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期貨菜籽油原油價格
Ⅰ 一手菜籽油(鄭油)期貨多少錢,菜籽油期貨合約規則
大約6000左右一手吧
Ⅱ 期貨菜籽油價格怎麼這么低
從長線來看,菜籽油是出於一個明顯的下降通道的,而且接近歷史底部,價格的個哦地只能是相對去前期的高點來說的,這個只能是從宏觀經濟來判斷,本質上反映在經濟規律上就是供求關系的問題,需求不振,所以菜籽油價格會比較低。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宗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大部分人認為對期貨的不恰當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以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這是不正確的看法,可以同時做空做多,才是健康正常的交易市場。
Ⅲ 做一手菜籽油期貨需要多少錢
按目前市價計算,一手保證金需要6千多。手續費按交易所費率之上加0.1計算。
Ⅳ 菜籽油長期價格走勢
收儲價格有效封殺菜油下跌空間 菜油易漲難跌受國際原油以及國內外豆油大跌影響,菜油期貨自4月底至6月初走出了單邊下跌行情,尤其是遠月RO1301,下跌幅度達1000元/噸之多。6月中旬以來,隨著宏觀經濟面的漸趨穩定,外盤豆類因天氣乾旱炒作出現大漲,加之國內菜油減產、減質以及托市收儲政策出台等一系列利好出現,菜油期貨強勁反抽,其中RO1209再度回到前期高點。後市來看,外盤豆類天氣炒作方興未艾,而國內菜油生產成本支撐力度較強,兩方面決定菜油期貨仍將繼續運行在相對高位。
最近幾個交易日,外盤大豆、玉米、小麥聯袂高走,在股市以及工業品紛紛下跌情況下異軍突起,主要原因是目前美國大豆、玉米主產區出現乾旱天氣。南美去冬今春的乾旱導致巴西、阿根廷大豆大幅減產,而一旦美國大豆再因天氣乾旱而減產,將使得本已捉襟見肘的國際大豆供應雪上加霜。菜油價格和豆油、棕櫚油的價差達到歷史峰值,成為市場看空菜油的一個理由。但國內菜油供需的小品種化,以及較高的生產成本將決定菜油價格高企的合理性。後市看,國內收儲政策托底,外盤天氣炒作提振,菜油期貨易漲難跌。
我國油菜籽已經收獲上市,由於油菜生長後期遭遇連續陰雨天氣,油菜籽單產不及預期,加之播種面積下降,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國內油菜籽產量下降幅度超過10%。按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今年油菜播種面積為705萬公頃,較上年減少2.08%;產量在1280萬噸,較上年減少1.54%。更值得關注的是,連續陰雨天氣導致油菜籽成熟度不夠,油菜籽含油率降低,水雜偏高。主產區油廠在收購中發現,今年油菜籽含油率大多在34%左右,水雜在15%左右,大大劣於往年。
減產導致農民對油菜籽價格期望值增高,惜售心理抬頭,油菜籽收購價格偏高。在主產區,油菜籽收購價格大多在2.4元/斤左右。目前菜粕價格在2200元/噸以下,使得菜油生產成本在10500—11000元/噸。目前主產區菜油報價多在10500—10800元/噸。這就使得近月期貨菜油價格受倉單成本支撐而高企。
6月19日,政府公布了今年的油菜籽(油)臨儲收購政策,將收購價格提高0.2元/斤,達到2.5元/斤。這一價格水平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短期對市場影響有限,甚至一度被認為利多出盡。而我們認為,由於這一價格對品質要求相對較高,的確對目前2.4元/斤的市場價格提振作用不大。但是,計劃托市收購量較大,據悉達到300萬噸之多。臨儲政策的出台將有效封殺油菜籽價格的下跌空間,切實起到托市的作用。在該政策出台後,油菜籽收購進度明顯加快。據來自主產省湖北的消息,目前該省油菜籽收購進度已達60%,各油廠則放寬收購標准,加大收購量。預計10天內油菜籽收購或基本完成。
Ⅳ 請教各個國際大宗商品期貨的報價單位是什麼如美黃金、玉米、銅、原油等.
商品期貨是指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商品期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農副產品、金屬產品、能源產品等幾大類。
目前,我國經中國證監會的批准,可以上市交易的期貨商品有以下種類。
(1)上海期貨交易所:銅、鋁、鋅、天然橡膠、燃油、黃金、鋼材期貨。
(2)大連商品交易所:大豆、豆粕、豆油、塑料、棕櫚油、玉米、pvc期貨、焦炭
(3)鄭州商品交易所:小麥、棉花、白糖、pta、菜籽油、稻穀期貨、甲醇期貨
Ⅵ 菜籽油的價格
看你是買正宗的還是混榨的了,正宗鄉里榨油枋價格在8.5-9.0元(市斤),城裡油坊8元(市斤)左右。
Ⅶ 菜籽油期貨與現貨差價為什麼那麼大
因為期貨。。是未來貨的價格。、比如,現在維持供需平衡的話。一批貨倉儲一段時間。。有需要倉儲費用的。所以到那個時候價格理論上是要高點。
Ⅷ 菜籽油的期貨外盤看哪個
你好,菜籽油期貨沒有外盤,不過因為菜籽油和豆油的可替代性,兩個品種的走勢息息相關,美國芝加哥商業集團的豆油期貨有一定的參考性,但是並沒有決定性作用。
菜籽油期貨不是24小時交易,白天和晚上都可以交易,但是有時間限制,至於你說的電子盤之類的,並不是正規期貨平台。
Ⅸ 為什麼說原油和美元的走勢是整個期貨市場的風向標
1.美元對商品期貨影響
各大交易所商品多以美元計價,但購買商品的交易商不僅僅使用美元,而是使用各種貨幣。美元走低時,用其他貨幣(兌換為美元後)購買各種商品期貨就變得便宜了,造成多頭增加,期貨價格上漲。反之。美元反彈,外匯買力減弱,商品期貨價格變貴,買家減少,導致價格回落。前些日子美元一直走低,美國股市低迷,許多投資基金、貨幣交易商紛紛進入商品市場規避風險,造成商品期貨價格走高;所以美元反彈會導致資金抽出期貨市場,導致價格下降。
2.油價的影響
原油可以製造許多商品,影響塑料、橡膠等等價格,並與乙醇(牽扯到白糖、玉米)、生物柴油(牽扯到棕櫚油、豆油、大豆、菜籽油……)有替代關系。上述許多都是期貨品種。而且油價影響運費,左右貿易進口,影響進口成本。而且原油價格和美元相關度很高,美元跌原油漲。
Ⅹ 為什麼期貨評論上說原油價格與豆油價格有聯動關系
柴油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原油,生物柴油作為重要的中間轉換環節,將原油價格的波動最終傳導至豆油,近年來豆油期價被動跟隨原油的跡象較為明顯。所以CBOT豆油期貨連續合約與NYMEX原油期貨連續合約的每日收盤價格數據多數時間具有較強的聯動性。
美國對生物柴油產業的扶持政策
美國政府對於生物能源的扶持政策,最早可追溯到1980年開始的限制進口乙醇的關稅政策。2005年以來,美國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相應政策措施,以加快生物能源產業的發展步伐。而這些政策的根源即為「可再生能源標准」(RFS)。
《2005年能源稅收政策法案》授權美國環保署全面實施RFS,要求每個汽油及柴油生產商和進口商向運輸燃料中添加可再生燃料,並規定了可再生燃料的最低用量標准。目的在於減少美國對原油的進口依賴,同時提高能源供給能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空氣質量,以實現能源多樣化。2007年美國國會通過《能源獨立與安全法》,RFS得到進一步擴展和補充。2010年調整後的RFS(下稱RFS2)對於每年生物質柴油最低使用量的規定為:2011年應達到8億加侖,2012年最低總使用量標准增加到10億加侖,此後直至2022年總使用量標准將以10億加侖為基準並不低於10億加侖。
為實現生物柴油使用量的連續增長,美國聯邦以及各級地方政府在RFS的指引下推出多項補貼政策,主要包括:對於生物柴油的生產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每生產1加侖農業生物柴油補貼1美元;使用非農業原料生產的生物柴油,如黃油脂等回收油脂,每加侖補貼50美分等。該項政策於2011年年底到期,2010年曾暫停一年。此外,聯邦政府要求各部門采購燃料時優先選擇生物柴油,並對可再生燃料研發提供資助。而且各地方政府對可再生燃料的研發、生產和消費額外製定了不同程度的激勵措施、法規和應用計劃。
美國生物柴油產業發展現狀
此前在原油價格不斷攀升的大背景下,美國政府的上述努力成效顯著,其國內生物柴油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的數據,在RFS啟動的2005年當年,美國生物柴油產量由2004年的不足100萬加侖躍升至250萬加侖,成為生物柴油產業快速擴張的起點。2009年年末補貼政策到期,生物柴油的加工利潤隨之出現嚴重縮水,產量也因此下降近四成。
2011年美國重新啟動稅收優惠政策,生物柴油產量出現爆發性恢復增長,總產量達到8.6億加侖,超過8億加侖的RFS2最低使用量標准。2013年1美元的稅收減免政策再次恢復,並在同年年底到期。2014年美國參議院財政部多次提及恢復每加侖1美元的稅收抵免,但最終並未通過。美國國內生物柴油的消費情況與產量的演變過程相似,生物柴油使用量過去幾年飛速增加。而在生物柴油的國際貿易結構中,美國已經由2007年之前的凈進口國轉變為凈出口國。
生物柴油與豆油的聯動關系
制備生物柴油的原料包括多種動植物油脂,其中豆油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生產的生物柴油絕大部分來自豆油。2007年RFS2的出台激發了美國生產生物柴油的熱情,原料來源范圍越發廣泛,進口加拿大菜籽油、玉米油以及多種動物油脂更多地應用於生物柴油的生產,豆油所佔比重由2007年的80%下降到2009年的49.2%,此後保持在50%左右。生產成本在原材料選擇中起到決定性作用,豆油與其他油脂的替代聯動作用不僅表現在食用油脂領域,還反映在工業應用方面。
美國是傳統的世界大豆主要生產國,年產量在8000萬—9000萬噸,其中半數左右用於壓榨,其國內豆油年產量在770萬—950萬噸之間。RFS實施後,用於生產生物柴油的豆油數量開始快速攀升,工業用量占總產量的比重連創新高,2007/2008年度工業用量達到147萬噸的階段性高點,此後經過兩年的休整,2010/2011年度豆油工業用量重回升勢,近三年每年在210萬噸左右。雖然用於生產生物柴油的豆油數量不到總產量的三成,但其對豆油總需求的影響較為明顯。以2010/2011年度以來豆油工業用量與美國國內豆油總需求量的時間序列數據計算,兩者的相關性系數為0.465,可見豆油制生物柴油對於豆油的需求以及價格的影響不可小覷。
通常生物柴油的價格波動會對其產量產生重要影響,進而刺激或者抑制其原材料油脂的需求。依據以上論述,豆油工業消費量與其最終總需求量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相關關系。豆油制生物柴油產量的增減,引發豆油總需求量的變化,最終體現在豆油甚至上游大豆的價格上。近年來豆油與大豆的價格波動率增大即是對柴油價格變動的反應。為了探究生物柴油與豆油的聯動效應,將美國低硫柴油與豆油的價格數據進行比較,觀察兩者的變化方向以及變動頻率,發現兩者的變化特徵較為一致,證明原油與豆油價格具有較強的聯動性。
為了更好地比較豆油和原油的變化方向和速度,將原油和豆油進行比值處理,可以發現比值與豆油價格走勢基本一致,並且吻合度要高於原油。一般當比值從高位回落時,CBOT豆油價格處於下跌趨勢中;而當比值擴大,CBOT豆油價格往往隨之上漲。2008年至今兩者只出現三次背離,第一次發生在2010年9月至12月。當時俄羅斯小麥遭遇乾旱,在拉尼娜現象出現並且發展速度快於市場預期等利多因素提振下,美豆油漲勢遠超原油,造成比值下降,豆油和原油共同上漲。第二次發生在2013年3月至5月,當時南美物流出現嚴重延遲,美豆出口旺盛,對美豆陳豆供給擔憂情緒加重,成本推動美豆油獨自上漲。第三次發生在2014年3月至7月,當時南美和北美大豆接連豐產,再加上全球棕櫚油產量增加,全球油脂供應異常充裕。受此拖累,美豆油期價大幅下挫,與此同時,原油價格高位振盪,最終原油與美豆油比值擴大。
豆油價格與原油/豆油的比值具有較明顯的同向運動特徵。其背後傳導邏輯是柴油受制於上游原油價格,同時和豆油製取的生物柴油互為替代物。在生物柴油中間作用下,原油價格的波動最終傳導至豆油。受到頁岩氣革命影響,當前國際原油期價跌至60美元/桶以下,美豆油期價受到巨大壓力,預計後期將繼續振盪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