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期貨市場有色金屬
❶ 螺紋鋼期貨和美國的什麼金屬有關
螺紋鋼期貨和美國的任何金屬都沒有直接關系。
1、螺紋鋼的走勢除了受到現貨的影響之外, 跟外盤LME金屬也有關聯, 跟原油呈正相關, 和美元呈負相關,但是和美國的某種金屬是沒有關系的。
2、螺紋鋼期貨就是以螺紋鋼為標的物的期貨品種。目前上海期貨交易所可以交易的鋼材期貨是螺紋鋼期貨和線材期貨。螺紋鋼期貨標准合約的交易單位為每手10噸,交割單位為每一倉單300噸,交割應當以每一倉單的整數倍交割。
3、影響螺紋鋼期貨的因素很多: 1、現貨的價格走勢預期;2、由於鋼鐵板塊在滬深股市中佔有較重的權重,所以滬深股市對螺紋鋼期貨的影響很大;3、由於經濟宏觀面對基本金屬的影響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銅鋁鋅走勢對螺紋鋼期貨的影響;4、主力機構對螺紋鋼期貨行情的短期影響很大。
4、有4個交易所上市鋼材期貨,分別是LME的鋼坯期貨、日本C-COM的廢鋼期貨、印度MCX的板材、方坯、海綿鐵期貨和迪拜DGCX 的螺紋鋼期貨。此外,NYMEX也在籌劃推出鋼材期貨。上述四個交易所中最早上市鋼材期貨的是印度的MCX,最晚的是LME。但是,無論是在有色金屬行業久負盛名的LME還是在螺紋鋼有很強現貨基礎的DGCX,鋼材期貨的交易量始終不如意,無法為國際鋼材期貨交易提供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期貨價格。
❷ 美元,歐元暴跌對有色金屬是利好嗎
2002年元月3日以前,柯林頓時代的美國採取強勢美元政策,有色金屬價格都比較低。但此後,特別是美國「9.11」事件後,美國憑借美元的國際本位貨幣地位和優勢,採取弱勢美元策略,意圖通過美元貶值將美國國內的很多矛盾轉移到其它國家,其最直接的結果是資源性大宗商品大幅度漲價來自fx678財經頻道。
對美元指數的數據分析發現,從2000年1月3日的100.22到2012年11月24日的80.22,美元指數下跌幅度為24.93%,年平均下跌幅度為1.92%。而同期銅現貨價為7762美元/噸,鉛為2196美元/噸,錫為20868美元/噸,鎳為16563美元/噸,與2000年1月3日相比上漲幅度分別達到321.53%、351.16%、242.15%、102.93%。年平均上漲幅度分別高達24.73%、27.01%、18.63%和7.92%。
由以上分析可知,美元指數與有色金屬價格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反向關系,但其相關到何種程度難以直接看出,因此我們對2000年到2012年13年間的數據進行相關性檢驗,得到下表:
美元指數與有色金屬相關系數表
分析上表我們發現,在採集的13年數據中,2000-2002年相關性較差,但2003年起,美元指數和有色金屬的負相關性明顯增加。其中2000-2002年和2006-2008年間的鉛/美元指數和鋅/美元指數的相關系數呈現異常的正相關,通過對歷史事件和數據的進一步分析,我們認為很可能是2001年美國「9.11」事件和07、08年次貸危機的情境下,全球避險情緒升高,對美元的需求增加,其增加的影響部分反映到有色金屬價格上(有色金屬可作為避險工具)。
通過對文獻、投行研究報告的閱讀和總結,結合美元指數與有色金屬價格相關性在不同歷史環境下變化情況的分析,我們得出二者負相關性的內在機理包括以下幾點:
(1)美元是美國經濟好壞的標志,美國經濟影響美國貨幣政策,政策信號影響股市匯市。
美元指數通過計算美元和對選定的一攬子貨幣的綜合的變化率,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美指的高低直接反映世界各國對美元的需求情況。美國經濟向好,美元堅挺會增強人們持有美元的信心,從而各國增加對美元的需求,使美指上揚。
美聯儲通常根據非農數據、GDP(國民生產總值)、PMI(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和消費信心指數等一系列經濟數據來判斷美國經濟的景氣狀況,從而決定採取什麼樣的貨幣政策來實現對經濟的干預,如調節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貼現率、30年期國庫券收益率(也叫長期債券)、控制貨幣發行量等,這些政策信號會傳導到股市、匯市,使美指和有色金屬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比如美國從08年起多次實行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推動了全球資本市場流動性增加,促使有色金屬等資源性商品變成「准金融商品」,促進有色金屬牛市的形成。 (2)美元指數變動影響非美元地區的購買力變動,有色金屬需求變動影響價格。
美元指數綜合反映了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美元指數下降,其他貨幣相對美元升值,非美元地區購買力增強。購買力的增強促使非美元地區增加有色金屬的購買,需求的擴大引起有色金屬價格變動。
(3)美元指數變動影響有色金屬名義價格,投機行為強化有色金屬價格變動趨勢。
國際市場有色金屬通常以美元標價,美元的貶值推動有色金屬名義價格的上漲,當其漲幅傳遞到相關上市公司股價上時被成倍放大,以美元標價的有色金屬期貨、期權就顯得更有利可圖,投機活動對有色金屬價格的上漲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4)美元指數下跌,美元的貶值促使有色金屬逐步成為新的避險工具。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國際基金為防備受到更大的影響,以免遭更大的損失,紛紛從美國股市等資本市場撤出,資金的趨利性又使得資金會重新投入到更為有利、更為安全的場所,而此時已調整較長時間的金屬期貨市場是基金選擇的最有利的避險場所。
(5)美元指數波動包含其他貨幣走勢,其他貨幣因素影響有色金屬價格。
由美元指數定義可知,美元指數是美元對選定的一攬子貨幣的綜合的變化率。以佔比重最大的歐元為例,影響其走勢的一系列事件也會通過影響美元傳導給有色金屬。2011年歐債危機爆發後,受歐元下跌影響,有色金屬價格下跌。直至今日,有色金屬價格仍未回到2011年3月的最高點。但隨著歐債危機出現轉機,可以看到歐元和有色金屬價格的緩慢上漲。包括歐元在內的這一攬子貨幣都可以看作是美元的交易對手,與美元具有明顯的反向變動趨勢。影響這些匯率變動最主要的因素是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它們會直接影響各國對美元的匯率,從而傳導給有色金屬。因此,各國央行採取的貨幣政策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有色金屬價格,特別是量化寬松政策或類似政策的出台都會引起本幣貶值,從而導致對手貨幣升值以及有色金屬價格的上升。
看了上面的資料應該就知道了,貨幣的暴跌一般都對貴金屬(有色金屬)有利好作用的。
❸ 有色金屬交易與商品期貨之間的關系
你好,有色金屬是大宗商品的一個門類,因此,你說的應該是商品現貨和期貨之間的關系。
商品期貨是商品現貨為標的可上市交易的標准化合約。現貨是期貨價格形成的基礎,期貨價格對現貨市場交易具有指導作用。兩者的價格都受市場作用。
❹ 中美貿易摩擦將如何影響有色金屬期貨
SMM網訊:中美貿易摩擦,雖然從有色金屬市場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實質上的影響並不大,但是也有必要深入分析中美貿易摩擦中貿易部分的影響,以及其對平衡表的影響。
貿易摩擦在有色金屬行業中對鋁產業鏈的影響最大。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使得市場風險偏好明顯降低,波及商品、股票和外匯等市場。
從6月15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和國內的提高關稅回應,可以看出貿易摩擦短時間內不會平息,大概率會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期間的影響或呈階段性脈沖式影響,對基本面行情判斷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中美鋁行業貿易摩擦影響 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鋁產業影響主要有兩點:一是直接針對進口鋁產品的關稅加征。二是針對進口商品額外關稅征稅對中國國內鋁需求的減弱。
(1)直接影響
從直接影響來看,鋁材產品直接出口美國占消費比例約為1.86%,而目前內外比價處於低位,將有利於出口的增加,因此從這個角度看,貿易關稅的加征對鋁產品的出口影響並不算大。 美國提高鋁進口關稅,其核心邏輯在於美國不斷提升的鋁產品進口依賴度。
根據WBMS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鋁產量僅為74萬噸,是10年前的30%不到。而去年美國鋁材進口量超過600萬噸,就美國鋁材供應而言,進口依賴度高達88.9%,而且這一比例還在不斷升高。美國進口鋁產品以原鋁和初級鋁加工產品為主;以2017年美國鋁供應來看,從主要來源國進口原鋁474.5萬噸。由於金屬鋁特有的物理性質,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建築、電力、機械製造等行業,同時長期作為關鍵材料使用在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國家核心領域。因此,愈發提升的進口依賴度,對於美國所謂的「國家安全」造成一定潛在風險。美國政府針對進口鋁產品的關稅加征,主要是想引導本土鋁產業復甦,提升美國國內鋁冶煉行業的抗風險能力。 而對於中國鋁出口來說,原鋁的出口需要加征15%的關稅,也就是說明我們國家並不支持原鋁的出口。而鋁材等需要經過加工的附加值較高的產品出口可以享有一定的退稅,因此出口主要以鋁材的形式。雖然貿易摩擦的陰雲一直高掛,但是低位的滬倫比值依然刺激出口訂單大幅增長,特別是除美國以外的正規鋁材和變相出口鋁材訂單大幅增加。海關數據顯示,4月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超過45萬噸,環比基本持平,而5月出口量為48.5萬噸,為2014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 另外,海外鋁市場供應缺口明確,而且不確定性也依然存在。具體而言,海外海德魯巴西氧化鋁廠停產依然持續,基於供需匹配,海外氧化鋁供應減量將影響電解鋁原料供應;去年海德魯巴西氧化鋁廠生產氧化鋁640萬噸,今年計劃削減一半產能,影響320萬噸氧化鋁。再者,俄鋁事件仍有可能再度發酵;美國財政部只是表示美國將延長對俄鋁制裁下的業務暫停至10月23日,並沒有明確表示要取消制裁;俄鋁目前390萬噸電解鋁產能,1050萬噸氧化鋁產能,9萬噸鋁箔產能;2017年電解鋁產量為370.7萬噸,銷量395.5萬噸;若到三季度結束俄鋁仍未取得美國取消制裁或再度推後暫停製裁的決定,海外電解鋁價格或再度上漲,預計滬倫比值或將再度下探,推動國內鋁製品出口。 因此,預計年內我國鋁材出口將同比增加,美中貿易戰對我國鋁出口一塊影響不大。
(2)間接影響
從間接影響的角度來看,2017年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合計價值5060億美元,其中電子產品佔26.9%,醫療設備佔6.4%,電視機及顯示器佔4.5%。這些產品或多或少需要鋁製品組裝,美國對這些產品出口加征關稅,或將影響這類產品的出口,從而傳導到鋁行業,對電解鋁終端消費或將有一定影響。 另一方面主要體現在對國內宏觀經濟影響。然而,我們認為中國有充分的條件減弱貿易戰對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具體到國內鋁消費來看,鋁終端產業包括房地產建築、交通運輸、電力、包裝等行業。隨著年初至今的房地產、基建方面施工工地開工、電網建設進展有條不紊,疊加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及汽車輕量化的發展趨勢,我們預計房地產、基建、汽車方面對電解鋁消費仍具有一定提振作用。汽車方面,雖然汽車產量增速逐漸放緩,但依然對汽車用鋁量的增長保持較樂觀的看法,一是汽車產銷量在多年高增長的情況下,同比基數變大:2017年全年汽車產量2907萬輛,與2016年的2800萬輛相比增長107萬輛;二是汽車輕量化對鋁合金的需求增長的支撐,使得汽車行業對鋁的需求增速依然將保持較快的增長。同樣,房地產方面,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房屋新開工面積等數據仍然處於穩定增長,將有效提振鋁的下游消費。 從消費結構角度來看,與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國具有得天獨厚的人口優勢。我國擁有超過14億人口消費潛力,即使不依靠出口增長,中國經濟仍有能力保持穩定增長。改革開放40年來,工業化帶動了中國經濟的崛起,但是中國的消費相對滯後;鼓勵國內消費,既讓中國老百姓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也有利於應對美國貿易摩擦甚至貿易戰。中國有潛質成為世界新的消費中心,加快推進城市化,是鼓勵消費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中國按照常住人口計算的城市化率僅為56.8%,未來30年,中國會有超過20-30%的人口在城市定居。國內旺盛的消費需求,可以降低對外需的依賴,給國內經濟帶來合理而又更高質量的增長。中國要從出口大國轉變為消費大國,需要通過改革和創新,如城市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能的減稅、放開進口等措施。
中美摩擦對其他有色品種的影響
鋅: 中國鋅錠出口量較小,2018年1-3月累計出口量僅3500噸,在過去四年裡,出口至美國的鋅錠月均出口量在300-600噸左右。鋅錠在中美貿易規模十分低,此次貿易摩擦對鋅錠以及鋅合金影響微乎其微。出口量稍多的體現在鍍鋅板上,2017年鍍鋅板出口數量為932萬噸,主要出口至韓國、越南等國家,出口量分別為135萬噸以及115萬噸,2015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鍍鋅板60萬噸,但同年美國鋼鐵企業代表向美國商 務部請求發起對中國的鍍鋅板產業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此後出口量一路大滑。鍍鋅板主要應用於汽車外殼。今中國對從美國進口的汽車再增稅25%,實際上7月6日後實際美國進口車的關稅為40%。預計貿易戰對鋅的影響或將從終端汽車上間接體現。
銅: 我國為精煉銅的凈進口國,整體中美貿易摩擦對銅價的實質影響不大。
鎳: 中美貿易戰主要對中國鎳下游消費產生較弱影響,以不銹鋼行業為例。2017年中國不銹鋼出口量395萬噸(佔中國總產量的15%左右),出口至美國的佔比僅1.5%左右。美國不銹鋼產量275.4萬噸,可以通過提高自身產量來填補中國進口量的缺失。而至於美國針對進口商品額外關稅征稅對中國國內不銹鋼需求的減弱影響存在,主要表現在對電子產品、醫療設備、電視機等主要加征關稅類商品的不銹鋼用量端產生一定壓制,繼而影響全年國內不銹鋼消費量,再傳導到鎳需求端。但是今年全年國內及海外原生鎳供應缺口確定,鎳價仍然長期處於上漲通道內。 目前美國對中國未來或將加征4000億美元進口中國商品的關稅,而中國去年全年進口美國商品僅1300億美元。中國接下來如何接招,值得關注。在全球化的今天,貿易摩擦沒有贏家,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貿易關系惡化,不僅會傷害到中國,也會傷害到加拿大、西歐等美國的盟友,也包括美國的企業。未來隨著國際貿易摩擦將不斷擴大並呈常態化,中國應按照既定的節奏,以人民為中心,為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堅定推進改革開放,堅決執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高質量發展經濟,加快中國現代經濟體系。而國內有色產業發展可統籌考慮國內產業發展與海外生產能力布局,形成與之相適應的國內產業政策和國際貿易政策,對出口目的地進行戰略性調整,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積極開發南亞、東南亞及東歐市場。
[轉載需保留出處 - 上海有色網] 中美貿易摩擦對有色金屬的影響
❺ 如何實時了解國際有色金屬期貨
裝一款期貨軟體,如圖
-----博易大師,或其他類似的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