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匯期貨
Ⅰ 上海外匯期貨操盤手工資收入多少
我在這個圈子裡3年,現貨、外匯、期貨都做過,面試過上百家公司,我可以客觀的告訴你,所謂「招聘操盤手」,都是騙人的,就是騙你去他那裡交易,然後他掙手續費傭金,要不就是讓你自己出10%的資金,比如你出10萬,給你100萬,一旦虧掉6%(6萬)人家就強制平倉(其實就是所謂的配資),這兩種模式,幾乎都是以虧光結束,常見的模式就是:找一群剛畢業的大學生,做幾個月虧光一批,然後再以招聘的名義,再招一批所謂「操盤手」,我見了這么多人,目前還沒看到一個能持續盈利超過2年的人。
真正別人出資你操作那種,有,聽朋友說起過,這種模式的操盤有2種:1、幫一些老闆暴發戶做成一個類似私募的形式打理資產,但這種職位非常少,3、4個人就可以管理幾個億的資金,根本不可能大規模從外面招聘;2、要不就是在券商、投行等等正規公司里負責投資,不過這種職位,沒關系是別想進去的。你去應聘的所謂操盤手,其實就是客戶。
總之別指望靠應聘去當所謂的「操盤手」了,我呆了3年,知道裡面騙子太多、水太深,現在還是踏踏實實工作掙錢比較穩定、安心。
Ⅱ 中國現在有外匯期貨市場嗎
中國的金融期貨交易所只有一家,全稱是: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簡稱:中金所。中國的商品期貨交易所共有三家,分別是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大連商品交易所。
Ⅲ 上海力天國際集團 以外匯期貨為誘餌 長期欺詐求職者,為什麼沒人舉報
呵呵,那也沒有辦法的
不是
期貨公司
,你幹嘛去呢
自己的選擇的那是投資的公司,當然是讓客戶交易拿手續費的
或者就是利用招聘來找客戶的
Ⅳ 外匯期貨是什麼。用自己的話說。急!
貨幣之間的匯率是不停的變化的,所以從事國際貿易的商人很可能受到即期匯率的影響而遭受到損失,而這種損失可以通過外匯期貨市場來規避。例如,假定一家美國公司大部分產品出口英國,公司很容易受到英鎊與美元間匯率的影響。假定英鎊對美元貶值10%,為了保證和過去相同的利益,就必須提高產品10%的價格,而這會減少銷售量,勢必遭受損失。持有期貨合約就能規避這種風險,這就是外匯期貨市場,具體如何規避我就不解釋了吧。
Ⅳ 外匯期貨和外匯現貨有什麼區別在哪裡開戶
外匯期貨和外匯現貨的區別∶
1、交易場所不同:外匯現貨一般是通過銀行間或者是做市商進行交易,所以中間往往有買賣點差,這是銀行和做市商在當中收取的成本;而外匯期貨是通過交易所交易,如美國CME交易所,交易著世界上最大量的外匯期貨合約買賣,屬於撮合成交,成交方式類似股票,所以沒有買賣點差。
2、合約限制不同:外匯現貨,一般來說合約價值在10萬美元為一標准手,正規的交易也是以手為單位進行,合約沒有一定的交割期限,可以長時間持有,但是要付銀行間的利息;外匯期貨,交易合約基準為IMM結算體制下的標准合約。一般說來3,6,9,12的月份合約為年主力合約,但是基本每月也有月合約,交易的期限正常為合約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二為最後交割日,如果之前沒有平倉,必須辦理交割手續進行交割。外匯期貨持倉是不需要任何利息的。
3、主要的投資者不同:不可否認,外匯現貨的交易量也很龐大,但是更多的是銀行間和做市商之間及投機者間的交易;而外匯期貨則不同,從事外匯期貨交易的是套期保值的需要為主要部分,這發生更多在對外貿易的行業和公司之間,而個人的投機者,只是占外匯期貨交易市場當中5%的份額左右。從這點上來看,外匯期貨市場的投資性質比外匯現貨市場要重得多。
4、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同:無可否認,外匯期貨在各個國家裡都締屬於期貨行業,受到各個國家監管當局的嚴格監管,交易的安全性高;而外匯現貨交易,監管的法律和法規尚未完善,目前也沒有哪個國家有很完善的監管機制對其監管,一般是事發後採用外匯期貨的監管條例進行兼顧監管而已。可靠性方面,外匯期貨有專門的交易所來組織交易,所以比較可靠;而外匯現貨,是各國之間銀行間的默契和自發行為,一旦有政治因素或者是其他因素影響,報價難免受到影響,這也是可以憂慮的原因
Ⅵ 外匯和期貨那個比較好做
不同階段的人覺得是不一樣的,關於還在路的的人來說,外匯和期貨都是十分容易賠錢的行當,猶其是外匯保證金行業,動搖比期貨要大和頻繁,而且杠桿要比期貨高得多,所以風險沒管理好的話,外匯保證金行業燒錢要更快更徹底。
外匯保證金買賣雖然動搖性更強,常常會有流利的趨向呈現,但由於杠桿十分大,所以對資金管理的要求很高,內行的人能夠遭遇細微的動搖也會有爆倉的風險。而且目前只能在國外的機構買賣,關於不熟習的人或許資金量大的人來說,即便再正軌的平台也比不上國際期貨的資金流轉運轉讓人擔心。
外匯保證金市場和期貨市場都是杠桿買賣,在技術上有很多中央是相通的,但由於杠桿的不同,在買賣零碎的細節上需求作出調整,關於真正入門的人來說,這兩者都沒有太大的成績,關於門外漢來說,兩者任何一個都是不好做且都很容易賠錢。
以上是本篇的分享,歡迎補充斧正~
Ⅶ 在中國怎樣做外匯期貨
很多外匯平台的,不過選擇要慎重,望採納
Ⅷ 上海期貨黃金與外匯哪個更好做
個人覺得外匯更好做,因為外匯交易是無間斷的,24小時雙向交易,交易手法靈活多遍,貨幣對多,可選擇性強
Ⅸ #外匯策略分析師#本人做期貨7年,在上海陸家嘴也做了5年,來到青島竟然找了兩月工作,也沒有找到這
轉吧,外匯本來就不能幹了,上海還算正規大一點的平台都有撤出中國動作,有的乾脆年初已經搬了,國家收編早晚的事。單純帶單或者網上自媒體帶單感覺時代已經過了,有良心,沒手數,再說也不可能不犯錯,上海那幫老騙們把市場帶的多渾有目共睹,發達地方開發過度,欠發達地區開發不動。當然上面是一個有良心的人說的,如果刷手數策略以上都不用考慮,畢竟這樣公司還有不少。
再有從分析師來講,單純做品種分析畢竟是件簡單的事,走資管做投資組合才是唯一出路。 來自職Q用戶:李先生
做交易產品唄,或者自己做自媒體帶客戶 來自職Q用戶:李先生
Ⅹ 外匯期貨定價理論
中國衍生金融工具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金融自由化的擴展、石油危機和債務危機的爆發以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風險急劇增加。為了規避、轉移和分散風險,金融創新層出不窮。在此背景下,作為金融創新的核心,衍生金融工具應運而生,它不斷突破管理制度的禁錮,如雨後春筍般地大量涌現出來,引領著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最新潮流。目前,我國已經加入WTO,即將面臨著金融業的全面開放,發展我國的衍生金融工具已是大勢所趨。
一、中國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現狀
從國際經驗來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發展都是以一個健全的基礎金融工具市場(如貨幣、股票、債券市場等)為依託,因而在時間順序上,衍生金融工具的產生遠遠落後於傳統的基礎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國的產生同樣遵循這樣的規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隨著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商品期貨市場的出現和不斷發展,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在中國的產生創造了一定的環境和條件。1992年6月,上海外匯調劑中心率先創辦了上海外匯期貨市場,開辦人民幣匯率期貨交易,同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第一張國債期貨合約,1993年3月,海南出現非正式的股票指數期貨交易,1994年11月,深圳證券交易所認股權證交易掀起熱潮,此後,越來越多的衍生金融工具開始沖擊成長中的中國金融市場。下面介紹一些中國主要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情況。
(一)外匯期貨
1992年6月1日,中國開始試辦外匯期貨交易,上海外匯調劑中心成為中國第一個外匯期貨交易市場。由於當時的匯率實際上是雙軌匯率,外匯期貨價格形成難以直接反映匯率變動的預期,再加上外匯現貨交易有許多嚴格的附加條件,使市場交易顯得非常清淡。相比之下,全國各地涌現出的大量外匯期貨經紀公司,它們的交易量則顯得很大。為了使外匯期貨正規化,1993年7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出通知規定,辦理外匯(期貨)交易僅限於廣州、深圳的金融機構,其他各地的外匯期貨交易機構必須停止辦理,金融機構辦理外匯期貨交易,以企業進出口貿易支付和外匯保值為目的,不得引導企業和個人進行外匯投機交易。企業和個人的外匯交易必須是現匯交易,嚴禁以人民幣資金的抵押辦理外匯交易,嚴禁買空賣空的投機行為。實際上,由於嚴格的管制辦法,中國外匯期貨試點處於停頓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