價大跌,美國數以百萬計屋主面臨收樓。據香港《文匯報》31日援引外電報道,消息指財政部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官員即將達成協議,同意提供高達6000億美元按揭擔保,協助300萬財困屋主。如果消息屬實,標志政府將動用聯邦救市措施以外的資金拯救樓市。
美政府再斥資335.6億美元購買21家銀行股份 2008年11月18日10:03 新華網 劉洪
2. 美國7000億救市計劃具體是怎麼回事
綜合新華社等報道
一場關於「史上最大政府救援計劃」的激辯終於在美國當地時間9月28日凌晨敲定結果。美國政府將得到7000億美元,用於收購深陷危機的華爾街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而新的條款將使原救援計劃變得更易於讓公眾接受,包括作為股東的政府(最終是納稅人)也將獲得分紅、華爾街金融高管薪酬水平受限制等。
美國東部時間28日凌晨,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財政部長保爾森宣布已就政府提出的7000億美元金融救援計劃總體上達成共識。
佩洛西在國會連夜就該計劃進行討論後於昨日凌晨對媒體說:「我們還需就計劃的最後文本做更多的努力,但我認為已經達成了共識」。
布希政府提出的大規模金融救援計劃在提交國會後引起了激烈的辯論,但面對當前美國金融危機不斷加劇的形勢,包括佩洛西在內的重要國會議員都表示應在本周末就該計劃達成一致。
美救援計劃柳暗花明
白宮連續兩日的閉門會議後,一場關於「史上最大政府救援計劃」的激辯終於在當地時間9月28日凌晨敲定結果。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將得到他提出的7000億美元,用於收購深陷危機的華爾街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在其他條款被加入原計劃的情況下。
國會議員與政府達成一致的該方案書面正式版本,將在美國當地時間9月29日前公布——曾保證將在下周一前拿出解決方案的總統布希和其他幾位國會關鍵人物總算沒有食言。
據當地媒體報道,比原計劃增加的內容可能包括:政府在收購不良資產的同時獲得被援公司股權——政府將不僅限於作為不良資產的接盤人,還可能成為部分被援公司的股東。此條款是為「公平起見」——政府救援計劃的最終出款人是美國1億多納稅人,救援對象卻是華爾街那些由於自身經營不善陷入困境的金融機構,因此救援計劃應使納稅人也有機會從中獲利。將來那些被援公司狀況改善後,作為股東的政府(最終是納稅人)也將獲得分紅。
另一事關「公平」的附加條款是對華爾街金融機構高管的薪酬水平施以上限。
此外,原計劃中授予財政部的「絕對」權力也受到了約束。國會可能將任命一個專家組對財政部的執行情況加以監督,且財政部並在決定聘請協助執行該計劃的公司時需遵循「利益沖突」原則,從而避免利益相關者從中漁利。
經濟學家仍各執一詞
對於這份7000億美元金融救援計劃能否挽救金融危機,經濟學家依然各執一詞。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斯蒂格利茨撰文反對美國的救援計劃。他說,美國的金融系統存在四個根本性的問題,保爾森的援救計劃只解決了一個。首先,金融機構擁有大量自己製造的「有毒」產品,由於不信任這些產品的價值,他們之間無法相互借貸,保爾森的辦法就是把這些風險轉嫁給廣大納稅人。第二,銀行系統本身存在問題,他們把錢借給那些無力償還的人,沒有一個金融方案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第三,美國高漲的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後,專家們認為房價還會下落,在這個情況改善之前,救援計劃並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四個問題是信任缺失。令人遺憾的是,整個金融危機的演變使這種信任鴻溝更加巨大。
聯合國全球經濟監測部主任洪平凡回顧了美國歷史上兩次大的金融救助行動。他說,算上之前的一系列政府救助方案,美國聯邦赤字規模可能將增加1.5萬億美元,債務總額將佔美國GDP的總額70%,這將直接導致美元貶值、通貨膨脹和長期利率上升。7000億美元的救助方案如何實施將面臨新的問題,包括以何種價格購買銀行系統的壞賬以及納稅人和金融企業如何分攤風險等等。它可能穩定信貸市場,但由於金融系統遭受巨大損失,很多金融機構需要重新籌措資本,因此金融市場完全恢復需要一段時間。
新聞背景
7000億金融援助計劃的來由
9月19日,為應對由次貸金融危機而來的越演越烈的金融風暴?熏美國政府要求國會批准一項總額達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計劃,以阻止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當日?熏在白宮,美國總統布希發表經濟方面的講話說,為了結束目前這場幾十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聯邦政府幹預金融市場不僅有正當理由,而且必要。
根據該救援方案?熏美政府擬動用7000億美元,購入「不流動」按揭證券,並將國債法定上限提升至11.3萬億美元,從而成為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最大型的救市方案,有專家估計救市成本更可能高達1萬億美元。美國總統布希表示,「我認為這個進取的做法對美國家庭造成的代價,相比其他方案下遠低」。納稅人雖承擔巨額金錢,但總比大規模失業、退休金盡失為好。
3. 經濟學泰斗蒙代爾教授說「隨著美國政府7000億美元救助計劃,次貸危機兩周內或能結束」你覺得呢
穩健的投資者建議不入風險仍然偏大,金融危機不可能2個星期就結束了,你真的確定這種外行話從該權威的嘴裡說出來的?
翻翻歷史記錄吧,沒有一次降印花稅帶來過反轉,只是減緩熊市的步伐而已,使更多的場外資金介入被套,機構順利減倉.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不解決1800也不是底.
中國股市的不理性再次上演,投資者也不在意所謂的利好是否真的具有支撐大盤的左右,近期從機構到媒體再到股評一邊倒的噴多,感覺以前的大小非、中國經濟經歷的全球性危機似乎根本沒存在過一樣,對投資者來說也再也不是威脅了,只要未來繼續出「所謂」的利好那投資者就會瘋狂的介入搏殺,而利好的真實性和水分投資者根本不需要去驗證真假,只要出就是利好,匯金公司增持200萬股就成了重大利好(散戶比它買得多多了),中國石油公司22日增持6000萬股的消息就沒人去關心該消息的全部真實性(當天大單買入一共才4100萬股,加散戶買入的所有買入也才5100萬股,這6000萬股怎麼買的?)增持現在還只是個象徵性的動作而且裡面充滿的虛假數據,只不過已經被大盤漲得沒股可買這種心態左右的散戶會去關心這些數據中存在的貓膩嗎?美國降稅在中國也成了重大利好,成了炒作理由,難到投資者沒想到美國之前承諾的7000億救市資金降稅後從哪裡來,本來還可以通過提高稅來抽取(現在是降稅)一個利空在中國成了利好。而美國最新的國會表決結果是該7000億救市提案被否決,引發了全球股市暴跌 ,這其實也是預期之內的,動用納稅人的錢去救投資者的損失這從根本上引起了老百姓和很多大的勢力集團的抵制,為什麼投資者贏利的時候沒有納稅人的份,虧損時卻要納稅人去買單.這次否決該救市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民意在裡面.如果無法在現在將風暴剎住車,像雷曼這類超大型巨頭破產可能也只是開始而已.
首先救市就需要錢來救,而這最基本的東西,做為世界第一富裕的國家美國卻出現了很尷尬的事,欠的外債數十萬億沒法還完的情況下,經濟又出了問題,美國是除中國以外的唯一一個可以靠強大的內需度過經濟危機的國家但是這次正好出問題的是內部問題,而不是外部問題,所以這和上次的東南亞經濟危機不可同一而語,如果這次危機在美國捉襟見肘的救市資金下擴大成全球金融危機,那可以毫不避諱的說美國可能經歷超過5年的經濟衰退,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在中國肯定不可能獨善其身,現在的沖擊只是開始而已,並不想中國政府安慰中國民眾的豪無影響,後續負面影響必將陸續顯現出來,中國擴大內需的策略也是不得以而為之.
就算這7000億後市能夠順利通過也很難扭轉現在美國國內的資金面,首先房地美這兩個企業帶來的負債就是近2000多億,雷曼公司就是6000億,而這次宣布破產的華盛頓銀行又帶來了近3000億的負債,而既然這次危機才開始,破產公司的步伐就不會到這里停止,後面可以預期還會有很多美國的經濟巨頭紛紛倒下,美國哪裡來這么多錢救市??所以中國政府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當然對中國股市的考驗也才開始,希望中國股市能夠頂住大小非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吧.
4. 美國2萬億救濟法案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除非你炒美股可能會有點影響,否則這2萬億基本都是美國內部生產消費消化掉的,不會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太直接的影響,再說看美國這鳥樣子怕是2萬億砸下去也不夠,小老百姓還是更多關心一下自己眼前的事兒吧。
5. 特朗普為何緊急推出農業援助計劃
美國農業部宣布,將拿出高達120億美元的援助資金,幫助美國農民應對貿易損失。然而美國大豆協會和國會共和黨人均認為,這種措施「治標不治本」。
為何緊急推出農業援助計劃?
由於特朗普執意對幾大貿易夥伴國課征高額農產品關稅,引發對方施以以牙還牙的報復手段,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因此遭殃,引發美國農業界叫苦不迭,批評如潮。
此次貿易大戰中,美國的大豆、豬肉、牛肉是受災最嚴重的商品,觸動了相關主產區農民們的利益和底線。而這些地區恰恰是2016年將特朗普送上總統寶座的關鍵選票來源地。
這對於正忙著備戰11月中期選舉的特朗普及其共和黨來說,顯然不是好事。因此他們才拿出了上述援助計劃。
根據美國農業部部長Sonny Pere的聲明,這筆巨額援金將由農業部所監管的一系列項目共同出資,將直接給大豆等農產品種植者發放,還將對分銷商提供資金援助,還包括政府直接出手購買農產品。
6. 美國申請失業救濟不斷上漲,該如何應對
美國社會如今申請失業救助的已經達到3860萬人,可能裡面是有混水摸魚的人,但是不排除確實大部分都是受到疫情影響而失去了就業,而美國政府面對不斷上漲的失業救助,他們應該怎麼辦呢?在此情況之下要想不讓社會持續恐慌,失業率逐續上漲,美國政府只能首先解決罪魁禍首,那就是疫情,只有把疫情控制住了,才能開始慢慢的進行復工,慢慢的進行經濟復甦,再把那些丟失的崗位逐漸找回來。
根據美國專家的預測,如果疫情還不得到控制,那麼最終美國申請失業救助的人可能會達到5000萬,人要知道美國總人口也就3億人,我們再來看一看失業人口和疫情之間的關系,如今美國累計確診量也就才接近500萬,可是失業人數已經達到了2000多萬,這真的太震驚了,所以這一次美國疫情影響之大已經遠遠超出了受災群眾本身。
其實就是美國政府一定要掏錢去對那些企業和失業人員進行安撫。不要讓這種現象愈演愈烈,讓美國企業覺得自己看不到希望,持續性的裁員,也不要讓那些就業人員覺得自己找不到工作,於是就向政府伸手要錢,這樣的話政府的壓力負擔越來越大,而這種情況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
7. 二戰後,美國對歐洲的援助計劃及其影響是什麼
馬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Program),是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該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若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那麼這筆援助相當於2006年的1300億美元。
當該計劃臨近結束時,西歐國家中除了德國(後文將提到馬歇爾計劃理論上包括了整個德國,而並非僅是聯邦德國)以外的絕大多數參與國的國民經濟都已經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同時馬歇爾計劃長期以來也被認為是促成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該計劃消除,或者說減弱了歷史上長期存在於西歐各國之間的關稅及貿易壁壘,同時使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系日趨緊密並最終走向一體化。該計劃同時也使西歐各國在經濟管理上系統地學習和適應了美國的經驗。
馬歇爾計劃的政治影響亦不亞於其經濟影響。該計劃的實施使西歐從戰後初期的財政拮據及由物資緊缺而引發的限量配給的局面中擺脫出來,減少了人們對於政府的不滿,穩定了政治局勢。
馬歇爾計劃被認為有力地促進了歐洲的一體化進程,馬歇爾計劃在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戰後美國和西歐的領導人普遍認為歐洲一體化可以長久地確保歐洲的和平與繁榮。
(7)美國救助計劃對期貨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資料;
網路—第二次世界大戰
8. 美國政府救市政策出台對原油期貨,農產品期貨有何影響
原油對農產品的直接影響比較小。
就目前國內的產品而言,燃油,橡膠是和原油聯系比較大的,農產品的白糖也有一定的聯系,因為涉及到替代品的問題。
原油跌的話大部分的品種都會跌,不過幅度和日內的走勢都不一樣~
9. 美國7000億救市計劃具體是怎麼回事
綜合新華社等報道
一場關於「史上最大政府救援計劃」的激辯終於在美國當地時間9月28日凌晨敲定結果。美國政府將得到7000億美元,用於收購深陷危機的華爾街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而新的條款將使原救援計劃變得更易於讓公眾接受,包括作為股東的政府(最終是納稅人)也將獲得分紅、華爾街金融高管薪酬水平受限制等。
美國東部時間28日凌晨,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財政部長保爾森宣布已就政府提出的7000億美元金融救援計劃總體上達成共識。
佩洛西在國會連夜就該計劃進行討論後於昨日凌晨對媒體說:「我們還需就計劃的最後文本做更多的努力,但我認為已經達成了共識」。
布希政府提出的大規模金融救援計劃在提交國會後引起了激烈的辯論,但面對當前美國金融危機不斷加劇的形勢,包括佩洛西在內的重要國會議員都表示應在本周末就該計劃達成一致。
美救援計劃柳暗花明
白宮連續兩日的閉門會議後,一場關於「史上最大政府救援計劃」的激辯終於在當地時間9月28日凌晨敲定結果。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將得到他提出的7000億美元,用於收購深陷危機的華爾街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在其他條款被加入原計劃的情況下。
國會議員與政府達成一致的該方案書面正式版本,將在美國當地時間9月29日前公布——曾保證將在下周一前拿出解決方案的總統布希和其他幾位國會關鍵人物總算沒有食言。
據當地媒體報道,比原計劃增加的內容可能包括:政府在收購不良資產的同時獲得被援公司股權——政府將不僅限於作為不良資產的接盤人,還可能成為部分被援公司的股東。此條款是為「公平起見」——政府救援計劃的最終出款人是美國1億多納稅人,救援對象卻是華爾街那些由於自身經營不善陷入困境的金融機構,因此救援計劃應使納稅人也有機會從中獲利。將來那些被援公司狀況改善後,作為股東的政府(最終是納稅人)也將獲得分紅。
另一事關「公平」的附加條款是對華爾街金融機構高管的薪酬水平施以上限。
此外,原計劃中授予財政部的「絕對」權力也受到了約束。國會可能將任命一個專家組對財政部的執行情況加以監督,且財政部並在決定聘請協助執行該計劃的公司時需遵循「利益沖突」原則,從而避免利益相關者從中漁利。
經濟學家仍各執一詞
對於這份7000億美元金融救援計劃能否挽救金融危機,經濟學家依然各執一詞。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斯蒂格利茨撰文反對美國的救援計劃。他說,美國的金融系統存在四個根本性的問題,保爾森的援救計劃只解決了一個。首先,金融機構擁有大量自己製造的「有毒」產品,由於不信任這些產品的價值,他們之間無法相互借貸,保爾森的辦法就是把這些風險轉嫁給廣大納稅人。第二,銀行系統本身存在問題,他們把錢借給那些無力償還的人,沒有一個金融方案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第三,美國高漲的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後,專家們認為房價還會下落,在這個情況改善之前,救援計劃並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四個問題是信任缺失。令人遺憾的是,整個金融危機的演變使這種信任鴻溝更加巨大。
聯合國全球經濟監測部主任洪平凡回顧了美國歷史上兩次大的金融救助行動。他說,算上之前的一系列政府救助方案,美國聯邦赤字規模可能將增加1.5萬億美元,債務總額將佔美國GDP的總額70%,這將直接導致美元貶值、通貨膨脹和長期利率上升。7000億美元的救助方案如何實施將面臨新的問題,包括以何種價格購買銀行系統的壞賬以及納稅人和金融企業如何分攤風險等等。它可能穩定信貸市場,但由於金融系統遭受巨大損失,很多金融機構需要重新籌措資本,因此金融市場完全恢復需要一段時間。
新聞背景
7000億金融援助計劃的來由
9月19日,為應對由次貸金融危機而來的越演越烈的金融風暴?熏美國政府要求國會批准一項總額達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計劃,以阻止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當日?熏在白宮,美國總統布希發表經濟方面的講話說,為了結束目前這場幾十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聯邦政府幹預金融市場不僅有正當理由,而且必要。
根據該救援方案?熏美政府擬動用7000億美元,購入「不流動」按揭證券,並將國債法定上限提升至11.3萬億美元,從而成為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最大型的救市方案,有專家估計救市成本更可能高達1萬億美元。美國總統布希表示,「我認為這個進取的做法對美國家庭造成的代價,相比其他方案下遠低」。納稅人雖承擔巨額金錢,但總比大規模失業、退休金盡失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