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基差一元回歸模型
『壹』 如何利用國債期貨做基差交易
國債期貨做基差交易方法如下:做多基差,則買入現券,賣出期貨,待基差如期上漲後分別平倉;做空基差,則賣出現券,買入期貨,待基差如期下跌後分別平倉。
『貳』 如何理解一元回歸模型的幾個經典假設 知乎
1、隨機誤差項是一個期望值或平均值為0的隨機變數;
2、對於解釋變數的所有觀測值,隨機誤差項有相同的方差;
3、隨機誤差項彼此不相關;
4、解釋變數是確定性變數,不是隨機變數,與隨機誤差項彼此之間相互獨立;
5、解釋變數之間不存在精確的(完全的)線性關系,即解釋變數的樣本觀測值矩陣是滿秩矩陣;
6、隨機誤差項服從正態分布。
『叄』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yt = b0 + b1 xt + ut,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1)b0 +b1 xt是非隨機部分;(2)ut是隨機部分。
『肆』 計量經濟學一元回歸模型的的結論怎麼寫
根據回歸出來的模型和參數,表達應變數y和自變數x的關系,他們的實際意義。比如截距α,x前面的系數β的意義:說明y和x是什麼關系,單位x的變化會引起y怎樣的變化等。因為有error term(那個e),還可以簡單分析一下可能存在的其他影響y的因素。
舉個例子,Yi=-1.924+0.19Xi,Y是每個家庭上繳的所得稅,X是家庭的收入,單位是千美元。
這里系數β是0.19,這個回歸的意義是,保持其他變數恆定,家庭的收入每增加$1000,則上繳的所得稅相應增加$190。或者也可以說,當家庭收入每增加一個單位,相應的所得稅增加0.19單位。這里的截距是-1.924,在經濟學概念上沒有意義的(因為當x=0每個家庭收入為0對於我們的回歸無意義),但是理論上來說,就是當一個家庭的收入為0時,應繳的稅是(-)$1924。或者如果我們從「負所得稅」的概念來解釋這個數字的話,那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事實上政府付給該家庭$1924。
就這樣分析結論,能理解么??
『伍』 國債期貨該如何進行基差套利
理論上期貨價格是市場對於未來現貨市場價格的預估值,而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間的聯系則用基差來表示。國債期貨的基差指的是用經過轉換因子調整之後期貨價格與其現貨價格之間的差額。國債的期貨現貨套利策略,本質上則是對於基差的預期變化進行交易。
國債期貨交割的時候期現基差是0,因此如果市場上出現負基差,就可以做多基差,如果在後續交易中出現正基差,可以平倉獲利,或者持有至交割,獲取基差的利潤,這是基差交易的基本思路。
基差交易的利潤來源於持有期收益和基差變化。基差交易是利用基差的預期變化,在國債現貨和期貨市場同時或者幾乎同時進行交易的交易方式。買入基差或者基差的多頭就是買入現貨國債並賣出相當於轉換因子數量的期貨合約;賣出基差或者基差的空頭則恰恰相反,指的是賣空現貨國債並買入相當於轉換因子數量的期貨合約。
基差的多頭從基差的擴大中獲取利潤,如果國債凈持有收益為正,那麼基差的多頭還可以另外獲得該持有收益;基差的空頭從基差的縮小中獲取利潤,如果國債凈持有收益為正,那麼基差的空頭會損失該凈持有收益。
相較於其他品種,國債期貨最大的特殊性在於其現貨標的由多隻可交割債券決定,而其他金融期貨一般只有一個現貨標的,這就決定了為投資者所熟知的期現套利策略可以在國債期貨的多隻可交割債券上運用。在多隻可交割債券上運用的期現套利,其收益機會來源不再是簡單的由投資者情緒造成的二級市場期現價格的錯殺,由於國債期貨跟蹤標的會在一籃子可交割券中變動,也就是最便宜可交割券(下簡稱CTD券)會發生變動,這使得國債期貨期現套利有更豐富的收益機會。
市場投資者一般把這種在國債期貨運用上延伸了的期現套利稱為基差交易策略,可以說基差交易是更廣泛意義上的期現套利,期現套利只是基差交易中的一種特殊情況。
『陸』 如何利用國債期貨進行基差套利
國債期貨可以套利的
『柒』 如何理解國債期貨的貼水、升水
目前國債期貨只有中金所的兩個品種:五債和十債,即五年期限國債和十年期限國債。所謂國債期貨的貼水升水,是相對於同一品種的債券當時市值價格與該品種的期貨價格的價差而言的。比如說五年期債券,現時市場價格是95.57元,而今日五債期貨(1803)價格為96.51元,那麼五債期貨就是升水;如果今日五債期貨價格為95.02,那麼五債期貨就是貼水。
『捌』 一元函數和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區別
主要的區域在於前者是確定性的關系,一個自變數值唯一對應一個因變數的值,
而後者是隨機性的關系,一個自變數的值,對應的是一個隨機變數,取值多個。
表達式上,前者y=a+bx,後者y=a+bx+u,u為隨機誤差項,服從一定隨機分布。