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際期貨的知識點
A. 國際期貨交易所有哪些以及交易品種知識大全
國際期貨交易所有: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紐約商業交易所、紐約期貨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韓國期貨交易所、香港期貨交易所;
國內4家期貨交易所,上市品種20多個,覆蓋金融,能源,糧油,養殖,化工,製造等眾多行業領域,今後還將陸續推出各類新品種,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選擇空間。
上海期貨交易所:
黃金,銅,鋁,鋅,螺紋鋼,線材,天然橡膠,燃料油
大連商品交易所:
黃大豆,棕櫚油,豆粕,豆油,玉米,聚氯乙烯(PVC),聚乙烯(塑料)
鄭州商品交易所:
白糖,棉花,小麥,菜籽油,早秈稻,精對苯二甲酸(PTA)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滬深300指數期貨等
國外的就太多了,在這不列舉了····
B. 什麼是國際期貨
指交易所建立在中國大陸以外的期貨交易,以美國,英國,新加坡等交易所內的產品為常見交易期貨合約。有些期貨合約品種會對國內期貨價格變動產生影響,所以國內投資者可以參考國際期貨行情進行期貨交易。
C. 關於期貨的知識
這個問題問得實在是太草率了,建議先買幾本基礎知識的書來看一下。期貨從業資格考試的教材對於基礎知識的講解還是挺簡單的,可以參考。另外就是一些國外的書,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等等 等看了一些基本知識以後 可以做做模擬盤 聯系把理論知識實戰一下
D. 國際期貨是什麼
不受證監會監管的,國外的期貨平台,目前市面上這種國際期貨基本上都是香港居多,大部分都是對賭平台。所以不要碰這種所謂的國際期貨,要做就做國內正規的期貨。
E. 小白做國際期貨需要了解哪些東西
如果你有做國內期貨的經驗,再做國際的很好做。如果沒有,就先做國內商品期貨,拿經驗,搞好了,你就不會搞國外的了。。。
F. 國際期貨與國內期貨的區別
主要有以下幾種區別
1,品種的區別:國外期貨品種比國內要多,當然國內也有我們自己獨有的品種,比如,塑料,PVC,蘋果
2,交易時間:國外期貨的交易時間一般可以達到18個小時,有的甚至是全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交易,國內期貨交易雖然也有夜盤,但交易時間還是沒有國外時間長。
3,交易制度:國外的期貨市場,特別是歐美的期貨交易市場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而我國才經歷二三十年,所以制度健全和監管方面沒有國外做的完善
G. 國際期貨的優勢
1、手續費低:手續費基數低,且無稅費、無點差、無隔夜利息。
2、規律性優於國內期貨:境外各大交易所價格權威,時間、走勢連續;交易機制更成熟可靠
3、品種齊全、覆蓋面廣:包含外匯期貨、貴金屬期貨、各類迷你合約、期權等,補充內盤品種空缺;
4、交易時間連續:全球24小時滾動,交易時間長,可彌補內地期貨盤節假日、休市時帶來的大幅跳空風險。
H. 什麼是國際期貨
你好,國際期貨:是指交易所建立在中國大陸以外的期貨交易,以美國,英國,新加坡等交易所內的產品為常見交易期貨合約。有些期貨合約品種會對國內期貨價格變動產生影響,所以國內投資者可以參考國際期貨行情進行期貨交易。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I. 國際期貨的分類
(1)根據產品形態
可以分為遠期、期貨、期權和掉期四大類。
遠期合約和期貨合約都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數量和質量資產的交易形式。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合約,對合約到期日及其買賣的資產的種類、數量、質量作出了統一規定。遠期合約是根據買賣雙方的特殊需求由買賣雙方自行簽訂的合約。因此,期貨交易流動性較高,遠期交易流動性較低。
掉期合約是一種為交易雙方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某種資產的合約。更為准確地說,掉期合約是當事人之間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期間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相等經濟價值的現金流(Cash Flow)的合約。較為常見的是利率掉期合約和貨幣掉期合約。掉期合約中規定的交換貨幣是同種貨幣,則為利率掉期;是異種貨幣,則為貨幣掉期。
期權交易是買賣權利的交易。期權合約規定了在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種類、數量、質量原生資產的權利。期權合同有在交易所上市的標准化合同,也有在櫃台交易的非標准化合同。
(2)根據原生資產分類
即股票、利率、匯率和商品。如果再加以細分,股票類中又包括具體的股票和由股票組合形成的股票指數;利率類中又可分為以短期存款利率為代表的短期利率和以長期債券利率為代表的長期利率;貨幣類中包括各種不同幣種之間的比值:商品類中包括各類大宗實物商品。
(3)根據交易方法
可分為場內交易和場外文易。
場內交易,又稱交易所交易,指所有的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進行競價交易的交易方式。這種交易方式具有交易所向交易參與者收取保證金、同時負責進行清算和承擔履約擔保責任的特點。此外,由於每個投資者都有不同的需求,交易所事先設計出標准化的金融合同,由投資者選擇與自身需求最接近的合同和數量進行交易。所有的交易者集中在一個場所進行交易,這就增加了交易的密度,一般可以形成流動性較高的—市場。期貨交易和部分標准化期權合同交易都屬於這種交易方式。
場外交易,又稱櫃台交易,指交易雙方直接成為交易對手的交易方式。這種交易方式有許多形態,可以根據每個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設計出不同內容的產品。同時,為了滿足客戶的具體要求、出售衍生產品的金融機構需要有高超的金融技術和風險管理能力。場外交易不斷產生金融創新。但是,由於每個交易的清算是由交易雙方相互負責進行的,交易參與者僅限於信用程度高的客戶。掉期交易和遠期交易是具有代表性的櫃台交易的衍生產品。
據統計,在金融衍生產品的持倉量中,按交易形態分類,遠期交易的持倉量最大,占整體持倉量的42%,以下依次是掉期(27%)、期貨(18%)和期權(13%)。按交易對象分類,以利率掉期、利率遠期交易等為代表的有關利率的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占市場份額最大,為62%,以下依次是貨幣衍生產品(37%)和股票、商品衍生產品(1%)。1989年到1995年的6年間,金融衍生產品市場規模擴大了5.7倍。各種交易形態和各種交易對象之間的差距並不大,整體上呈高速擴大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