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期貨 » 911事件國際期貨下跌

911事件國際期貨下跌

發布時間: 2021-04-26 20:17:08

Ⅰ 美國股票期貨大跌,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特朗普夫婦確證新冠後,道指、納斯達克指數和標准普爾指數期貨下跌超過2%。通過這些可以看出,期貨漲跌幾乎都是被利好利空影響。

最後,這次美國股市和期貨大跌主要原因是特朗普確診了新冠,這增加了市場的風險,不過後來又漲了回去,因為特朗普病情好轉,同時宣布了一些刺激政策,這些對股市和期貨來說是重大利好。

Ⅱ 911事件為什麼美元大跌

原因:
911事件後,美股和全球股市都大跌。從金融市場看,現在世界各國的股市都在隨華爾街的波動而波動。
911後,美國股市關閉,但在9月17日股市重新開盤後,盡管美聯儲和歐央行分別突然降息0.5個百分點以穩定人們的信心,支持股市,道瓊斯當天還是下跌了7.1%,其後又連續兩天小幅下跌。
美國股市下跌,其他國家的股市也難有起色,股市不振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各國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911事件」發生的當周內,東京股市下跌4.8%,倫敦下跌6.2%,巴黎下跌11.4%,法蘭克福下跌12.3%,受影響最大的航空公司的股價下跌幅度更大,英國航空、漢莎和法國航空的股價跌幅在30%以上。在美國股市開市後當天,美國以外的世界主要股市出現了反彈,歐洲股市的股價上升3%左右,其後幾天又出現波動,說明人們對美國股市繼續持觀望態度。此外,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國際投機基金處於調整中,虧損較為嚴重,國際經濟政治環境有能會加大投機空間,增加金融市場的風險。

Ⅲ 911事件會導致股市下跌的原因是什麼

首當其沖的當然是保險股,911後大跌,然後有大漲,跌是因為要賠,漲是因為有更多的人買保險,因為買保險能賠。
更多問提找8 40-5 49-7 39應該對你了解股票知識有幫助。

Ⅳ 為什麼911事件後全世界金融市場都大幅度下跌

美國的事,整體經濟下滑,民心下降,為了緩和社會矛盾,轉移民眾注意力,採取對外戰爭政策,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停滯,歷史潮流的事。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矛盾等等,此時說來話長啊。

Ⅳ 911事件的時候買期貨跌能賺錢嗎

那個時候買期貨是可以賺一筆差價的。

Ⅵ 911恐怖襲擊損失多少錢

911經濟損失與花費超2.6萬億美元
據紐約市審計官員估計,「9·11」事件造成的建築等財產直接損失達340億美元,人員傷亡造成的損失110億美元,災區現場清理和搶救費為140億美元。
十年間,世貿雙塔原來的所在地一直是一個大坑,被美國人稱為「零度地帶」。而為了這片「零度地帶」的修復重建,美國政府集合了無數建築精英,拿出了無數的設計方案,才於2006年開始動工。然而,原本定於今年完工的新世貿大廈由於工程緩慢、費用超標,完工日期被一次次拖延至2015年,整個項目的預計花費也增加到了180億美元。
這些只是「9·11」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的九牛一毛。
針對「9·11」事件,保險公司涉及的保險理賠數高達6萬起,給出的損失金額在402億美元左右。
引發全球金融危機
紐約曼哈頓島是跨國金融公司的雲集之處,有關方面據估計,「9·11」給他們帶來的損失在100億美元以上。辦公室設在世貿大樓上的公司就更加倒霉,他們的業務幾近癱瘓,大量數據丟失,其中包括著名的國際信託銀行、肯珀保險公司、帝國人壽保險公司、摩根土丹利金融公司、美國商品期貨交易所等。
同時,美國股民開始恐慌性拋售股票,導致股市暴跌。一周內,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指數分別下降14.3%、16.1%和11.6%,估計股票縮水1.4萬億美元。
有學者甚至認為,金融危機的爆發實際上發端於「9·11」事件。然而,美國國家安全專家、俄亥俄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約翰·米勒(John E. Mueller)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金融服務業和國民經濟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至少沒有像人們所想像的那樣嚴重。真正受到打擊的是航空業和旅遊業。
「9·11」事件中,美國航空公司和聯合航空公司各自損失兩架飛機,整個空運停頓了3天。恢復飛行以後,由於受到事件的驚嚇,美國航空乘客人數短期內劇烈收縮,甚至出現了一班飛機只有一位乘客的情況。災難發生後,美國航空業就向政府提出了50億美元的現金救助和190億美元其他方式援助的請求。

Ⅶ 1995年至2008年國際期貨每年的大事件(漲幅較大的各股)

道瓊斯指數崩盤 (1989年),蘇聯新政權的軍事襲擊 (1991年),美伊沙漠風暴 (1991年),全球金融牛市上升 (1992-1995年),英國霸克菱銀行倒閉事件 (1995年),亞洲貨幣慘遭狙擊面臨貶值 (1997年),美國911襲擊事件 (2001年),美伊戰爭 (2002年)2003年H股上漲4倍,是由於國際資金看好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競相投資,H股從區域性被冷落的市場成為國際巨額資金投資的最佳場所;3)為何美國2003年攻打伊拉克都沒有讓石油價格大幅上漲? 2004年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卻暴漲,石油、重金屬價格翻翻。因為中國2003年、2004年固定資產投資的高增長,使得中國乃至世界整體供需短期失衡 (2004年中國石油需求的增長佔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50%),造就了期市大牛和2003年底的股市1300點---1700點大牛市(中國本輪針對固定資產的宏觀經濟調控源於此)2006年1月2日,國際金價為每盎司514美元。隨後,金價展開了跳躍式上漲,一天之內上漲20美元都不是新鮮事。到5月12日,國際金價終於創下每盎司730美元的歷史紀錄。2007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危機演變為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大事件,讓投資者始料不及,但隨後美國實體經濟陷入低迷之中,確實給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以很大沖擊。今年已有11家銀行關門, 始於去年8月的美國金融動盪,在14日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被低價收購等一連串重磅炸彈同時引爆後,其嚴重性儼然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僅今年,迄今為止,美國就已有11家銀行倒閉。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起1929~1933年美國大蕭條期間那場驚天動地的銀行倒閉潮。相關資料顯示,在那短短4年間,美國共有9755家銀行破產,占當時銀行總數的1/3。

雖然從數量上來看,此次美國銀行業危機遠不能和大蕭條時期相提並論,但在市場環境已發生巨變的時代背景下,仍出現如此規模的銀行倒閉潮,實屬觸目驚心。

9月5日,Silver State成為今年以來第11家破產的美國地方銀行。而此前的8個月,已分別有Douglass National、Hume、ANB Financial、First Integrity、Indy Mac、First Heritage、First National、First Priority、The Columbian Bank and Trust Company和Integrity等10家銀行先後倒閉。其中最大的銀行是7月11日宣布破產的IndyMac,該行擁有320億美元資產和190億美元存款,它也是美國歷史上破產的第三大銀行。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不久前曾透露,截至第二季度末,其黑名單上的「問題銀行」已增至117家之多,比首季度增加30%,接近去年同期的兩倍,創下了自2003年中期以來的最高紀錄。

自2000年10月以來,FDIC已關閉了37家銀行,其中2002年關閉了12家,為歷年之最,2005年和2006年均無銀行倒閉,2007年為3家。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11家銀行先後破產,僅7月以來的短短兩個多月就有7家。

FDIC董事長謝拉·布萊爾上月表示,她預計今年會有更多的銀行「難逃厄運」。

「我認為這場危機才剛過半,甚至可以說最壞的時候還未到來。未來幾個月我們看到的將不只是中小銀行倒閉,我們還將看到一家大投行或商業銀行倒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說。

僅僅過了一個月,羅格夫的話就已應驗,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諸多分析人士認為,2009年第一、第二季度才是銀行信貸損失的高峰。如果真是這樣,美國銀行的倒閉潮也許才剛剛開始。

Ⅷ 911事件到底給全球帶來多少經濟損失

「1990到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先例。當伊拉克在1990年8月入侵科威特的時候,美國經濟立即陷入了停頓。美國人不再購物,代之以看電視新聞。經濟調查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消費者信心當時下跌了18%,這比1987年股票市場崩潰後的消費者信心下跌得更深。美國經濟因此陷入了衰退,這種衰退產生了一種非常頑強的阻力,從而使得傳統的經濟救治手段無法生效。

「今天,我們正面對著類似的危機。

「那時,消費者信心以及他們的購物開支持續下跌了五個月,直到1991年1月美國飛機發起對伊拉克的打擊的時候才開始回升。當1991年2月底美國的地面部隊攻進伊拉克時,消費者信心強勁地反彈,股市直線攀升。

「一個堅定的美國總統,再加上壓倒性的軍事勝利——驅散了猶豫與恐懼。

「一種持續不斷的恐慌,無論是來源於再次受到攻擊、來源於在城市的街道上部署的武裝部隊、或者來源於政府內部的(對下一步行動與政策的)爭論不休,都會嚴重的危及消費者信心以及擴大上個星期的恐怖攻擊對經濟所造成的損害。」--《在經濟上,情緒比肌肉更加有力》2001/9/13《華爾街日報》

雪上加霜

在九月十一日事件發生以後,人們對美國與世界的經濟動向進行了探討。

實際上,在事件發生以前,美國已經進入了經濟衰退,並且前景並不樂觀。

美國經濟活動的三分之二以上依賴於消費者的開支花費。根據密西根大學的一項緊密跟蹤,在事件的前一天九月十日所完成的一項調查,美國九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到了83.6,而八月份曾經是91.5,下跌了8.6%。

同時,關於第三季度市場和企業經濟狀況進一步變壞,因而營利低於資本市場預估值,各種有影響力的大公司幾乎都發出了對公司經濟表現的預警公布。美國勞工部宣布美國在八月份的失業率達到了4.9%,是四年來的最高點。僅僅在9月1日結束的一個星期內,失業人數就增加了三百三十六萬人。這個消息當時就使得美國股市進入了新一輪的拋售。

經濟學家Steve Wood說:「企業裁員的步伐在加快,而僱用新員工的活動已經停止。經濟的錯位再加上這次(九月十一日的)悲劇性事件,這種趨勢非常有可能會延續下去。」

經濟上的沉重打擊

在這次911事件中,最明顯受到打擊的是美國航空運輸企業。美國航空公司和聯合航空公司各自損失了兩架飛機。整個空運停頓了三天。而恢復飛行以後,除了頭兩天因為要運載滯留的乘客而顯示了一點繁忙之外,目前的乘客人數已經劇烈減縮,新聞報導說,某一家航空公司的一班飛機只有一位乘客,而另一家航空公司的一班飛機也只有兩個乘客。電視新聞顯示出空盪盪的機場航空公司旅客報到櫃台、大量空房間的旅館(目前的生意是去年的四分之一左右)、排著長隊的等侯乘客的出租汽車、布置得很漂亮然而只有一兩桌顧客的飯店,醫院的住院與門診病人大減。許多航空公司允許乘客免費退掉在9月25日之前的航班的機票。有一個旅行社的老闆在電視訪談中說,退票的人非常多,而沒有人買機票。由於需要大大加強機場的安全檢查與保衛工作,因此一方面加大了機場和各行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航空旅行變成一件令人生畏的事情。舊金山的旅遊商業組織針對遊客量大跌的情況,立即調整了廣告宣傳范圍,只針對可以開車到達舊金山的美國西部各州。

今天的報道說,航空業界這次可能損失了三億美元,他們已經向政府提出了五十億美元的現金救助請求以及一百九十億美元其他方式的援助(許多評論指出,這是本來已經處於經濟惡劣狀況的航空業界想趁機撈一筆納稅人的錢來挽救他們自己,提出應當讓那些航空公司在破產法的保護之下自救。)。美國政府方面說,希望能在下一周作出一個挽救美國航空公司的計劃。

再下來就是保險行業,這次他們需要在各方面進行非常巨額的理賠。

所有在曼哈頓世界貿易中心和附近的公司,都直接地或間接地在人員、財產、經營方面遭受巨大損失。那一個區的電力和交通至今未能恢復正常。據估計,廢墟的清理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美國各大電視網也是這次事件的重災戶,原因是他們整整有兩天停止了播放商業廣告電視,因而損失了大筆的收入。

有經濟學家估計,這次事件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大約在四百億美元左右。這幾年,美國有財政盈餘,目前手上還握有一千六百億美元。從帳面上,也許可以應付。但是,另外的一些專家卻指出,目前可以看到的損失只是巨大的冰山的一角,連鎖的損失與通過人的反應而帶來的損失,將是一個難以估算的數字。

心理上的嚴重創傷

在一篇題為《茫然的美國人艱難面對陌生而更殘酷的世界》(美國矽谷《水星報》9月11日深夜)當中,有下面的一些敘述:

「這個國家突然間顯的是這么小、這么脆弱,震驚與恐俱把它擠壓在一起了。美國從來都沒有感受過如此受到恐怖分子的完全支配。

「他們是使用我們自己的飛機作為炸彈來對付我們。

「世界貿易中心和五角大樓並非是在星期二的攻擊當中唯一受到損害的東西,美國一向自我標榜的無敵與絕對不敗也已成為過去。『我們並非全面強大,』一個矽谷聖特克拉克大學的畢業班的學生說。

「這個國家經歷過珍珠港和一九九三年的世貿中心爆炸。但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與這次攻擊的規模和所造成的傷亡相比,這是一次對這個國家的金融與國防中心的直接攻擊。

「但歷史學家韋卡拉(Winkler)認為,星期二代表了一個新時期的來臨。『從一定程度來說,』他指出,『我們過去一直在誤導我們自己,自認為可以控制任何東西。但實際上是我們一直到現在都極其走運。很可能,我們持續的幸運已經結束。』」

消費者信心可能是關鍵

正如上面所指出的,美國經濟活動的三分之二以上依賴於消費者的開支花費。在受到攻擊之前的一段時間,雖然美國企業經濟狀況越來越差,但是消費者的購物開支和各項消費還能保持較為強勁,特別是全美國的房地產交易由於利率的不斷下降和房地產價格的持續下跌而得以保持一定程度的活躍。這使得美國經濟沒有急劇進入衰退。

事件發生之後的這個禮拜,除了跟航空運輸業相關連的消費活動大受打擊之外,股票市場的一再重挫更顯示了投資者信心所受的打擊。由於美國大約有一半的家庭都參與了一定程度的股票投資,因此,投資者的信心與消費者信心是密切相聯的。今天的一個報導指出,這一周之內,信用卡消費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

有聯邦參議員號召大家要「購物救國」(「Go buy America!」), 一個電視討論節目的主持人也批評一些人表面上是掛起美國國旗,但卻在大量拋售股票。

危險的期望

CNN新聞網的資深作者Mark Gongloff在他的《消費者掌握著鑰匙》一文中寫道:

「類似波斯灣戰爭那樣的成功的軍事行動可以對消費者的情緒有正面的影響,正如當時美國及其盟友在波斯灣的勝利促進了後來幾個季度的美國國內產值的增長。Putnam投資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Goodman說:『如果採取迅猛的報復行動並且取得勝利,這將會使得人們感覺良好,激發慶祝的氣氛以及給予我們一個(經濟)提升。」

美國的聖誕節購物季節將在11月開始。這個購物季節的營業額是全年的三分之一。

從以上美國經濟學界與媒體的觀點來判斷,在十一月底以前,美國的軍事行動需要取得「鼓舞人心的勝利」。

矽谷《水星報》這一天報導指出,美國政府高層現在報復攻擊對象的選擇上產生了分歧。以國務卿鮑威爾和副總統切尼為首的一方主張集中打擊本-拉登,而以國防部副部長為首的五角大樓的高層文職官員們卻主張要同時徹底打擊伊拉克。

新聞不斷傳出恐怖分子有可能發動下一波攻擊。

很顯然,布希在組織盟軍方面也進行得不順利。並且單方面強調報復打擊,而不去檢討美國的對外政策,使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懷疑事態會因為互相報復而不斷惡化。

這一切,肯定不會對消費者信息有任何正面的影響。

拿波斯灣戰爭時期的消費者信心曲線變化來對目前的情況作出期望,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當年,打擊的目標非常明確、戰爭的延續時間的控制權在握、雙方力量懸殊、戰爭發生並且局限在遠離本土的地方。

而今天,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攻擊就發生在本土,而且發生在國家的心臟與神經中樞,打擊的目標不清晰,敵人的定義也非常模糊,極為容易轉化為種族與宗教的矛盾(歷史與今天的中東現狀證明了,種族與宗教的矛盾是非常敏感和難以解決的。布希竟然在白宮向記者談話時用了「十字軍東征」這個橫跨十一、十二和十三世紀的基督教對穆斯林聖地掠奪戰爭來形容他所提出的對恐怖分子之戰爭(白宮後來作出更正),可見劃清界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第三世界的平民。),同時,也無法控制戰爭的范圍以及戰爭的期限。因此,歷史並非是在簡單地重復。

中國的因應之道

在報道中看到,中國政府提出了「做好內事」的方針。這是非常正確的。擁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在過去浪費了許多年的寶貴時間,今天,只有做好中國自己內部的改革與發展,才是對世界和平和人類文明的首要貢獻。

毫無疑問,全世界將進入經濟衰退。有專家預期,美國經濟衰退會「先進先出」,大概需要兩年才可以走出谷底,而歐洲則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

目前,亞洲的不少國家和地區已經處於經濟衰退狀態,這使中國的高增長顯得一支獨秀。雖然這是值得高興和驕傲的,但這更加是值得警惕和憂慮的。如果沒有「危機感」,中國就一定會進入真正的危機。看看世界經濟的歷史,我們就可以明白,從增長到衰退,幾乎可以在一夜之間發生。況且,中國的高增長當中,含有水分甚至有害於長遠利益的成分,是實際上的危險因素。

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中,顯現的和潛伏的危機非常多。在全世界經濟進入衰退的時刻,在全世界政治和軍事動盪的時刻,中國的經濟與政治狀態也會變得極為敏感。全體中國人確實要加強「危機感」,找出堅實穩妥的因應之道。雖然,這些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逐步取得成績,但在新的世界經濟形勢之下,恐怕不能採取簡單的「以不變應萬變」的辦法來保持局面。

中國即將進入世貿,這是一把雙刃劍。特別是在世界進入經濟衰退的時刻,中國打開大門,而國內的卻在很大程度上還沒有具備進行競爭的制度、知識、人才、與經濟實力。

現在,全國各地方都在爭搶外資,雖然短時間內在東南亞顯出了強大的競爭力,但如果這是一種「不顧一切」的拼搶,恐怕最後是整個國家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早些年,我參觀過一些經濟開發區,發現不少外來的企業是那些低科技、高耗能、高污染的東西。希望這些年中國人會學得聰明一些。

中國應當從一九九七年的東南亞經濟危機和當前的世界經濟衰退當中,中國經濟相對地少受到影響,總結出一些寶貴的經驗。應當看到中國自己的特點:生產力在高速發展,同時擁有廣大的內需市場。盲目過渡的開放以及過分地「全面徹底融入全球經濟」,也許並不是一條長遠之道。走這條道,很可能的情況是,沖出若干年的泡沫高速發展,然後進入一種畸形的經濟和產業狀態。我們追求的應當是健康和穩定的持續長期發展,這比高速發展更為重要。

愚昧的人類

雖然,人類已經發展了許多現代科技、人類已經上到月球、人類可以復制生命、甚至可以創造新的物種、人類創造了許多東西使得每個人能夠活得更舒適更愉快,然而,人類同時也在有限的生命期間中替自己製造災難。大量的時間、才智、資源、財富都耗費在仇恨、貪婪、掠奪、佔領、控制、武器、攻擊和戰爭上面。

因此,現階段的人類,還是處於一種愚昧的狀態。

曾經有人提出過「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這樣的一種社會理想,但似乎在目前歷史階段,人們的結論是,只有競爭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

在事件之後,美國的電視上、報紙上、電台上、在所有的媒體中,出現了各種的評論與爭論。在不同的地方,出現了不同的集會和發言。仔細聽一下,就可以發現不同背景和不同層次的人在發出不同的聲音。很難說出什麼是「美國人」的一致的聲音。茫然、悲哀、不解、憤怒,這是普遍的情緒。很明顯地,某些種族和宗教背景的人,有些是教授、策略研究人員、或者是節目主持人,在極力鼓吹廣泛的報復打擊,對於由此可能引起的無辜平民的傷亡和受苦,他們的回答是:「抱歉,對不起。」他們恨不得讓美國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發展到一種不可挽回的地步。而另外一些種族和宗教背景的人,則是希望美國媒體能夠報導世界各國、各個地區發生在各個民族身上的真實情況,以便大家能夠對美國的外交政策進行反思。在美國廣播公司著名的新聞討論節目《夜線》(「Night Line」)的一次發言中,他們提出, 要回答「他們為什麼憎恨我們?」這個問題,簡單地使用「因為他們憎恨自由與民主」作為答案,是遠遠不夠的。一些嚴肅的、公正的、政治和新聞界代表人物,都開始提出深刻的問題,挖掘矛盾的根源,尋求正確的解決問題的途徑。

「上帝祝福全人類」

在歷史的這一個時刻,世界需要有歷史胸懷的領袖人物,不是個別的這種領袖,而是要有一群這樣的人物。艱難時世是產生這種偉大人物的時刻,但卻並不保證他們一定會出現。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1969年1月20日在他的總統就職演說中,說了下面的一段話:

「讓強者和弱者同樣地聽到下面的信息:

「我們所尋求的和平不是戰勝其他的人,而是隨著『受傷翅膀的癒合』而來的和平;隨著對受苦難者的同情而來的和平;隨著對那些曾經反對過我們的人的理解而來的和平;隨著地球上的所有人選擇他們自己的命運的機會而來的和平。

「在短短的幾個星期之前,我們剛剛分享了人類第一次以上帝的眼光來看我們的世界的壯麗景觀——一個在黑暗中反射光線的孤獨的球體。

「當阿波羅號宇航員們在聖誕節的前夜飛越月球的灰色表面的時候,遠隔著從月球到地球的距離,他們以那樣清晰的話語向我們描述了地球的美麗,我們聽到他們祈求上帝祝福地球的福祉。

「在那個時刻,他們從月球所看到的景象觸動了詩人阿基波特-默克利殊(Archibald MacLeish)的靈感,他寫道:

這樣真實地看著地球,那麼小、那麼藍、那麼美麗,飄浮在那永恆的沉靜之中。

認識到我們自己彼此都是地球的乘客,都是在永恆的寒冷之中的這個明亮可愛的球體上的兄弟,——都是現在認識到真正的兄弟的弟兄們。

「在那卓越的技術凱旋這個時刻,人們把思考轉向自己的家和人類本身——從一個遙遠的角度認識到整個人類在地球上的命運是不可分割的:這告訴我們,無論我們已經到達宇宙中多麼遙遠的地方,我們的命運並不是在星球上,而是在地球自己上面、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在我們自己的心中。

「我們經受了美國精神的漫漫長夜。但當我們的眼睛捕捉到黎明前的微光時,讓我們不要再去咀咒那殘存的黑暗,讓我們聚集更多的光明。

「命運賜予我們不是滿杯的絕望,而是滿盞的機會。因此讓我們把握住它,不是在恐懼之中,而是滿懷喜悅——同時,「地球的乘客們團結起來,」讓我們懷著堅定的信心、明確的意向、以及對危險的警覺,向前邁進;並且在我們對上帝的意志和人類的希望的信念的支持之下,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在他的任期內,尼克松總統親自參與導演了結束越南戰爭以及打開中美關系正常化大門這兩件全球性的歷史事件。

在美國9.11事件之後,人們在集會上高唱「上帝保佑美國」。

然而,只有當全世界的人都認識到,並且希望「上帝祝福全人類」的時候,在這個茫茫宇宙中的蔚藍色的小球上才會有幸福和安寧。
參考資料:

Ⅸ 911對原油期貨的影響

資深原油投資者深知突發風險事件對油價的影響,橫跨15年之久的911事件仍然值得思考。911事件原油走勢之間的關聯性是原油投資者深入原油分析的必學之課。

911事件是發生在美國國內最為嚴重的一次恐怖襲擊,死亡人數高達2996人,美國國內經濟損失達到兩千億,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損失一萬億美元。該次事件更是沉重削弱了美國在全球中的經濟和政治安全穩定性,並對美國國民造成了極為深遠的心理影響。

2001年的911事件發生在周二,貴金屬、原油等金融市場正常開市,但由於突如其來的恐怖襲擊時間,金融市場啟動風險熔斷機制當即休市,美國在911事件後當即宣布股市延遲至一周後開市,美國股市在復市當天下跌7.13%,一周跌幅為14.56%,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才慢慢企穩,恢復市場活力。

我們從黃金和原油日線了解到,一旦出現這種風險事件,貴金屬、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場的反應是非常及時和強勁的,黃金從9月11日當天收盤價格的271.65在第二天9月12日國際市場開市後直接跳高到287.00,也就是911事件直接引導價格出現5.7%左右的漲幅;

911事件原油始末揭秘請看以下內容:原油從9月11日當天收盤價格的27.77美元/桶在第二天9月12日國際市場開市後直接跳高到29.89美元/桶,漲幅7.63%。

突發的風險事件,帶來的是全球的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人們為了規避風險的需要,作為重要的大宗商品金融市場直接出現傳導效應,拋售貨幣,購入大宗商品,貴金屬、原油等市場價格大漲。

由於貴金屬、原油等金融產品屬於國際性交易品種,因此,即使美國國內金融市場休市,但在國際市場仍可進行交易,這就是投資機遇。

上述內容便是對911事件原油走勢是怎樣波動的敘述,為投資者揭示了類似事件對原油走勢的影響。由於貴金屬、原油市場不受任何一個國家的操控和限制,因此每次重大全球事件後,它們首當其沖。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