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期貨和貨幣互換
⑴ 為什麼說貨幣互換可以分解為一系列遠期外匯協議
貨幣互換是在未來約定期限內將一種貨幣的本金和固定利息與另一種貨幣的等價本金和固定利息進行交換。一般而言,貨幣互換是不需要互換本金只需互換利息的。但是現在我們假設其互換本金,這樣就相當於在T0時刻約定未來T1時刻用一定的本金購買另一種貨幣,當然此時的約定匯率就是你現在擁有貨幣的收益率,而T1時刻的實際匯率就相當於T1時刻市場上的實際匯率。這樣就構成了一個遠期外匯協議。當然,一個貨幣互換可以分解成一系列的遠期外匯協議,這個一系列體現在這個互換的到期時間。如果時間足夠長,就可以分解成從現在T0到T1,T0到T2,T0到T3等這樣一系列遠期外匯協議。
⑵ 遠期外匯協議和貨幣互換的區別
貨幣互換 定義——指交易雙方交換不同幣種但期限相同的固定利率貸款。
遠期外匯協議 是指雙方約定在將來某一時間按約定的遠期匯率買賣一定金額的某種外匯的合約。
區別很大.一個是購買,一個是約定購買.形式跟股票和權證有點類似
⑶ 利率互換與貨幣互換的聯系與區別
1、概念不同
利率互換是交易雙方在一筆名義本金數額的基礎上相互交換具有不同性質的利率支付,即同種通貨不同利率的利息交換。通過這種互換行為,交易一方可將某種固定利率資產或負債換成浮動利率資產或負債,另一方則取得相反結果。利率互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雙方的資金成本,並使之各自得到自己需要的利息支付方式 。
貨幣互換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
2、特點不同
利率互換的優點是風險較小。因為利率互換不涉及本金,雙方僅是互換利率,風險也只限於應付利息這一部分,所以風險相對較小;影響性微。這是因為利率互換對雙方財務報表沒有什麼影響,現行的會計規則也未要求把利率互換列在報表的附註中,故可對外保密;
成本較低。雙方通過互換,都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同時也降低了籌資成本;手續較簡,交易迅速達成。利率互換的缺點就是該互換不像期貨交易那樣有標准化的合約,有時也可能找不到互換的另一方。
貨幣互換的優點是可降低籌資成本、滿足雙方意願、避免匯率風險,這是因為互換通過遠期合同,使匯率固定下來。這個互換的缺點與利率互換一樣,也存在違約或不履行合同的風險,如果是這樣,另一方必然因利率、匯率變動而遭受損失。
3、功能不同
利率互換的功能有降低融資成本。出於各種原因,對於同種貨幣,不同的投資者在不同的金融市場的資信等級不同,因此融資的利率也不同,存在著相對的比較優勢。利率互換可以利用這種相對比較優勢進行互換套利以降低融資成本。
資產負債管理。利率互換可將固定利率債權換成浮動利率債權。對利率風險保值。對於一種貨幣來說,無論是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的持有者,都面臨著利率變化的影響。對固定利率的債務人來說,如果利率的走勢上升,其債務負擔相對較高;對於浮動利率的債務人來說,如果利率的走勢上升,則成本會增大。
貨幣互換是一項常用的債務保值工具,主要用來控制中長期匯率風險,把以一種外匯計價的債務或資產轉換為以另一種外匯計價的債務或資產,達到規避匯率風險、降低成本的目的。而貨幣互換作為一項資產負債表外業務,能夠在不對資產負債表造成影響的情況下,達到同樣的目的。
網路-貨幣互換
⑷ 什麼是掉期期貨貨幣互換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掉期(Swap) 掉期交易(Swap Transaction)是指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某種資產的交易形式。更為准確他說,掉期交易是當事人之間約定在未來某一期間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等價經濟價值的現金流(Cash Flow〕的交易。較為常見的是貨幣掉期交易和利率掉期交易。貨幣掉期文易,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交換交易、在一般情況下,是指兩種貨幣資金的本金交換。利率掉期交易、是相同種貨幣資金的不同種類利率之間的交換交易,一般不伴隨本金的交換。掉期交易與期貨、期權交易一樣,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金融衍生產品之一,成為國際金融機構規避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的重要工具 [編輯本段]貨幣互換(currency swap)
利率互換與貨幣互換在互換交易中佔主要地位。
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簡單來說,利率互換是相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而貨幣互換則是不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貨幣互換雙方互換的是貨幣,它們之間各自的債權債務關系並沒有改變。初次互換的匯率以協定的即期匯率計算。
貨幣互換的目的在於降低籌資成本及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
貨幣互換的條件與利率互換一樣,包括存在品質加碼差異與相反的籌資意願,此外,還包括對匯率風險的防範。
⑸ 比較遠期外匯合約、外匯期貨合約、期權合約、貨幣互換這四種套期保值方法在交易風險管理中的利弊。
首先解釋下你說的四個概念:
遠期外匯合約()又稱期匯交易,是指買賣外匯雙方先簽訂合同,規定買賣外匯的數量、匯率和未來交割外匯的時間,到了規定的交割日期雙方再按合同規定辦理貨幣收付的外匯交易。
外匯期貨合約是一種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的法律契約。該合約規定交易雙方各自支付一定的保證金和傭金,並按照交易幣種、數量、交割月份與地點等買賣一定數量的外匯。在實踐中,交易雙方很少進行實際貨幣的交割,而是在到期前作反向操作使原有合約對沖掉。
外匯期權(foreignexchangeoptions)也稱為貨幣期權,指合約購買方在向出售方支付一定期權費後,所獲得的在未來約定日期或一定時間內,按照規定匯率買進或者賣出一定數量外匯資產的選擇權。外匯期權是期權的一種,相對於股票期權、指數期權等其他種類的期權來說,外匯期權買賣的是外匯,即期權買方在向期權賣方支付相應期權費後獲得一項權利,即期權買方在支付一定數額的期權費後,有權在約定的到期日按照雙方事先約定的協定匯率和金額同期權賣方買賣約定的貨幣,同時權利的買方也有權不執行上述買賣合約。
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簡單來說,利率互換是相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而貨幣互換則是不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貨幣互換雙方互換的是貨幣,它們之間各自的債權債務關系並沒有改變。初次互換的匯率以協定的即期匯率計算。貨幣互換的目的在於降低籌資成本及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貨幣互換的條件與利率互換一樣,包括存在品質加碼差異與相反的籌資意願,此外,還包括對匯率風險的防範。
這四類外匯工具起到的作用類似,但適用的對象不一樣而已,而不是因為各自的利弊而又選擇的區別。遠期外匯合約和貨幣互換適合國際政府,銀行,企業之間的規避匯率波動對利益的影響,而外匯期貨和期權則是投資機構使用的工具,當然現在都會結合使用,無論哪一種方式,最終的結果只能有一方有利。如果還不明白再追問
⑹ 在金融學中,什麼叫貨幣互換啊求解,並舉例子。。謝謝。
貨幣互換是一項常用的債務保值工具,主要用來控制中長期匯率風險,把以一種外匯計價的債務或資產轉換為以另一種外匯計價的債務或資產,達到規避匯率風險、降低成本的目的。早期的「平行貸款」、「背對背貸款」就具有類似的功能。但是無論是「平行貸款」還是「背對背貸款」仍然屬於貸款行為,在資產負債表上將產生新的資產和負債。而貨幣互換作為一項資產負債表外業務,能夠在不對資產負債表造成影響的情況下,達到同樣的目的。
例如,公司有一筆日元貸款,金額為10億日元,期限7年,利率為固定利率3.25%,
貨幣互換
付息日為每年6月20日和12月20日。96年12月20日提款,2003年12月20日到期歸還。
公司提款後,將日元買成美元,用於采購生產設備。產品出口得到的收入是美元收入,而沒有日元收入。
從以上的情況可以看出,公司的日元貸款存在著匯率風險。具體來看,公司借的是日元,用的是美元,2003年12月20日時,公司需要將美元收入換成日元還款。那麼到時如果日元升值,美元貶值(相對於期初匯率),則公司要用更多的美元來買日元還款。這樣,由於公司的日元貸款在借、用、還上存在著貨幣不統一,就存在著匯率風險。
公司為控制匯率風險,決定與中行敘做一筆貨幣互換交易。雙方規定,交易於96年12月20日生效,2003年12月20日到期,使用匯率為USD1=JPY113。這一貨幣互換,表示為:
1、在提款日(96年12月20日)公司與中行互換本金:
公司從貸款行提取貸款本金,同時支付給中國銀行,中國銀行按約定的匯率水平向公司支付相應的美元。
2、在付息日(每年6月20日和12月 20日)公司與中行互換利息:
中國銀行按日元利率水平向公司支付日元利息,公司將日元利息支付給貸款行,同時按約定的美元利率水平向中國銀行支付美元利息。
3、在到期日(2003年12月20日)公司與中行再次互換本金:
中國銀行向公司支付日元本金,公司將日元本金歸還給貸款行,同時按約定的匯率水平向中國銀行支付相應的美元。
從以上可以看出,由於在期初與期末,公司與中行均按預先規定的同一匯率(USD1=JPY113)互換本金,且在貸款期間公司只支付美元利息,而收入的日元利息正好用於歸還原日元貸款利息,從而使貨幣互換公司完全避免了未來的匯率變動風險。
⑺ 外匯互換交易與貨幣互換有什麼區別嗎
外匯互換交易(foreign exchange swaps)指交易雙方相互交換不同幣種但期限相同、金額相等的貨幣及利息的業務。
看好最後的 是相關業務
貨幣互換 患的是事物 是錢 是貨幣
雙方的性質不同
⑻ 外匯期貨和貨幣掉期的區別是什麼啊
外匯期貨就是期貨的一種,在未來進行交易的 外匯對,有固定時間間隔的標准化合約的交易,三個月、六個月、一年……期貨有巨大杠桿。適用於投機
貨幣掉期是主要是 企業為了規避風險,和銀行做貨幣掉期交易,時間具體約定。適用於企業,所以一般無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