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及國際期貨市場交易的變化特徵
㈠ 期貨的含義及交易特點
我想你對期貨還不怎麼了解,我從網上找到一些資料給貼上來,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1.【期貨怎麼做的?】
答:這個很簡單,就是在國家法定的期貨交易所中,買賣上市的品種,比如說金屬(例如:銅、黃金等)、化工(燃料油、橡膠等)、農產品(大豆、豆粕等)、油脂(豆油、菜籽油等)。當然我們只需要坐在家裡,通過電腦在網上交易即可(需要安裝交易軟體才能交易)。
2.【期貨的雙向交易,和股票有什麼不同?】
答:雙向交易就是:可以買入開倉,也可以賣出開倉。買入開倉,就是囤貨待漲,這個跟股票是一個道理,等價格漲了再賣掉;那麼賣出開倉是怎麼回事呢?這個也很簡單,你在交易所里買賣東西,沒有貨也可以賣,就好比,你跟交易所借了一些貨,在市場上賣掉,等到價格跌下來了,那麼再從市場上買貨還給交易所,這樣一來,就賺取了其中的差價。這一點和股票相比,就多了一個選擇,既可以看漲、也可以看跌,只要方向判斷正確,不管價格漲跌與否,都能盈利!
如果你想對期貨有進一步的了解,可以到弘業期貨客服論壇看看,這個裡面有很多期貨相關的知識,你可以在網路中搜索「弘業期貨客服專版」找到這個論壇,排名第一的便是~~~
㈡ 我國國內期貨市場的概況 以及期貨交易流程
1、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品種:黃金、銅、鋁、鋅、天然橡膠、燃料油
2、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品種:大豆、玉米、豆粕、豆油、棕櫚油、聚乙烯
3、鄭州商品交易所/交易品種:PTA、菜油、強麥、白糖、棉花
4、中金交易所/交易品種:股指期貨(准備階段)
------
期貨交易的全過程可以概括為開倉、持倉、平倉或實物交割。
開倉,是指交易者新買入或新賣出一定數量的期貨合約,例如,你可賣出10手大豆期貨合約,當這一筆交易是你的第一次買賣時,就被稱為開倉交易。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一份期貨合約相當於簽署了一份遠期交割合同。開倉之後尚沒有平倉的合約,叫未平倉合約或者未平倉頭寸,也叫持倉。開倉時,買入期貨合約後所持有的頭寸叫多頭頭寸,簡稱多頭;賣出期貨合約後所持有的頭寸叫空頭頭寸,簡稱空頭。
如果交易者將這份期貨合約保留到最後交易日結束,他就必須通過實物交割來了結這筆期貨交易,然而,進行實物交割的是少數。大約99%的市場參與者都在最後交易日結束之前擇機將買入的期貨合約賣出,或將賣出的期貨合約買回,即通過筆數相等、方向相反的期貨交易來對沖原有的期貨合約,以此了結期貨交易,解除到期進行實物交割的義務。舉例而言,如果你賣出大豆2009年5月合約10手,那麼,你就應在2009年5月到期前,買進10手同一個合約來對沖平倉,這樣,一開一平,一個交易過程就結束了。這就象財務做帳一樣,同一筆資金進出一次,帳就做平了。這種買回已賣出合約,或賣出已買入合約的行為就叫平倉。交易者開倉之後可以選擇兩種方式了結期貨合約:要麼擇機平倉,要麼保留至最後交易日並進行實物交割。
㈢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趨勢有哪些
國際期貨市場的近期發展主要呈現以下幾個趨勢:
(一)品種不斷更新。期貨市場發展的前一個世紀基本上都是圍繞商品期貨交易進行的,主要有農產品、金屬、能源等大宗商品。本世紀70年代後,隨著利率、股票和股票指數、外匯等金融產品期貨期權交易的推出,全球期貨市場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目前,新的金融衍生產品仍不斷出現。
(二)期貨交易所合並。各國期貨交易所進行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通過合並的方式擴大市場規模,提高競爭能力。如日本的商品期貨交易所最多時曾達27家,到1990年,通過合並減少到16家,1997年11月減至7家,形成以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東京穀物商品交易所為中心的商品期貨市場。在歐洲,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於1992年兼並了倫敦期權市場,1996年又收購了倫敦商品交易所,其1996年的交易量首次超過歷史悠久的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成為僅次於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期貨交易所。在美國,1994年,紐約商業交易所與紐約商品交易所實現合並,成為以金屬和燃料油為主的期貨交易所,1996年起,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與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也開始醞釀合並事宜。
(三)期貨交易的全球化越來越明顯。進入80年代以來,各期貨交易所為了適應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相互間聯網交易對方的上市品種已成為新潮。聯網交易就是期貨交易所之間通過電腦撮合主機的聯網方式,使交易所會員可以在本交易所直接交易對方交易所上市合約的一種交易形式。聯網後,各交易所仍保持獨立法人的地位。先後聯網的交易所有: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分別與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紐約商業交易所、國際石油交易所、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和德國期貨交易所聯網,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分別與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和東京期貨與期權交易所聯網,香港期貨交易所分別與紐約商業交易所和費城股票交易所聯網,紐約商業交易所與悉尼期貨交易所聯網等。
(四)科學技術在期貨交易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交易所間的聯網和異地遠程交易,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技術問題。在90年代初,為了滿足歐洲及遠東地區投資者在本地時間進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上市合約交易的需要,這兩家交易所與路透社合作,推出了全球期貨電子交易系統(GLOBEX)。此後,其他交易所紛紛效仿,並開發出各自的電子交易系統,如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的APT系統、法國國際期貨交易所的NSC系統等。這些系統不僅具有技術先進、高效快捷、操作方便等特點,而且使全球24小時不間斷進行期貨交易成為現實。
(五)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成為期貨市場的共識。作為一個高風險的市場,各國政府監管部門對期貨市場無一例外地進行嚴格監管。特別是1995年具有百年歷史的英國巴林銀行,因其交易員在新加坡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從事日經225股票指數期貨交易時,違規操作,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最終導致該銀行倒閉的嚴重事件發生後,從監管部門到交易所以及投資者都對期貨市場的風險更加重視,對期貨交易中的合約設計、交易、結算、交割等環節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檢討,以求控制風險,更好地發揮期貨市場的功能。
㈣ 我國當前的總供求狀況及其結構
1 期貨基本常識(最全的)
國際期貨的發展概況
人類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交易發展史。隨著人類社會實踐的不斷發展,交易的方式越來越高級,從原始的以物易物到一般等價物到貨幣作為交易媒介。
期貨也是一種交易形式的創新。期貨的產生同樣是人類社會實踐發展的要求。最早的有組織的期貨交易出現在17世紀的日本。當時的日本兩種經濟平行:一是原有的以耕地資源為主的農業經濟,一是日益擴張的城市經濟。富裕的地主和封建領主發覺他們自己被擠壓在這兩種經濟之間。他們收得的地租,是他們的封建佃農以每年收成的形式交給他們的。這種收入是不規則的,受到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干擾,如氣候和其他季節性特徵的影響。因為貨幣經濟要求貴族們手頭上始終有現金,收入的不穩定促使他們把多餘的糧食運到大城市大阪和江戶(現東京),在那裡他們可以找到倉庫儲存起來,到必要時出售。為了更快地得到現金,地主們很快就出售他們的庫存票據,即他們儲存在農村或城市倉庫的產品的憑證。商人們買進這些票據,以期獲得他們預想的需要,因為他們也同樣時時受到收成不穩的影響。
最後,"糧食票據"成了交易中普遍接受的貨幣形式。不過,庫存的糧食在數量上常常不能滿足貴族們的需要,許多商人在貴族們實際出售糧食票據之前就給他們賒帳,當然是要收利息的。
到17世紀後期,日本的稻米市場發展為只允許進行期貨交易了。1730年,日本帝國政府正式承認這一市場為"稻米預期交易"市場。市場上的許多規定與今天歐美國家的期貨交易規定相似。
日本在期貨市場里引入現貨市場,顯然是受到西方交易的影響。早在19世紀早期,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商品交易從沒有組織的俱樂部協會形式演進到了正式的交易所。芝加哥交易委員會是第一個這樣的交易所。它於1848年建立,有82個成員。在芝加哥的交易有標准規定、檢察制度和過磅體系。
美國大的交易所主要在芝加哥和紐約。選擇這些地方是由於他們都在交通要道上的緣故。紐約地處海運的重要港口,是理想的國際交易場所。芝加哥位於通向美國農業心腹地帶的鐵路和水路中心,是美國國內交易最理想的地點。芝加哥交易委員會的期貨交易很快就達到了相當的規模,並迅速為其他交易所採納。1870年時,在紐約的期貨交易有紐約產品交易所和紐約棉花交易所。同一年,在新奧爾良也出現了棉花交易所。1885年,紐約的咖啡交易所的期貨交易已十分活躍了。自19世紀下半葉以來,一系列的其他商品交易所相繼成立。
從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來看,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
隨著工業革命的爆發,英國在19世紀中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屬生產國,產生了對金屬價格波動風險規避的需求。1876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推出銅、鋁、錫等交易。1929-1933世界經濟危機,導致各國貨幣大幅貶值,紛紛放棄金本位制,黃金價格大幅波動。1933年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推出黃金、白銀期貨。
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商品市場之外逐步衍生出金融市場包括貨幣市場、證券市場,金融市場同樣存在價格風險規避的需求。二戰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其核心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外匯交易波動不超過平價上下1%的固定匯率的金匯兌本位制。這一規定,實際上讓其它國家貨幣釘住美元,美元等同黃金,成為世界貨幣。1971年8月,美國宣布停止按官價兌換黃金,同年11月和1973年2月,美元先後兩次貶值,美元與黃金切斷聯系,多國貨幣紛紛實行浮動匯率,至此,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徹底瓦解。70年代初浮動匯率制的實行,使外匯風險空前增大,對外匯風險的防範要求日益強烈。為了規避日漸增大的外匯風險,人們創造出許多管理外匯風險的手段,外匯期貨應運而生。1972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推出了英鎊、加拿大元、德國馬克、法國法郎、日元等外匯期貨。
㈤ 簡述證券期貨交易的概念及特點
期貨交易
(Futures
Transaction),一種活動或買賣行為過程。期貨交易特有的套期保值功能、防止市場過度波動功能、節約商品流通費用功能以及促進公平競爭功能對於
發展中國日益活躍的商品流通體制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的期貨交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由於缺乏相應的立法,各地各行其是,使得期貨交易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
且過度投機行為盛行。加強期貨交易的專門立法極為必要。
期貨交易制度最顯著的特點是保證金制度。保證金制度使期貨交易在本質上區別於現貨交易,也使期貨交易具有了進入成本低、盈利(
或風險)效率高、風險大的特徵;其次是期貨合約的期限性。期貨交易的交易對象即是期貨合約都具有不同的時間期限,不同的期貨合約擁有不同的時間價值;市場
流動性不一樣,價格代表性以及影響其價格變化的因素也不一樣。
此外,我國現存的期貨交易制度還具備以下特徵:
(1)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即對每筆交易當天進行清算。當保證金不足時,必須在規定時限內及時追加保證金,或是對所持有的期貨合約進行平倉至滿足保證金規定要求為止。
(2)是漲跌停板制度,指限制期貨合約一個交易日內最大價格波動幅度。
3)持倉限制制度,將客戶和會員的持倉量根據不同上市品種不同合約按照一定規則限制在一定比例或一定數量范圍內。
(4)套期保值制度,指現貨相關企業根據其參與現貨市場交易情況,需要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提出申請並經過交易所批準的套期保值者,將不受持倉限制制度所規定的持倉限量的限制。
(5)大戶報告制度,當會員或客戶持倉達到規定數量時,需要向交易所書面提交報告。
(6)強制平倉制度,當出現保證金不足並未能在規定時間內補足,以及超出持倉限額所規定數量等情況時,要實施對所持有的期貨合約進行強制平倉風險控制制度。
由於上述期貨交易特點,一般期貨市場都實行嚴格的風險控制制度。如當某個期貨合約的市場持倉規模達到一定數量時,對該合約提高一定比例的交易保證金;當某合約價格三個交易日向同一方向連續漲停板或跌停板時,規則規定允許持倉不利一方且願意平倉的對沖出局。
在證券市場上,股票交易是現貨交易。現貨交易與期貨交易的顯著不同就是全額貨款與貨物的即時交換,股票現貨交易一般不存在期限性問題、保證金制度、追加保證金制度、強制平倉制度和做空機制等。當然,證券交易有時侯也會借鑒期貨市場的漲跌停板制度。
㈥ 香港都城國際期貨有哪些交易特點
沒啥不一樣的,受國外監管,屬於外盤(在國內報警沒人會處理的),但是安全性會比中國國內的高很多
高風險投資
外匯保證金交易屬高風險投資行為,並不一定適合每位投資者需求,投資應謹慎考慮投資標的、預期效益、財務狀況及外匯相關知識及經驗。叩富外匯提供的一般性建議並未考慮您的投資標的、財政狀況或需求。投資者應認識並了解保證金交易有關的一切風險,及損失全部賬戶余額也不至改變其生活形態。叩富外匯網站、文字宣傳資料或其他任何文件、任何內容不可被詮釋為投資指導內容。客戶如需任何投資指導,應向其他獨立金融顧問查詢。
市場評論
發布於本網站的任何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皆為市場資訊,僅供參考使用,並不構成投資建議。叩富外匯不會承擔任何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資料而造成的交易虧損或其他損失(包括但不限於任何於外匯保證金交易相關的損失)。
網路交易風險
網路交易系統有一定程度的風險。由於叩富外匯不能控制包括連接信號的強弱、透過網路的接收或發送路徑情況、顧客設備的狀態或其連結的可靠性等,因此叩富外匯不會對網路交易過程中出現的通訊故障、誤傳、延誤或任何傳送或通訊系統或計算機設施或交易軟體所直接或間接引起的任何損失、或費用(包括律師費)負擔責任。叩富外匯設有管理系統和緊急處理方案,降低系統故障的可能性。
資料准確性
本網站的任何數據或內容僅為協助交易者作出獨立投資決定而提供,叩富外匯擁有隨時更改的權利,並且不會事先通知。叩富外匯對於網站資料的准確性已採取合理措施,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精確。因此叩富外匯不會對於直接或間接因網站提供的任何數據或內容或網站登錄失敗、或透過本網站發出的任何指示或通知在傳送或接收上出現延誤或未能傳送或接收而可能導致客戶的虧損或損失負責。
營銷
本網站不為任何人士提供違背相關法律法規的業務服務。瀏覽本網站的用戶,請遵守所屬國家/地區的法律法規。
市場風險及在線交易
交易平台提供精密的下單功能,叩富外匯將竭力依照客戶所要求的價格執行交易。雖然在線交易方便省時兼有效率,但並不會降低外匯交易所涉及的風險。
㈦ 證券期貨交易及其特點
期貨交易制度最顯著的特點是保證金制度。保證金制度使期貨交易在本質上區別於現貨交易,也使期貨交易具有了進入成本低、盈利( 或風險)效率高、風險大的特徵;其次是期貨合約的期限性。期貨交易的交易對象即是期貨合約都具有不同的時間期限,不同的期貨合約擁有不同的時間價值;市場流動性不一樣,價格代表性以及影響其價格變化的因素也不一樣。
此外,我國現存的期貨交易制度還具備以下特徵:
(1)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即對每筆交易當天進行清算。當保證金不足時,必須在規定時限內及時追加保證金,或是對所持有的期貨合約進行平倉至滿足保證金規定要求為止。
(2)是漲跌停板制度,指限制期貨合約一個交易日內最大價格波動幅度。
3)持倉限制制度,將客戶和會員的持倉量根據不同上市品種不同合約按照一定規則限制在一定比例或一定數量范圍內。
(4)套期保值制度,指現貨相關企業根據其參與現貨市場交易情況,需要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提出申請並經過交易所批準的套期保值者,將不受持倉限制制度所規定的持倉限量的限制。
(5)大戶報告制度,當會員或客戶持倉達到規定數量時,需要向交易所書面提交報告。
(6)強制平倉制度,當出現保證金不足並未能在規定時間內補足,以及超出持倉限額所規定數量等情況時,要實施對所持有的期貨合約進行強制平倉風險控制制度。
由於上述期貨交易特點,一般期貨市場都實行嚴格的風險控制制度。如當某個期貨合約的市場持倉規模達到一定數量時,對該合約提高一定比例的交易保證金;當某合約價格三個交易日向同一方向連續漲停板或跌停板時,規則規定允許持倉不利一方且願意平倉的對沖出局。
在證券市場上,股票交易是現貨交易。現貨交易與期貨交易的顯著不同就是全額貨款與貨物的即時交換,股票現貨交易一般不存在期限性問題、保證金制度、追加保證金制度、強制平倉制度和做空機制等。當然,證券交易有時侯也會借鑒期貨市場的漲跌停板制度。
㈧ 何謂金融期貨市場我國目前的金融期貨市場有什麼特點
期貨市場是由現貨市場逐漸發展而成,現貨交易與期貨交易都是買賣商品,因此現貨合約與期貨合約有一定的共同之處,但它們所起經濟作用卻各不相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之所以發展期貨市場,就在於期貨市場有其內在特點和功能。(千金難買牛回頭 我不需再猶豫)
一、現貨交易與期貨交易
商品交換有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兩種形式。現貨合約指的是即刻或在未來交付某種商品的銷售協議,對於所交付商品的質量、數量和交貨日期由買賣雙方協商而定。由於現貨合約中不定因素太多,如果支付的商品質量和數量與協議不相符,買賣雙方會發生糾紛。現貨交易協議種類繁多,主要分為即期交貨合約和遠期交貨合約。即期交貨合約是按當時的市價成交,供求關系和價格極不穩定。遠期交貨合約是買賣雙方就商品的數量、質量、價格、交貨時限等進行一對一談判而達成的協議。在許多情況下,現貨遠期交貨合約較即期交貨合約對買賣雙方更為方便。因為他們可預先了解買賣價格,而且通過延期買賣可節省倉儲費用。沒有遠期合約,買賣雙方就必須經常重新商談價格。由於現貨遠期合約通常都是私下協商成交,不受法律約束的非標准合約,因此簽約雙方都擔有一定風險。假如簽約者不信守合同,或缺乏足夠的資金,或因未來的突發性事件的影響,簽約的某方或雙方都有可能毀約,所以遠期現貨合約履行率低。又因現貨遠期合約是一對一的談判,具有特定性和非轉讓性,所以市場流動性差,商品交易效率低。(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期貨交易主要是買賣期貨合約。期貨合約是在交易所達成的標准化的,受法律約束並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地點和時間交收某一特定商品的合約。用於交易的商品合約其數量、質量、交貨時間和地點等都是既定的,唯一的變數是價格。而期貨價格是在一個有組織的期貨交易所的交易廳內,通過類似於拍賣的交易形式產生的。由於期貨合約是標准合約,在市場上可多次轉讓,每次轉讓只需議定價格,這就使得買賣雙方可以用一張合約去交換另一張合約,以對沖掉簽約者交割實際現貨的責任。在期貨市場中,買進(賣出)合約後又賣出(買進)等量同性的合約,稱平倉或了結。
呵呵,哪就不太清楚了,我也是外行,在網上找的,不好意思。愛莫能助了。
㈨ 期貨交易的特徵有哪些
期貨交易建立在現貨交易的基礎上,是一般契約交易的發展。為了使期貨合約這種特殊的商品便於在市場中流通,保證期貨交易的順利進行和健康發展,所有交易都是在有組織的期貨市場中進行的。因此,期貨交易便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徵:
(1)合約標准化---期貨交易具有標准化和簡單化的特徵。期貨交易通過買賣期貨合約進行,而期貨合約是標准化的合約。這種標准化是指進行期貨交易的商品的品級、數量、質量等都是預先規定好的,只有價格是變動的。這是期貨交易區別於現貨遠期交易的一個重要特徵。期貨合約標准化,大大簡化了交易手續,降低了交易成本,最大程度地減少了交易雙方因對合約條款理解不同而產生的爭議與糾紛。
(2)場所固定化--期貨交易具有組織化和規范化的特徵。期貨交易是在依法建立的期貨交易所內進行的,一般不允許進行場外交易,因此期貨交易是高度組織化的。期貨交易所是買賣雙方匯聚並進行期貨交易的場所,是非營利組織,旨在提供期貨交易的場所與交易設施,制定交易規則,充當交易的組織者,本身並不介入期貨交易活動,也不幹預期貨價格的形成。
(3)結算統一化---期貨交易具有付款方向一致性的特徵。期貨交易是由結算所專門進行結算的。所有在交易所內達成的交易,必須送到結算所進行結算,經結算處理後才算最後達成,才成為合法交易。交易雙方互無關系,都只以結算所作為自己的交易對手,只對結算所負財務責任,即在付款方向上,都只對結算所,而不是交易雙方之間互相往來款項。這種付款方向的一致性大大地簡化了交易手續和實貨交割程序,而且也為交易者在期貨合約到期之前通過作「對沖」操作而免除到期交割義務創造了可能。國際上第一個真正的結算所於1891年在明尼阿波利斯穀物交易所出現,並建立了嚴格的結算制度。
(4)交割定點化--實物交割只佔一定比例,多以對沖了結。期貨交易的「對沖」機制免除了交易者必須進行實物交割的責任。國外成熟的期貨市場的運行經驗表明,由於在期貨市場進行實物交割的成本往往要高於直接進行現貨交易成本,包括套期保值者在內的交易者多以對沖了結手中的持倉,最終進行實物交割的只佔很小的比例。期貨交割必須在指定的交割倉庫進行。
(5)交易經紀化---期貨交易具有集中性和高效性的特徵。這種集中性是指,期貨交易不是由實際需要買進和賣出期貨合約的買方和賣方在交易所內直接見面進行交易,而是由場內經紀人即出市代表代表所有買方和賣方在期貨交易場內進行,交易者通過下達指令的方式進行交易,所有的交易指令最後都由場內出市代表負責執行。交易簡便,尋找成交對象十分容易,交易效率高,表現出高效性的特徵。集中性還表現為一般不允許進行場外私下交易。
(6)保證金制度化---期貨交易具有高信用的特徵。這種高信用特徵是集中表現為期貨交易的保證金制度。期貨交易需要交納一定的保證金。交易者在進入期貨市場開始交易前,必須按照交易所的有關規定交納一定的履約保證金,並應在交易過程中維持一個最低保證金水平,以便為所買賣的期貨合約提供一種保證。保證金制度的實施,不僅使期貨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桿原理,吸補眾多交易者參與,而且使得結算所為交易所內達成並經結算後的交易提供履約擔保,確保交易者能夠履約。
(7)商品特殊化----期貨交易對期貨商品具有選擇性。期貨商品具有特殊性。許多適宜於用現貨交易方式進行交易的商品,並不一定適宜於期貨交易。這就是期貨交易對於期貨商品所表現出的選擇性特徵。一般而言,商品是否能進行期貨交易,取決於四個條件:一是商品是否具有價格風險即價格是否波動頻繁;二是商品的擁有者和需求者是否渴求避險保護;三是商品能否耐貯藏並運輸;四是商品的等級、規格、質量等是否比較容易劃分。不同等級的,需要升貼水。這是四個最基本條件,只有符合這些條件的商品,才有可能作為期貨商品進行期貨交易。鄭州商品交易所目前上市品種有以下4種:
綠豆、小麥、花生仁、紅小豆。
㈩ 期貨交易的特點有哪些
期貨交易是一種比較獨特的交易方式,有著不同於其他交易品種的特點:
★合約標准化
無論是合約的內容還是標的物的交割品級都是統一規定的。正是標准化使得期貨合約更容易履行,減少了履行合約時的各種糾紛。比如說,銅期貨合約會事先規定在合約到期的時候,賣方交出多少銅,這些數量的銅應該達到什麼樣的質量等級,應該在哪裡交貨,等等。合約的買賣雙方都要遵守這些規定,按照這些規定進行交易。合約標准化的另外一個優點就是促進了市場的流動性。由於標准化的存在,合約買賣就沒有問題,不存在由於換了交易對手而改變合約內容的情況,無論交易對手是誰,合約的交易內容都是不變的。
★集中交易
期貨合約是交易所制定發行並上市的一種產品,都是在有組織的期貨交易所公開集中交易,接受交易所的監督和管理。買賣的雙方並不是像在菜市場買菜那樣一對一地談價格進行交易,而是大量的買者和賣者各自報出價格,這個價格進入到交易所的系統內,由交易所系統撮合成交。集中交易,撮合成交,這點和股票交易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值得注意的是,期貨合約是交易所發行的,這和股票是由不同上市公司發行的不同。因此,期貨交易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交易所作為買賣雙方的「中央對手方」,是買者的賣方和賣者的買方。我們進行期貨交易就相當於和交易所進行,交易所向賺錢的投資者賬戶轉入盈利,同時扣掉虧錢投資者賬戶上的虧損數目。
★雙向交易
雙向交易是期貨交易的突出特點,在期貨交易的時候,我們既可以像一般商品交易那樣,先買幾手期貨合約,等機會成熟的時候賣出賺取收益,也可以先賣幾手期貨合約,等合適的時機通過買入平掉自己手中的倉位,以賺取利潤。比如說,我可以在80000元/噸的時候賣出銅期貨,過幾天後銅期貨變成了70000元/噸,我就可以買入銅期貨進行平倉,賺取收益。這同樣是在高價位賣出,低價位買進獲取買賣差價,但順序是先高賣,再低買。
★保證金交易
保證金交易是期貨交易的最基本制度,也是期貨交易最鮮明的特點。保證金就是期貨合約價值的某一個比例的資金。投資者在進行期貨交易的時候,不需要支付合約價值的全部金額,只要支付一部分資金,作為一個履約的擔保。保證金就如同我們在簽訂買房合同時付出的定金一樣,是到期時履行這份合同的擔保資金。由於期貨交易是雙向交易,那麼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需要到期履約,只要是選擇了開倉交易,都需要繳納保證金作為履約擔保。
★T+0
和股票交易的T+1結算方式不同,期貨都採取T+0的方式,當天可以進行數次乃至上百次的開倉平倉活動。這種方式確保了具有杠桿性的期貨交易能夠及時止損,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