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期貨成交量太小
㈠ 期貨一樣的品種成交量有大有小,一般是不是買連續比較好 為什麼有的量大,好像還有規律
一般每個品種都有他的主力合約,也就是交易較活躍的月份。主力合約一般會在月份快要到交割期前二至三個月移倉至下一個月份,金屬類的與化工類一般是一月一月移倉,現在好象也有所變化,而農產品及油脂類一旦移倉月份相對來講間隔大了,象糖0909現在移到1001,棕油0909也在移到1001。下次移倉的話,估計會在1005這月份了。判斷是否主力合約的依據是量
㈡ 期貨市場的成交量「大」和「小」意味著什麼
期貨里,你要觀察的還有持倉量,成交量,價格的三者變動關系。
分了四種可明確的情況:
1 成交量上升(表明成交活躍) 持倉量上升(表明資金入場積極)價格向上推動(表明多頭積極開倉,推動價格上漲)可做多
2 成交量萎縮 持倉量下降(表明資金出場) 若此時價格下跌(表明多方積極平倉離場)可做空
3 成交量上升 持倉量也上升 價格下跌 (表明空頭開倉積極)可做空
4 成交量下降 持倉量也下降 價格上升 (表明空頭積極平倉)可做多
還有兩種待觀察的狀況,此兩種狀況需要結合圖形分析:
a 成交量上升 持倉量下降 價格上升 圖形如在底部(說明空方主要平倉,多方觀望為宜)如果圖形處在頂部(依然說明空方在平倉,大漲前夕)
b 成交量上升 持倉量下降 價格下降 此時多方平倉主動,如果有資金入場,持倉量上升,價格可反彈。
前四種情況最可靠。後兩種不是非常確定。
㈢ 期貨中為什麼成交量小的情況下,持倉卻能大幅減小呢
理論上說,最大的可能是期貨在快到期時變更期限:
合約內容中的時間變更為下一年度當月合約,開始新一輪掛牌交易
例如大豆0805轉到0809之類的。
㈣ 為什麼有的期貨一天的成交量那麼低
不是主力合約,每一個品種都有個主力合約,非主力合約一般沒人去交易的。
㈤ 外匯交易量很小 很容易操縱! 不知我說的對不對
邏輯錯誤,有一億美元的人日內能拿出1千萬美元來做交易就算是最大倉位了,100倍杠桿的話也不過是10億美元的名義數額。外匯市場現在每天的名義交易量大約為4~5萬億美元,其中至少一半是沒有杠桿的,即兩萬億美元以上的實際美元,剩下的2萬億多的美元即便把杠桿都視為100,也有200億美元以上,這樣每天的實際交易額也有至少兩萬幾千億美元,這幾乎是世界最大的風投市場了,資金量龐大的投資機構或者投資者無杠桿或者只有極低的杠桿,資金較少的個人投資者投資的手數不高,因此隱含交易量更是龐大,外匯市場的名義交易額為每日4萬億美元,美國每年的GDP大約為十幾萬億美元,按你的外匯交易量很小的邏輯,美國是不是也很窮?
中國3萬億的外儲,購買外國資產人家不會輕易出賣,迫於各種壓力只能主要買入美國國債,幾乎沒有拿出任何美元到國際貨幣市場上去投機,因為如果這樣做了,匯率的波動會變得波幅巨大而一發不可收拾,繼而威脅到實體經濟與國際貿易的發展,而且對本國的負面影響更大,決策者如果還算有一點頭腦的話就不會妄圖通過這種方法去操控匯率。歷史上各國央行操控匯率很多時候都以失敗而告終,比如英國央行、日本央行等,大機構可能有時交易量較大,但也只是在極短的時間,比如幾分鍾的時間內使匯率有較大幅度的漲跌,比如十幾點,至多幾十點,但是絕對不會從根本上扭轉大的趨勢,他們也要跟著市場走,要麼就大肆製造輿論,影響市場的焦點與主題,但是這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夠達成的。
㈥ 期貨的成交量那麼小,會不會影響進貨或出貨
成交量太小的話,肯定影響進出貨,但如果你交易數不大的話,成交也不成問題,就是價位經常拉的很大。盡量做主力期貨合約,迴避成交量小的冷門合約。
㈦ 為什麼外匯行情軟體上沒持倉量、成交量也比期貨小得多
很好理解 外匯可能像期貨品種一樣 經常漲停跌停么 動不動漲個5%跌個5% 首先外匯很難操控 其次外匯杠桿是大 但是投機客少 受各種政策影響太大 期貨炒作點太多了 投機客也多 肯定活躍的品種成交多 量也大了
㈧ 龍虎榜上的期貨公司成交量特別大但凈增減倉卻很小,他們是在給交易所送手續費嗎
首先,龍虎榜顯示的數據是以期貨公司為單位統計的,實則是期貨公司的客戶交易的,有人增倉有人減倉,數據只是統計的一個總數;
其次,期貨是T+0交易制度,很多投資者是做日內交易的,來回操作,並不一定長期持倉。
㈨ 期貨成交量大好還是小好
期貨成交量大,一般是說明炒期貨的人觀點有分歧,或者市場交投比較活躍
㈩ 美國期貨成交量為什麼有時候比增減倉量還小
美國期貨成交量一直都是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