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人民幣期貨是對美國宣戰
⑴ 為什麼石油用美元結算,對美國和中國有什麼影響,如果是人民幣又對中美國有什麼影響
用美元結算,主動權就在老美手裡。得先換成美子才能換石油。
⑵ 貨幣與石油大戰正在進行為什麼美國不存在
石油與貨幣無硝煙的戰爭正在打響。
原本美國希望壓人民幣上升,人民幣起到的是當年日元的作用,日元一漲找到替罪羊,其他的問題全部解決。但沒想到人民幣這么不禁漲,一漲之後中國出口大跌,再加上資源類產品大幅下挫,導致中國某些省份經濟下行、有的城市接近於破產,人民幣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所謂的人民幣匯率兌美元大幅上升也就成為無本之木。
人民幣兌美元是膠著的,如果人民幣像大幅上升,所有的實體從業人員大叫,如果人民幣像去年8月一樣大幅下跌,就可能出現資本的恐慌性出逃。所以,近期人民幣兌美元漲漲跌跌、跌跌漲漲,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這就導致美元指數一直處於較高的位置。盡管18日當周美元指數罕見大跌,可能創下2011年以來最差表現,但25日當周市場突變,美元指數在美聯儲官員鷹派的吶喊聲中,周漲幅高達1.28%,為3月以來首次錄得周漲幅,最高觸及96.36,為2015年8月以來的最佳表現。美元指數從2014年7月開始上升,從2015年3月開始進入僵持期,漲跌兩難,環顧全球,找不到一種重要貨幣可以讓美元歇歇力。
美元與歐元、與日元關系基本上屬於區間震盪。歐元兌美元在2014年6月之前基本上大約半年左右換個位置,你漲我跌,你跌我漲。到了2014年6月之後歐元下跌了一年,在2015年3月之後一直到現在,在極小的區間內來回震盪,歐元兌換美元的中軸就在1.099兌1美元左右,歐元與美元之間屬於蹺蹺板關系,歐元不可能成為美元的依靠。
日本央行大發貨幣,但日元沒有大幅貶值,但也不可能大幅升值。從2012年9月,日元兌美元漲到76.9左右,而後美元一路上升,一直到2015年6月的125左右,進入2016年美元略有下降。目前很明確的區間是,日元再升值,也就在70多,日元再貶值,也就130左右,跟以前的300多日元比1美元不可同日而語。
換句話說,美元、歐元、日元等進入一個板結的均衡狀態,漲不到哪裡,也跌不到哪裡。這使得美元指數不可能下跌,也就意味著大宗商品不可能大幅上升。期貨專家鄭學勤先生表示,正是因為美元指數如此堅挺,導致大宗商品價格難以反彈。
以石油為例,有庫存、有產量、有凍產等一系列影響因素,總體而言,石油價格就是不漲,意味著全球實體經濟處於通縮狀態。
美元 決定了原油與黃金,美元堅挺原油跌,相關度極高。3月25日當周,原油結束了因凍產而造成的上升態勢,美國WTI原油4月期貨當周下跌4.1%,恰好與美元指數的上升相吻合。布油周跌幅為1.8%,為六周以來首次下跌。
再上一周,美國WTI原油18日收跌1.89%,而周漲幅為2.56%,布油收跌0.61%,而周漲幅為2.36%。再上溯一周,美元指數周K線收跌,而11日美國WTI原油收漲1.74%,布油一周上漲4.52%。原油市場會提前反映,也會延後結束,但大體上與美元走勢逆向而行,月K線、周K線相當吻合。
如果美元找不到墊背的,保持長期堅挺,原油也將長期維持在較低的位置,那麼,中國的原油企業、資源性企業豈不是倒了大霉?美國等有核心通脹率等模式,除去原油與食品計算通脹率。
別急,我們也有自己特殊的處理方式,就是上有天花板、下有地板的定價模式。
1月13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將設定成品油價格調控下限:當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每桶4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不再下調。建立油價調控風險准備金,成品油價格未調金額全部納入風險准備金,設立專項賬戶存儲,經國家批准後使用。
不僅如此,中石化等煉油企業由於原材料成本下降而業績上升,眼看著日子越來越好,並不奇怪,最近中國的CPI也上升。
鎖定了匯率區間,再鎖定能源價格,估計以後煤炭企業也可以靠政府贈送的看空期權,起碼可以做到不虧本。代價是,老百姓的基礎生活成本會上升。
⑶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對美國有何影響
一、金融絕對霸權沒有了。
美國擁有全球金融霸權,是因為有石油美元立國,而人民幣美元將對石油美元構成壓力。這個道理很簡單,美元是准世界貨幣,全世界都認的貨幣,在世界上買啥都能買到,而這一切除了戰後建立的經濟秩序之功外,1970年代美國將蘇聯擠出中東並掌控中東局勢後,將美元貨幣錨由黃金轉移到石油身上功不可沒。
石油是經濟的血液,全球石油都用美元結算會導致全球貿易更多國際貿易使用美元結算,美國就能從全球經濟增長中獲利。
二、石油獨家定價權沒有了。
過去,產油國在美國控制的市場以外是基本沒辦法交易的,因為根本沒有美國體系外的市場存在。但是,有了上交所的原油期貨,國際原油就有了美國體系之外的另一個可以交易的原油期貨市場選擇。
如此一來,美元控制國際油價的壟斷權被打破,這也就意味著美國對國際原油的獨家定價權沒有了。
三、對全球商品流動的控制力大幅下降。
自二戰以來,美國都擁有非常強的全球商品控制能力,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之後,這種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蘇聯解體後的一二十年,美國這種能力達到的頂峰。正是這種能力,美國在中國入世後充分利用了中國的人口紅利,獲得了巨大利益。
但是,隨著美國實力的下降,美國對商品流向的控制能力在減弱。譬如,就石油、工業品的流向而言,中國一樣有一定的發言權。特別是在上海原油期貨合約開始交易後,美國這種能力會進一步下降。當然,這種變化背後,也是中國海軍力量不斷增強的原因。
四、地緣影響力因此被削弱。
過去,美國在全球地緣的影響力靠的是政治、經濟和軍事三把刀。然而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上升,美國在亞洲的貿易經濟影響力與中國已經差很多,美國在該地區維系經濟影響力主要靠投資和結算。但是,隨著中國資本輸出的能力不斷增強和人民幣結算規模的增加,中國經濟影響力在地區會越來越大。
伴隨著經濟影響力的提升,中國的軍事能力在大幅提升,中國的政治影響力也在大幅提升,這一切都意味著美國在地區的地緣影響力在被削弱。這一次,當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開始發力,中國的地緣影響力會進一步提升。
⑷ 中國版原油期貨與美國貿易戰有什麼關系
爭奪石油的全球定價權,這是為人民幣國際化做切實的工作,美國收懲罰性關稅等於是放棄了wto的體系,回歸一種保守主義姿態。就是互有攻守吧
⑸ 人民幣石油期貨真是報復美國嗎
今年1月份就宣布推出中國原油期貨,是在貿易戰之前推出的,不是用來挑戰報復的。是我國獲得原油話語權、定價權的現實需要。
⑹ 石油人民幣期貨上市與中美貿易戰有關聯嗎
關聯不大 兄弟 石油期貨沖擊不了對美元石油的地位 只能說有影響但影響不大
⑺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對中美貿易戰多大影響
3月26日9點,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並以人民幣計價。
中國版原油期貨的推出,雖然醞釀多時,但此次真的橫空出世還是引發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甚至有人把此事和瀕於貿易戰的中美關系聯系在一起,認為這是中美貿易爭端的原因或是結果。但實事求是地說,他們想多了。石油期貨的推出至少在短期內不會影響中美貿易,也不會對美國造成什麼損失,而且美國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也無法阻止中國石油期貨的推出。對於中國而言,石油期貨的推出順應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中國在世界石油貿易地位的自然反映。
在全球石油運輸的版圖中,從海灣和非洲東部經過印度洋到達中國沿海是全球石油運輸量示意中最粗的那條線。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進口量排世界第一,對外依存度超過65%。雖然在市場中如此舉足輕重,但目前全球范圍內卻沒有能夠反映這種需求的原油期貨合約,沒有形成能夠反映亞太地區原油實際供需狀況的定價基準。上海原油期貨的推出,有助於形成反映中國乃至亞太地區市場供需關系的原油定價基準,進一步完善國際原油定價體系,增強中國對於原油價格的話語權。
上海原油期貨真正引發人們浮想聯翩的地方是以人民幣計價。迄今為止全球的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用美元來定價。從原油市場角度來看,中國原油期貨正式掛牌交易後,「美元石油」和「石油美元」幾乎長期作為左右國際大宗貨物和貨幣市場的唯一要素的時代從理論上宣告結束,「人民幣石油」和「石油人民幣」的應運而生,將是新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⑻ 哪個石油大國,開始宣布用人民幣結算了對美元會有什麼影響
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等。美元霸主的地位會受到影響,因為美元與石油掛鉤。由於美國的霸權地位,在金融貿易中,一不開心就制裁別國。使得別的國家不能使用美元結算,所以被制裁的伊朗在夾縫中求生存。使用我國的人民幣作為原油結算的貨幣,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上升,很多國家在和我國進行國際貿易的同時選擇了人民幣結算。
如果多國都去美元化的話,那麼對美元的影響將會使美元下跌,美元的霸主地位將會受到威脅。美國在國際貿易或貿易戰中一手遮天的地位將會被撼動,美元國債的量也會大大地減少,進而增加其它幣種的國債。
⑼ 中國石油期貨上市對美國有什麼影響
中國石油期貨上市對美國有多重重大影響,包括但不限於如下幾點:一是國際政治影響力的挑戰;二是期貨結算、雁過拔毛的經濟收益萎縮;三是對國際經濟活動美元貨幣結算的沖擊;四是拉開了世界霸權、老大地位逐步衰落的序幕;五是骨牌效應、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