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期貨中有天麻嗎
『壹』 天麻是什麼
(徐錦堂、沈棟俠)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別名赤箭、木浦、明天麻,為蘭科多年生共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四川、雲南、貴州、湖北、陝西、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吉林、台灣等省區,以長江兩岸山區生長較多。隨著野生變家栽的成功,當前全國各地都有人工引種天麻分布。以地下塊莖入葯。近年來已從天麻中分離出近10種化學成分,主要成分是天麻甙、香草醛、香草醇、對羥基苯甲醇,對羥基苯甲醛、β-谷甾醇、胡蘿卜甙,檸檬酸及其單甲脂、琥珀酸以及棕櫚酸和蔗糖等。
我國利用天麻治病,已有兩千年的歷史,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味甘、性微寒。能益氣、定驚、養肝、止暈、祛風濕、強筋骨,主治風濕腰腿痛、口眼歪斜、四肢痙攣、肢體麻木、眩暈頭痛、小兒驚厥等症。近年來一些醫療單位臨床證明天麻素注射液有擴張血管、增強血管彈性作用,對治療暈眩和腦脊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神經症狀和心血管系統疾病有顯著療效,此外,還有將天麻用作高空飛行人員的腦保健葯物,可以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
一、形態特徵
本種與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Vahl.ex Fr.)Quel〕共生。高30—150cm。塊莖肉質肥厚,橢圓形,有頂生紅色混合芽的箭麻與無明顯頂芽的白麻和米麻。一般長3—12cm,直徑2—7cm,重100—200g,最大的重1000g以上,外表有均勻的環節,節處有膜質鱗片和不明顯的芽眼。莖單一,倒柱形,一般有7節,黃紅色,有白色條斑。沒有綠色葉片,只有退化了的小鱗片葉。葉呈鱗片狀,膜質,互生,淺褐色,上部展開分裂為二,下部鞘狀抱莖。總狀花中頂生,苞片膜質,窄披針形,或線狀長橢圓形,長1—1.2cm,花淡黃綠色或黃色,萼片和花瓣合生成歪筒,口部偏斜,頂端5裂;合蕊柱長5—6mm,頂端有2個小的附屬物;子房倒卵形,柄扭轉,蒴果長圓形、淺紅色,長1.5—1.7cm,有6條縱縫線。一個果中有種子3萬—5萬粒。種子細小如粉狀,放大五十多倍可看到種子為紡錘形或彎月形(圖14—32、33、34)。
圖14—33 天麻種子
圖14—32 天麻形態圖
1.花序 2.果實 3.塊莖
圖14—34 箭麻頂生混合芽的分化
二、生物學特性
(一)天麻生長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天麻在系統發育的進化歷史中,形成了對冷涼、濕潤環境的適應特性。人工栽培天麻,必須了解天麻生長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選擇或創造適宜天麻生長的小氣候環境,運用農業措施來充分滿足天麻生長的需要,獲得應有的收效。
1.地勢
天麻的自然分布和海拔高度與氣候條件有密切關系。如我國盛產天麻的西南地區,因緯度低,氣溫高,天麻多半生長在海拔1300—1900m的高山區。東北地區,因緯度高,氣溫低,天麻分布在海拔200—700m的低山或丘陵地區。如地勢過高,溫度偏低,濕度大,天麻生長發育緩慢;地勢太低,夏季炎熱,對天麻及蜜環菌生長也有抑製作用。
人工栽培時,如能根據天麻和蜜環菌生長所需要的條件,控制夏季的高溫及冬季低溫,安排適宜栽種時期,可以不受海拔高度的限制,無論在平原、高山、南方炎熱地區或東北低溫地區都可引種栽培。如江蘇南京引種天麻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證。
2.氣候
(1)溫度
溫度是影響天麻生長的首要因子。天麻喜生長在夏季涼爽、冬季又不十分嚴寒的環境。對溫度反應較敏感,溫度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天麻的生長、產量和質量。天麻生長發育對溫度的要求,與產區自然溫度的季節性變化相適應。當春季溫度開始回升,地溫達10—12℃以上時,經過冬季休眠的天麻開始萌動生長。地溫達15℃以上時,天麻生長漸趨旺盛,子麻頂端分生組織細胞迅速分裂、伸長和增大,形成大小不同的新生塊莖。一般5月下旬至9月上旬,地溫在20—25℃之間時,為天麻生長的旺盛時期。但夏季土溫持續超過30℃時,蜜環菌和天麻的生長受到抑制,產生「鳥頭狀」的箭麻。因此高溫季節,應防暑降溫。當秋末冬初,氣溫低於15℃時,天麻新生子麻(塊莖)的生長速度減慢,逐漸停滯進入越冬休眠。
天麻較耐寒,如吉林省撫松縣,在海拔774.2m地區,1月份平均溫度可達-15.7℃,最低溫度為-34.7℃,仍有野生天麻分布。因當地有積雪覆蓋,凍土層下的地溫在5℃以上,故天麻可正常越冬。若鏟除積雪,天麻會遭受凍害而腐爛。天麻耐寒能力強弱,還與土層內低溫的穩定程度有關,若地溫起伏幅度大,久暖驟寒或久寒忽熱,都會影響天麻塊莖安全越冬,而發生腐爛。箭麻最易遭受凍害。
天麻休眠越冬是生態生理的特性。作種用的白麻和箭麻,冬季都應保存在2—5℃低溫條件下,經過2個月左右,使其度過低溫休眠期,方能從休眠狀態轉入萌發階段。已經滿足了低溫要求的天麻,如無合適萌發溫度時,塊莖仍然不萌發。天麻解除休眠後的萌發快慢,亦與休眠中接受的低溫條件有關。塊莖在低溫下處理時間長,則萌發勢快;相反,則萌發勢慢。
(2)濕度
產區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平均相對濕度80%左右。多雨潮濕的氣候條件,最適宜天麻生長。尤其在6—8月天麻生長旺季,需要較多的水分,而9月下旬,雨水過多天麻反遭蜜環菌危害。
天麻產區的土壤含水量,根據不同土壤類型和質地而有較大差異。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含水量常保持在50%以上,而陝南風化石渣土中,土壤含水量僅有14—18%。較高的土壤濕度,有利於天麻和蜜環菌生長,但土壤濕度過高,容易引起天麻腐爛。
(3)光照
天麻從栽種到收獲,整個無性繁殖過程都在地下。陽光對其無大影響。正因為有這種特性,在室外、室內、防空洞、地道,有光無光都可栽培。但有性繁殖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箭麻出土後,強烈的直射光為害天麻莖稈,發生日燒病,導致植株死亡,故育種圃應搭棚遮蔭。此外,在低山區引種時,強光直射會提高地溫,在炎熱的夏季,應搭棚遮蔭,使天麻度過炎夏。
(4)風
大風對抽薹開花的天麻有危害性。大風會吹折花薹,影響種子收獲量。因此,出土後的花薹須插竹竿捆綁,防止倒伏。
3.土壤
土壤質地對天麻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天麻適宜生長在含有豐富腐殖質而濕潤的砂質壤土中。這種土壤土質疏鬆、保水性強、透氣性好。土壤酸鹼度適宜在pH5—6.5。一般粘質土壤透水性、透氣性較差,雨水過多時易造成土壤板結,阻礙天麻的呼吸代謝與蜜環菌的生長。室內、地道、防空洞等場所培育天麻,多半不用自然土壤,而用黃砂與稻殼等物混合後代替土壤作填充物,效果較好。種過天麻的土壤或填充物,不宜反復使用,因天麻與蜜環菌的代謝產物,被土壤或填充物所吸附,對天麻與蜜環菌生長有抑製作用,甚至造成箭麻腐爛,影響產量與質量。
4.地形
海拔較高的山區,天麻大多生長在陡度5°—10°的半陰半陽的山坡。南方平原丘陵山地適宜栽種於北坡。
5.植被
植被是野生天麻賴以生存的重要環境條件。一般天麻生長在山區雜木林或針闊葉混交林區,在森林砍伐後次生的竹林及灌叢中天麻生長良好。同生植物種類較多,主要有各種竹類、錦帶花、青岡、板栗、水冬瓜、野櫻桃、樺木、牛奶子、五倍子等以及禾本科草本植物、蕨類、苔蘚植物等。其中一些植物的根或半腐爛的根,以及枯枝落葉、樹皮碎屑,生長蜜環菌後,成為天麻營養的來源。同時這些植被為天麻與蜜環菌共生創造了良好的土壤條件與蔭蔽、濕潤的生態環境。因此有的地區往往選擇林中栽種天麻。在天稍乾旱時,有利於天麻生長,但遇大旱年,乾旱時間長,林中土壤水分都被茂密的樹根所吸收,林中土壤濕度反而不及蔽蔭地,土壤乾旱會影響天麻生長。在選地時應根據當地的降雨情況,選擇林地或蔽蔭地栽種天麻。
(二)天麻的生長發育
1.種子萌發
天麻種胚由胚柄細胞、原胚細胞和分生細胞組成。種子無胚乳,靠「共生萌發菌」提供營養而萌發。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用植物資源開發研究所於70年代末曾先後分離篩選出紫萁小菇(Mgcena osmundicola Lange.)等多種天麻共生萌發菌,通過接菌播種得到了發芽的原球莖。6月上、中旬種子播種後,共生萌發菌以菌絲形態由胚柄細胞侵入原胚細胞。菌絲侵入前期,被菌侵入的原胚細胞的細胞核明顯增大,細胞質變濃,液泡也有所增大,此期被菌侵染的細胞,具有消化侵入菌絲的能力,稱之為消化細胞。共生萌發菌侵入後期,原胚細胞體積增大,液泡幾乎占據整個細胞,細胞核貼近細胞壁,多糖顆粒迅速增多增大。而其它原胚細胞,多糖顆粒也明顯增多。此後,共生萌發菌繼續侵入新的原胚細胞,而原來的消化細胞則被菌絲充滿,細胞核、細胞質消失,出現大量較粗的菌絲集結,變成菌絲結集細胞。當共生萌發菌侵入種胚後,分生細胞即開始大量分裂,種胚體積也迅速增大,直徑顯著增加,10天左右,漸與種皮等寬。種胚繼續膨大,20天左右種子成為兩頭尖中間鼓的棗核形,胚逐漸突破種皮而發芽,播後26天就能觀察到長0.8mm、徑0.49mm的發芽原球莖,7月份發芽最多。
2.地下莖的生長與無性繁殖
發芽後的原球莖,靠原共生萌發菌提供的營養,不管其能否接上蜜環菌,在當年都能分化出營養繁殖莖,開始進行第一次無性繁殖。但只有與蜜環菌建立了營養關系的原球莖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形成健壯的新生麻,否則即自行消亡。播種後30—40天,約7月中、下旬,原球莖開始明顯看到乳突狀苞被片突起,營養繁殖莖突出苞被片生長,可達7—8節,如果未接上蜜環菌,新生的營養繁殖莖細長如豆芽狀,在其頂端生一個小米麻後消亡。有個別原球莖,在8月份與蜜環菌建立了營養關系,稱接菌的原球莖。所分生出的營養繁殖莖短而粗,長0.5cm左右。其頂端一節迅速膨大,11月份就能觀察到長2.6cm、寬1.4cm的小麻米,最大的如小手指大。蜜環菌以菌索形態侵入營養繁殖莖,也有少數侵入原球莖,當年與共生萌發菌同時存在於營養繁殖莖與原球莖的不同細胞內,被蜜環菌侵入的細胞細胞核變畸形,消化蜜環菌而獲得營養,原球莖在形成健壯的白麻後逐漸消失,而共生萌發菌也隨之消失。天麻是一種與兩種真菌共生完成生活史的特殊植物。與此同時,營養繁殖莖可長出7—8個側芽,芽互生,也為數節組成。側芽頂端一節膨大成小白麻。在側芽上還可以長出三級芽。隨著溫度的降低而進入休眠期。
次年4月初,種子繁殖的小白麻和米麻結束休眠,開始萌動生長。進行有性繁殖後第二次無性繁殖。天麻的大小塊莖,實際上是短縮肥大的地下變態莖,其頂端生長錐可分化形成子麻,其餘節位上的側芽亦可相繼萌生出短縮枝狀莖,其莖的頂端同樣膨大形成新的塊莖。這些分枝稱一級分枝,在一級分枝的基礎上,再進行二級分枝,三級分枝,天麻這種多芽萌發的分枝特性,是天麻無性繁殖的基礎。到冬季11月份收獲時,箭麻的產量可達到30%左右,平均重105.4g,最大者長13.5cm,直徑6.1cm,重211g。
3.開花結實
具有頂芽的天麻塊莖稱箭麻,春季地溫升高,箭麻出土抽薹開花,其生長速度與氣溫有密切關系(表14—45)。在湖北利川市福寶山,5月下旬平均氣溫達14℃左右時;天麻地上莖開始出土,6月份平均氣溫達到20℃左右,為莖稈迅速生長期,7月中旬氣溫升高到23℃左右,停止生長,7月下旬倒苗。經歷70天,完成地上莖生長繁殖的全過程。而北京於4月下旬平均氣溫17℃左右時天麻出苗,6月上旬氣溫達到26℃左右,天麻倒苗,只用了50天時間完成全過程。天麻為無限花序,下部花朵先開放,直至頂端的花開放後,株高停止增長。
表14—45 不同地區和海拔高度天麻生長物候期
天麻為兩性花。花葯在合蕊柱的頂端,雌蕊柱頭在蕊柱下部,花粉粒之間有胞間聯絲相連,花粉呈塊狀不易分開。在自然界天麻靠昆蟲傳粉,傳粉昆蟲有隧蜂及花螢。自花和異花都可授粉。自然授粉率一般在37—85%,輔以人工授粉,可大大提高結實率。在一天之內開花動態,不同氣候條件下也有差異。福寶山夏季溫度較低,濕度大,以中午12時氣溫升高到25℃,相對濕度在50%左右時花開放最多。而北京夏季溫度高,濕度小,在一日內以上午10—12時、夜間2—4時相對濕度較高,溫度約20—30℃時開花比較集中,出現兩個高峰。據試驗,在正常的自然溫度條件下,開花的當日和次日授粉,結實率都達100%,第四日授粉便降到10%。若在溫度較低的室溫內,可以延長授粉時間。第八天後授粉還可結實,但結實率低,一般在開花後三天之內應進行人工授粉。
果實和種子發育特性:
天麻授粉後,花逐漸凋謝,果實逐漸長大。在北京室內條件下,大約12—13天停止膨大,授粉後18—19天種子可以成熟。在果實將要開裂時是最適宜的采果期。種子的成熟度可分三個階段:
『貳』 天麻品種有幾種·
1、紅天麻
植株較高大,常達1.5-2米;根狀莖較大,常呈啞鈴形,最大單個重量達1公斤,含水量在85%左右。莖橙紅色。花黃色而略帶橙紅色。花期4-5月。產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諸省。紅天麻生長快,適應性強,是優良高產品種,每平方米單產達10公斤以上,廣泛栽培。
2、綠天麻
植株較高大,一般高1-1.5米;根狀莖長橢圓形或倒圓錐形,節較密,節上鱗片狀鞘多,單個最大重量達600克,含水量在70%左右。莖淡藍綠色。花淡藍綠色至白色。花期6-7月。產東北至西南諸省區。
3、烏天麻
植株高大,高1.5-2米或更高;根狀莖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節較密,最長可達15厘米以上,單個最大重量達800克,含水量常在70%以內,有時僅為60%。莖灰棕色,帶白色縱條紋。花藍綠色。花期6-7月。產貴州西部、雲南東北部至西北部。
4、松天麻
植株高約1米;根狀莖常為梭形或圓柱形,含水量在90%以上。莖黃白色。花白色或淡黃色。花期4-5月。產雲南西北部。常生於松棟林下。因折干率低,未引種栽培。
5、黃天麻
植株高1米以上;根狀莖卵狀長橢圓形,單個最大重量達500克,含水率在80%左右。莖淡黃色,幼時淡黃綠色。花淡黃色。花期4-5月。產河南、湖北、貴州西部和雲南東北部。常生於疏林林緣。
(2)國際期貨中有天麻嗎擴展閱讀:
挑選天麻的技巧:
一要問產地。天麻在我國,主產於四川、雲南、湖北、陝西一帶,以雲南、四川出產者質量最優,比如雲南照通、四川宜賓一帶出產的天麻,多屬好貨。
二要看有無明天麻品相。天麻用的是其塊莖,塊莖要肥大,體實而無空心,表面顏色呈現黃白色,明亮、半透明而有光澤,質堅而脆,就是最佳品,也就是人們所稱的「明天麻」。
三可磨粉滴碘。天麻是道地葯材,多在立冬至清明前採挖,嘗起來味甘,久嚼會微有黏性。還有一個非主觀感受性的天麻真假鑒別法,就是將之磨粉,加水製成10%水浸液,其後加碘酒2~4滴,真品會呈紫紅至酒紅色。
『叄』 天麻是靠什麼方式生長的
天麻是一種奇怪的葯用植物,它一生無根又無綠色葉片,不能從土壤里吸收營養,也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營養,它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適應了與真菌共生的生活方式。天麻一生中主要與兩種真菌共生,在種子萌發時與一種小菇屬一類的真菌共生,目前發現小菇屬的真菌有4種,如紫萁小菇、蘭小菇、石斛小菇和開唇蘭小菇等是天麻種子的共生萌發菌,但時間很短,只在萌發期進行。而在以後漫長的歲月中卻與另一種叫作蜜環菌的真菌共生,不斷地生長和繁殖。天麻與真菌的共生,從各個不同生長階段看,不是互為有利,而只對某一方有利。從整個生長過程中看,是雙方互相得利,但對天麻來說是利大於弊。可見,它們之間的關系是錯綜復雜的,既互相掠取,又互相利用,並不是非常的和平共處。所以在栽培過程中必須充分了解它們各自的特性,並創造天麻塊莖生長的優良環境,使塊莖能戰勝共生菌的進一步侵襲,更好地利用共生菌提供的營養,使塊莖長得更大而獲得高產。
小菇屬的子實體很小,如紫萁小菇的子實體像一種很小的蘑菇,高1~4厘米,菇傘直徑只有0.15~0.5厘米,中間灰褐色,微突起,邊緣白色,菌絲體白色,一般肉眼見不到。
蜜環菌的子實體是一種較大的蘑菇,與一般蘑菇大小差不多,菇傘蜜黃色,菇柄上有雙環,有的已脫落,所以叫蜜環菌。多叢生於死樹樁上。它的菌絲體白色,許多菌絲扭結在一起成束,外麵包著一層角質殼稱菌索,像植物的根,有時也叫菌根。幼嫩的菌索棕紅色,前端有稍淡的白色生長點,壯齡菌索為棕褐色,老化後變為黑色。蜜環菌可以在砍了樹和竹的根部或倒在林間的死樹幹上生長(過腐生生活),也可以侵染活樹(過寄生生活)造成樹木的根腐病,是一種兼性寄生菌,以腐生為主。
天麻與這兩種真菌如何營共生生活呢?
我們可以從天麻種子的萌發說起:天麻種子非常小,似粉末,本身沒有胚乳及其它營養器官,發芽非常困難,它必須依靠真菌幫助其萌發,這段時間很短。播在地里的天麻種子,如當地有小菇屬一類的共生萌發菌或人工拌播這種真菌,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這種真菌的菌絲在生長過程中遇上了天麻種子,並侵入其種胚吸取微薄的營養,以後種胚細胞反過來又把菌絲消化,獲得營養,胚體就逐漸膨大,突破種皮而萌發,成為很小的原球莖。隨著原球莖的繼續長大,小菇屬的共生萌發菌菌絲所提供的營養已遠不能滿足需要,此時多數原球莖將會被萌發菌消化掉,只有少數原球莖幸遇蜜環菌,這時蜜環菌就侵入原球莖表層細胞並吸取營養,當蜜環菌的菌絲繼續侵入時,菌絲就會被原球莖內部細胞消化掉。這樣原球莖或塊莖就可以從蜜環菌中得到營養,而不斷長大和繁殖。此後,蜜環菌就伴隨著天麻塊莖度過漫長的一生,但蜜環菌主要是靠分解木材中的纖維素獲得營養。它們之間的關系,可把木材比作營養倉庫,蜜環菌索則是把倉庫中的營養運送給天麻塊莖的管道。它們三者必須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天麻塊莖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否則天麻就無法獨立生存。
『肆』 漢中天麻
可以參考網路:http://www..com/s?wd=%BA%BA%D6%D0%CD%F8&rsv_bp=0&rsv_spt=3&rsv_sug3=3&rsv_sug=1&rsv_sug1=2&rsv_sug4=188&inputT=2594
『伍』 天麻在商標分類中屬於哪類
我在社文商標管家幫你查了一下 僅供參考,你也可自己去查一下,信息給的很全面。
『陸』 天麻的產地在哪裡
雲天麻,昭通、麗江都有產,不過數昭通小草壩鄉的質量較好,
川天麻,就是四川產的天麻,比如青川的;
貴天麻,也就是是貴州產的,較優名氣的數大方;
西天麻,就是陝西漢中產的。其他地方產的就是雜牌天麻了。另外,尼泊爾和不丹也有天麻分布。
天麻是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肥厚,無綠葉,蒴果倒卵狀橢圓形,常以塊莖或種子繁殖。其根莖入葯用以治療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等症,是名貴中葯,與瓊珍靈芝合用治療頭痛失眠。
(6)國際期貨中有天麻嗎擴展閱讀:
天麻富含天麻素、天麻多糖、維生素A、甙類、生物鹼、香莢蘭醇、香莢蘭醛、琥珀酸、β-谷甾醇、黏液質等,其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是主要成分。
可入膳,製成天麻核桃魚、天麻燉土雞、天麻竹瀝粥、天麻冬菜扣肉、天麻燒牛尾、天麻鴨子、天麻煮雞蛋、天麻山雞火鍋、天麻豬腦粥、天麻豬排骨火鍋、天麻燉鴿子、天麻魚頭湯等食用。
參考資料:網路-天麻
『柒』 國家食品法中天麻是食品嗎
天麻潤而不燥,主入肝經,長於平肝息風,凡肝風內動、頭目眩暈之症,不論虛實,均為要葯。
食品可用作葯膳。
新鮮天麻不僅是食材,也是滋補品。
『捌』 天麻是什麼東西
天麻,又名赤箭、獨搖芝、離母、合離草、神草、鬼督郵、木浦、明天麻、定風草、白龍皮等,是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天麻根狀莖肥厚,無綠葉,蒴果倒卵狀橢圓形,常以塊莖或種子繁殖。
天麻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為易危物種,並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附錄Ⅱ中,同時也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中,為Ⅱ級保護植物。
『玖』 杜仲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1、改善睡眠、緩解神經障礙、防治老年性痴呆
天麻性平味甘,歸肝經。可通過疏通心腦血管,改善紊亂的神經系統,達到鎮靜、安眠的效果,沒有成癮性及依賴性,不產生抗葯性,無大腦反應遲鈍等副作用,使頭腦清晰,不損傷肝、腎等臟腑器官,不損害身體。
還具有平肝息風止痙的功能,用於頭痛眩暈,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症,可明顯改善痴呆、中風、偏頭痛和其他頭痛疾病在內的腦血管疾病等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疾病。對改善眼底視覺神經系統亦有顯著作用
2、防治心腦血管疾病、輔助降血壓
天麻能夠疏通血管,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血管通透性,阻止血栓形成。具有降血壓作用,對血管平滑肌有解痙作用,可以使心腦血管的阻力降低和血流量增加。
3、通經絡、治風濕、鎮痛
天麻能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退行性骨關節炎、肢體麻木。對三叉神經痛、血管神經性頭痛、腦血管病頭痛、腰腿酸痛等,具有明顯的鎮痛效果。
4、提高缺氧耐受力,改善學習記憶
天麻可明顯增強耐缺氧能力。在高海拔及其他缺氧環境下,能有效緩解缺氧引起的胸悶、氣促、機體反應遲鈍等症狀。還能改善腦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提高學習記憶力。
5、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
天麻能增強T細胞的免疫應答能力。天麻多糖能增強機體費特異性免疫和細胞免疫力。
6、天麻還具有抗菌、抗炎、抗輻射、保肝等作用
(9)國際期貨中有天麻嗎擴展閱讀:
1、降壓原理
天麻杜仲膠囊中所含的天麻素、綠原酸、槲皮素等活性物質被人體吸收後,激活人體自身免疫調壓系統,清除血液中的有害垃圾,暢通血管,使血壓平緩降至正常值,迅速消除頭暈、頭痛、耳鳴、眼花、乏力等高血壓症狀。並使壓差過大患者血壓恢復正常狀態。
2、生態環境
天麻生於腐殖質較多而濕潤的林下,向陽灌叢及草坡亦有。須與白蘑科真菌密環菌〔Armillariella mellea (Vahk ex Fr.)Karst.〕和紫萁小菇(Mycena osmundicola)共生,才能使種子萌芽,形成圓球莖,並生長成為常見的天麻塊莖。紫萁小菇為種子萌發提供營養,蜜環菌為原球莖長成天麻塊莖提供營養。
3、保護植物
天麻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為易危物種,並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附錄Ⅱ中,同時也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中,為Ⅱ級保護植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麻杜仲膠囊
『拾』 mt4平台有中葯天麻的買賣嗎,服務商是yaotong葯通國際
,擁有黃金右腳。蘭伯特和貝克漢姆簡直是天生一對。如果是慕尼黑1860作戰,
和意豪門文圖斯,
望裗欄芞書入連拮 Ḃ6 8• , i𝑛 可薘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